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軍是什麼意思?

黑心金不換


喜歡二戰歷史的朋友時常會在歐洲戰場方面的資料中,看到這樣一個詞彙:黨衛軍。那麼,這個詞彙的背後,有何歷史淵源?這一切可謂說來話長。

公私分明的西方

東方的傳統和西方的傳統是截然不同的,這一點,體現在對君王財產的認知上。比如說在古代中國,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弊端是皇帝一旦遭到推翻或者廢黜,莫說財產,有時候連性命都保不住。

而西方在這方面則不同。在西方,國家的財產和君王的財產劃分很明細——比如說,近代的比利時對剛果進行過殖民,按照東方觀念,剛果似乎是屬於比利時的財富,但是,比利時國王卻一再強調:剛果是國王的私人財產。

也因為這種文化背景,才導致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國防軍和黨衛軍同時存在。

德意志帝國的尷尬

19世紀後期,普魯士王國完成對德國的統一。渴求殖民地的德意志帝國和英法等傳統殖民主義帝國的矛盾也越來越深,最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參戰國裡面,發展最快的是美國和德國,而英法俄則相對腐朽很多,而戰爭結局卻是以德國戰敗而告終,歸根結底在於,德國再能打,也招架不住對手太多。

德國戰敗後,德國皇帝被迫退位,負責行政的魏瑪共和國改變不了戰後德國的窘態,加之英法對德國的打壓,民族主義之火在德國境內迅速燒起,希特勒得以奪取德國政權,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完成的。

希特勒的改制

希特勒是納粹黨的黨魁。希特勒成為納粹德國的元首之後,開始考慮籌備黨衛軍。

此時德國雖然存在國防軍。但是德國的國防軍歷史淵源較長,很多軍隊的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紀。希特勒個人的威望想要完全掌握這支軍隊,需要很多時間,並且,國防軍的複雜成分,也讓希特勒有一定的顧慮:那就是這支軍隊會不會不折不扣的執行自己的命令?

因此希特勒考慮,以納粹黨的名義,籌備一支新的軍隊:既黨衛軍。而黨衛軍的屬性,不屬於納粹德國,而是屬於納粹黨。黨衛軍的成分,起初都是希特勒的狂熱粉絲,到後期,隨著黨衛軍嚴重缺乏後繼力量,希特勒對黨衛軍的成員要求,也不再太高。

戰爭罪

在近現代國際觀念中,黨衛軍在遭到俘虜以後,很難得到相應的戰俘地位保障。這是因為近現代國際法認為,軍隊隸屬於國家,黨衛軍不隸屬於德國,有別於國防軍,充其量屬於納粹黨的打手——說難聽一些,和匪徒無異。因此同樣德軍士兵被俘虜,按照國際法的法理,國防軍士兵或許可以得到相應的福利保障,而黨衛軍的俘虜,一般都要面對戰爭罪的指控。


藤樹先生


顧名思義,黨衛軍就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音譯納粹)的黨屬武裝,與正規軍“德國國防軍”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主要軍事力量。



黨衛軍的準確稱謂應該是“武裝黨衛隊”,普通的黨衛隊負責國內的政治保衛、民族政策等事務,其中包括指揮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武裝黨衛隊(黨衛軍)則是二戰爆發後由納粹黨和希姆萊組建的輔助部隊,但由於信仰狂熱和作風頑強,大部分黨衛軍作戰部隊反而成為了德軍精銳,希特勒也開始優先黨衛軍的武器裝備劃撥與補給。

由於黨衛隊是有兩個s打頭的德語詞組成,所以其英文縮寫是“ss”,成為了黨衛隊軍領章,也成為讓整個歐洲顫抖的恐怖組織。德國國內的黨衛隊一定是嚴格挑選的日爾曼人,而黨衛軍後來由於兵源不足,裡面包括了法國、匈牙利、烏克蘭等三十多個國家的士兵,成份較雜。



黨衛隊是由早期的納粹衝鋒隊中於1925年獨立出來的,由希姆萊任全國領袖,直接聽命於希特勒,也是後來清洗衝鋒隊羅姆等骨幹的行動主力。但是由於時任德國總統和德國國防軍堅持必須只有一支武裝部隊,所以黨衛隊還不敢公開建軍,僅是一個準軍事組織。

