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全文字數:2107字,閱讀時間:約為

4-6分鐘,標註:重點內容已標註,可快速瀏覽

養過貓咪的人都知道一點,那就是貓咪可謂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一天不吃肉便會格外難受,而且還會出現厭食的情況。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因此許多鏟屎官都很煩惱,不斷給貓咪升級著飲食標準,從一般貓糧到純肉食貓糧,再到純肉食罐頭,最後甚至是生骨肉餵食。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一步步變化的背後,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從貓咪層次上的拒食,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狗狗會喜歡吃一點人類的米飯,而貓咪卻很厭惡呢?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覺得這可能是貓咪與狗狗性格上的差別,貓咪性格更加傲嬌敏感,對於不喜歡的東西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態度,相比而言狗狗會更容易適應人類,畢竟狗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

但更多的人卻是認為,貓咪與狗狗的飲食結構存在根本的差別,因此我們不能用看待狗狗的方式去看待一種到目前為止仍未被完全馴化的動物。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那麼貓咪更愛吃肉背後的真正原因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件事情,為什麼貓咪相比狗狗更愛吃肉?

狗狗從數千年前被人類馴化到現在,它們的腸胃與消化系統其實已經出現了一些改變,它們開始變得適應與能夠消化澱粉成分。

但貓咪的腸道結構與牙齒結構其實就已經決定了,貓咪從最開始就沒有對素食妥協過,但我們卻還是經常能夠看到不少的貓咪去吃一些青草之類的植物,難道這證明書上說的是錯的?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貓咪的腸胃結構與狗狗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在於消化道的長度,相比於狗狗的4.5米與人類的8.5米,那麼貓咪的腸道長度真的只是個弟弟!因為它的腸道長度只有2.1米,是身體的3.5倍,這也決定了貓咪不能夠通過拉長消化時間來消化植物中的營養元素。

此外也就是貓咪的胃部,狗狗的胃部結構彈性極佳,能夠在短時間內容納數倍的食物,這也就是為何總感覺狗狗吃不飽的原因。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但貓咪的胃部結構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因此每餐都不能餵食太多,否則就會導致腸胃疾病,因此相比於狗狗來說,貓咪只能選擇體積小但質量高的食物,那麼肉類就逃不掉了。

畢竟要是貓咪打算靠吃素過日子,那麼它就得和大熊貓學習,每天花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啃草上面,不然想都別想!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可是單純從腸胃部分出發也不能說明貓咪不會愛上吃草啊,像大吃貨帝國的存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裡遊的和地上長的,就根本沒有不能吃的存在,說強扭的西瓜不甜,但就是有人好這口,蘸醬吃,清口!

不過貓咪不吃素的根本原因卻是被基因限制了食物中甜味的來源,像大部分的哺乳動物味覺是由甜、苦、鮮、鹹、酸這五種味道組成的,而味蕾的作用是識別不同的呈味分子並將其編碼呈電信號發送給我們的大腦,從而令動物們感受到不同的風味。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可味道的本質是什麼呢?味道的本質其實極為簡單粗暴,那就是需要什麼,我就覺得這種食物的味道是好的,一種味道能夠被一個物種接受,那就代表這是對族群存在好處。

像鮮味代表的是蛋白質(氨基酸)甜味代表了碳水化合物鹹味代表了無機鹽,這些不僅僅是人類所賴以需求的營養物質,也是其他哺乳動物都需要的,特別是代表高熱量的甜味和鮮味,這是大部分人類無法拒絕的。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可是這對於貓咪來說卻不是這樣的,貓科動物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卻丟失了編碼甜味受體的基因,也就代表了貓咪不管吃著再甜的食物,它都像是在吃土一樣。

不過想想也對,從古至今,貓科動物不管是小貓咪還是大老虎都是妥妥的食物鏈頂端,它們根本就不缺少更高質量的蛋白質與脂肪的來源,相比碳水化合物來說,蛋白質與脂肪更有利於能量的吸收。

同時貓咪的體內也沒有能夠消化糖類的葡糖激酶,所以給貓咪攝入碳水化合物的結果就是貓咪排出了一堆糊糊~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而且,正是因為大貓小貓們的挑嘴,它們的味蕾數量也是和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類舌頭上分佈著8000-10000個味蕾,這使得我們能夠分辨出眾多的味道,也創造出了滿漢全席、八大菜系、24多種地方菜系等豐富的飲食文化。

但貓科動物的舌頭上就顯得呆板多了,它們只有500多個味蕾,當然這些味蕾可不僅僅是為了幫助貓咪吃到肉類的鮮味與無機鹽的鹹味的。

這些味蕾能夠分辨出苦味、酸味!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苦味作為甜味的相反方,這種味道代表的信號就是危險!當動物組織上微生物繁殖到了一定程度,它們的代謝物就會被貓咪的味蕾感知到,貓咪就會嚐到苦味。

不過苦味在植物中最為常見,因為這是植物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像未成熟的果實中就會存在酸味或苦味,一些植物的根莖葉與種子部分就會是苦味,因為帶毒,像氰化物、尼古丁等。

這是貓咪能夠嚐出來的味道,因為它也有少數需要植物的時候。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像貓咪如果不小心吃進了一些有毒的食物,那麼貓咪就會想盡辦法讓自己吐出來,而這時候,像大麥草、荊芥等植物就能夠幫助貓咪,它們能夠刺激貓咪的腸胃導致貓咪出現嘔吐情況,大家也知道,像很多的毒素是在被攝入後兩個小時左右才會進入血液,在完全消化前就及時催吐便能夠杜絕大多數的食物中毒情況。

但這時候就有可能會出現貓咪們吃進了有毒的植物,那麼這時候就會導致病上加病,最後令貓咪再也無法回家。

舌尖上的貓咪,無法感知甜味,才是喜歡吃肉的本質原因

所以說,貓咪愛吃肉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腸胃只能適應肉類食物,更多的情況便是源於它們的基因,基因決定了貓咪們並不喜歡植物的味道。

就像小孩為什麼不喜歡吃蔬菜?因為蔬菜中含有的苦味對幼兒的味蕾刺激更大,這便是根源!

因此,鏟屎官為了貓咪的健康,寧願合理給貓咪喂肉,也不要沉迷於葷素結合了,因為啊,貓咪是真的不適合也不喜歡吃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