汴梁城的不快樂

文|郭崑山

開封古稱汴梁,早在春秋時期,鄭國為了開拓封疆,在這裡築城,於是就起名開封。開封曾經是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以及金朝後期的都城,所以有“七朝都會”之稱。

汴梁城的不快樂

北宋時期,開封進入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當時開封的外城周長達48裡,皇城宮殿壯麗、街道整齊,整座城市設計完善,建築講究,它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此有清明上河圖為證。而大相國寺是開封的標誌性古蹟。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始建於北齊天寶六年(555年)。原名建國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為紀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我很喜歡大相國寺的大鐘,據說敲3下,許的願望可以成真,我虔誠的敲了三下,可是我早已忘卻自己的願望了。

但是開封的人文卻早已失去皇城的高貴和尊崇,卻反而瀰漫著一種沒落市井的意味。

汴梁城的不快樂

那年為了堂弟的求學,我再一次來到開封,已經謹小慎微的我們,卻還是被強騙。

一個小販在販賣一件物品,叫喊13元,可是怎麼看那物件也不止13元,二叔忍不住好奇,湊上前去觀看,可是突然那物件竟神奇的掉在地上,碎了,於是小販一口咬定是二叔碰掉了那個勞什子,二叔一看圍上一群人,只好說那我們賠吧,誰知他們說,賠吧,83元,我們剛剛明明聽著是13元,怎麼變成83元了,埃,人在外鄉,忍為上策,不忍又能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