一直到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兼總統與總理於一身成為“元首”,逐漸控制了德國國防軍之後,黨衛隊才敢邁出了關鍵一步。所以黨衛隊的內部軍銜和黨衛軍有所區別,以“旅隊長、旗隊長、突擊大隊長”等系列分級,而黨衛軍則以武裝部隊的上將、少校、中尉等正規系列分級。



到納粹德國的巔峰時期,黨衛軍已經擁有作戰部隊近60萬人,分為正規師、志願師和武裝師三種,名義上由黨衛隊作戰總部指揮,實際調用權歸最高統帥部;而國內黨衛隊則指揮看守營(集中營)的骷髏總隊、特別行動隊、德國保安總局(含蓋世太保)等機構。

可以這麼理解,狹義的黨衛軍只指武裝黨衛隊的作戰部隊,廣義的黨衛軍則包括希姆萊這個黨衛隊全國領袖領導下的一切黨衛隊武裝人員,他們的誓言是“吾之榮耀即忠誠”,柏林戰役時追隨希特勒自殺的黨衛軍成員高達68000餘人。



1946年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


度度狼gg


納粹之所以能在魏瑪共和國中奪得政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擁有了自己的武裝,或者說是準軍事組織。 在納粹黨的成立初期,希特勒曾經組織過臭名昭著的衝鋒隊,人數最多時有幾十萬人之多,為希特勒獲得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在希特勒就任為瑪共和國總理之後,衝鋒隊的勢力已經嚴重威脅了他的個人權威,而且衝鋒隊與國防軍的爭鬥也嚴重影響了國防軍對他這個帝國總理的支持率,所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希特勒決定清洗衝鋒隊,1934年6月30日,德國發生了著名的長刀之夜事件,大批衝鋒隊首腦被處決,衝鋒隊從此退出了納粹的權力舞臺。

而取代衝鋒隊的就是希特勒的新打手黨衛軍。

黨衛軍最早並不是戰鬥部隊,它是一隻效忠於希特勒的個人防衛部隊,最初只負責元首和高官的安保和內部反特。


黨衛軍名義上的元首是希姆萊,但他實際上的效忠對象只有希特勒本人,著名的蓋世太保就屬於黨衛軍的序列之一。

黨衛軍一開始只負責國內的各種內務,二戰爆發以後,希姆萊將黨衛軍編入了德軍序列送上戰場,黨衛軍和德國國防軍成為了德國在戰場上的兩支力量。

在最初黨衛軍的勢力並不大,它們的挑選標準很嚴。能加入黨衛軍,基本要通過模特選美大賽。血統不純的人是不可能進入的(純正日耳曼人),形象不好的人也是不可能進入的,對納粹忠誠度不高就更不可能。由於黨衛軍擁有著瘋狂的戰鬥熱情,加上統帥部對他們的優先供給,讓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遠遠好於德國國防軍,成為了德軍戰場上的中流砥柱。盟軍陣營內當時有一句調侃——“黨衛軍是敵人,國防軍是友軍”,用來諷刺出工不出力的國防軍和瘋狂的黨衛軍。



但是在後來,進入1944年以後,隨著德國東線戰事不斷惡化,黨衛軍的錄取標準也越來越低。最初的黨衛軍是要求身體健壯,血統純正,戰鬥素質過硬。而1944年以後,黨衛軍的入學標準變成了是人就行。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捷克,奧地利,甚至瑞典挪威等各個納粹的僕從國都加入了黨衛軍,業務也越來越廣,不僅管打仗,還管集中營,偵查,肅反,鎮壓起義等等,也讓黨衛軍從一支專業化的核心部隊變成了一支五花八門,說著各種語言的“國際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也不如以往。

黨衛軍在納粹滅亡的前夕,曾經一度達到過95萬人的規模,可是那也是黨衛軍最後的瘋狂。


黨衛軍的口號是“吾之榮耀即忠誠”,而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也的確做到了這點。柏林之戰時,德國上下所有人都明白納粹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各支德軍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厭戰情緒。但黨衛軍還在堅持抵抗,國會大廈戰鬥打響時,有兩千多黨衛軍負責保護國會大廈,最終他們以師長以下全部陣亡為結局,沒有一個人向蘇軍投降,讓蘇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希特勒死之後一個月,德國各地追隨希特勒自殺的黨衛軍成員竟有六萬八千人之多!


