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體重不斷下降時,還能做運動嗎?會不會越來越瘦?

靈感獵人-年輕的心


你好!

糖尿病人的體重不斷下降,是糖尿病控制血糖不好,持續高血糖所導致。而且體重下降,變瘦也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中的”一少”。

導致糖尿病人越來越瘦的原因

1、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能量不能很好的被機體利用,體內細胞處於飢餓狀態,而導致多食,又加重高血糖,加劇多尿、多飲、體重下降的症狀。



2、除此之外,由於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肝臟分解、代謝各營養素的功能下降,肝糖原不儲存糖原,導致血糖增高,腎糖閾出現問題,吃進來的糖類物質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一部分從尿中排出,所以人會越來越瘦。

以上這些原因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瘦的,而不是因為做運動而消耗的能量所導致的瘦。反而,糖尿病患者在對血糖的管理和控制中,運動時不可缺少的,這是因為:

1)如果缺乏運動,可能間接促使糖尿病的發生,也可獨立發揮作用。

2)高強度的體力活動與低血糖胰島素水平有關,也就是說,體育鍛煉是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的。



所以,明白了這些,即便是體重越瘦,證明你的血糖控制的不好,如果想讓血糖控制好,運動是治療方法中,其中之一。

運動,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讓胖人消耗能量減重,也可以讓瘦人增重。最重要的是增強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力。這就好像你說你本身就瘦,如果運動了,就會越來越瘦。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所以,糖尿病即便做來越瘦,還是要做運動的。


李愛琴營養師


你好,三諾講糖很高興為你解答!

1.糖尿病人體重持續下降時能運動嗎?

得了糖尿病,體重下降是正常的,這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為了維持正常的能量需要,只能通過消耗脂肪與蛋白質。

所以說糖尿病患者體重不斷下降甚至消瘦的原因,並不是運動所致,而是自身糖脂代謝發生了較為嚴重的紊亂所致,堅持運動不僅有利於調整與改善這種紊亂,還有助於增長體重。

如果出現了體重持續下降的情況,目前最重要的事是降低血糖,讓其在正常範圍內,這樣體重不斷下降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



2.堅持運動有助於體重增加

而堅持運動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方法,也是糖尿病的基礎療法。除非出現嚴重併發症或其他特殊情況不適合運動,那麼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暫停運動。

對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應該堅持每天進行半個小時以上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打球等:

  • 運動時間:選擇在餐後30-60分鐘血糖升高幅度最大的時段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大幅波動。
  • 運動強度:以後背發熱或額頭微汗為度,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或追求大汗淋漓,運動持續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週進行4--5次。
只要持之以恆,血糖也會得到控制,血糖降下來了,體重持續下降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甚至體重還會有所增加。

三諾講糖


糖尿病人體重下降,身體消瘦,是因為胰島素抵抗或分泌障礙,身體內的糖類代謝能力變差,血液中葡萄糖糖的利用轉化不好,不能滿足身體能量消耗的情況下,身體通過肌肉脂肪的消耗來供能,造成體重不斷下降。

糖尿病人體重不斷下降時,大多都與血糖控制不好有關,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合併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是伴隨一些慢性消耗病。


首先要擔心的不是體重下降,而是要積極治療,控制好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敏感性,以及糖代謝和糖耐量的改善。需要用藥的患者遵醫囑用藥,按時按量服藥。還要調整飲食、加強運動。

體重下降不斷時,可以做運動鍛鍊,做運動可以提高患者對胰島素的親和力,從而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於血糖控制。胰島素抵抗減輕,敏感性增強,血糖平穩了,糖代謝和糖耐量得到改善,肌肉脂肪的消耗就會減少,體重就能逐漸恢復正常,所以運動是可以進行的,也是必須的。

