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這些天,徐崢始終處於風口浪尖。


《囧媽》賣身字節跳動,免費網播。院線被架空,自然不高興。

拍爛片很有心得的畢志飛,看到《泰囧》與《人在囧途》有染,喊話徐崢,“噁心”、“滾出娛樂圈”。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無論是院線還是畢志飛,他們面對的徐崢,從來不是一個個體。


徐崢的背後,有一幫人一同作戰。


這幫人就是我說的神秘力量——歡喜傳媒系。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這股力量有多強大?


就拿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來說,7個導演裡面,三位導演都來自歡喜傳媒系。


他們就是拍《北京你好》的甯浩,《奪冠》的徐崢,《相遇》的張一白,三人都是歡喜傳媒的股東。


拍《護航》的文牧野是甯浩系的精兵強將,與歡喜傳媒也是沾親帶故。


文牧野執導《我不是藥神》,能夠大獲成功,離不開壞猴子影業和歡喜傳媒的助力。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影片的出品人,王易冰,壞猴子影業CEO,劉瑞芳,徐崢經紀人,董平,歡喜傳媒執行董事。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我不是藥神》能順利過審,主創的能量功不可沒。


影片第一編劇韓家女,有個和電影審查打了30多年交道的親爹——韓三平。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有背景有才華,想不出頭,都挺難。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言歸正傳,徐崢執導的《囧媽》敢於繞過院線,賣身字節跳動,可以看出歡喜傳媒有開啟流媒體賺大錢的志願。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就當下而言,搞電影賺錢無非就是兩種渠道,一種是院線,和院線和平共處,互惠互利。一種是走奈飛的路子,開啟流媒體模式。


歡喜傳媒旗下有歡喜首映,也積極招攬大量有影響力的導演作為股東。


徐崢甯浩都有歡喜傳媒的19%股份,王家衛,張藝謀、陳可辛、張一白等人也是歡喜傳媒的股東。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歡喜傳媒的幕後大佬是董平,一個喜歡借殼上市的資本玩家,全資收購香港的一家上市的水泥公司,然後賣掉水泥業務改名文化中國,在手裡倒騰幾年就以100億港幣的估值賣給了阿里巴巴。


2014年,阿里巴巴花了60多億,買了60%股份,然後文化中國改名阿里巴巴影業。

趙薇為啥能夠接到《港囧》這部戲?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因為她是阿里巴巴影業的股東。董平徐崢趙薇都是資源共享的合夥人關係。


《泰囧》一鳴驚人,董平看到徐崢的商業潛能,拉徐崢入股21控股,21控股成為現在的歡喜傳媒。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如果說韓三平統治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到2010年以前中國電影的審美,在2010年之後,是董平在主導國產電影的審美。

歡喜傳媒系股東們,非常注重新導演的扶植工作。


和徐崢一樣,拿著歡喜傳媒19%股份的甯浩,有成果卓著的壞猴子系,《一出好戲》的黃渤,拍《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受益人》的申奧。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而徐崢這方面,扶持蘇倫拍了《超時空同居》。《幕後玩家》導演是任鵬遠,徐崢當主演也是監製。


影片公映時,和張一白監製的《後來的我們》打擂臺,兩部電影無論誰是最大贏家,徐崢都能賺到錢,因為影片都有歡喜傳媒的投資,徐崢和張一白都是歡喜的股東。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今年《中國女排》改名《奪冠》,用的就是徐崢在《我和我的祖國》中短片的名字,如果陳可辛不是歡喜傳媒股東,徐崢是可以告他侵權的。兩人利益共存,也是資源共享。

侵權被告的虧,徐崢吃過,《泰囧》拿影片是《人在囧途》的升級版說事兒,被《人在囧途》出品方武漢華旗告上法庭,最後《泰囧》的投資方光線和真樂道(徐崢控股51%)賠了500萬。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其實這麼多年過去了,徐崢早不是任人踩的小角色了。他已經是掌握話語權的行業大佬了。《囧媽》賣身字節跳動,請觀眾免費看電影的是字節跳動,宣發稿感謝的卻是徐崢。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這個世界總是這麼奇怪,贏家總能得到更多讚揚。


敢於得罪院線,徐崢甯浩為它打工,歡喜傳媒才是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