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頓飯吃多少主食合適?

浮雲1515349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在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中,主要是對熱量較高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進行適量的限制,特別是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主食,因為是血糖最主要的來源,所以是控制的重點。那麼,糖尿病人每天、每頓飯吃多少主食就合適呢?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因為最合適的量是建立在保證日常生理活動能正常進行的基礎上的,過量不好,不足也不是好事,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大概的計算: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體重和生活習慣來確定一天所需要的總熱量,總熱量=體重的公斤數*每公斤體重需要的總熱量,大多數人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25-30千卡的熱量,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可按35千卡計算。

比如一個65公斤體重的工廠工人,屬於中等強度體力工作者,則全天所需要的總熱量=65*30=1950千卡。

第二步:計算1950千卡的熱量中有多少由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提供,營養學要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全天提供熱量的佔比是65%、20%和15%。因此1950千卡的總熱量中約1265千卡需由主食來提供。

第三步:由於每克葡萄糖被機體利用時會產生4.1千卡的熱量,因此1265千卡的熱量將由1265/4.1=308克葡萄糖來提供,再用1兩=50克換算一下,308克葡萄糖=6.16兩的主食。

第四步:科學飲食中的一日三餐熱量分配是1:2:2,將6.16兩主食按此比例分配則早餐主食量1.23兩,午餐和晚餐的主食量為2.46兩。

當然,這是最基本的計算方法,計算結果可作為分配主食的依據,多一點比如全天6.5兩,少一點全天6兩都可以,並不要求絕對精準。不過要注意幾個細節:

  • 一是上述計算的結果為生米生面的重量,並不是指熟食;
  • 二是無論是白米白麵還是粗糧都是一樣的,並非粗糧就可以多吃;
  • 三是並不需要每頓飯都要稱主食的重量,只需要固定專用的碗,每次用同樣的碗盛飯即可知道主食量;
  • 四是如果吃了上述量的主食感覺沒吃飽,可以增加瘦肉、豆製品等高蛋白食物,即耐餓還有助於降低血糖;
  • 五是吃主食時多與蔬菜配在一起吃,儘可能減慢進餐的速度;
  • 六是每餐都要有主食,不吃主食反而血糖容易波動,對控制血糖帶來不利影響。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元兇:是主食還是菜?】葛叔同意糖尿病是吃出來的,但問題壓根不在吃多少主食。那造成1.2億糖尿病人,罪魁禍首又是誰、是主食還是菜?吃出糖尿病和食物哪些方面緊密相關呢?且看下文分解。

首先,我來陳述糖尿病和吃多少主食無關的根據。拿主食中的大米為例吧,從1980年到2010年,我國的人均大米消費量沒有總體變化,一直保持在每人每年100公斤上下,但是同期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卻從0.7%升高到11.6%,顯然我國的糖尿病流行不是大米吃多的原因,因為大米的消費量並沒有變。這些年人均主食的消費量還有遞減趨勢,但糖尿病患者卻與日俱增,更說明問題不在於吃多少主食上。

造成如此慘狀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迷底馬上揭開。我們再來看同期另一組數據,從1980年開始,我國的肉類消費增加了十幾倍,糖尿病病人發病率也剛好增加了十幾倍,這難道是巧合嗎?數據又來了,一項涉及6萬多受試者的美國研究發現,隨著動物性食物攝入的種類和數量增多,糖尿病的發病率也跟著提高。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當細胞裡堆積過多脂肪時,脂肪的代謝產物會阻斷細胞內的信號傳遞,這樣會造成什麼情況呢?就象開一扇門,雖然鑰匙和鎖是對上了,但始終沒有開門的指令,造成鑰匙插在鎖上沒動,造成葡萄糖進不了細胞內,在血液中堆積,血糖升高,這就是糖尿病。同時,細胞還得不到所需要的葡萄糖,只能乾著急,被活活捱餓,所以,糖尿病人往往又餓又渴,造成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體重少,所謂“三多一少”的症狀。