小約翰


就是一個黨團的私人武裝。

其根本使命,維護這個黨團。

黨衛軍,納粹的家丁。


江舟曉月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黨衛軍是納粹武裝組織(嚴格來講不能算正規軍隊),和納粹政府關係為從屬關係。

黨衛軍隸屬納粹黨,是納粹黨統治工具。

黨衛軍僅代表納粹黨利益,納粹黨領袖是黨衛軍領導人。對希特勒來講黨衛軍比國防軍更加可靠。

黨衛軍至始至終貫穿納粹擴張主義和種族歧視的教條。

黨衛軍為本軍標誌(各支部隊不同,骷髏和閃電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如維京人旗幟、橡樹葉、彎刀和部隊成員原屬地的國旗等)

黨衛軍分黨衛隊(德國人和奧地利人)、SS志願部隊(非德國裔的日耳曼人和北歐人)以及武裝黨衛軍(德國人核心為骨幹,其他投奔的歐洲國家納粹信仰分子為主要構成)


黨衛軍多納粹狂熱分子出身。

德國青年以加入黨衛軍為榮

德國資源優先分配給黨衛軍

新式武器率先裝備黨衛軍

黨衛軍更吸引德國和奧地利女性

黨衛軍成員訓練更有素,思想更狂熱,受納粹毒害更深

黨衛軍不為當時參戰各國承認為合法組織,所以被俘的黨衛軍官兵多面臨隨時會被槍斃的風險——他們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

戰鬥上,黨衛軍比國防軍更加堅韌和殘忍,對於敵人來講,軍事素質更高、裝備更精良、思想更狂熱的黨衛軍比國防軍更難對付。


在二戰中德國黨衛軍也很強悍著名的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第5維京裝甲師、第3骷髏裝甲師。

黨衛軍帝國裝甲師都在二戰中以作戰勇猛而聞名。

黨衛軍中的骷髏兵團

在二戰初期時,德軍還沒有喪盡天良,原因就是德軍中不全是黨衛軍,而有很多國防軍。所以那個時候經常會有德軍軍紀嚴明,非常有禮貌的評價,但是後來黨衛軍逐漸壯大後。德軍就成了殘忍的代言人,其中骷髏師更是黨衛軍中的魔鬼軍團。


當時國防軍不願意做一些屠殺猶太人、反抗人士、盟軍戰俘的事情,黨衛軍就接手了。骷髏師就是以屠殺戰俘而臭名昭著的。他們以骷髏頭為標記,在戰爭之初就曾幹過屠殺一個村的戰俘的情況。

1942年上半年,德軍在德米揚斯克被重重包圍了半年,最後是骷髏師憑藉頑強的戰鬥力最終幫助主力突圍,後來因此被授予“德米揚斯克戰役紀念臂章”並且榮獲“starkemote”的榮譽稱號。從此他們就在各大戰役中充當救火成員,他們悍不畏死,甚至用自殺式的手法進行進攻,讓蘇軍非常的頭疼。


如果說他們只是敢死隊或許還會讓人敬佩,但是他們卻幹了很多喪盡天良的事情,他們經常把蘇聯的戰俘絞死、燒死,迫害蘇聯軍民,在蘇聯幹盡了殘忍暴虐的事。

1945年5月9日骷髏師向美軍投降,但是蘇聯上下又怎麼會放過他們,於是他們強烈要求美軍把整個骷髏師交給了蘇聯處理,蘇聯直接把骷髏師全師都施以絞刑。


失敗總是會來臨的,沒有人會永遠勝利,他們在做那些事情的時候,可曾想到自己也會有這一天。


江水趣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同時擁有國防軍和黨衛軍兩套班底。而且隨著戰爭的發展,黨衛軍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有取代國防軍的跡象,而且黨衛軍只對希特勒和納粹黨負責。



黨衛軍起初是納粹衝鋒隊的一部分,納粹黨開始崛起以後,需要一支衝擊其他政黨的武裝,這就是最初期的衝鋒隊。黨衛軍就是從衝鋒隊獨立出來的,起初黨衛軍的任務就是保護納粹黨領導人們的安全,也就是私人保衛的角色,與戰鬥的軍隊不沾邊。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以後,開始逐步利用黨衛軍取代那些治安巡邏部隊,這時,黨衛軍擁有了類似內衛部隊的權力。隨著希特勒地位的鞏固,黨衛軍開始抓人、審理、和處決。這意味著黨衛軍有擁有了警察的職能。



