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王績的《野望》?

不與愚者爭執


王績的這首《野望》,是初唐五言律詩的重要代表之作,格律嚴謹工整,風格樸素清新,一洗南朝以來的華靡豔麗之氣。全詩構思簡單,遵循

“情-景-情”的結構方式,通過對寂寥蕭瑟山野秋景的描繪與刻畫,抒發了詩人孤獨寂寞的情懷。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聯開門見山,抒發了詩人孤獨無依、百無聊賴的情懷。“東皋”是詩人歸隱家鄉之後的隱居之地,詩人在日薄西山之時獨立東皋,極目遠望,內心一片迷茫與徘徊,不知道自己該歸向何方。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頸聯承接上文,通過對山林秋景的描繪,營造了秋季特有的寂寞蕭索之感。此時極目遠望,映入詩人眼簾的是層林浸染,漫山紅遍,山林全部籠罩在落日的餘輝之中,更顯蕭條與悽清。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頷聯由靜轉動,通過對牧人歸家、獵馬迴圈和鳥禽回巢等常見田園場景的刻畫,渲染了一種淡淡的鄉愁氛圍,流露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無依之感,為下文抒情言志作好了鋪墊。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尾聯直抒胸臆,詩人通過”采薇”這一典故的運用,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寂寞與惆悵之情,流露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與憤懣,以及對古代先賢隱居生活的嚮往與追慕。

古人多以“采薇”指代隱居生活。根據記載,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後,伯夷、叔齊不願作周朝臣子,隱居首陽山之上,采薇而食,最終餓死在山林之中。詩人王績舉目無相識,有感於此,只能通過追憶先賢隱士寄予自己的高潔之志。

《詩經·召南·草蟲》又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之語,此時辭官隱居家鄉東皋的王績,藉此抒發自己內心深處孤獨無依的苦悶之感。“相顧無相識”,這種無從排遣的寂寞與惆悵,也只有寄情於此了。
王績的這首《野望》,雖無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之詩的雄放剛健,也無盛唐山水田園詩人王維之詩的空靈禪意,但也

“清新淡遠,淺而不薄”,《古唐詩合解》的作者王堯衢曾雲,“此詩格調最清,宜取以壓卷”

私以為,此詩有兩聯頗為精彩。頸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概括力極強,簡明而生動地刻畫出了秋季山野特有的寂寞蕭瑟之氣;尾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言近旨遠,巧妙而深刻地傳達出撫今追昔和知音難覓的寂寞情懷。


此箋


《野望》—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視,長歌懷采薇。

看詩先看人,王績是隋末唐初之人,從小就被人稱為“神童”,曾為楊素做事,在朝做官就很討厭當時的環境,最後病退,而此詩當作於詩人辭官隱居東皋。

這首詩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讀完唐詩再來讀這首詩,感覺平淡無奇,詩風過於平淡,雖有唐詩“開山祖師”的地位,卻未被唐詩收錄。



但是,如果順著歷史的發展軌跡看,它的這個已經算是一支新秀了。而本首詩則主要是在描寫東皋地區的秋季蕭條景象,和隱居生活的孤寂。動靜結合,情景結合,表達方式別具一格。

隱居後的他崇尚陶淵明等詩人,因此山水田園風格也成了它作品的主要內容,這首詩也不例外。個人的感覺是,不管怎麼讀,感情的成分都較低,表達山水風景才是主要。

——END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沒長書》可欣賞更多精美圖文內容~

沒長書


整首詩都很喜歡,尤其喜歡最後一句,只是個人理解可能略偏,但更願意這樣理解。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一般都解釋為,周圍人沒有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沒有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所以隱遁而去。似有“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之慨。我客觀上也認為作者是這個意思。

但是!

我主觀上,更願意比較固執地認為,整句話的意思沒有這麼幽怨,更願意把“識”替換、理解為“認識”“熟識”,這樣相對更平一點的詞。這樣,整個句子的含義其實是很……愉快還有點萌的一句話。

環顧四周,沒有我認識的熟人!於是我開心地唱起了歌。“懷采薇”怎麼解釋呢?可以理解為定語後置吧——環顧四周,沒有我認識的熟人,於是我開心地唱起了懷采薇的歌兒。

於是,詩中主人公的形象從一個高潔的隱士變成了一個社恐人,或是羞於在認識的人面前展露志趣的人兒。哈哈哈


亦話


🤦🏻‍♂️🤦🏻‍♂️🤦🏻‍♂️🤦🏻‍♂️


1自律改變生活1


古人寫詩,大多都是把自己的情感浸到詩中。所以詩才感人。今人寫詩,往往景與情是分開的。詩沒有了情,就像人沒了靈魂,就算你的詞句再華美,也不可能感動讀者。


14763405381


有點像我們這些一個人漂泊異地的打工仔,周圍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無限美好,可心中憧憬的卻是家中低矮的房簷年邁父母幼小子女~~


379855831


感覺在寫自己,仿徨、迷茫、好在較為樂觀的我有恃無恐,在不斷的摸索中跌跌撞撞~哈




滿地阿肖


我還是更喜歡信長的野望


cc81918984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微。喜歡這兩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