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上門一句安好 南縣兩千餘名“問安”隊員溫暖冬天

冬天的洞庭湖腹地靜謐而冷清。1月30日一大早,湖南益陽市南縣華閣鎮裕閣村59歲村醫李美雲揹著藥箱,戴上口罩,像往常一樣出門看望武漢返鄉村民是否體溫正常。每天堅持上門“問安”,已成了李美雲春節期間的日常工作。

在南縣,像李美雲一樣的2000多名“問安”隊員,在166個村(社區)的村道上走走停停,從不間斷。每到一戶,隊員們都會敲門詢問一聲,屋裡的人聽到熟悉的“問安”聲,都會應和一下。一聲聲的“問安”和著應答聲,在這寂靜而冷清的冬天聽上去尤為溫暖和美好。

自1月25日南縣確診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起,南縣縣委縣政府立即採取應對措施,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各鄉(鎮)、村(社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即刻督促有湖北暴露史人員和有疫情疑似症狀人員(簡稱“兩有人員”)執行更加嚴格的居家隔離措施,防止出現家庭式感染。

“兩有人員”應與其他家庭成員生活在不同房間,儘可能減少共用活動空間。家庭內部要固定一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的家庭成員與“兩有人員”接觸,且必須佩戴與面部嚴密貼合的口罩。

裕閣村距離確診的漁場村僅三里之遙,是重點防控區,除了採取戶外橫幅、廣播等方式宣傳外,還將辦點幹部、村幹部、黨員等組成監管組,分別對從湖北返鄉的9位村民實施隔離監管。而李美雲和他的“問安”組,便成了返鄉人員和村民防疫控疫方面的“專家”。

走過一條長長的水泥路,再拐兩道彎,來到43歲的譚女士家裡。門沒鎖,李美雲和另一位志願者直接推門進了院子。譚女士對進來的這兩個人並不感到驚訝:“來啦,今天體溫正常,你們轉別家去吧。”譚女士的心暖暖的。

“第一次成了村裡受重視的人,每天有人‘請安’。”從武漢返鄉過年的譚女士笑哈哈的給留在漢陽的丈夫打電話,她向丈夫報告說家鄉的政府在這次疫情防患中行動迅速,她及家人都很安全。

譚女士一家在湖北做生意,去年12月初回家,疫情發生後,丈夫仍留在漢陽,而“湖北”“武漢”“鄂A”成了南縣防控敏感詞彙。“我也擔心自己受損失,連鄂H牌照的車也不敢開,藏在自家院子裡,蓋上了車罩。”聊起防疫這段宅家裡的時光,譚女士完全沒有之前的擔憂和恐慌。

48歲的姚四明是浪拔湖鎮新口村14名“問安”組成員之一,他每天戴著口罩,揹著藥箱,騎著摩托車,一天兩輪的堅持對從湖北返鄉的13名村民“問安”。

村裡的劉巧年前返鄉,之前在武漢漢陽一家物業公司上班,回家後,姚四明老擔心年青人宅不住,一天上他家七八趟。果然,初三那天,想外出透透氣的劉巧剛出門,就被姚四明堵在路口。在姚四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教下,劉巧安安心心的回了家。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據瞭解,南縣地處湘北,其浪拔湖鎮新口村與湖北石首市團山寺鎮隔河相望,疫情防控任務十分艱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截至目前,南縣經過全面摸排,累計湖北入南人員2704人(武漢入南人員1527人),其中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27人,有12人在院隔離治療,15人前往縣人民醫院就診已初步排除,現居家醫學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