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一些公立學校期末考試考倒數的老師實行末尾淘汰制怎麼看?

yell12580


從管理角度來說,不現實,太片面了。往大了說,這叫唯成績論,這與國家倡導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錯誤一:僅以成績論,太片面。

學生在校不光是為了學習成績,還有德育教育,體育教育,心理教育等多種綜合素質教育。學生不是工業產品,可以通過設置合格數據檢驗產品質量,從而判斷加工者水平。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發展中的生命個體,具有唯一性。有人具有學習特性,有人具有品德特性,有人具有體育特性,不一而足,我們不能單單從學習一項來考察教師。而且每一個學生進校時的水平也不盡相同,有些班學習好的多些,有些班少些。這樣的情況,如何能判斷教師授課情況。不論實際的一刀切,有失公平。

因此,僅以成績論英雄,太片面了。

錯誤二:末尾淘汰制,很難實施。

末尾淘汰制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管理制度。任何一項制度的實施都需要有完善的考核措施。我們可以想想,僅以考試成績作為末尾淘汰的根本依據,是不是太天真了。沒有學校領導會同意這項政策。這個政策本身就與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背道而馳。除非這個領導不想幹了。

這個問題無非為了淘汰混日子,不作為的老師,激勵老師的積極性,我倒有幾個建議:

建議一:利用現代化軟件工具,建立學生數據跟蹤平臺,對每個學生,每個老師的數據分析後進行人物畫像,便於對比。

現在中職、大學都有數據軟件平臺,將學生成績,獎懲,體育達標情況,日常上課參與教學,回答問題及作業等情況數據進行採集分析,建立學生個人成長,班級發展,老師授課的數據檔案。既可以縱向看每個人,每個班級這幾年得成長是進步還是退步,還可以橫向同其他學生,班級,老師對比。中小學可以考慮建設。

數據是根據日常情況整合而來,公平公開,而且可以清晰的判斷髮展趨勢,是很好的決策依據。

建議二:建立綜合評價基礎上的獎懲機制,兩次以上不合格人員淘汰。

學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獎懲機制,包含教學,考勤,其他工作等。通過組織考核,先進行績效工資的分配調整,考核差的降低績效工資水平,如果還是連續出現考核不合格的情況,那再進行末尾淘汰。這樣有理有據,更適合實施。



教育我說


末位淘汰制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的。

少數公立學校的極個別老師的確存在教育教學水平太低的現象。2015年我中途(初二上期) 接了一個班,開始我信心十足,準備大幹一場,等到半期考試成績出來,語數物地生政史幾科成績都很正常,英語全校倒數第一,平均分比倒數第二名整整差了23分!下半期我給這個英語兩節自習課用來抓英語,可是期末考試情況沒有好轉!最終升學考試的結局可想而知!現在,這個英語老師被“淘汰”到圖書室去了,真的是“因禍得福”。

不過,“末位淘汰制”也應該有一條基本的線。記得我原來還在鄉鎮初中的時候,每個年級4個班,都是平行分班,也就是每個班的入學成績都一樣,期末對老師的考核如果低於平均成績在3分以內是正常的,如果低於全校平均成績在10分以上,那麼這個老師就直接“下課”,學校安排其他工作,而且每一週還得聽課12節,由教導主任檢查。儘管我離開那個鄉鎮學校已經20年了,現在回憶起老師們你追我趕,濃濃的教風,我心裡還是暖暖的。

所以,末位淘汰制利用得好,可以使老師有緊迫感,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有好處的。不過,除了末位淘汰制,學校管理還有很多方面,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方方面面都到位了,學校才能夠可持續發展。


