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互保扯下清政府統治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甲午戰爭後,中國的社會危機大大加深,各階層繼續探索救亡圖存得道路,其中就包括光緒皇帝大力推行的戊戌變法,但是由於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受到了頑固勢力的打壓,最終隨著光緒帝被慈禧太后囚禁而結束,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了,但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與革新派的矛盾更加激化。

同一時期農民階級也組織了義和團運動來反抗外來侵略,在廣大地區開展反帝反清運動,後來為了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改變口號為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快速興起。這種活動區域廣,波及範圍大的反帝運動極大的影響了列強的在華利益,引起了列強的恐慌。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列強為維護利益,便主動聯絡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這些漢人總督,希望加強合作,保護長江流域的安全。於此同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郵政大臣盛宣懷等商討如何維護東南穩定,避免給列強提供侵華藉口,並密議一旦北京朝廷出現劇變,則由李鴻章出任總統。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一拍即合,簽訂了《東南保護協定》規定上海由各國保護,長江流域及蘇杭地區由各省督撫保護。他們主動抵制清政府支持義和團的命令,在東南各省積極鎮壓義和團。

東南互保扯下清政府統治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帝的名義宣佈對外大宣戰同時向,英、俄,德、法、美、日、意、奧,比、西、荷等十一國宣戰(真佩服慈禧的勇氣,這十一個國家隨便一個清政府也打不過啊,更何況十一個)利用自己的職務優勢,郵政大臣盛宣懷扣押這份本該全國發放的通電,只是給各省督撫單獨發送,並希望大家不尊召令,李鴻章率先通電,此亂命也,粵不奉召。以此為開端東南各省均拒絕執行宣戰命令,張之洞甚至公開提出一旦北京不保,李鴻章出任大總統,主持大局。同時拒絕北上勤王,對外宣稱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強不要攻擊長江流域,各國公民凡在互保區域的,按條約規定保護。

東南互保扯下清政府統治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後來北京失守,慈禧,光緒遠逃陝西,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得不再次啟用李鴻章,赴北京與列強談判,簽訂了《辛丑條約》。同時對於這些外有列強撐腰,內掌地方軍政大權的督撫,清政府不但不敢得罪,反而下召嘉獎守土有方。也就是在清政府這種“友好”的態度下慈禧,光緒才得以返京繼續名義上延續清政府的統治。

東南互保扯下清政府統治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東南互保標誌著清政府與地方的實力派正式撕破了臉皮,清政府的統治名存實亡,也使得各地督撫開始軍閥化,十年後武昌起義成功,又是東南各省首先宣佈獨立,脫離清政府,正式同清政府決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