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家庭聚餐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什麼?

百香的廚房


家庭聚餐我家裡比不可少的一道菜,那必須是《海味全家福》

因為從小在海濱城市長大,骨子裡已經滲透進濃濃的海鮮味。加上母親她老人家一直在水產公司工作,父親又是當了一輩子海軍。所以家庭聚餐,那必定是要海鮮當家!

因為二老年紀已經大了,所以不能吃太多的食物。所以《海鮮全家福》正好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一盤菜裡可以包含七八種海鮮,這麼燴制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是我家裡聚餐的不二選擇!

隆重退出家庭版《海味全家福》

主料:海參、蝦仁、魚片、海螺、鳥貝、魷魚花、扇貝丁

配料:西藍花、彩椒、蔥薑蒜

調料:鹽、雞精、料酒、白糖、水澱粉、老抽、胡椒粉

做法:第一,蝦仁去蝦線背部開刀洗淨,魚片成0.5cm的薄片,鮮活海螺砸碎取肉,用鹽、醋搓洗去粘液,片成片。把蝦仁和魚片加鹽、雞精、料酒醃製一下,用蛋清和水澱粉上漿。


第二,鍋中入油,油溫四成熱時,把蝦仁和魚片逐個入鍋,滑至變色浮起撈出控油。

第三,海參頂刀片片,鳥貝里外翻洗乾淨。入沸水鍋中把鳥貝、海參、海螺片、扇貝丁分別焯燙後撈出過涼。

第四,西藍花掰成小朵,入沸水中焯燙。焯燙時在鍋中加少許鹽和一點油,這樣焯水後的西藍花顏色翠綠有底味。焯燙後的西藍花過涼水備用。

第五,用鹽、雞精、老抽、白糖、胡椒粉、水澱粉調一個碗芡。

第六,鍋中入油爆香蔥薑蒜,依次下入過油的魚片,蝦仁以及焯燙後的各種主料,迅速翻炒均勻。然後潑入碗芡,芡汁包裹住主料後撒彩椒片出鍋即可。

第七,用西藍花圍邊,把炒好的全家福盛入盤中。

一道鮮香味美,顏值和營養並存的《海味全家福》就上桌了。


這道菜也是我們這裡婚宴以及款待嘉賓的必備菜,但做法也不一定相同。主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愛,自由搭配。

小貼士:第一,全家福主要在選擇的食材上,必須新鮮無異味。

第二,自己家中製作可以有什麼搭配什麼,並不一定非要那麼多品種。但一定要把海鮮清洗乾淨,保證無泥沙不影響口感。

第三,海鮮焯水要迅速,只要食材略微打卷即可撈出。如果有冰水最好過冰水,這樣更能保證食材的鮮嫩。


73神牛


我覺得家庭聚餐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鹹菜,且聽我慢慢說來。

我出生於一個比較落後的小縣城,這裡交通不便,經濟也不是很發達,因此大家平常在家裡吃的都是一些很常見的飯菜。就連雞鴨魚肉也都是等到重大節日或者是親朋好友來拜訪才會有。但是我記得,小時候去別人家裡玩的時候,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有一樣菜,那就是鹹菜。

我們那裡的鹹菜有很多種類,有醃蘿蔔,蘿蔔乾,梅菜,燙水菜,大頭菜,酸竹筍,鹹魚頭等等。它們都是單獨裝在一個地方,不會和別的菜放在一起,顯得那樣獨特。而且它們也很好做,想吃的時候只需要熱一下就好了,很方便。我印象中的鹹菜樣子都是不太好看的,因此小時候我不喜歡吃,雖然吃起來很好下飯,但是依然受不了它們的外觀。

現如今,經濟慢慢發展起來,家家戶戶開始步入小康生活,每頓都有雞鴨魚肉,吃不完的就丟,很是浪費。即使是這樣,廚房裡仍然有鹹菜的存在。記得上一次除夕夜,我們家很多人都在一起聚餐,桌子上擺滿了各種葷菜,但無論怎樣,總會有三四個鹹菜擺在桌子上,要麼是蘿蔔乾,要麼是梅菜,或者是酸竹筍。

從外地工作回來的大伯,整頓飯都沒有夾過一次肉,他一直都在夾鹹菜。他說,在外面工作的地方根本吃不到鹹菜,頓頓都是肉,很想念家裡的鹹菜。這種感受,也就是在我出來讀大學之後才明白的,以前不愛吃,現在卻想念了。

我們這裡的人,每到聚餐的時候,絕對少不了鹹菜,雖然廉價,吃起來卻比肉還香。


乖巧小張


湯圓。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裡面有餡,煮熟帶湯食用。每年,我們大家庭聚餐,這一道菜是最必不可少的。它既可當菜吃,又可當主食。

