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教給了你哪些人生道理?

藍彌貓深巷


我是抽菸侃歷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成功的經驗往往誇誇其談,失敗的教訓總是字字千金。我們來看下《三國演義》那些個失敗中蘊含的人生道理。

第一,關於喝酒

酒,不一定要能喝很多,但酒中的文化與智慧卻是我們必須知道的。劉備因喝酒巧妙的化解了曹操煮酒論英雄的話題,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張飛卻醉酒誤事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

酒可成事亦能壞事。領導敬酒你不喝,上司約酒你不去,那你就是不懂事。朋友同事之間也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一種酒桌交際文化。

我本人就因酒後亂性,被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女孩糾纏了三年多,最後無奈把她介紹給一個同事,現在都覺得對不起兩人。當然這是杜撰的,我是天生酒精過敏,一杯啤酒住院三天那種。朋友、同事間的聚會,我經常一個人坐在旁邊喝飲料,久而久之,自己都感到很無趣,索性乾脆就不再參加這類聚會了。剛開始,聚會的時候,還會打電話,之後就變成了發微信,最後就連微信也沒有了,只能在朋友圈中看看大家聚會的小視頻了。

因此我也錯過了很多聚會的機會,結識更多新朋友的機會,甚至很多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也漸行漸遠了。所以,作為社交之門的酒,不可不喝,不可喝醉,不可亂言,不可亂性,最重要不可酒駕。

第二,團隊很重要,管理更重要

桃園三結義,土城收趙雲,三顧茅廬請孔明。劉備集團的創業元老也就這麼幾位,但都是個頂個的高手。正是因為有了這幾個高手,劉備在管理上省心了很多,政治、經濟交給諸葛亮管理,荊州交給關羽管理,征討平叛都交給張飛負責,劉備自己的警衛工作交給趙雲負責。

如此,也註定劉備在管理上的失敗。劉備的管理談不上什麼科學,只是在一味的效仿漢高祖劉邦,自比劉邦帶兵四處征戰,諸葛亮成了蕭何留守成都提供後勤保障,法正、黃權成了陳平、張良出謀劃策,張飛、趙雲成了曹參、樊噲負責帶兵打仗。可惜諸葛亮不是蕭何,未能為劉備推薦什麼有用的人才,只有一個龐統還英年早逝了;關中土地肥沃也不是漢中疲敝之地可以比擬的;法正、黃權也沒有陳平、張良的奇謀決策,劉備也不如劉邦那般能仔細聽取謀士的建議。

這樣一來,劉備的蜀漢集團便成了漢軍的陣容,楚軍的戰法,搞得不倫不類。核心人員的存在,讓劉備疏遠了後期前來歸降、投奔的文臣、武將。能征善戰的馬超愣是給派往漢中駐守,與黃忠同期歸降的魏延始終得不到重用,諸如此類都是劉備管理上的失敗,或許是劉備管理能力的有限,或許劉備真的不是那般求賢若渴。

第三,得意的時候,一定要壓制住內容的小火苗,多聽聽部下的忠言

漢中之戰勝利後,劉備的內心開始膨脹了,原來曹操實力也很一般,自己可以輕鬆將其擊敗,不在需要東吳這個戰略盟友了。於是在未與東吳達成任何共識的情況下,貿然讓關羽北攻襄城。最終襄樊之戰,東吳經不住曹魏的誘惑,偷襲了荊州,關羽兵敗被擒殺。劉備不僅失去了大將關羽,還丟失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荊州。

就在劉備準備為弟關羽報仇,發兵東吳的時候,東吳的孫權派人前來言和了,趙雲勸諫劉備“暫時放下對東吳的個人恩怨,聯吳抗操。趁曹丕剛剛稱帝,政權未穩之際,由漢中出兵奇襲關中,奪取雍、涼之地,後可徐圖中原”。對於趙雲建議我覺的可行性還是很高的,此時雖然丟失了荊州,但蜀漢軍事實力並未受到嚴重的損失,用攻東吳的軍隊掉頭從漢中奇襲曹魏勝算還是蠻大的。