這下似乎找到了元兇了。但問題並不那麼簡單,主食的過於精製也是主謀,各種含糖飲料和甜品,派類食品,煎炸食品等等氾濫是同謀,扮演著並不光彩的幫兇角色,造成糖尿病人如雨後春筍。

所以,我們不應怪咎於主食吃了多少,而要重視吃什麼主食。注重主食多樣化,雜糧化,輕食化,儘量多攝入血糖生成指數低的主食,如蕎麥,燕麥,藜麥,青稞等等。而且一定要吃乾飯,不能吃稀飯,否則血糖又會失控了。


葛柏浩


糖尿病患者一頓飯吃多少主食,答案,有數種模式:

1. 血糖反饋。

2. 科學計算。

3. “野路子”。

來簡單瞭解一下。

1. 血糖反饋。

通常來說,主食攝入有一個範圍——超出這個範圍,糖友血糖會超標,或者導致飢餓和消瘦。

這種方式,適合有生病經驗、具備一定糖尿病基礎知識和飲食素養的糖友。


糖友,可根據餐前和餐後血糖監測的數值,來規劃每日、每餐主食的食用量。並且,這個食用量,其實是可以動態調整的:

以低熱量、血糖友好的全穀物、粗雜糧、薯類等,來部分或者全部替代精米精面。

說得再通俗一點,餐後血糖高了,少吃一口主食,或者多吃一點粗雜糧。

另外,進食的前部程,適當多吃一些蔬菜和肉食,把腸胃壁空間先佔據,這樣,後吃的主食,無法大量地、全面地與消化面接觸,血糖表現相對較好。

2. 科學計算。

這種方法比較嚴謹,但是開頭計算起來,比較繁瑣,步驟如下:

其一,評估糖友的體力活動量。

其二,計算糖友的標準體重。

其三,根據標準體重和體力活動量,查找每日所需的基本熱量。

其四,將每日總熱量分配至一日三餐(或四餐,或五餐,視血糖表現而定)。

其五,根據每餐的熱量,計算主食進食量(生重數據)。

一般說來,糖友攝入的總熱量,是有所約束的。

糖友可據此飲食一段時間,然後看血糖表現和體重變化。如有異常,再行調整。

3. “野路子”。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營養和飲食對於人體,又是一個充滿“科學探知”的領域。

有糖友,會拋棄主食,或部分減少主食,以蔬菜、肉禽蛋奶魚等食物為主,即所謂的“生酮飲食”、“低碳飲食”、“超低碳飲食”等等。

儘管營養界不提倡此種做法,因為中長期會導致許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和潛在身體健康危害。

萬幸的是,許多采用這類方法的糖友,至少血糖控制得比較好。

糖友可根據以上三種方式,來規劃自己的飲食和主食食用量。

希望糖友們,能巧妙進餐,恢復健康!


躍水營養


低糖生活指導猿來解答~


許多糖友認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使血糖升高,所以儘量少吃或者不吃主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1、主食不能不吃

主食攝入不足,缺乏熱量來源,無法滿足全身代謝所需,機體勢必會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

脂肪分解會產生酮體,易導致飢餓性酮症;蛋白質分解會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誘發各種感染。此外,人在飢餓狀態下容易發生低血糖

有的糖友主食雖然吃得少,但肉蛋、油脂等攝入增加,最終總熱量超標,導致血脂升高。

所以不能依靠不吃主食或吃很少來控制血糖。


2、主食應該吃多少

每天應攝入的總熱量因人而異,應當根據身體胖瘦、勞動強度大小等具體情況而定。原則上,主食每天佔總熱量的55-60%。

總原則是“多動多吃,少動少吃”,一般情況下每天200-300g(生重),特殊情況一天可以增加到400g。

休息狀態200-250g;輕體力勞動250-300g,中等體力勞動者300-350g,重體力勞動者400g以上。


3、什麼樣的主食能吃

我們平時吃的米飯和麵食糖友同樣可以吃,但是因為粗雜糧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有助於延緩餐後血糖升高,因此

