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天吃多少米飯合適?

十月圍城7665


米飯對於糖尿病來說,是會升高血糖的主食,他們一般不敢多吃,但也不知道一天到底吃多少才合適。

事實上,糖尿病的飲食是這樣計算的:先根據身高查找出標準體重,然後醫生根據病人的勞動強度和具體病情規定一天的總熱量,總熱量由蛋白質、糖和脂肪這三種營養素按比例合理分配。

也就是說,每個人糖尿病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也不一樣。病人吃多少米飯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吃兩碗也沒事,有的人稍微吃一點,血糖就會升高。


所以,糖尿病人在吃米飯時可以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少吃米,多吃菜

雖然米飯是主食,但不必以米飯為主。病人可以在吃米飯時,搭配多種蔬菜一同食用。

(2)米飯不要趁熱吃

趁熱吃米飯,可能會加速消化吸收,從而更易導致血糖升高。

(3)米飯跟其他雜糧一起煮

五穀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血糖有好處,病人可以混合了多種穀類雜糧和大米一起煮飯食用。


魯南製藥小貼士


之前聽朋友說,糖尿病人是不能吃米飯的,然而饅頭是優於米飯的,難道真的有這些說法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提問者今天提問的糖尿病患者一天能吃多少米飯比較合適?應該這樣說,糖尿病人可以吃米飯,但是米飯要多種多樣性,這樣可以延緩它的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之所以不能吃米飯,白米飯,是因為白米飯升糖指數特別高,我們可以在白米飯裡面添加一些食物,其他的食物,這樣使升糖指數變低,糖尿病人就可以吃米飯了。


①增加雜豆:紅豆,綠豆,白扁豆,芸豆,豇豆通通都可以添加到白米飯裡面

②增加優質蛋白質:雞胸肉,魚肉,蛋


③增加蔬菜,綠葉蔬菜:這裡面說到的綠葉蔬菜也是可以和米飯放在一起吃的,例如炒好的一盤蒜蓉茼蒿可以和米飯拌在一起吃,總比好過單吃米飯。

④糖尿病人需要知道改變吃飯順序,也可以使血糖升高得非常低。那麼正確的吃飯順序就是先吃菜,然後再吃肉和米飯。

最後當然,不談劑量是完全不可以的,糖尿病人吃雜糧米飯,只吃富含蛋白質的米飯,富含蔬菜的米飯,都要保證在自己拳頭一拳頭的量就可以。


嘉秀

國家註冊營養技師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營養百事通


根據體重吃飯,有些人已經很瘦了,可以少吃多餐。具體的大家可以參照我們的瘦體重食譜

前言:所有食用者以體重作為食用參照,公式為,身高-105

18到35歲女性可在標準體重下10%是為窈窕淑女,可以引來君子好逑。35歲以上則須標準體重健康,男性南方為標準體重,北方為身高-100最合理

瘦體重早餐食譜(也適用於手術後病人和腫瘤患者):起床一杯溫開水,半小時後早餐,雜糧粥加小麥胚芽,滷牛肉兩三片,涼拌菜一份,葷素搭配的炒菜一份,雞蛋一個,牛奶一杯,或飯後半小時酸奶一杯,一小時水果一個。

半中午:吃點乾果,30克左右,比如核桃一個,巴達木三個,杏幹三個

午飯,米飯或麵條,習慣於葷素搭配,比如四菜一湯,那就兩葷兩素

半下午:吃點點心,比如大列巴配蜂蜜水

晚餐,湯麵條,揪片子,菜粥一類都可以,加點時時養小麥胚芽。

飯後水果

綠色蔬菜每頓都要有,一天五百到六百克,水果一天三百克左右,動物肝臟一週吃三次,一次五六片。肉類,魚類每天基本都有,保持足量蛋白攝入

睡覺之前和酸奶加小麥胚芽也可以。

食譜需要嚴格執行!

高體重糖尿病患者(高血脂,高血壓,減肥者都適用)

標準體重範圍內的食譜暫時不寫,只要任意一頓飯或白天任意時間段喝一次時時養就可以

超重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

起床一杯溫開水,能做運動的最好做四十分鐘左右

早餐:雜糧粥加時時養(有些人喜歡早晨吃麵條也不妨),平時吃饅頭和油條的人可以少吃或不吃,涼拌蔬菜一份,兩百克左右,一個雞蛋,牛奶或酸奶一杯,飯後一小時吃個水果。

午餐:飯前用溫水衝一杯時時養,然後吃飯,主食減掉一半,四菜一湯的時候,你需要一葷三素,AA制自助的時候儘量多拿素菜,蔬菜三百克,少拿肉菜,不要吃菜湯泡飯,在家做飯,油少放一點啊。切記一克油產生9千卡熱量

半下午吃個水果

晚餐:飯前喝時時養小麥胚芽一杯,然後吃健康晚餐,主食減半,蔬菜三百克(各種顏色都可以),豆製品,不建議晚餐十二分豐盛,如有應酬需要喝酒,一克酒精產生7千卡熱量的。

備註:油炸食品不吃,醃菜類食品不吃,燒烤類食品儘量不吃,從咱們這些人開始,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營養師說新疆食品


營養專家列出的加餐秘決,糖友必看!