雖然運動會讓身體消耗的熱量增加,理論上會讓體重更輕,但是可以通過飲食熱量和優質蛋白質的適當增加進行補充。

要堅持血糖檢測和體重檢測,體重恢復到正常體重後,要適當減少飲食總熱量,避免反向發展為超重或肥胖。


控糖俱樂部


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並不是因為動多了消耗體力過度而引起的,鍛鍊是完全可以的,鍛鍊的過程中還能輔助控制血糖,是很支持糖友鍛鍊的。但我們的重點是要搞清楚為什麼體重會下降?糖友體重下降其實是經常遇到的一種情況,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於血糖控制不穩定而造成,血糖頻繁處於較高的狀態是現象,其中的原因是因為由於胰島素抵抗較強,或是自身胰島素基本不能有效分泌而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有效地運往細胞提供能量,為了維持身體和生理活動,大腦不得不被迫命令分解脂肪或蛋白質來提供能量,所以時間一久,我們身體的儲備脂肪、蛋白質都會消耗,從而體重聚減。

糖友普遍都是由於自身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或是胰島細胞受損,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而引起了血糖久居不下的狀況,胰島素是我們體內唯一內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就像是一把鑰匙,主要是開啟葡萄糖通往細胞的大門,當我們攝入糖分,血糖升高後,胰島感知到血糖的變化就會出動,它們打開門,葡萄糖就會從血液中進入細胞開始供能這樣不僅我們能獲取豐富的葡萄糖能量為身體供能,同時又能達到降糖的目的。如果糖分攝入較多,消耗不完的情況,會暫時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轉化為糖原存放起來,在我們缺乏能量時能再次分解為葡萄糖供能(或沒機會用的話最終會轉化為脂肪堆積起來)。

所以,如果胰島素作用效果較差,或者沒起到什麼發揮,那麼我們的血糖一定是長時間處於較高狀態,而葡萄糖又無法得到利用,如此下去,身體會越來越瘦,體重不斷下降,雖然吃得多,喝得多,到頭來結果這些能源都沒用到,如果說發覺自身有“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的症狀,就說明應該重視重視控制自己的血糖了,經常檢測自己的血糖,找出無法更好控糖的原因,如果再任由如此,體重的確會越來越輕。一些糖友認為可以自己依靠鍛鍊和飲食來平穩血糖,不想用藥,不過最好是聽從醫囑,該用藥共同調理的時候還是應當用藥,不然可能很難控糖,特別是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幾乎失去了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那麼該注射胰島素的話還是應該注射,不然沒多久身體就承受不住傷害了。


糖友無法利用葡萄糖,不斷消耗脂肪、蛋白質,身體會處於相對虛弱的狀態,如果感覺極度疲勞的話最好先調好血糖再談運動的問題。一般如果能讓血糖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的糖友,體重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即使變化也可能是之前瘦弱或肥胖讓體重回到了更健康的數值,血糖值相對穩定的糖友進行運動是很好的選擇,運動能夠幫助消耗額外葡萄糖,是輔助控糖的很好方式。


只有營養師知道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它的存在也對我們很大的影響,有糖尿病的人真的很麻煩,不能好好吃就是一個難題,不能好好吃都不算關鍵吃點東西就血糖升高那是非常難受的,每當血糖升高整個人就難受,眼睛受熱一樣朦朧,所以糖尿病真的很可怕,我們平時真的要管好嘴邁開腿。

糖尿病人的體重會隨著病情的惡化減輕,有不斷下降的時候我們就要小心,這正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的現象,這個時候根本不是你自己能不能運動的時候,如果你能做的了運動那麼肯定要繼續做些適當的,如果你都自身難保起不了床那麼你想做運動也做不了,所以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身體狀況來,做些運動讓自己的抵抗力增強一些。

有糖尿病的人身體越來越瘦跟運動沒有很大的關鍵,身體瘦是因為病情的問題,是自己長期沒有管住嘴或者說自己的糖指標長期太高引起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把運動跟糖尿病身體越來越瘦掛鉤,只要你自己身體還行那麼就要繼續鍛鍊,至於要怎麼鍛鍊就要根據自己醫生的建議來。


腎判官


首先明確糖尿病人體重下降並不是運動造成的,是病情發展的結果,這種情況下,更要保持適量運動才能改善病情,保持體重。

1.糖尿病病人體重不斷下降是病情發展的結果。

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是典型“三多一少”中“少”的症狀,“三多”為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核心機制為機體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機體血糖利用障礙,血糖原本是機體優先使用的能源,現在利用障礙,機體能量不足,唯有加大肌肉蛋白質和脂肪分解供能,導致體重下降。