然而,劉備覺得諸葛亮的隆重對才是統一三國的上上策,荊州必須要拿回來,之後可以從漢中、荊州同時出兵,對曹魏形成包圍之勢,中原可圖。況且此時漢中之戰剛剛大敗了曹操,東吳更是手到擒來了。可惜劉備就是劉備,他不是劉邦,統兵打仗還真的差那麼點,於是乎夷陵之戰東吳陸遜一把大火幾乎燒掉了劉備大半個身家,蜀漢從此開始走向下坡路。

當然,在夷陵之戰之前,除了趙雲外還有諸葛亮、黃權等人都曾勸說過劉備,希望劉備能放棄攻擊東吳,聯吳抗操,其中以趙雲的建議可行性最高。可惜剛剛漢中之戰大勝的劉備哪裡能聽進不同的聲音,於是負責警衛營的趙雲也成了後軍,劉備自己跑在前邊去打東吳了。

第四, 如何正確、合理的放權

諸葛亮是整個三國時期最全能的人才了,文可治國安邦,武能統兵作戰。隆中對中說的好,待到時機成熟,劉備從荊州進攻,在選一將領從漢中進攻。諸葛亮就差明說,你劉備去荊州帶著關羽從南郡出發,我諸葛亮從漢中出發了。可惜劉備一直拿諸葛亮當蕭何用了,直到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才有機會親自統兵作戰。

如果在漢中之戰後,劉備不是讓關羽進攻襄城,而是先與東吳搞下外交,然後自己與關羽出荊州,讓諸葛亮出漢中,留守趙雲守成都,如此統一三國也就是幾年的事。可惜劉備獨攬軍權不放手,硬生生的把本可統一的天下變成了三國長期的割據。

第五, 好鋼用在刀刃上,人才要用其長處,使其充分實現自身價值

如果劉備時期都沒有統一三國,那諸葛亮就更沒機會了。劉備時期,蜀漢文有蔣琬、董允、費禕,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吳懿等,謀士有黃權、法正等,還有一個全能型人才諸葛亮。劉備若能人盡其才,像漢高祖劉邦楚漢戰爭時期一樣,放開手讓大家充分發揮自己才能,最多在統一天下後,多封幾個異姓王而已,這樣機會是相當大的。

劉邦時期在一點就做的非常好,反正天下還不是你劉邦的,放開手讓大家一起打唄,韓信在側翼戰場,彭越在楚軍後方,項羽的第一戰將英布被策反封王。劉備就顯得很小氣了,別說封王了,就是封個侯大多都是戰死時候追諡。關羽那個漢壽亭侯還是曹操幫忙弄的。

在將領統兵作戰上,劉備就做的更差了。五虎上將那個不是獨擋一面的將才,可惜大多被劉備圈養了,除了關羽其他人沒有軍事自主權,完全不能發揮個人的能力極限。如若能人盡其才,以攻為守蜀漢或許能創造奇蹟。可惜自古有小天堂的割據勢力最終都難有大的發展,可能害怕失去所得吧。

第六,一定要培養年輕骨幹,以防企業人才斷層

蜀漢文臣武將高手太多,這也導致年輕的將領、謀士得不到鍛鍊的機會。年輕將領因內部派系之爭多被壓制,謀士也被壓制,諸葛亮好容易給馬謖找個了展現自己的機會,可惜此時的蜀漢家底早已被關羽、劉備敗光了,年輕的馬謖最終只能做個穩定軍心的替罪羊。如果多給馬謖一萬兵馬,街亭之戰馬謖或許可以一戰封神,可惜最終只能與趙括一樣的命運,揹著紙上談兵的惡名。

