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黔東南第一衛——五開衛

衛是明朝建立政權後創建的一種軍隊管理體制和駐軍機構,從中央到地方逐級形成“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衛——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小旗”的軍事化管理格局。五軍都督府為中央最高軍事指揮機構;都指揮使司為各省的軍事指揮機關;衛由朝廷根據各地的防衛、戰略需要而設置,每個衛大抵有軍人5600人,下設左、右、中、前、後等數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有軍人1120人,下設10個百戶所;每個百戶所有軍人120人,下設2個總旗;每個總旗有軍人50人,下設10個小旗;每個小旗有軍人10人。按照這一設置方式,從洪武十八年——三十年(1385年——1397年),明廷先後在黔東南設置了五開衛(今黎平德鳳)、鎮遠衛(今鎮遠舞陽)、平溪衛(今玉屏平溪)、清浪衛(今鎮遠青溪)、偏橋衛(今施秉城關)、銅鼓衛(今錦屏銅鼓),因這六個衛地處黔楚邊境,史稱“邊六衛”。五開衛為明代在黔東南設置的第一個衛。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的政權後,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擴張和統治,推行“土流並治”、“撥軍下屯”“撥民下寨”的政策,由於當地招降的土司與朝廷派來流官狼狽為奸,腐化墮落,屯軍霸佔田土,驛站勒派夫馬,使人民揹負著沉重的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激起當地人民的奮起反抗。洪武十一年六月(1378年7月),五開洞上黃蘭洞侗族首領吳勉率當地農民起義,攻克黎平,直搗靖州、零溪,在九里崗擊敗靖州守兵300餘人,並殺死指揮使過興父子,明廷於是命辰州衛指揮楊仲名為總兵前往鎮壓,義軍寡不敵眾,退師到天府洞(今黎平茅貢、流芳、寨頭、青寨一帶)的深山老林躲藏與敵周旋,明軍迫於罷兵。吳勉憑藉天府洞的地利經過七年的修整,洪武十八年四月(1385年6月)再次舉行大規模起義,自稱“剷平王”, 義軍隊伍發展到二十萬眾,黎平的十二處長官司一齊響應之,席捲“八洞”,佔據了黔、湘、桂毗連的廣大地區,震撼朝廷。於是朱元璋遂派六子楚王朱禎掛帥,親率護衛兵6500人,信國公湯和為徵虜將軍,江夏侯周德興為副將軍,率領30萬大軍進行征剿,大軍步步為營,在諸洞派兵分屯立柵,降服當地長官司,與侗民雜耕,逐步瓦解吳勉農民起義軍隊伍。吳勉在四處夾擊無援的情況下,帶領餘部回到上黃老家一帶,不久被敵以計誘擒,其兒子吳祿也同被官兵逮捕,械送南京,處斬就義,平息了長達八年的黎平諸洞農民起義。隨後朝廷詔朱禎還朝,留湯和領兵戍守五開洞彈壓,並在此設置五開衛。

  五開洞舊時亦稱五堖寨,因有府署嶺、前所嶺、文廟嶺、開泰嶺、副爺堖五個坡嶺而得名。五開衛建在五開洞的今黎平縣城關后街一帶,坊間稱為“濫衙門”。洪武十九年(1386年),徵虜將軍周驥創建五開衛土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開衛指揮使姜瞻修築五開衛石城,修城歷時60天,當時的規模為:周長一千二百二十四丈八尺(4082.7米),城高二丈一尺(7米),腳寬一丈五尺(5米),收頂一丈一尺(3.7米);修有城門四座,東門為青陽,西門為永寧,南門為迎薰,北門為拱辰,各門建有五丈餘高的一座城樓,並各配有一座卡房;設有炮臺五個,從東至南有炮臺三個,從南至西與北至東各有炮臺一個;建有角樓五個;在炮臺上蓋有鋪樓三十七串,一千二百一十九間;修有入水洞五個與出水洞八個。城外圍修有壕溝一千二百三十四丈(4113米),寬三丈三尺(11米),深一丈三尺(4.33米)。後來因戰爭破壞和年久失修,曾多次進行過重修,明清時期這裡城池堅固,易守難攻,為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鐵黎平”。解放後,因城鎮擴建而被毀,現僅存有東、南兩個城門拱門。