主食的選擇推薦粗細搭配,不要單獨吃精白米麵。

要注意一些高脂高油的主食儘量少吃或不吃,比如油條、粽子、麻花等。


4、主食應該怎麼吃

輕型糖尿病需保證一日三餐,早、中、晚按1/5、2/5、2/5分配熱量;對血糖不穩定的糖友,建議少食多餐

,從正餐中勻出一部分作為加餐,每天5-6餐。這樣好處是既可以防止餐後高血糖,又可避免下餐前低血糖。


低糖生活指導猿




這個真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糖尿病患者主食吃二兩飯!

而這二兩是指食物的生重而不是熟重。

其實真正計算主食吃多少的方法是要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和勞動強度來計算,每天飲食的總熱量。



例如

男性,66歲,身高1.80米,體重80公斤,退休在家基本沒有過大的體力勞動!如果讓他每頓只吃二兩熟中的飯的話,沒被糖尿病打到,也直接被餓倒了。

那如何正確的計算一個人的身高體重是否標準呢?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身高減去105,但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身高減100。 那麼上面的患者的理想體重就是80公斤。這個體重上下浮動10%都是可以的。

這麼高的身高體重的人群,一天能多吃多少食物呢? 由於在家基本上是屬於輕體力勞動者,所以一天所需要的能量=標準體重*30每公斤體重所需的能量

80*30=2400kcal



那主食所需要提供的能量是一天的50~55%,也就是說一天的飯量,要佔1200kcal大約是6.6兩的主食(生重)。一兩的生米大約能做120克的米飯。那麼6.6兩的大米可以做成熟的米飯大約800克。分配到三餐後,每餐可以吃將近半斤的米飯。而為了讓患者能有些加餐,我建議每餐吃四兩左右的主食比較好!

作者簡介: 李實 國家二級營養師 糖尿病教育十餘年 首批高級育嬰師 護師


糖尿病食譜營養師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我們知道,主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是很大的,主食的量直接關乎到餐後血糖水平。對於不同的患者,每頓飯所吃的主食量也不是恆定的。

通常情況下,一個身材適中的成年人,如果沒有重體力勞動,推薦每天吃6兩左右的主食,這個量指的生重。如果是按一日三餐來吃的話,可以按早中晚分別為1/5、2/5、2/5。但是並不建議糖友們一日三餐的吃,而建議大家少食多餐,把一日三餐分為五六餐更好,每餐主食可為1/5,也就是每餐吃1兩主食。不過這也只是個參考,如果活動量比較大,建議多吃,如果活動量比較小,身體比較瘦小,建議少吃。

適合糖友們的主食:玉米、薏米、紅豆、燕麥、蕎麥、紫薯、小米、黑豆等,日常可把這些主食混合或輪換食用,有助於均衡營養,控制血糖。

不適合糖友的主食:粳米、秈米、糯米、黏性黃米、白麵條、麵包等,熱量高升糖快。

糖友們吃主食還要注意下面這些事:

