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彈藥庫爆炸:或是管理無能,或是掩蓋貪腐毀證據

印度彈藥庫爆炸:或是管理無能,或是掩蓋貪腐毀證據

前幾年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布爾岡地區的“中央彈藥庫”發生兩次爆炸,導致嚴重傷亡。該彈藥庫是印度最大和核心的儲存設施,號稱亞洲第二大,保存有布拉莫斯等重型武器。

毫無疑問,在沒有不可抗力因素——比如遭遇超出設計要求的重型鑽地武器攻擊,或者烈度超乎想象的地震等情況下,彈藥庫出現爆炸必然是人為因素導致的責任事故,責任在彈藥庫的管理方。但只追到這一層是不能算完的,因為人為因素,那也還分“過失”和“故意”。

印度弹药库爆炸:或是管理无能,或是掩盖贪腐毁证据

圖:布拉莫斯導彈。

在彈藥庫裡,最危險的並不是TNT這種有“老黃牛”之稱的炸藥——只有在大量堆積的情況下,TNT起火才會從長時間的持續燃燒轉化成爆炸;即使是黑索今這些不太安分的高性能炸藥成品,也遠沒有敏感到一點都碰不得燙不得的程度。

彈藥庫裡最危險的,是各類起爆器材(比如雷管),以及帶有起爆器材的彈藥(比如具備引信機構的導彈),和空氣中懸浮的火炸藥顆粒、燃料蒸汽。起爆類物品本身的目的,就是用很小的輸入能量(撞擊或者高溫)激發它爆炸,然後再去引爆整坨的炸藥。

因此從原理上它們必然就是敏感的,只能靠各種附屬的安全機構設計(引信絕大多數設計和製造成本都在這上面)和規章制度限制,使它只在需要的時候才工作。空氣中懸浮的火炸藥顆粒、燃料蒸汽同樣敏感

印度弹药库爆炸:或是管理无能,或是掩盖贪腐毁证据

圖:進庫之前釋放靜電

然而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惡勞的,不要說一些看起來繁瑣而又苛刻、甚至給人以“並沒有什麼卵用”的規定——比如禁止穿著化纖類易產生和蓄積靜電服裝,釋放身上靜電的要求;甚至連嚴禁煙火都做不到,禁區抽菸這樣明顯作死的事情也屢有發生——各國彈藥庫事故里總是少不了這樣的勇士。

由於彈藥和彈藥庫本身的安全設計冗餘,作死未必馬上會死——就好比行人橫穿高速公路也不會每次都必然被撞死,運氣好的人一輩子不怎麼講規矩還能混個全手全腳安然退休的並不少。實際上相當多彈藥庫都是一直在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故隱患(比如通風和降溫系統工作達不到要求)和徵兆中運行的,直到有人作死過頭,或者運氣用光。

而另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就是,歷史上各國在和平年代裡,彈藥庫爆炸事故里有相當比例都是蓄意人為的——而且這些蓄意事故里,恐怖分子或者敵國特工這類“反x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情況寥寥無幾,大頭反而是自己人為了湮滅貪腐的證據。

印度弹药库爆炸:或是管理无能,或是掩盖贪腐毁证据

圖:俄羅斯彈藥庫近30多年來彈藥庫事故頻發

比如上面來最高中央的欽差核查,而庫裡有大量彈藥都被倒賣出去了,或者只是名義上採購了但錢錢都被私分了實際上並無貨物入庫;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自己先把彈藥庫給炸了——推出幾個人判刑幾十年,甚至死一兩個人,總好過東窗事發落一地人頭。

這種把戲從千百年前就一直有人玩,比如自古糧倉起火,多是為了掩蓋糧米不對賬、陳糧/劣質糧冒充新糧/優質糧。在八十年代以來,蘇聯/俄羅斯大大小小彈藥庫就沒少幹出這樣的鬧劇,枉死了一批又一批的不知情者。印度軍隊從來不以清廉著稱,這樣一支曾有用飼料冒充軍糧的奇葩劣跡的隊伍,真算他們真把自己最大的彈藥庫給點了,也不見得是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