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的這個鎮,名字流傳千年,聞名天下,發生一場戰爭改變歷史

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可以說既古老又年輕。鄭州,曾經是商王朝的古都,這裡發掘出著名的商城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商代文物;然而在浩蕩的中國古代文明中,鄭州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沉寂,作為夾在洛陽和開封之間的小城市,這裡長期是鄭縣的身份出現,相比於左右兩個鄰居,鄭州要遜色很多。但是隨著近代鐵路的快速發展,作為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的交匯點,鄭州憑藉巨大的區位優勢,在上世紀一躍取代了開封,成為了年輕的省會都市。

鄭州市的這個鎮,名字流傳千年,聞名天下,發生一場戰爭改變歷史

鄭州市行政區圖

鄭州,相比於省內的許多省市,都要年輕,但是鄭州市內的這個鎮,卻因一場扭轉歷史的戰爭而大名鼎鼎,可以說是路人皆知,更可貴的是,這個鎮名一直保留到現在,似乎訴說這裡發生的值得銘記的歷史。

這個鎮,就是位於鄭州市中牟縣的官渡鎮。對於官渡,中國人可以說是聞名久已,但是很少有人會想到它就位於年輕的都市鄭州,而且距離鄭州相當之近。

官渡,對於中國人,尤其是對三國曆史感興趣的人們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公元200年,位於河北的袁紹集團主動向位於河南的曹操集團進攻,當然這裡的河北、河南已經與現今的地理位置不同;河北包括現在的山東、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區,在東漢時代,這裡不僅是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更為重要的是這裡出精兵和騎兵,戰鬥力強,東漢的十三州中袁紹集團就佔據了四州,實力雄厚。而此時位於河南地區的曹操,佔據了現今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區,雖說地域面積和發展程度也較好,但是其位於中原腹地,四戰之地,且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民生凋敝,一場倚強凌弱的戰役就在官渡這裡打響。

袁紹集團兵精糧足,勢在必得,而曹操集團捉襟見肘,倉促應戰,就連主帥曹操也信心不足,但是就在這樣強弱分明的不良態勢下,曹操卻能堅持到戰爭最後,並最後採納謀士建議,燒燬袁紹糧草,並在逆境中大破袁紹,並扭轉了與袁紹的弱強局勢,奠定了後期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可以說官渡之戰是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也再次驗證了“謀事在人”的亙古道理,而對於歷史而言,這場戰役扭轉了歷史進程,奠定了三國時代的重要格局。假如袁紹集團在這場戰役中取勝,那應可以一舉擊潰曹操集團,雄踞北方,那麼隨後的三國曆史也將改寫。因此,可以說,這場雙方都意想不到的戰爭,卻扭轉了歷史的進程。

官渡古戰場的遺蹟已經蕩然無存,隨著千年歷史的不斷更替,這裡除了名字,再也看不到當年的一絲遺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名字,也會引起人們無盡的感慨。隨著現代社會的更替,這裡已經不再是軍事要衝,而代之的是平靜的鄉鎮生活,就如同中原地區的鄉鎮一樣平靜而普通。然而,這個流傳至今的名字,卻依舊悄悄保留,並無語訴說著這段風雲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