如果就這樣,黨衛軍還只在國內活動,和軍隊不沾邊。但是隨著戰爭的打響,國防軍的兵力出現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少量的黨衛軍野戰部隊開始配合國防軍作戰。隨著戰爭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黨衛軍野戰部隊配合國防軍作戰。雖然國防軍仍是主力,可是黨衛軍取代國防軍執行任務的苗頭已經出現。



黨衛軍頭子希姆萊深受希特勒寵信,逐步組建了90多萬人的黨衛軍野戰部隊。在各處戰場,都有黨衛軍的身影。後來,德國在戰場上連番失敗以後,德國已經開始轉攻為守。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等戰役葬送了大量的德軍精銳部隊,軍隊人數更加短缺。在這一階段,黨衛軍的作用越來越大,有的地區甚至開始以黨衛軍為主。

後來隨著納粹德國的滅亡,黨衛軍這一歷史特殊產物也煙消雲散。


平安讀歷史


答:霍梅尼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就叫黨衛軍?只要不真正意義上屬於國家的軍隊?而屬於那個教派黨派的?都叫黨衛軍,懂了嗎?


溫舔殘月


黨衛軍(簡稱SS)成立於1925年,德語為“保護梯隊”,最初是納粹黨領袖希特勒的私人保鏢,後來成為納粹德國最強大,最受恐懼的組織之一。

海因裡希·希姆萊(1900-45)於1929年成為SS的負責人,並擴大了該組織的作用和規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黨衛軍擁有25萬多名成員和多個分支機構,從事從情報活動到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活動。

黨衛軍的起源

1921年,阿道夫·希特勒成為了一個新興的政治組織的領導人,該組織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該組織提倡極端的德國民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並對《凡爾賽條約》的條款不滿意,該條約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需要德國做出許多讓步和賠償。希特勒將德國的問題歸咎於猶太人和馬克思主義者,鼓吹雅利安人是“優等民族”。

到1921年底,希特勒擁有了自己的私人軍隊,“突擊步兵師”或SA衝鋒隊,其成員被稱為突擊士兵或棕色襯衫(以其制服的顏色)。SA在希特勒公開露面時陪同他,並在他慷慨激昂的演講中敦促他的支持者對猶太人及其政治對手實施暴力。

1925年,希特勒下令成立SS,該實體與SA雖獨立,但也有聯繫。黨衛軍最初由八個人組成,所有這些人都被委託親自守護希特勒和其他頂級納粹分子。希特勒的忠實擁護者朱利葉斯·史瑞克成為黨衛軍的第一任司令。次年,施雷克被約瑟夫·貝希託取代。埃哈德·海登在1927年控制了黨衛軍。同年,黨衛軍成員被禁止參加政治辯論,並被要求宣誓對希特勒的不朽忠誠,毫無疑問地承認希特勒是唯一的先知。

海因裡希·希姆萊

1929年1月6日,希特勒任命海因裡希·希姆萊為黨衛軍司令,當時有近300名成員。他於1923年加入納粹黨,並最終擔任希特勒的宣傳部副部長。希姆萊下定決心將黨衛軍與衝鋒隊分開,將其轉變為一支比衝鋒隊更強大的精銳部隊,並最終改變了納粹黨內部組織的職能。

在希姆萊的指導下,黨衛軍在接下來的四年中發展成為一流的準軍事部隊。為了獲得黨衛軍的資格,準成員必須證明其祖先都不是猶太人,並同意僅在上級官員的同意下結婚。除了接受軍事訓練外,新兵還被教導說他們不僅是納粹黨的精英,而且是全人類的精英。最重要的是,他們要珍惜對納粹理想的忠誠和義務,將個人利益放在一邊,團結而勤奮地履行職責。

這樣的期望反映在黨衛軍的座右銘中:“忠誠是我的榮幸。

鞏固實力

到1932年,黨衛軍已成長為擁有數千名成員,並且該組織開始穿著全黑制服。當希特勒於1933年1月30日成為德國總理時,黨衛軍已增至50000多人。同年3月,希姆萊宣佈在德國達豪鎮開設第一個納粹集中營。該營地最初收容了反對納粹的政治犯。