在這個樂死趙飛燕,氣死楊貴妃的年代,每個女人都想幹吃不胖、幹懟不壯。雖然這很難,但辦法總比問題多。

然而就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可憐人,不僅幹吃不胖,還越吃越瘦,他們就是擁有甜蜜負擔的糖人。

糖人有四大表現,多吃、多喝、多尿、消瘦。這種異樣的美麗你還想要嗎?

說到吃,可能是糖尿病人最最最頭疼的事,沒有之一。這個不能吃,那個要限制,吃多了血糖會升高,吃少了又會低血糖,一天到晚提心吊膽。

但換個角度講,糖尿病飲食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健康飲食。而且,適當加餐可以彌補食物單調這種不足。

什麼時間加餐最適合?

醫院臨床營養科劉醫生認為加餐宜選在餐後2~3小時,一些特殊情況發生時不要拘泥於加餐時間,要及時加餐,比如運動量過大時,應在運動後少量進餐;發生低血糖反應時,應立即進餐,喝糖水、蜂蜜水或吃餅乾等。

睡前什麼時間加餐最恰當?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學碩士華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加餐的具體時間要看糖友的相對血糖值。

糖友一般測的是五步血糖,空腹血糖,三餐後血糖和晚上22:00的血糖。如果晚上22:00的血糖偏低,就要看其晚餐後2小時血糖,如果此時正常,但是晚上22:00血糖非常低,甚至出現低血糖反應,就表示在晚上22:00之前(如20:00~21:00之間)就應該加餐。

消費測評建議:睡前加餐的時間應該是在晚餐後3小時或睡前1小時,這就意味著糖尿病患者的晚餐時間不能太晚。

加餐吃什麼?

加餐的熱量很重要,需要控制在50~100大卡。

50大卡的食物有半根玉米、2勺燕麥片、3個餃子、10粒花生米;

100大卡的食物有3片蘇打餅乾、500克帶皮西瓜、1根小香蕉。

牛奶、豆腐乾等高蛋白食品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較慢,對預防夜間低血糖有利。也可以在每次加餐時,吃半個中等大小的蘋果,約100g、一小杯酸奶約125ml等。

建議:不要盲目將無糖食品用來加餐,所謂的“無糖食品”實際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其中仍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有的還富含脂肪,所以也不能隨意吃。

參考文獻:

1健康時報1521期《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這樣做》,

2健康時報網2018年7月10日《糖友睡前加餐這樣做》

關鍵詞:


消費測評


對於糖尿病病人不建議嚴格規定幾餐飯合適,2型糖尿病病人推薦的治療方法是個體化治療,定期去醫院體檢,控制空腹及餐後血糖達到或接近標準範圍(根據病人的病情和身體情況而定),保證血脂、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水平等指標達標;平時在家裡定期用快速血糖儀監測自己清晨、食用不同食物後、運動後的血糖升高或降低規律;沒有或者延緩糖尿病所引發的的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就是可以的。

一般來說,推薦糖尿病病人一天吃三餐。因為一天三餐的飲食規律和人們的生活、工作規律相適應,同時與胰島素的釋放規律相一致。每天的三餐切記一定要定時定點定量,只要每餐能量足夠,有飽腹感,一般不需要加餐。糖尿病患者對於每天吃幾餐飯的問題不需要過於教條,我們應更加關注每餐飯吃的是什麼?吃的東西升糖指數是不是較高?對血糖的影響如何?同時,吃幾餐飯也要因人而異,對於病情控制不穩定的患者或重症糖尿病患者應時刻監測血糖,根據個人血糖的變化情況,適當加餐。例如一些糖尿病病人平時飯量小,但血糖控制不穩定的原因可能與其食物種類搭配不合理或運動量較小有關,一旦開始通過運動降糖,一定要時刻關注運動後血糖的情況,如若出現飢餓感要及時監測血糖並適當加餐,避免出現低血糖。而對於平時飯量大、飲食不規律的病人,建議調整飲食規律,可從一日三餐伴隨加餐開始,一般在每天上午9時、晚睡前加餐,加餐的目的是防治出現低血糖。切忌暴飲暴食,避免血糖忽高忽低。


科學運動與健康


米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主食,主食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提供葡萄糖,以維持我們正常的生理和身體活動,不過其實在主食的選擇上,並不一定唯米飯獨尊,但凡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實都可以作為主食,所以首先對於糖友來說,其實可以多選擇一些更利於平穩餐後血糖的主食類食物。