其實,早在劉備時期,對青年將領的提拔就不太重視,這才導致蜀漢後期無人可用。諸葛亮六出祁山艱難異常,缺兵少將還沒糧草。試想如果諸葛亮掌權之後,還能有幾個如關、張、趙、馬、黃這樣的將領,又或是張苞、關平、關心這些也可以,那諸葛亮出祁山就可以多路同時出兵。如若兵將足,把六出祁山併入一次戰役,祁山、散關、斜谷同時出兵,虛虛實實,未嘗不能把劉邦平定三秦再次重演一遍。只要能佔領關中,國力立馬可以媲美曹魏,之後天下歸屬將未可知也。

愛抽菸、好讀史,我是抽菸侃歷史。點擊關注,與您一起分享不同視角的五千年文明史。謝謝點贊。


歷史話光年


1 不能小看任何人,哪怕他目前卑微。

劉備雖然是漢朝中山靖王之後,但早期只是靠編織草鞋為生,地位卑微,無所作為。就是這個人,後來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國。可見,任何人都不可小看,任何人都可能翻身,應尊重遇到的每個人,沒準就是我們未來的貴人。

2 機會只留給有勇氣的人。

東漢末年,張角率領的黃巾軍起義造反,皇帝在全國下發招兵討賊的榜文,讓各地準備禦敵。正是藉助這個機會,劉備遇到了張飛、關羽,三人結為生死兄弟,共創大業。若當時三人不是有勇氣抓住了難得的機會,也就沒有後面的蜀國了。

3 有誠有義才能凝聚人心。

劉備身邊的大將張飛、關羽是其結義兄弟,主要謀士諸葛亮是其三顧茅廬誠心感化請來的,這三個人在劉備創立蜀國大業上可謂相當關鍵。正是劉備這人有誠有義,才能將這些奇才吸引在身邊,出生入死,鞠躬盡瘁,以致曹操、孫權想盡辦法拉攏關羽都沒能得逞。

4 沒有永久的對手,有機會對手也能合作共贏。

魏蜀吳三國雖是對手,但出現共同利益時,對手也能合作共贏。東吳周瑜一心要火攻曹操,因為是冬天,一直沒有東南風可用。諸葛亮適時現身,開壇做法,借來東南風,幫助東吳打贏了赤壁大戰。曹操在赤壁大戰中損失慘重,這是對蜀吳兩國都有利的局面,兩國在此戰中達成了合作共贏。

5 不能用好優秀下屬,就等於為對手輸送關鍵人才。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作戰時,對抗兩個月後,糧草漸漸匱乏,於是急忙派人去許昌催糧。結果這人被袁紹抓住,袁紹的謀士許攸便建議趁曹軍糧盡,夜襲許昌,但袁紹不聽,還懷疑許攸與曹操勾結。於是許攸投奔了曹操,幫助曹軍大敗袁紹,使曹操由官渡之戰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閥。

6 對自己人不能過於苛刻,否則很可能因小失大。

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決定親征東吳,並與張飛約定一同發兵。張飛下令軍中在三日內備齊白旗白甲掛孝出征,部將範疆和張達請求寬限幾天,結果張飛大怒,將二人捆起來各鞭打五十,並警告若超期就殺頭示眾。範疆和張達懷恨在心,趁張飛醉倒割下他的首級,投奔了東吳。可惜一代名將,沒戰死沙場,卻死在自己人手上,典型的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7 人在江湖,不進則敗。

呂布在與曹操對戰大敗後退守下邳,自以為糧食充足,又有泗水作為屏障,整日不思進取。結果手下的將領見狀心灰意冷,投靠曹操,並打開城門。曹軍一湧而入,最後呂布被縊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想停就可以停下來的,呂布的教訓可謂深刻。

8 大局當前,存個人恩怨者要慎用。

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遭遇諸葛亮佈下的重重埋伏,好不容易重重突圍,又遇上了關羽。曹操知道難以突圍,只好哀求關羽看在過去的情義上放他逃生。關羽想起曹操對自己的恩情,便放走了他。這是改變三國戰爭格局的極好機會,可惜關羽因個人恩怨錯過了。諸葛亮作為用人者也該反醒,在大局當前,存個人恩怨者還是要慎用。