  五開衛設置時,同時設有黃團、銅鼓、鐵爐、江團、三里坪、西樓、石家、永平八個驛站與靖州衛相連。最初只在衛城設立左、右、中、前、後五個所。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一月,開始在衛城外設置平茶所(駐今湖南靖州縣平茶鎮所在地,在衛城東九十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增設黎平所(駐今黎平縣德鳳街道黎平所所在地,在衛城西南三十里)、中潮所(駐今黎平縣中潮鎮所在地,在衛城東南四十里)、銅鼓所(駐今錦屏縣銅鼓鎮所在地,在衛城東北九十里)、新化所(駐今錦屏縣新化鄉新化所所在地,在衛城東北五十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一月,又增設平屯所(駐今湖南靖州縣新廠鎮四鄉所在地,在衛城東一百二十里)、龍里所(駐今錦屏縣隆裡鄉隆裡所所在地,在衛城東北八十里,後改名為隆裡所)、新屯所(駐今黎平縣高屯鎮所在地,在衛城東北二十里)、武陽所(駐今黎平縣壩寨鄉所在地,在衛城西五十里)、長春所(駐今黎平縣中潮鎮長春所在地,在衛城東南六十里)、平和所(駐今黎平縣德順鄉龍安所在地,在衛城東北八十里)、懷仁所(駐今黎平縣洪州鎮陽朝所在地,在衛城東南一百三十里)。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五開衛上婆洞(今錦屏啟蒙)林寬率領農民起義,義軍攻克隆裡所,千戶吳得、鎮撫井孚戰死,湖廣都指揮使齊讓調兵前往鎮壓,當年十月平息起義,為遏絕義軍出沒之路,將五開、靖州衛之間的銅鼓所升設銅鼓衛。建文元年(1399年),五開衛被廢。建文四年(1402年),復置,並將武陽所改為中中所,以其地為天甫屯;平和所改為中左所,以其地為龍安屯;懷仁所改為中右所,以其地為陽朝屯。三個所都移入衛城內。成化二年(1466年),遷中右所出衛城到洪州、中中所到播陽;長春所併入中潮所,其地改為堡。至此,五開衛共轄城內6所與城外10所以及72屯、308堡,形成了衛、所、屯、堡的防戍網絡體系,與地方土司、洞寨犬牙交錯相制。

  五開衛屬湖廣都司,明廷設置的官員為指揮使1人(正三品)、指揮同知2人(從三品)、指揮僉事4人(正四品)、鎮撫2人(從五品)、經歷1人(從七品)、知事1人(正八品)、吏目1人(從九品)、倉大使和副使各1人。五開衛的第一任指揮使是王載。千戶所為正千戶1人(正五品)、副千戶2人(從五品)、鎮撫2人(從六品)。百戶所為百戶1人(正六品)。明末清初,朝廷對衛所官員進行了調整及裁減,衛改設參將、副將、遊擊,千戶所改設千總,百戶所改設把總。

  五開衛設置後,按朝廷規定在衛、所、屯派駐有軍士,並將他們另立為軍戶,軍戶的來源主要有隨從征戰留下來的部隊、元朝投降歸附的官軍、犯法被謫發的充軍者以及垛集的外來人員,他們可以世襲。駐軍分為旗軍和屯軍兩種。旗軍由朝廷撥發餉糧,實行三分御守七分耕種,以勞養武;屯軍以屯田自種自給,每名屯軍屯田24石,再加6石為冬衣布花之費,共30石(約合現在的5畝)。據史料記載,明洪武設五開衛時,有旗軍33460名,屯軍4570名;永樂年間,有旗軍3147名,屯軍763名;嘉靖年間,有旗軍2116名,屯軍345名;萬曆年間,有旗軍2116名,屯軍300名,並開始廢屯軍。清順治年後,朝廷廢除衛所制度,變“軍戶”為“民戶”,軍民合一,統歸屬貴州黎平府。

  明廷在五開洞設衛駐軍後,將當地侗苗農民和土司的大片土地圈佔用以屯軍,造成大批農民失去土地,被迫往山區遷徙,流離失所,致使明初當地農民反抗起義頻繁發生。據史料記載,五開衛的屯軍明代圍屯的土地達258處1252多頃。為了讓軍士們安心屯田戍邊,明廷規定他們可帶家眷隨同定居共墾,同時鼓勵他們開荒造田耕種,分發給耕牛、種子、農具等生產資料,種出的糧食除上繳公糧外,剩餘的自給支配,改變了當地土地所有制結構和農業生產落後的現狀,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

  五開衛還設立了衛學,教化屯守戍邊的軍士子弟,向他們傳播儒家思想文化和中原的先進文化,起初是由謫發充軍來的文官任教,後來由朝廷安排教授、學正、教諭及訓導專門執教。永樂初年的杭州府教授顧諒與正德年間的工部侍郎、詩人、畫家陸洙就是被貶謫到五開衛開創漢文化教育先河的人,他們在五開衛施教的影響和故事流傳至今,現黎平話被稱“小北京”與他們傳播影響有很大的關係。由於漢文化教育基礎較好,五開衛學人才輩出,明代培養出進士2人、舉人31人,黎平的第一個舉人就是五開衛隆裡所隆慶元年(1567年)中舉的王大臣。

  五開衛設立後的28年,明廷又在此設立了黎平府,府屬貴州,此後至清初,為衛、府分屬楚、黔未統一的問題,一直髮生爭執,直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朝廷才將五開衛改為開泰縣、銅鼓衛改為錦屏縣,劃屬貴州黎平府管轄,五開衛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黎平因為明代建衛設府的第一城,成為了貴州東南部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全省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

明代黔東南第一衛——五開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