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美女学校的欢乐与烦恼(自传第四部20)


幼儿师范,美女学校的欢乐与烦恼(自传第四部20)


1984年初,通化市师范学校被裁撤的同时,冠名为通化幼儿师范学校。因为1984年有两个班级90名幼师专业的招生计划,学校需要增加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教师。此时,学校由地区教育处管辖,经地区教育处协调,给幼儿师范调入了几名音乐舞蹈老师,又将吉林电视台下派锻炼的两名音乐专业毕业的记者派来担任教师,为幼师专业的教学做好了教师储备。

五月中旬,按照省里的招生要求,学校组织对第一届幼师专业考生加试,主要是测试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的基本功。对报考幼师专业的考生加试,对我们学校虽然是第一次,但学校组织得非常认真,加试考场管理得也非常严格。那时候人们对走后门照顾考生并不大懂,外界对招生加试的干扰也不大,考生的分数与个人的实际水平接近。由于第一届考生加试没有受到外界干预,这一届学生的智商、艺术素质和个人形象都比较完美,这一届学生毕业后发展都非常好。

8月31日,幼师新生入学了,学生的食宿管理和安全问题立刻摆在学校的面前。通化幼师第一届幼师学生形象好,几乎全是美女,很快引起了外界的注意。文革之后的社会秩序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这些漂亮的女孩一下子集中到学校里来,立刻引起社会上一些行为不端的男青年的注意,对学校的各种不良干扰也就多了起来。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学校安排男教师每天晚上轮流值宿。

我在通化市师范学校主要担任教育学的教学,在集安师范学校工作的半年也担任过幼儿教育学的教学,对幼儿教育学有一些心得。为了提高幼儿教育学的教学质量,我联系了市内几所较大的幼儿园,经常到那里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园的上课特点,为幼儿教育学的教学积累实践经验。由于我对幼儿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很快在全市幼儿教育机构中产生了影响,并经常接受幼儿园的邀请,为家长和老师讲授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衔接等课程,同时还承担对幼儿教师的理论培训活动。

我给通化幼儿师范学校首届幼师学生上课时,发现这届学生与我在集安所教的幼师学生完全不同。集安师范的幼师学生都是高中毕业后入师范学校学习的,她们的文化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通化幼师的学生全是初中毕业生,她们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自学能力都不足,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非常难。

面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一周,让学生对幼儿形成直接的感观认识并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行初步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再学习幼儿教育理论课程时相对容易了一些。在这个基础上,我将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对幼儿教育理论的兴趣。

招收幼师专业以后,我们学校里开始热闹起来。每天一下课,院子里就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相互追逐,说说笑笑,而最热闹的是院子里每天都有歌声和琴声。幼师专业要学习音乐和舞蹈,每周有七八节音乐课和舞蹈课,歌声和琴声就成了我们学校的主要声音,而院落里经常会跑出一群身穿体型练功服学生,像是一群快乐的小鸟。通化幼儿师范学校第一届幼师生是按五比一比例从几百名考生中按照加试科目的成绩和气质形象择优录取的,如此一来,通化幼儿师范学校实际上成了美女校园。附近的一些社会青年发现学校里美女特别多之后,便有意无意地到学校里试图与学生接触,干扰学校的管理秩序。学校对社会青年到学校里来接触女学生的事情非常敏感,不仅加强了门卫的进出管理,而且还要安排男老师晚上轮流值宿,周日轮流值班,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和管理。即使学校如此加强管理,也难以杜绝学生与社会青年的非正常来往。其主要原因是幼师女学生年龄小,分辨是非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差,当某种因素一旦促成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敏感事件。

一位家住辉南的女生,长相漂亮,性格外向。这位学生经常出入文化活动场所,班主任对她无可奈何。有一次这个女生到电影院里看电影,出来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撞了一下,不知什么原因,俩人随即便开始处对象。家长发现后采取阻止措施,这个女学生竟然跑到男孩家里住了一个假期。1984年那个时期社会还不大开放,这个学生让学校一时无法处理,班主任张老师非常苦恼。

其实,幼师女学生正值青年初期,发生恋爱现象不足为奇。青年初期的女孩,其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追求异性的需求,她们对自己早恋不知如何处理,容易受到诱惑和影响,需要积极的引导。如果对学生早恋处理不当,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对早恋采取高压政策,强力禁止,非但不能阻止早恋的发展,反而使得一些早恋现象转入了地下活动。个别学生甚至会采取对抗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恋爱自由,极容易导致性过错的发生。我经过调查研究后向学校提出:“对学生早恋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迫禁止,应采取疏导的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恋爱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和本能,受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早恋在中小学就有发生。教师应该对学生耐心说服和教育,切忌不可压制或公开处罚。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告诉学生:青年人谈恋爱不应该遭到非议,但幼师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成熟,早恋对她们的身心发展有不利的影响。教师只有把道理说明白了,对学生的隐私予以保护,启发诱导她们自己解决问题,早恋现象才会得到克服。”

我的建议提出之后,校领导对我说:“你的建议虽然有价值,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理解的,也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做到的。你如果有兴趣,在招收下一届学生时,当班主任如何?”

我没有犹豫地说:“可以。”

幼师学生入学之后不久,就形成了不同的小团体并相互排斥,甚至发生冲突,还有打架等情形。我发现幼师学生大都在15、6岁,属于心理学上的青年初期。这个年龄阶段的思想波动水平大,行为表现摇摆不定,对教师有戒备心理。由于年龄小,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和性格上冲突,一些心胸狭隘、个性较强、遇事爱计较的学生之间矛盾较多。一些独生子女学生从小与同龄儿童交流过少,受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这类学生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学生小时候已经形成的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有的学生喜欢干净,有的学生喜欢物品摆放整齐,而有的则比较随便,这就可能使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在背后议论别人,一旦议论的内容被传播,就有可能激发矛盾。当学生形成不同的小团体之后,狭隘的小团体主义就会对他人予以排斥,由此而引发人际关系的紧张就不奇怪了。另外,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法,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都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从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

我对幼师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有些老师不以为然,也不研究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管理教育办法,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弄得学校领导和一些老师经常不知所措。我虽然可以利用自己所教的学科去影响学生,但这种影响的力量是很小的。直到半年以后我当了班主任时,我的这些研究成果才有了用武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