平淡是真oymlq


實行末位淘汰制好!但是學校配套的管理措施和獎罰錯施也要到位,公平公正的實行,不要被一些人利用。

實行末位淘汰制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

第一、生源方面要公平公正,不要優生都在一個班,這是對老師的不公平。

第二、教師方面要公平公正,優秀教師不能集中到一個班,這是對學生的不公平。

比如有的學校有火箭班、特優班、普通班就不能實行末位淘汰制。

因為火箭班都是學校最好的學生,再加上學校最好的老師。

特優班的學生和老師是比較好的,但是不如火箭班。

普通班的學生和老師都是最差的。

這種情況下堅決不能實行末位淘汰制,不然就是對老師極大的不公平。也是對學生極大的不負責任。

如何實行末位淘汰制?就是對末位的老師們淘汰了,對好的老師們進行獎勵。

淘汰不一定要開除,可以罰款工資,罰了老師們的工資一定要全部獎勵給好的老師。

末位淘汰制不能只針對一個老師,老師要分優、中、差三個檔次,優的老師全部獎勵,越好的獎勵越多,中的老師不罰不獎,差的老師們全部罰款,越差罰款越多。要把差的罰款全部獎勵優的老師們,學校領導不能中飽私囊。

另外,學校工資待遇要向一線老師傾斜,代課老師工資要比學校管理人員工資高。

有的學校管理人員工資就是全校代課老師工資總和減去末位淘汰制罰款的工資總和再除以全部代課老師人數。

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要取消職稱工資,實行績效工資。

以上是我對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的一點看法,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蔡軍東


大家對於一些公立學校期末考試倒數的老師,實行末尾淘汰制怎麼看?

對公立學校期末考試倒數的老師實行末位淘汰制,是錯誤的,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對公立學校期末考試倒數的老師實行末位淘汰制,無形中加大了學校領導的權利,成了校長的一言堂,看誰不順眼,就可以想辦法把他趕出去,這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歧視,會引起教師隊伍的不安定。

第二,對公立學校期末考試考試倒數的老師實行末位淘汰制,這是一種唯成績論,違背了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初衷。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提倡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年代,判斷老師的優劣,還在用成績來評價老師的優劣,這完全是不正確的。

第三,對公立學校期末考試倒數的老師實行末位淘汰制,在制度上存在不合理性。據我所知,每年學校都要新進許多特崗教師,特崗教師在學校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他們不參加末位淘汰制,他們不能被淘汰,年齡大的老師也不參加末位淘汰制,這種制度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第四,對公立學校期末考試倒數的老師實行末位淘汰制,表面上看是對教師的激勵,激發教師的積極性,但是這引起了教師之間的不良競爭,引發教師之間的矛盾,不利於教師隊伍的安定團結。

第五,每個學期都會有期末考試,但是考試成績差不能全部歸結於老師的原因,就是優秀的老師,如果分配的學生資源差,老師非常努力教學,難以取得好成績,如果這樣就把老師淘汰掉,對老師是非常不公平的。

教育不是工廠流水線,教師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只以考試成績判斷老師的優劣,是荒唐的,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還在用成績論判斷老師,與國家素質教育政策背道而馳,所以說對老師按期末考試末位淘汰制是錯誤的。


寒梅落雪說教育


我是學生家長,深有感觸,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公立學校的老師,大多都是在編的,肯定有些老師認為就是有了鐵飯碗,教課馬馬虎虎,應付公事,不認真鑽研業務,這樣才會導致學生的成績下降,實行考試成績末尾淘汰制,能夠提醒老師不努力工作就會被淘汰,從而有利於老師提高業務素質,搞好教學!

孩子高一了,班裡有一門課,幾乎每次大考都是年級倒數第一,家長群裡炸了鍋,找不出對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感覺孩子們好可憐,高一了,還有兩年半高考,耽誤不起啊,如果那位老師教的兩個班有一個比較好,也可能不是老師的原因造成的,恰好兩個班都是倒數,這不能說是和任課老師沒關了。

如果不實行末尾淘汰制,這90多個孩子們的這門成績就這樣被耽誤了。這些孩子前途命運可想而知了,懲罰老師不是目的,有了這種措施,最起碼老師會有點危機感,儘量保證老師們能積極行動起來,如果老師再努力也提高不了,那隻能調離崗位,安排適合的位置了。

吃大鍋飯,教學成績好孬沒區別,老師的積極性提高不起來,孩子的前途誰能負責啊?


先正己後教人


搞未位陶汰,除了增加教師心理負擔,就是讓領導工作更簡單,不好!

期末考試成績末位總是存在。假若同年級20個斑,人均95分,末名為94.21分,陶汰嗎?若人均51分,末名為49.78分,陶汰嗎?所以,只看平均分末位執行陶汰,似乎過分簡單,甚至有粗暴!