白米飯、精白小麥粉做成的麵食其實都可以被稱為“細糧”,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挑剔眼光,它們的除雜工作被做得十分精細,現在的米飯相比十年前來說完全可以不淘米,乾乾淨淨直接煮上就能吃了。雖然處理得很乾淨,但相應的穀物類食物中本來豐富的麥麩成分也隨之大量流失,高達80%以上,麥麩成分的損失意味著膳食纖維的流失,而膳食纖維本來不能被腸胃消化吸收,所以有拖延食物消化速度,抑制脂肪、膽固醇、糖分吸收的效果,對於控糖控脂十分有利,現在膳食纖維的損失,讓細糧變得更好消化,其中的澱粉快速轉化為葡萄糖被吸收,我們的餐後血糖上升速度較快。所以一般來說,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不推薦直接吃白米飯、精白麵食。

我們可以選擇“粗細搭配”的方式來吃主食,就是用白米飯配合粗糧、雜豆混合食用,例如糙米、紫米、黑米、小米、青稞、燕麥等質粗的穀物類,或者紅綠豆、蠶豆、運動等豆類,或是玉米、薏米等粗糧,它們能夠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彌補細糧消化速度較快的缺點,而且它們都營養豐富,能提供更多種類的礦物質。另外,糖友還可以用本來澱粉豐富,而膳食纖維也豐富的薯類食物來代替主食,比如土豆、山藥、紫薯等都是不錯選擇。吃主食的時候不要盯著吃,最好搭配肉菜一同食用,吃飯前可先多吃蔬菜,蔬菜墊底能減少澱粉接觸消化液的機會,有助平穩血糖。而麵食客多選擇粗糧粉、全麥粉做成的,如粗糧饅頭、全麥麵包等。

推薦糖友一餐中的主食攝入量在一小碗(10cm直徑碗)滿碗的分量就足夠了,需要是粗糧反、雜糧飯、雜豆飯都可以,大概是100g(熟重;最多不超過150g);薯類食物也是如此,如果其他菜餚中有富含澱粉的,例如蓮藕、土豆、紅薯、南瓜、玉米等菜餚的話,相應還應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袁欣營養師


糖尿病病人每日三餐,根據血糖數值決定三餐的主食量。建議吃升糖指數低的蔬菜、水果、蛋白選擇優質蛋白、主食最好選擇粗糧,但都要注意量的適度。

糖尿病人的飲食是這樣計算的:先根據身高查找出標準體重,然後醫生根據病人的勞動強度和具體病情規定一天的總熱量,總熱量由蛋白質、糖和脂肪這三種營養素按比例合理分配。營養師則是按照醫生規定的三種營養素的量來具體安排每一天的食譜,這就是糠尿病人的營養療法。 穀類:如以50克白米作為1份,則1份小米、1份乾製面均是50克,1份鮮上米、l份鹹麵包均是75克,1份土豆是250克。上述幾種食品過一份所含的營養物和熱能大致相等,可以1份“換”1份。說得再明白些,如某人原來每頓吃白米飯50克,他想改吃麵條、則可用富強粉製作的乾麵條50克來交換替代。

糖尿病飲食要注意什麼?

1、雖然說糖尿病患者應該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但是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吃。比如一些水果,水果的含糖量要比其食物高,難道糖尿病患者就完全不能吃水果嗎?但是水果包含很多維生素,對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是很好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走出飲食的禁區,不是任何含糖的食物都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

2、糖尿病病人應限制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時,易使血清膽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併發症、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飲食中要限制膽固醇的含量,一般主張膽固醇的限量為每日低於三百毫克。所以,肥肉和動物內臟,如心、肝、腎、腦等糖尿病患者應不吃或少吃,因這類食物都富含較高的膽固醇。糖尿病患者可多吃瘦肉和魚蝦等。

3、吃較軟的食物,血糖上升較快。如果將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澱粉已經部分轉化為糊精,比澱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體內很快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粥熬的時間越長,粥越黏稠,吃後血糖升高得越快。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軟怕硬”。要“吃硬不吃軟”,口感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較慢,因而不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4、雖然血糖生成指數較高的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較大,但如果專挑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吃,又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混合進食是控制餐後血糖的有效辦法。也就是說,將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與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混合,以降低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

5、堅持每天餐後一杯天然硒蕎子茶。天然硒蕎子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可以促進人體免疫力的提升,同時幫助保護血管,預防血管的老化。而且這個茶還含有一種叫做D-手性肌醇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促進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更好的幫助調節高血糖,輔助穩定血糖。很適合餐後飲用控制餐後血糖。

