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甚至一些家長也拿此話壓尚未娶嫁的兒女。那麼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其他的“兩孝”又是指什麼呢,又是誰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為: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這是孟子評價舜結婚之事所說的話,在這裡我們多費幾句口舌給大家講講這其中的故事。

舜的父親自打舜小的時候就不是很喜歡他,尤其是舜的後母過門之後更是百般刁難舜,甚至想要逼死舜。舜長大後娶親的時候,他的父親根本不來為他主持,所以舜最後只好不告訴父母自行娶親。

孟子所言的無後是指不能孝養父母、愛護家人,但是孟子說這句話並不是在批評舜。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原文說盡管舜不告而娶,犯了“無後”之不孝,但是君子以為舜他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卻和稟告了一樣。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看的這裡可能有些小夥伴糊塗了,這個“無後”不是指沒有後代嗎?怎麼又變成了不告而娶呢?

你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其實在孟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特定指出其他兩個不孝具體指的是什麼。單單提出了“無後”這樣一個概念,根據同時期的文獻所記載,我們後現代學者對於此句的理解,一直傾向於將“後”解釋為“盡到後代的責任與本分”。但是有歧義就有原因,有原因咱們就得聊一聊。

在東漢末年有位經學家叫做趙岐,其所注《孟子章句》,他對三孝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於禮有不孝者三,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結合我們中國國情,尤其是各位讀大學或者剛剛從事工作的小夥伴。每年回家被父母催婚的場景想必那是不勝其煩,這正因如此趙岐的解釋,是我們如今尋常大眾最為普及的觀點。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然而在《孟子》的《離婁句下》中還有這樣一段: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養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說到這,想必大家又摸不到頭腦了,這一會五,一會三的到底有幾個啊?

那我們再回來看這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您看看我如果這樣翻譯的話會不會有點不同:

“不孝有很多種,其中無後是為最大的不孝。”

再聯繫我們現代學者所認為的“無後”為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的意思,這樣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呢?我們大可以將這個“三”理解為一個虛數,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三五成群”、“三令五申”,再比如“吾嘗日三省乎己”,這裡的數字皆為虛指。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孟子作為儒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核心思想也應該是“三綱五常”。因此呢也有的學者總結出了一下三不孝:

“不能事親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事己是三不孝。”

什麼意思呢?這其一事親就是我們上文所述的孝養父母、愛護家人;這其二事君則是說恪守本分、忠於君主;這其三就是說要身正影直、有道德有仁心。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當然了無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的這個三是不是虛指,其“無後”按理來說都不是沒有後代的意思。只不過我們都沿襲了趙岐所注,不光我們,北宋孫奭的《孟子註疏》、南宋朱熹的《孟子集註》、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也全都默認了趙岐對“無後”的解釋。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句子擺在這,怎麼理解是自己的事,只要有道理能說通那就是一種正確的觀點。文學不是一個一棍子打死所有異類的學科,求同存異才是其真正的靈魂所在。因為要發展就必要延伸,有延伸就有爭論,這很正常,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痛恨“焚書坑儒”一事呢?就是因為這件事把人們的思想給遏制了,導致百家爭鳴的美好一去不復返。

不過退一步說,就按著如今我們老百姓對於這個“無後為大”的理解和使用頻率,就算不對也早晚成對的了。那學者專家爭論他們的,我們用我們的,反正我說出來你懂我意思,那就有它存在的意義。當所有人都認為“1”是“2”的時候,“1”他就是“2”了,不就是這麼個簡單的道理麼。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最後我再給大家總結一下,如果你認為這個“三”是虛數,那麼其他兩孝也就沒有具體內容了,因為都是虛指;如果你認為“三”是實數,那麼其他兩孝你可以理解成“事君”和“事己”,理由上文我已經交代清楚了。


大家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