9 令人心服才能徹底降伏。

諸葛亮南下征討南方部落造反首領孟獲時,七次擒住孟獲,由於孟獲心不服,諸葛亮前六次都將其放回,最後一次孟獲終於心服,跪拜請罪,發誓永不造反。諸葛亮很清楚欲降伏必先令其心服,這是收服人心的真正高招。

10 有個人情緒時,勿輕易決斷。

劉備稱帝后,不聽諸葛亮等人苦勸,決定親征東吳,為關羽報仇。為了在三日內備齊白旗白甲掛孝出征,張飛與屬下結怨也被殺。劉備大哭,立即帶大軍殺奔東吳。東吳大都督陸遜趁晚上颳起東南風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劉備被救出後一病不起,見到諸葛亮悔恨不己,淚流滿面,不久就死了。可見,人在個人情緒高漲時,多麼容易衝動犯錯,這種時候應儘可能不作決斷,待冷靜下來再說。

11 集中過大規模風險很大。

曹操在赤壁大戰中慘敗是因為將水軍船隻用鐵環相互鎖住,結果東吳用火攻時無法逃開,剎那間燒成一片火海。劉備親征東吳慘敗是因為將大軍集中統一紮營,東吳火燒連營時,亂作一團,傷亡慘重。可見集中過大規模風險很大,一旦有事很可能滿盤皆輸,分兵作戰,相互呼應更穩妥。

12 國與國之戰,說到底就是人與人之戰。

整部《三國演義》,看似是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實質是三國背後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之戰,也是三國大將及謀士之戰。好用的人才在每場戰役中都是成敗的關鍵。那些響噹噹的戰役和名字提示我們:沒有好用的人才,是成事最大的風險。


學霸哥


《三國演義》教給了你哪些人生道理?

就個人而言,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教給我智慧,這個智慧是科學的是講究邏輯的。儘管三國演義裡孔明的智謀近似巫術,但我能科學客觀地看待孔明的一些行為。

當然,這要看你是怎麼讀三國演義了。我是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也是沒有啥書看了,就把一部上下冊精裝本三國演義一口氣翻看爛了。

大概看了有多少遍三國演義,應該不低於十遍吧!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啥事都可以從三國演義裡汲取智慧,解決了。因此當1993年,傳銷第一次找到我,我就直接戳穿了傳銷的伎倆,因此成了一個反傳銷人士。

比如1990年代,社會上騙子很多,經常出門的我,遇到過不少,但都很快把對方的騙術拆穿,因此年過半百,從來沒有被騙或者上過一次當。

但現在想想,人這一輩子沒上過當受過篇,並不少好事,起碼在咱們這個社會上可以這麼說。因為遇到所有的事情,看的太明白,不但自己不上當受騙,還阻止身邊的人上當受騙,儘管被阻止著不聽結果被騙。

這自然就養成了不騙別人的人生哲學,而在咱們這個社會,如果永遠不忽悠人,堅守善心那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所有年過半百,仍然窮困潦倒。

我個人總結,怎麼自己變成了這麼一個人?不隨波逐流,不騙人,有底線,別人也從來騙不了自己。這都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書看得多了。現實生活中遇到人和事,自己腦子裡自然就有三國演義這部書的智慧來掃描這個人活著桌這件事,就秒懂了。明知是騙局怎麼會朝裡跳?