6、禁用純糖(白糖、黑糖、冰糖、飴糖)、皮糖、蜂蜜、平凡糕點。

7、禁用肥肉、動物油、動物內臟、魚籽、動物腦、骨髓、動物血、油炸食物等。

8、禁用地下生長的塊根類,如:山藥蛋薯、地瓜、茅芋頭、藕等薯類及其成品、小粉及其成品。


tianliangybv


正常來說糖尿病和普通人一樣一日三餐就很合適了,只不過對於血糖很難平穩的糖友來說可以一日四餐,中午下午分別少吃一些,增加一次食用次數,這樣對於平穩血糖來說更有利。因為如果一次攝入較多食物,能量、糖分攝入也會較多,可能血糖容易飆升,如果少量多次的話,能保證一次血糖不會升高過多,又能夠預防兩餐之間的低血糖情況。

糖尿病朋友如果想要平穩血糖的話,日常可以增加蔬菜水果、全穀物類食物的攝入,不過水果要適量食用,雖然水果中大部分是果糖,但也含有少量葡萄糖,如果攝入過多肯定對血糖是不利的。另外果糖會在肝臟先生成中性脂肪,然後由在肝臟生成的蛋白質運送出體外,如果過量的果糖會抑制蛋白質合成,還會讓大量的中性脂肪囤積在肝臟,造成血脂濃度高或者誘發脂肪肝。蔬菜、全穀物類食物中同樣富含膳食纖維,有很好的飽腹效果,日常可以在主食中加入富含膳食纖維的粗雜糧、雜豆、薯類食物,或者用薯類食物代替部分主食,可以起到很好平穩餐後血糖的效果。

糖友們注意日常要配合鍛鍊平穩血糖,鍛鍊中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的現象,可以隨身攜帶一些糖果或者零點備著,低血糖的時候可以阻止危險的發生。如果血糖控制較好的朋友一日三參就OK了,如果血糖不太平穩的話可以在午餐、晚餐分為兩次,兩餐之間再吃一餐,可以有效平穩血糖,也可以預防低血糖。


只有營養師知道


糖尿病人應和正常一樣,一曰三餐進食,同時加強營養進補,來供給人體一天所需要全部三大營養供給,才能保證身體健康,才能控糖抗糖,平糖。相反,糖尿病人一曰多餐,對胃增加負擔,造成胃不停地工作,過早使胃發生不良反應,嚴重者至癌等惡果。所以說,糖尿病一曰三餐吃飽,有勁,有力,有健康身體,更好強體抗糖平糖,長命百歲,過好每一天。


永不放棄159078073


食物選擇和飲食習慣對於控制糖尿病很重要,它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和糖尿病,還能減低心臟病、高血壓和中風的發生風險。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糖尿病患者只能選擇單一乏味的食物。事實上,糖尿病患者應該繼續享受豐富多樣的食物,這是健康生活和提高生活質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首先,糖尿病人應該一天吃三餐。

1、三餐和人的生活工作規律相適應,也和胰島素的釋放規律一致。重症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穩定者、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兒童糖尿病患者應該一日三至四餐或五至六餐,除三餐外,每天上午9時、晚睡前應加餐,其目的是控制餐後血糖和預防低血糖。

2、糖尿病病人每日三餐,根據血糖數值決定三餐的主食量。建議吃升糖指數低的蔬菜、水果、蛋白選擇優質蛋白、主食最好選擇粗糧,但都要注意量的適度。

其次、糖尿病患者健康飲食的六個原則。

1、規律飲食

以澱粉類食物為主,如麵包、薄煎餅、米飯和穀類,這對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幫助。糖尿病患者建議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麥麵包及全麥麵食。

2、控制總熱量

糖尿病人需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糖尿病患者長與肥胖相伴,有效控制體重也是糖尿病治療指標之一,因此要嚴格控制食物攝入的總熱量。

3、減少脂肪攝入

少吃脂肪及脂肪類食物,尤其是動物飽和脂肪,有助於減輕體重,減少心臟病發生。每天選擇低脂肪的食物,架烤、蒸、爐烤的食物比油煎和其他脂肪烹飪的好。

4、清淡飲食

清”就是少油,“淡”就是不甜不鹹,清淡飲食就是避免肥甘厚味,少鹽飲食,不吃含添加糖食品,包括不含糖的甜味劑。

5、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有研究證實,纖維可以改善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減緩糖的吸收速度,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糖尿病控制。豆類、富含纖維的穀物類、水果、蔬菜和全麥食物均為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

6、少食多餐,增加餐次

每天多吃幾頓,每頓少吃一點兒,避免加重胰島的負擔。血糖的平穩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十分有利,少量可以使這一餐後血糖不高,多餐則可使下頓飯前血糖不低。

糖尿病患者,可以正常飲食,關鍵要控制攝入食物的含糖量和熱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規律飲食,穩定血糖,才能健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