這也是我們家庭的傳統美食,手藝一代比一代精,個個都特別喜愛吃這道菜。我爺爺原是大賓館的廚師,最拿手的就是做糯米湯圓,他做湯圓色香味別具一格,賓館四方來客每次都特點這道美食。

爺爺的手藝傳到了姑姑手裡,姑姑比爺爺做的湯圓更勝一籌。她做的湯圓特色鮮明,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糖,外面用精製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細膩爽滑,饒有風趣,回味無窮。

我們大家庭每年聚餐,一般在春節期間,這一頓當然在姑姑家吃,每次都有兩個大圓桌,大人小孩幾代人團聚一塊,熱鬧非凡。吃湯圓也意味著閤家幸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風風光光。





老孫遁世無悶


節日聚會各地都會有特色菜餚,當一個人離家久了,也會想起自己家鄉愛吃的菜。我從小在上海長大,接受著海派文化,中西結合菜系的薰陶。和以往美食家介紹上海菜系不同,我下面說的都是小時候愛吃的菜,一道菜一道美好的記憶。

1.土豆沙拉

和現在各種蔬菜沙拉,水果沙拉不同,一定要用土豆切成丁,上海大紅腸切成丁,沙拉醬要用丘比沙拉醬(紅色包裝的原味,其他都不行),還有放黃瓜和甜玉米粒的都會讓沙拉變得水,時間長了就不好吃了。每當夏天游泳回到家,總能幹掉一碗。

2.吉利豬排

豬排裹上蛋液,沾上面包糠,用小榔頭錘扁,放入油鍋裡炸,炸至金黃,一定要配上海泰康牌辣醬油吃。每次桌上最快消滅的總是炸豬排。

3.羅宋湯

洋蔥,上海大紅腸,捲心菜,土豆,番茄沙司,油鹽糖適量,熬成一鍋湯,配上2片切片面包,這個是小時候幼兒園最愛吃的午餐了。

4.上海粗炒麵

炒麵一定要用醋麵條,用豬油,要加蛋,肉絲,雞毛菜,綠豆芽,生抽,老抽,大火猛炒。這是我青少年時代的夜宵。

5.蛋餅

不同與山東雜糧煎餅,上海的蛋餅是放油的,鍋底溼漉漉的,倒入麵糊,等餅的形狀出來後,打入雞蛋,這個時候一般要比誰的雞蛋多了,至少是2個,一般餓的時候都是加5個雞蛋的,油條一般不放的,要多放雞蛋,甜麵醬。拿到教室裡,女同學都會對我流口水。

最後配上一盒巧克力味的全仕奶,這就是我對80後上海美食的記憶。

聚會美食,沒有必不可少,只有美好的記憶。







愛放屁的仙女


家庭聚餐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我覺得可能南北方還是會有一些差異吧,我是北方人,我覺得在我們家或者身邊的一些家庭,家裡來客人或者是逢年過節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紅燒排骨了,或排骨燉土豆或排骨燉豆角,在北方這可是地地道道的一個“硬”菜。以前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很久才能吃著想吃的排骨,記得每次要吃排骨都能提前興奮上個小半天,因為經濟困難,每次的排骨都燉一些土豆,這樣能吃的多一些,吃的時候捨不得先吃排骨的都是先吃土豆,感覺土豆的味道一點不比排骨差,現在想來那種家的味道那種饞的感覺卻再也沒有了…

現在每逢重要的日子,家裡掌廚的“大師”也都會露一手紅燒排骨的,家家都有不同的烹飪技巧、不同的菜品搭配,但對於外出歸來的遊子,不變的永遠是家的感覺,是媽媽的味道!





皮膚科顏大夫


家庭聚餐最不可少的,就是餃子!

家庭聚餐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圖的是那種熱鬧的氛圍,吃的在其次,可以說吃孬吃好沒所謂。

每次我們家聚餐,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男人們在一起喝酒聊天 女人們下手齊忙活。有和麵的,有切餡的……

一邊忙活,一邊嘮嗑,嘴上不停,手底下也不閒著。

平時都忙,難得有機會湊在一起,說著話,嘮著磕,餃子得了起上桌。

說實話,我們一家兄弟三個,在我們村算是不錯的了,算得上兄友弟恭。一家人十幾口過一段時間會聚在一起,那種熱鬧的場面令街坊鄰居羨慕。

要知道,有很多兄弟姐妹反目成仇不相往來的呢。

能像我們一家時常聚在一起的,不多!