考試成績應當多角度評價。首先班內分析,除了看平均分,還得看差異係數CV的值,還要看前測差異性Z值,還要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差異性卡方數。其次,考察班與班之間的CV、Z值和X^2值。最後看P值大小定位,它們的P≤0.01,且平均分X≥85分時,定為優秀;0.01

教師教學質量評估要實施全息評價。教學實務同事認同率、課堂教學學生滿意度、學生學業全程積分人均分、合格率、優秀率,統一考人均分、合格率、優秀率,還要考慮教師年齡,等等。有些領導和職員覺得麻煩,那麼簡單地陶汰一個末位教師,TA恐怕更麻煩。

我呼呼,請這類學校的領導多點愛心,多點責任感,好嗎?


綠水青山學生物


教育不是工廠的流水線,誰的質量差,誰淘汰。教育面對的是有千差萬別的人,起點不同,比較結果,十分荒唐。但是,目前卻非常盛行,這是學校挾制老師,讓老師服從管理,努力工作的最有效手段。

末尾淘汰制度有一個嚴重的弊端,就是導致教師之間惡性競爭,爭搶時間,讓學生無所適從,失去合作共贏的氛圍,因為誰都不想丟掉飯碗。


無畏無爭的平凡人


最直接的回答:荒唐透頂!

依據:把人類靈魂工程師等同於按模型生產合格產品的體力勞動者!

影響培養人才的因素繁雜: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差異;學生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教師的素質差異;教學環境教學條件的差異;學校領導班子對班級的管理差異;不同的理想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學習氛圍差異等!

違法違規行為:義務教育法禁止的行為!

違背區情校情:很多區縣學校本來就嚴重缺少編制,加之條件太差,沒有人願意當教師,這種做法只能是雪上加霜,嚴重違背教學規律,適得其反!


綜改1


看了相關回答及評論,很可笑也很可氣,現在這社會到底是怎麼了,怎麼什麼都針對老師?

公立學校期末考試考倒數的老師實行末尾淘汰制可以、我贊成,但是前提是其它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也要實行類似的淘汰制。


公務員考核排在末尾的下崗,醫生考核排在末尾的辭職,其他事項單位的員工也是一樣的做法,考核末尾的全部辭職。

工人考核末尾的也下崗,農民考核末尾的不準種地把土地分給考核優秀的,因為那樣才能發揮土地的最大潛力,才能種出更多的,優質的糧食來,把土地交給種糧不積極的人是對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對於考核末尾的人,不準結婚生子,因為他們要是結婚生子的話,那麼將來孩子可能不會太優秀,讓那些考核前面的人去結婚生子得了,因為他們的子女優秀的可能性最大。


這樣做的話,那麼任何一個行業留下的都是最優秀的,最好的人了,要不了幾年我們國家就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超美也就是分分鐘鐘的事了。

現在大家都重視教育,但是真正理解教育的沒有幾個,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但不尊重老師的教育,那種單純的認為好老師就能教出好學生的說法是荒唐的。

如果把好學生拿去給老師教會差嗎?

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家庭及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是單純的某一方面就能夠做好了的,老師再好,如果家庭教育失敗那麼孩子也不可能成功。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然是不同的個體那麼就一定存在差異,有差異也就是正常的了。

那種所謂的末尾淘汰制就是荒唐的做法,你用什麼指標來衡量一個老師的好壞?教學成績?學生的分數?

老師教的學生考試的分數很高,但是素質很差,比如最近殺害老師的那種學生,你怎麼評價老師?是好還是不好?

怎麼保證學校分班時所有的班級學生素質及家庭環境,社會環境都一樣?怎麼保證老師相比於時都在同一個平臺?

現在那種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著的方法是荒唐的,是不可行的!


地理視角看教育


首先,說明這樣的學校不懂得學校教育的基本方針是什麼。因為學校應該做的是讓學生全面發展,好的教師是要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有進步,而不僅僅是學生成績。其次,也不利於學校的發展。學生好的學習成績當然需要,但一個學校缺乏應有的素質教育,陷入殘酷的為成績而成績的同行競爭中,師生身心俱疲,同樣不會讓學生和家長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