因為三國演義這部書讀的次數多,過於明白了。而我們當今的社會是需要難得糊塗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以上就是俺讀三國演義的一些感悟,願聽各位老師的教誨。


小丫讀評



其實這些道理都寫在了作者的敘述中。

開首一句: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該書的立意宗旨。

看起來烽火瀰漫波瀾壯闊的三國爭霸,各色人物粉墨登場,群雄逐鹿各逞豪強,無非就是為了人生轟轟烈烈一場───大丈夫生於世間,必定是赤條條的來,熱辣辣的鬧,蹦跳跳的趕,急切切的繞,投身鋒刃間,高揚聲與名。

留給後世漁樵幾句禪語,幾聲嘆息,幾味笑料。

楊慎也好,蘇軾也罷,倆個人都做過三國的描述,一個是開篇的《臨江仙》,一個是懷古的《大江東去》。

其實這兩個人已經把這一切說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或者更如蘇子,一曲大江東去更是看盡古今英雄,千古風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龍吟148119260


一曲空城計,何計身後評。

不怕瀕臨空城,只怕五心不定,冷靜知已知彼,迎來柳暗花明。

空城計究竟是真是假?

是諸葛亮坐在城頭看風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見司馬父子率大軍黑雲圧城,孔明端坐城頭演奏高山流水,琴聲悠悠卻無絲毫慌亂之音,貌似隱含殺機。司馬懿則被孔明鎮定的外表所迷惑,因為他深信無人能逃脫他那雙銳利的鷹眼。而孔明則早已料定:司馬懿料我平生謹慎從不弄險,料我定有埋伏,必不敢進軍。果然司馬懿見此情景,大呼快退。死諸葛尚且嚇跑活仲達。何況是活的。這是羅貫中版。

但也許是這樣的,司馬昭見孔明在城樓唱卡拉ok,大喜曰:這是孔明在裝神弄鬼,眾軍與我殺進城去。眾軍一湧而入。

或者司馬昭見孔明坐在城頭撫琴正興,若無其事,心中暗道,我叫你裝。令手下萬箭齊發。

但喜歡孔明的讀者對這種結局會很生氣。空城計的成功,關鍵是兩點:一是孔明對司馬懿的情況摸得很清楚,而司馬懿卻對孔明的情況不明。二是孔明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從心理上震懾了對方。這應是空城計巧妙合理之處。

或許有人說這是小說,空城計影響深遠,其實毛主席才是用空城計的高手,1948年,傅作義調集十萬精兵偷襲僅有千餘武裝的西柏坡,形勢萬分危急,據說周總理己作好了撤進大山的準備。毛主席在報紙上彈奏了一曲笑傲江湖,連敵人的路線和番號都說得很清楚。把蔣介石和傅作義嚇得連忙撤退。過後知道錯失良機,怕連腸子都悔青了。

歷史沒有如果,也有許多偶然。當人生走進低谷,需要的是超凡的膽略和應對複雜情況的冷靜分析。羽扇綸巾,強虜灰飛煙滅。是多少熱血男兒的夢想。

這真是:每臨大事有靜氣,冒險一搏又何妨?

勝敗三分天註定,峰迴路轉把名揚。

說不完的三國,學不完的人生。




寒江獨釣z


首學孔明臥南陽,無人恭請不幫忙。

司馬懿的大氣量,敢穿小鞋女人裳。

曹操胸懷遠大志,不拘一格納賢良。

忠誠老實吳魯肅,害人奸計心末藏。

忠肝義膽趙子龍,長板護主美名揚。

切莫學那呂奉先,忘恩負義中年亡。

關羽量大失荊州,敗走麥城太淒涼。

性暴好酒張翼德,腦袋被砍拋雲陽。

楊修聰明顯太過,訂罪死得太荒唐。

心胸狹窄周公瑾,三氣而亡命不長。

老不服輸嘆黃忠,八十陣亡不該狂。

三國演義教育深、讀透人會弱變強。↖


特色打油詩199825030


《三國演義》教給我們的那些哲學道理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內容包羅萬象,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從中汲取的道理也不同。

今天從“哲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三國演義》教給我們哪些道理。



一 知行合一

我們生活中常說“知易行難”,認識理解事物容易,而能否通過行動去實踐認知,卻是一道分水嶺,而再能否“知行合一”,統籌認識和實踐來指導行動,更是難上加難。

正是認識到“知”和“行”互為表裡的重要性,所以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而為一的“心學”理論。由王陽明心學時代,溯流而上一千二百年,來到那個合縱連橫的三國混戰之時,來看看“知行合一”理論的體現。