1934年4月,希姆萊被任命為德國秘密國家警察的負責人,通常被稱為“蓋世太保”,負責追捕希特勒的對手。這些被指控的敵人沒有經過審判就被處決或送到集中營。

同時,希姆萊是SA衝鋒隊負責人恩斯特·羅姆下臺的主要幕後力量之一。1934年6月30日,在清洗SA衝鋒隊(後來被稱為“長刀之夜”)期間,羅姆被捕。幾天後他被處決。羅姆的消亡進一步提高了希姆萊在納粹中的知名度,使他成為了整個納粹德國最有權勢、最讓人恐懼的人之一。

擴大黨衛軍:20世紀30年代中期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兩個重要的SS分部出現了。一個是“SS-VT”(別動隊),這是一個軍事單位,其成員駐紮在軍營中。為了被加入SS-VT,新兵必須同意四年的強制性服務條款。

第二個部門是骷髏總隊,其成員管理希特勒的集中營。骷髏總隊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其成員所戴的帽子上裝飾著帶有骷髏圖案的徽章。它象徵著該部隊致力於忠於希特勒直至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武裝黨衛軍

二戰時黨衛軍人數超過25萬,希姆萊成立了“武裝黨衛軍”,本質上是SS-VT的擴大版。武裝黨衛隊由一支作戰部隊組成,他們專門在納粹佔領的領土上濫殺無辜。他們還參與了死亡集中營的日常運作。

在成立後的六個月內,武裝黨衛軍成員達到了15萬。1940年,希姆萊提議招募非德國公民,“武裝黨衛軍”最終包括來自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其他地方的德國人,以及納粹吞併的幾乎每個國家的志願者以及英國。例如,成立於1944年的武裝黨衛軍查理曼大區分部由2萬多法國人組成。

隨著戰爭的進行,到1944年6月,已有80萬納粹和納粹支持者加入了黨衛軍及其分支機構。

希姆萊的命運

1945年,隨著納粹德國戰敗的勢頭越來越確定,希姆萊成為了“人民衝鋒隊”或“人民革命軍”的主要組織者。人民革命軍由十幾歲的男孩和老人組成,他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抵抗盟軍的最後一線。當德國戰敗時,希姆萊被盟軍俘虜。1945年5月23日,他通過服用氰化物膠囊自殺。

戰爭結束時,黨衛軍的許多主要成員都自殺了。被捕者被審判,其中許多被判有罪。黨衛軍的一些成員逃離了德國,逃往南美。


雜話亂談


應該是相當於大宋朝的禁軍、大明的東西廠及錦衣衛,保護京都及中央安全的武裝力量。





元角分百千萬


一說起黨衛軍,自然會想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黨的衛隊。黨衛軍和國防軍隸屬於不同於領導,黨衛軍受一個政黨的領導,而國防軍受執政政府領導。

德國納粹黨依靠民主取得執政地位,進而又廢除了民主,搞法西斯獨裁。從出生到輝煌,再到覆滅,黨衛軍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納粹黨還在發展前期的時候,希特勒認為,納粹運動要想得到迅速發展,就必須擁有一支屬於自己強有力的武裝力量。1921年8月,希特勒招募了一批退伍軍人,組成一支供他指揮,頗具進攻力量的政治工具,命名為衝鋒隊。

衝鋒隊不僅起到保衛糾察的作用,還負責為納粹黨搞宣傳。激情狂熱還富有神秘色彩的活動,對不諳世事的青年人起到了巨大的吸引力。由此,到希特勒上臺之前,衝鋒隊已發展到200多萬人。

隨著隊伍的急劇膨脹,其組成成分就如多彩的調色盤,複雜多樣,整個隊伍也越來越難控制。於是1925年11月,希特勒從衝鋒隊中挑選了一批可靠的經營隊員,組成了黨衛軍,他們圍繞在希特勒等納粹頭目的身邊,專門負責他們的安全。

1929年,希姆萊接管後,黨衛軍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它逐漸成為一支保衛納粹的秘密警察部隊。到了1932年,這支隊伍已經有百萬之眾。
最著名的黨衛軍集會,是德軍在蘇聯戰場上的德米揚斯克戰役。此次戰役中,臭名昭著的骷髏師、帝國師、維京師、希特勒裝甲師等眾多黨衛軍參加,並且表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使這些部隊一戰成名。但是,隨著德軍的節節敗退,直到希特勒的自殺,納粹黨覆滅,黨衛軍也隨之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