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勇敢的“逆行者”們

通訊員 史笑妍

2020年的鼠年春節,對於剛從北京上大學回家過年的羅山男孩羅鈞馳來說,註定是不一樣的節日。

透過陽臺的窗戶看著從自己記事以來每年春節都是熱鬧喧譁的大街,如今早已空無一人。電視櫃上擺放的和父母一起照的合影還是去年過年時一起照的,原本一家三口能其樂融融的過的春節,也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變得冷冷清清。

“老爸整天要開會,我已經連續三天都沒有見到老媽了。除夕和大年初一都是我跟老爸自己過得。”鈞馳的父親是當地公務人員,天天忙於“抗疫”早出晚歸。而他最牽掛的那個人是一直奮戰在羅山縣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他的媽媽,縣醫院傳染科護士長魏宇萱。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們

“媽媽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就是主動要求去一線工作的。當時我還在上小學,媽媽整天在醫院,沒時間管我就把我送到了奶奶家。我爺爺奶奶也是退休的醫務人員,所以他們對媽媽的舉動特別支持和理解。那時候我還小,一個星期都見不到她,總是覺得媽媽對待病人比對我還好。”說到這裡時,他停下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去年她剛做了膽囊摘除的手術,出院後她還跟我說今年她就退休了,等退休了,一定好好陪陪我跟老爸,一家三口去南方旅遊。我都把旅遊的路線想好了,就差回來跟她炫耀下我的計劃的,結果疫情來了。”說到這裡,鈞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其實疫情來之前,她已經退休了。可她還是選擇主動請纓要到一線去,她告訴我,那是她的職責所在,她必須要去。”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們

據瞭解,身為護士長的魏宇萱已經有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了,已是護士中“元老”級別,有些工作她本可以指導年輕護士去做的,可只要她當班,凡事還都是親力親為。就連做完膽囊手術後一直沒有好好休息,老想著到科室去看看。在疫情剛開始時,考慮她的身體狀況,院領導沒有抽調她去一線。可她卻幾次三番找到領導,主動要求到一線,正如她在請戰短信中寫到的:“感染科人員全部到齊,我不能在科室最需要我的時候離開,我再次向您請戰,願重返原崗位站好最後一班崗自至戰勝疫情!我已考上健康管理師,不用緩聘!”這是多麼無畏的奉獻精神,“不計報酬,不論生死。”這句話形容她,當之無愧。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們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們

當問及駿馳對媽媽去支援一線的感受時,“擔心她,非常想她。”這是駿馳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我是1月19號從北京回來的,媽媽1月18號就開始在醫院的隔離病房工作了,當在高鐵站看到只有老爸一個人來接我時,我才知道她去一線了,為了不讓我擔心,她沒有提前告訴我。而且由於奶奶年紀大了,這次也沒有敢告訴奶奶。接下來的幾天我就是偶爾能看到她回來,發信息基本都沒時間回覆,打電話經常沒人接。她在醫院的時間,我們在家也是煎熬。我們家有個三人的家庭群,每次她回來前都會在群裡跟我們說一下,我和老爸都會等著她回來。她回來都是非常的疲憊,但每次她都會跟我說:‘兒子,你不要離我太近,我已經一天一夜沒閤眼了,我太累了,你讓我先自己坐一會,我怕傳染你。’其實,看著她這麼累,我們很心疼啊,她初二那天都昏到在病房裡了,她太累了!我真的很想過去擁抱她一下。”駿馳說到這裡停下來,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吸吸鼻子,繼續講話。“我跟老爸都勸她在家多休息一會兒,可她老是睡不著,用她的話說,‘我擔心我的同事,他們還在一線,我真的是睡不著覺,疫情不等人,我著急!’”

醫者無懼,醫者仁心,魏宇萱看似平常的話,也道出了許許多多和她一樣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的使命和初心。隔著厚重的防護服我們都分辨不出他們是誰,有些人我們甚至不知道名字,可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的無私付出,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他們的勇敢源自何處,他們的奉獻是多麼的無悔。

“以前我特別不理解不了為什麼我媽為了病人連家都不管了,現在我長大了,我特別能理解她。她不光是我的媽媽,她還是患者眼中的白衣天使,她一直在她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溫暖所有的人。”駿馳的語氣也越發的堅定,“其實不光是像我媽媽一樣的醫務工作者,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都無畏地在疫情一線奮戰。每天從新聞上都可以看到我們縣裡的交警在各個路口設卡監測出入羅山的車輛,每個鄉鎮的黨員都在挨家挨戶的宣傳防疫知識,工商質監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巡查市場,我們小區的物業都是每天來樓梯間電梯間消毒,每個行業都有很多‘勇士’都選擇在一線‘逆行’,有他們在,我們不怕打不過疫情!”

溫暖的陽光灑在面前這位少年的身上,金色的光輝下是一個篤定前行的身影。持續許久的陰沉天氣已慢慢散去,陽光正普照大地,冬天就快要過去,春天不會遠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還有這麼一群為守護我們平安健康的勇敢的“逆行者”們,我們一定能取得這場阻擊疫情戰役的勝利!因為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