話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封賞了孫權後,袁紹一怒之下率七十萬大軍進攻官渡,欲打曹操。一怒就要帶七十萬小弟去圍毆別人,毫無戰略家思維,也沒有事先的戰術方針和戰略部署,更沒有做到知己知彼,怎麼看都是小孩子慪氣的行徑。

而帳下謀臣田豐卻對此戰的利弊分析透徹,建議不要主動挑起戰端,結果被袁紹否決,人還被關在監獄,等候袁紹勝利歸來後對其羞辱一番。這是一個多麼孩子氣的主帥。

大軍出發了,來到陽武,謀臣沮授又建議“緩守”城池,以此來耗死缺糧的曹操軍隊,又被袁紹任性而非理智思考的否決了,還把沮授關起來了。這是關自己人關上癮了嗎?

來到官渡主戰場後,又有不怕被關起來的謀臣許攸建議兵分兩路,一路打官渡,一路去夜襲曹操老巢許昌,曹操被首尾夾擊,又糧草殆盡,那麼必然要敗。結果袁紹懷疑許攸動機不純,又給否決了,還把他趕出去了。



而與之相反的是,官渡之戰前,曹操與謀臣荀攸仔細分析敵我優劣利弊,明確己方供給不足,必須速戰,然後便立刻行動起來組織將士,發起攻擊,雖然第一場小戰失敗,但決策的思想是對的。

在後來長達二個月的拉鋸戰中兵困糧乏,曹操因此動搖堅守信心時,謀臣荀彧分析形勢後指出此戰必須堅守要塞,不能撤退。曹操從而理解了此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立刻堅定信心,實施行動守衛官渡。

許攸心灰意冷地從袁紹處來投奔,曹操熱烈歡迎,並聽從他奇襲袁紹糧草大本營烏巢的建議,評估方案可行後,便立刻行動起來,組織人手,周密計劃佈置,最後成功燒燬了袁紹糧草基地,以致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

從以上二人的行為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出,袁紹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屬於業餘段位,情緒失控,沒有計劃,也無法做到正確的認知戰爭形勢,無法正確把握戰爭發展態勢,無法敏銳察覺勝敗的關鍵點,同時也沒有理智而清晰的決斷能力,無法採納正確的意見,更沒有將正確的戰略意圖付諸於行動之中。沒有正確認知,沒有立刻行動,“知”與“行”分離。

反觀曹操,善於聽取意見,能分辨利弊,更重要的是能將正確的意見立刻付諸實施,用正確的行動,貫徹正確的戰略決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所以,《三國演義》裡這麼一節官渡之戰的故事,就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性,教會我們如何才能做好事,做對事,做成事

二 禍福相依,物極必反

《易經》裡講道太極如初,動而分陰陽,陰陽一體而顯化兩性,陰極為陽,陽極成陰。

《道德經》講道,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這都是告訴我們事物處於發展變化之中,同時事物又包含著兩面性,矛盾統一於一體,因環境變化而轉變為不同的性質。所以,對於事物發展,要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問題。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奸是忠,是壞是好,是善是惡?前有孟德獻刀,為除國賊董卓而甘冒奇險,這是義士善舉。

然而,刺殺董卓失敗後,逃亡途中卻殺世交好友呂伯奢一家,又是大惡之人。



曹操文采斐然,詩句流傳千古,建安文學興盛,但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當時又是大逆不道。

曹操刺殺董卓而丟官,乃是禍事,卻又因此而又割據一方,鼎立三國,卻正是因禍事而發展至此。

曹操弱小時,理智謹慎,以弱勝強,官渡之戰打敗袁紹;

曹操強大時,驕狂自負,橫船渡江,赤壁之戰輸給弱小的劉備孫權。

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志得意滿,也有割須棄袍的狼狽不堪。

一部《三國演義》,道盡人事起伏興衰,不同的角度可以讀懂不同的道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西詞上仙