1.米飯不要煮的太軟爛,越爛越容易升高血糖。

2.吃飯要細嚼慢嚥,吃得越快越不利於控制熱量和血糖。

3.控糖的進餐次序是先喝湯吃菜,再吃米飯和肉類。

4.主食優先選擇米飯,少吃饅頭和麵條,儘量不吃粥。

覺得小糖的回答有幫助就點個吧~更多糖尿病飲食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糖人健康網


良好的飲食控制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但在眾多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案中,飲食治療依然是一片空白。糖尿病患者被多次告知吃飯要適量,但“適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標準,如何把握,吃多少合適?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糖尿病患者在制定飲食計劃時,不僅需要根據身高、體重、體力活動量決定每日所需總熱量,還需要合理選擇食物的種類,碳水化合物(穀物、薯類、蔬菜等)、脂肪(動植物油脂)、蛋白質(瘦肉、雞蛋、牛奶等)一般按5:3:2的比例進行選擇,同時按1:2:2的比例合理分配至三餐。聽起來比較複雜。不要擔心,醫學莘給不同身高、體重、體力活動的患者制定了一個食譜,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身高180cm、標準體重75kg的成人,若從事久坐或久站為主的輕度體力勞動,如辦公室人員、駕駛員、服務員等。根據糖尿病飲食標準來制定:早餐吃一個雞蛋、半斤牛奶、兩個饅頭;午餐吃2兩米飯、半斤蔬菜、3兩瘦肉、半兩植物油;晚餐吃2兩米飯、半斤蔬菜、2兩瘦肉、半兩植物油。


  • 身高165cm、標準體重60kg的成人,若從事輕度體力勞動,根據糖尿病飲食標準來制定:早餐吃一個雞蛋、半斤牛奶、兩個饅頭;午餐吃1.5兩米飯、半斤蔬菜、2兩瘦肉、半兩植物油;晚餐吃1.5兩米飯、半斤蔬菜、1兩瘦肉、20g植物油。
  • 身高160cm,標準體重55kg的成人,若從事輕度體力勞動,根據糖尿病飲食標準來制定:早餐吃一個雞蛋、半斤牛奶、1個饅頭;午餐吃1.5兩米飯、半斤蔬菜、2兩瘦肉、20g植物油;晚餐吃1.5兩米飯、半斤蔬菜、1兩瘦肉、20g植物油。

需要注意的是:

  • 肥胖的患者,在上述食譜的基礎上,早餐少吃一個饅頭,午餐少吃半兩米、10g油,晚餐少吃半兩米;消瘦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早餐可多吃一個饅頭,午餐多吃半兩米、1兩瘦肉,晚餐多吃半兩米。

  • 中度體力勞動者,如工作量中等的技術工人、環衛工、搬運輕東西等,在輕度體力勞動者的基礎上,可在適當增加主食、蛋白質等食物;重度體力勞動者,在重度體力勞動者的基礎上,可再適當增加主食、蛋白質等食物。

  • 選擇食物種類時,儘量選擇血糖指數低、血糖負荷低的食物。

所以,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一頓飯多多少主食,應根據升高、體重、體力勞動決定。如果你的身高、體重不在上述範圍內,輕評論區留言醫學莘,量身定製。

感謝大家的閱讀!

歡迎大家關注醫學莘,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糖尿病每天主食吃全穀類,儘量減少攝入量。糖尿病治療以飲食控制為重點,一是減少總熱量,二是減少飽和脂肪。主食穀類要用全穀類,多吃粗糧,雜糧,如麥片、玉米、小米、蕎麥麵等。還有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因為蔬菜水果含熱量低,而含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卻豐富。原則上,蔬菜要多吃深色的、含纖維素多的、新鮮的,花色品種要多樣,還要多吃豆類,而對富含澱粉的土豆、山藥、山芋、芋艿等則少吃。


夢想的追求董焱


這樣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保證身體對能量的基本需求,同樣可以起到節約蛋白質的作用,也不會造成肥胖,反而會幫助控制體重。並且這些主食中,全穀物至少需要40-80g,這樣既能增強飽腹感,又能夠幫助平穩餐後的血糖,還能夠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預防便秘,一舉三得。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每餐之後的半小時至1小時,最好活動一下,比如散散步,這樣有助於消耗攝入的能量,更好的控制體重,對於降低餐後的血糖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看你吃的是什麼性質的主食,如果是正常健康人吃的主食超過30克血糖都會上升很高(本人試驗過很多次,精確到綠豆掛麵超過三十根都得吃藥!)。糖友可選擇高抗性澱粉大米(升糖指數為46/100)。一般二型患者只要不到併發症出現之前食用(當然對其它食物也有要求,這裡不便深談),基本可以做到每餐吃飽而到下一頓飯前沒飢餓感,基本可以停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