我自我感覺還不錯呢!呵呵

所以說,家庭聚餐吃什麼無所謂,圖的是那個家庭和睦的氛圍。




7度風


因為我們家是肉食主義者,無肉不歡的那種,吃飯聚餐的時候沒有葷菜,我連一碗飯都吃不下去的那種。

聽媽媽講她們小時候家裡窮,一年吃不上幾次肉,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機會吃上肉!平時能有點肥肉炒菜那都是相當的幸福了!

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家家戶戶每餐都能吃上肉了,雖然現在吃肉已經非常普通的事情了,但是和爸媽們吃飯的時候點幾份肉類硬菜,爸媽總是憶苦思甜,感嘆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你喜歡吃肉嗎?你喜歡吃什麼做法的肉類美食呢?


多米的稀飯


就我們東北的習俗來說,家庭聚餐。必備的一道菜肯定是魚。

我家就是如此,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媽媽都會計劃出菜譜。然後肯定菜譜裡會有一條魚。一般都是平魚或者是桂魚,主要借那些吉利的字。平安或者富貴。年年有餘。

而且用我媽媽的話說,這條魚必須得是完整的上,不能破損。這樣來年的日子才會過得更加的好,更加有結餘。我也看了一下別人家的菜譜。基本都會有一道魚的菜。我想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吧。

其實不管是北方和南方。一般大的宴席都會有魚做的菜。一方面是魚的營養價值高。並且屬於美味的食品。另一方面,吃魚的寓意特別好。所以大的聚餐,魚是必不可少的。


A君其人其事


Hello,大家好,我是晶城浪哥。

不管是家庭聚餐、公司聚餐亦或是同學聚會,雞魚肉蛋肯定是樣樣都有,一個都不能少的。但是如果非要我說出一個代表性的菜,我也只能選擇魚了。因為聚餐嘛,對於家庭、朋友來說,是增加彼此感情的地方,對於公司來說,是個談判的地方,通過聚會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每次聚餐都必點的魚,也不是隨隨便便吃的,這裡面也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面。

魚頭朝貴賓,魚肚朝主人。我國的房屋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特殊的除外),如果家裡來客人吃飯,或者是在家裡聚餐,如果都是平輩,則主客要坐在主人右手邊(右手為尊),次主坐在主人左手邊主人坐在最北面,方便照顧客人和買單。吃飯的時候,因為來者是客,肯定要照顧客人的,所以要讓客人能夠舒舒服服的吃。魚作為一道特殊的菜(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因此要把魚頭朝著主客一是表示對客人的美好祝福,二則是表示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如果有長輩在,魚頭則應對著長輩。

一箸定乾坤,二箸開阡陌。箸即筷子的意思。魚頭對著客人表示尊敬之意,但不是說作為客人就能第一個伸筷子夾魚肉的。第一筷子應該由主人夾給坐在右手邊的客人或者給長輩。第二筷子則是主人夾給自己,上段中說魚肚朝主人,也是為了方便主人夾魚給客人。這個時候主人和客人一般都會說幾句客套話,然後再喝一口小酒。

如果是普通的家庭聚餐,第三筷子之後就可以隨便吃了,但是如果是在格調比較高的聚餐上面,還是有一些別的講究的。比如:魚頭是不能吃的,因為魚代表年年有餘,魚頭剩下才是年年有餘嘛;魚尾巴是給晚輩、下屬或者小輩吃的;魚的一面吃完了也不能翻過來再吃另一面,翻魚代表不吉利……

上面說的這些風俗習慣,我爺爺那輩人特別講究,到了我們這一代,這些講究一方面很多都不知道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都不在乎這些了。但是好的風俗習慣,咱們還是應該瞭解並延續下去,不是嗎?

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聚餐吃魚的小風俗呢?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是晶城浪哥,歡迎朋友們點贊、評論和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晶城浪哥


我們這裡無論是節假日還是家庭聚餐,最不可缺的是餃子。餃子雖然是主食,但有時也會當做一道菜。有句話說的好“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這不就把餃子當做了菜嗎。

其實,餃子的構成主要還是菜。餃子的餡,那可是涵蓋了各種各樣的菜、肉、海鮮的,有的會用野菜來當餡。

我們這裡有飯店賣百味角子的,一盤角子,那可包含了世間千種疏菜和肉蛋的味道呀,這可是世間,最豐富的一道菜了。

吃餃子,在北方,就是百姓團圓幸福的象徵。每逢喜事必吃餃子,就是村裡過喜事時,雖然來吃喜宴的人多,不可能每桌上都上餃子。但在過去,為新娘子準備的到婆家的第一餐就是餃子。北方人對餃子的喜愛,勝過了任何美食。

過去人們條件差,男子漢們喝酒時,有時就把餃子當時菜啦,還興高彩烈地說“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如果你到北方人家做客,人家給你端上的是餃子,那麼,這說明已把你當成了貴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