2.胰島素抵抗貫穿糖尿病發展全部階段。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人體進食後,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入血變成血糖,胰島素的作用是將血糖運往各個細胞組織供機體利用,然後血糖下降。胰島素抵抗是指機體的組織細胞對胰島素不再敏感,不接受“命令”,血糖分解利用下降,機體胰腺只好分泌更多胰島素去“鎮壓”。

糖尿病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胰島素抵抗階段。這個階段通過合理飲食及運動,可以逆轉糖尿病。第二階段:胰島素抵抗+胰島細胞功能衰退階段。因胰島素抵抗導致胰腺細胞超負荷工作,部分細胞開始“罷工”,功能衰退,分泌胰島素功能下降。這個階段要逆轉糖尿病已經很有困難了。第三階段:胰島素抵抗+胰島細胞功能完全喪失。這個階段,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衰竭,完全依賴外來胰島素維持。這個階段已無任何逆轉糖尿病機會。


3.運動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病情。另一方面,運動耗能很有限,普通運動不會造成體重下降。堅持適量運動,病情改善了,體重下降就會改善,才能保持體重。

飲食、運動、藥物是治療糖尿病的“三駕馬車”。其中飲食和運動是一切治療的基礎和保障。已經有大量研究證實,運動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近年來,胰島素鉗夾技術已經證實運動鍛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指數,減少胰島素用量,有助於胰島細胞功能恢復。病情改善了,自然體重就不再下降。


普通運動耗能有限,慢跑30分鐘耗能才100多卡,多吃幾塊肉,熱量就回來了,不用擔心運動耗能致消瘦。

4.運動適量。

不必糾結於有氧運動或無氧運動,只需要選一種自己喜歡並能堅持下去的運動。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步行6千步以上,年輕人可以去到1萬步,然後每週3次,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就可以了。



糖尿病專科醫生為大家解答。

糖尿病的比較典型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的症狀,這個“少”就是體重減少,因為血糖高,攝入的能量得不到利用,就會出現體內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導致體重不斷下降。

但這種體重下降的情況隨著血糖控制情況的好轉會停止,有些人還會出現體重逐漸增加的情況,所以在臨床治療中,我們更多的是在給患者做這樣的教育,

“現在血糖比較平穩了,體重會逐漸的增加,一定要注意多運動,飲食規律,不要再度肥胖出現了!”

很多患者也會反映,

“控制血糖這段時間,體重明顯升高了!”

確實有一部分人體重在血糖控制平穩以後體重還在不斷下降,這種情況要尋找體重下降的原因,來確定是不是能夠繼續運動。但是其實我認為,體重下降和運動之間並不矛盾,並非是運動導致的體重下降,而長期堅持的運動,使肌肉更加強健,佔體積而質量比肌肉輕的脂肪量減少,體型相對更標準,但體重可能是增加的。

這種情況下找出體重不斷下降的原因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瘦,但可能還仍然超過標準體重,這種情況下建議要繼續減重。因此再次複習一下標準體重的計算方式非常重要,我們採用的仍然是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18-24為正常體重,超過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狀態。如果採用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如果超過標準體重的10%為超重,超過20%為肥胖。

有些人確實低於標準體重,要排除合併慢性炎症、結核、腫瘤等的可能,營養攝入不足,心理負擔過重等,這些要針對具體原因進行處理,一般都會逐漸恢復到標準體重。

綜上所述:運動要求不間斷,即使臥床,也可以通過活動胳膊、腿的方式進行運動,要根據自己的病情確定合適的鍛鍊方式。


孫醫生講糖


糖尿病體重下降說明你的血糖沒控制好,一個控制辦法是調整用藥量,再一個就是加大運動量,得了糖尿病首先不能有思想包袱,要多學習糖尿病的有關知識,管住嘴邁開腿是關鍵,千萬不能因病放棄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