道理是很多的,三國裡的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去反思,值得我們去分析,下面簡單舉幾個例子,希望能拋磚引玉

劉備:一生都在仁義,時時刻刻都在仁義,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別要,充分的尊重其他人,真心真意的待人待事

關羽:義字為首,終身為義

張飛:自己的缺點不用懼怕,你自己可以加以利用

諸葛亮:是金子不管埋藏多久,終歸發光。一人終身對一人,從不為自己謀福利

司馬懿:人生重在“忍”,忍到對手沒有辦法,忍到上司權利更迭。放平心態,放寬心態,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

周瑜:不容易向他人學習,反而更容易嫉妒他人,要承認別人的優點,周瑜這點兒沒法跟司馬懿正好相反

曹操:一朝當權,切不可自大,人不能無情無義的狠,要有情有義的狠

孫權:充分發揮一個領導的作用,使一個團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魯肅:以大局為重,善於與人溝通的人,是很難得的,要學會現在別人立場上考慮問題,將心比心

賈詡:說出的話相當於沒有說,而聽的人聽完他說話 就可以得到答案。充分的讓領導發揮自己的內心想法,然後自己做出決定

……

道理很多,都不如自己去經歷過,去準備過 來的實在!


古人事今來用


《三國演義》教給我們這些人生道理:

其一,“信仰之盟”比“利益之盟”更可靠。

《三國演義》中的“信仰之盟”最典型的莫過於“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陌路相逢,感嘆時勢,都想投軍破賊(黃巾軍),寥寥數語即意氣相投,雖為異姓,結為兄弟,發願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 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懷抱著同樣的信仰,那就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自從桃園結義之後,幾十年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的確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相比之下,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的呂布,先後被荊州刺史丁原和西涼刺史董卓納為義子,後來卻是呂布這個義子又先後親手把兩位義父送上西天,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丁原和董卓先後與呂布結成的同盟是“利益之盟”,是一種建立在利益基礎之上、互相利用的聯盟,這種聯盟因為利益而存在,也會因為利益而消亡,一旦利益減退或者消失,聯盟也會應聲而倒。由此可見,金錢和利益並非萬能,遠不如信仰來得堅固,遠不如信仰的力量持久、可靠。

其二,危急關頭才看得出一個人的真本事。

《三國演義》中有一對同父異母的少年兄弟最讓人感嘆唏噓,那就是漢少帝劉辯和後來的漢獻帝劉協。東漢末年,漢室頹敗,皇家威嚴蕩然無存,一直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外戚、大將軍何進被宦官誅殺,袁紹、曹操等人進宮圍剿宦官,宦官為求自保,劫持了漢少帝和陳留王等人逃至北邙山,漢少帝和同父異母的弟弟陳留王這一段短暫的逃亡,可以看出漢少帝遠不如弟弟陳留王。

漢少帝大約14歲,陳留王小5歲,只有10歲不到,但陳留王表現明顯強過了漢少帝:一是很有主見。兩人一直躲在河邊亂草之中,又冷又餓,陳留王提出“此間不可久戀,須別尋活路。”於是兩人攙扶前行,終於得救。二是更有膽略。董卓從西涼進京奉旨保駕,正好遇到了眾人簇擁逃難回京的漢少帝,百官失色、少帝大驚,倒是陳留王上前喝問董卓,你是來保駕還是來劫駕的?董卓回應說是來保駕的,陳留王繼續責問,既是來保駕,為什麼看到了天子在此還不下馬?董卓趕緊下馬拜見漢少帝,陳留王則以言語撫慰董卓,自初至終,並無失語。這份膽略、氣勢和才幹,的確不簡單,連梟雄董卓都暗暗稱奇。由此可見,在危急關頭,一個人是不是有真本事的確可以一目瞭然。

其三,在領導面前不要鋒芒畢露。

不管你多麼聰明能幹,都不能在領導面前鋒芒畢露,表現欲太強,越是這樣抓住一切機會在領導面前炫耀和賣弄,越是在領導心裡埋下禍根。所以,明智的就是學會適當藏拙,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情不做,更不該喧賓奪主,不顧場合搶了領導的風頭。在領導面前不能當庸人,否則讓領導看扁了,會永無出頭之日;但更忌諱在領導面前鋒芒畢露,讓領導黯淡無光,甚至讓領導感受到來自你的威脅,否則,就為自己埋下了不可估量的禍患了。

《三國演義》中的楊修正是數次犯了這個大忌,比如有一次曹操考問曹植軍國大事,楊修教曹植十多條回答要訣,所以只要曹操考問曹植,曹植皆能對答如流。曹操心中非常疑惑。後來曹丕暗地裡買通了曹植府中下人,把實情向曹操告密。曹操知道了大怒說:”匹夫居然敢來欺騙我!”那時就有了殺楊修的心思。真正要命的是,楊修之才突出,但他是曹植的親信,而曹操認為曹植不堪大任,下定決心要曹丕繼承他的事業,所以,楊修才華越突出,曹操就越有殺他的必要,因為只有殺了楊修,才能鞏固曹丕的統治。於是乎,最終曹操就借惑亂軍心的罪名殺了他。楊修死時才四十四歲。

其四,經得起失敗才能贏得成功。

以《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和劉備為例,曹操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即便是慘敗,也能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立即從失敗中走出來,謀求更大的發展。曹操赤壁之戰,可謂慘敗,但他能正確面對失敗,千方百計保住性命逃出去,回到自己的根據地之後重整旗鼓,發佈《求賢令》,採取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收羅到一大批需要的人才,為下一步發展做好了人才儲備;接著平定關中、南征孫權,激化孫權與劉備的矛盾,協助孫權趁機擒殺關羽、奪取荊州,打破孫劉聯盟。通過這些舉措,曹操在朝中的地位與日俱增,“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進公爵為為王”,成了比皇帝更像皇帝的最大實權派人物。

反觀劉備,則經受不住失敗的考驗,硬生生把“失敗是成功之母”變成了“失敗是滅亡之母”。當劉備一聽聞荊州失守、關羽被孫權擒殺就方寸大亂,把復興漢室的宏偉目標拋諸腦後,就連向來視同魚水關係的諸葛亮說話也聽不進半句,只是一個念頭要發兵征討東吳為二弟關羽報仇,這架勢十足的綠林好漢火併的派頭,眼裡只有兄弟情與復仇觀念,哪有半點政治家的格局與胸懷?接下來一出出悲劇開始上演,蜀國由此開始急劇走下坡路,劉備身為蜀國之君尚且如此惶惶不可終日,急切東征孫權要拼個魚死網破,帶走蜀軍精銳,卻無良將,也無得力參謀跟隨左右,一夕慘敗,精銳盡失,自己也命喪黃泉,把諸葛亮費盡心血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大好形勢毀於一旦。


喬鞅


《三國演義》乃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某些片斷,如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等,都成為傳世佳話,使人受益非淺。

做事要有謀略,凡成大事者,都要具備天時. 地利. 人和,三樣缺一不可,劉備從一個買草履的到成就一方霸業的君主,都離不開三種要素: 漢獻帝的軟弱無能,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桃園三結義與足智多謀的軍師,這三種條件才造就了劉備的一方霸業。



做人要仁義慈善,交友要交生死朋友。記得有一次外出,偶然遇到一座關帝廟,廟門有幅對聯:

上聯是:桃園英雄三結義

下聯配:一君一臣一聖人

橫批為:異性兄弟

桃園三結義之所以成為傳世佳話,這與劉關張三兄弟的感情交往是分不開的,"千里走單騎"中,關羽面對曹操的種種誘惑,面對關隘口的種種攔截,尋兄之情動搖了嗎?多麼深刻的兄弟感情!人生如得一生死兄弟,也是人生一大幸事,雖不能留芳,但能知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