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跑多少公里算是慢跑?

怒放生命246319770


慢跑也是因人而異,心肺功能較強的跑者,每公里配速5分鐘,40分鐘跑8公里,心率在110~130次/分鐘,這也可以說屬於慢跑。心肺功能一般的跑者,每公里配速在於6~8分鐘,40分鐘跑5~7公里。

沒有佩戴心率運動手錶的跑者,可以以自身感覺,進行慢跑,跑者能夠邊跑邊說話,不會感到心跳快速加快,跑完後,非常舒服。

一般跑者的慢跑,每公里配速在於6~8分鐘。

筆者喜歡跑5~10公里,每公里配速5~6分鐘,非常舒服的配速,配速降到6分鐘,就會有點難受。雖然每公里5分鐘的配速對於筆者來說不屬於慢跑(心率130~140次/分鐘),但是非常舒服。

一般跑者的慢跑都不會很快,每公里配速會在於6~8公里,跑的過程會非常舒服,跑完之後,也能夠釋放日常壓力。

慢跑40分鐘,能夠跑5~7公里。

慢跑40分鐘,能夠跑5~7公里,能夠滿足日常運動量,也能夠消耗300~400千卡(人體不同,消耗的卡路里也會有所差距)。

慢跑是非常健康的跑步,是大眾運動之一。


魂遊體壇


提起這件事我還心有餘悸!

剛開始我是個跑步狂,每天下午都跑40分鐘,那時候拼命追求速度,最快的時候40分鐘能跑8.5公里!


那種速度真的不算慢跑!然後我就每天以這樣的速度跑了兩三年,結果膝蓋疼,醫院一查,軟骨磨損,十字交叉韌帶拉傷!

那時候真的後怕,再也不敢跑那麼快了!後來我逐漸的降低了速度,從那以後,跑得更健康了,效果也更好了!



40分鐘跑多少公里算慢跑?

如果你追求健康跑,那麼我們40分鐘大約需要跑6km左右,這樣的速度可以算是慢跑,一點都不快,對身體的損傷不大,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而且想減肥的朋友也要注意,速度會影響到你減肥的效果!


像我剛開始40分鐘跑八點多公里,那樣的速度很難減肥,只能提高我的爆發力和無氧耐力!

如果你40分鐘跑6km左右,那你的心率可以維持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這個心率是最好的燃脂心率,能夠充分的燃燒脂肪!


跑的越快越好嗎?

其實大多數朋友真的沒必要追求跑步速度,跑得快,確實有自豪感,確實能讓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爆發力提高,但是它也有副作用,對我們的身體傷害很大!

所以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40分鐘跑5,6km就可以了,這樣速度小,衝擊就小,身體不容易受傷,對身體的透支也小!


跑步40分鐘應該注意什麼?

1. 最好隔天跑

如果你每次跑40分鐘,大概6km,那我還是建議您每隔一天跑一次比較好!隔一天跑一次效果不僅不會變差,反而會增強!

因為跑過步以後,身體需要休息,身體在休息中會變強,這樣身體素質才能好,所以天天跑並不是那麼提倡!


2. 多做一些無氧運動

剛開始跑步的朋友可能都執著於有氧運動,其實你想讓身體更上一層樓,那你需要做無氧運動!無氧運動能練肌肉,肌肉強了,身體各方面都會變強!

肌肉強了,代謝能增強,吃了不容易變胖,體型保持的好!肌肉強了,身體素質強,跑步的時候不容易受傷,肌肉強了,人不容易衰老!


有規律的運動真的不錯,每次40分鐘,每週跑上四到五次,日積月累,效果就出來了!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跑者的天堂


四十分鐘是個吉祥數,跑者很愛她。

把她當個寶,都在擁抱她。

我最近也不知不覺的喜歡了她

週一跑42分鐘,週二跑40分鐘,週三跑38分鐘

跑的全是圍著小區跑一圈7公里。

快走也是這個速度,慢跑也是這個速度,這可真好玩。

我的快走與慢跑就是分五個等級

5.5分鐘/公里,6分鐘/公里,6.5分鐘/公里,

7分鐘/公里,8分鐘/公里,

輪換著漸近的逐天加快,但都屬於收人走與慢跑之內。很好玩的。

我的快走與慢跑是一樣的,快走的最快檔是競走速度,最累的,出汗最多,慢跑是不累的。

我這些配速全是慢跑,分為慢跑到慢慢跑五個等級



青春之歌一1942


前兩天剛跑了一圈南湖,剛好用時40分鐘,剛好跑了八公里,配置下來每公里五分鐘,可能是最近沒有跑步的原因,這一圈下來小腿有點疼,好在及時冷靜下來分配好自己的體力控制好節奏,所以最後並沒有出現第二天手腳痠疼的情況。


40分鐘跑多少公里算慢跑,這個因人而異,我認識的不少人當中40分鐘能跑十公里,當然絕大部分40分鐘只能跑5到6公里,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慢跑,就是配速大概在7到7分半,這個速度比快走要快,腳剛好不能停下來,既達到了鍛鍊的目的,也達到了放鬆的結果。

其實跑步的初衷就是為了鍛鍊身體,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會很重視速度,甚至有些人會有40分鐘跑完十公里這樣的速度,個人是不提倡這種跑步方式的,對身體不好。目前身體比較強壯年齡比較小還好,到後面五六十歲了可能後遺症就會顯示出來,現在大家基本上都去講養生跑步,這幾年馬拉松也非常流行,很多人只有跑十公里的經驗也去參加辦嗎,這樣的行為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一個成年人走路一公里大概需要12到13分鐘,慢跑很多人習慣的配置就是七分鐘到七分半,至於40分鐘個人感覺5到6公里就是非常舒服的慢跑節奏了。


邕城小良


怎樣的速度才算慢跑,這個問題好像困擾著許多人?那麼,御行君想問一下問題:什麼樣的速度才算快跑呢?如果各位使用一些跑步App中的語音跑步指引,會發現語音提示的速度並不是一個具體的配速值,而是一句提示的話語,比如“現在開始600米慢跑,以你感覺輕鬆自在的方式跑動就行了”,“現在開始輕鬆跑,比慢跑速度快一些”。跑者並不會因為沒有具體的配速值而納悶,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跑進的速度都會不同,因此某甲1公里配速為6分半是慢跑,某乙可能8分鐘才算是慢跑。

據此而言,40分鐘跑多少公里才算慢跑,不僅每個跑者會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跑步階段或水平這個速度也會不同。接下來,御行君具體說說自己的看法:

用常理理解“慢跑”,即得慢跑精髓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慢跑”。如果一定要從某個具體的配速值上來絕對化定義慢跑,我們一定會失望,因為就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速度為“慢跑”劃定標準。實際上,慢跑本身就是隨著非專業跑步人群的興起而產生的。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正如今天經濟快速發展起來後的中國,當時全美有近1000萬的慢跑人群。其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成為專業運動員或參加奧運會,而是為了更健康、增強體質、減肥、塑造好身材。

1967年,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徑賽教練鮑爾曼,以及心臟醫學專家家哈里斯,兩人共同合著出版了《慢跑》一書,進一步促進慢跑運動的普及。

可見要求跑進速度有多快,從來不是慢跑運動追求的目標。恰恰相反,慢跑之所以叫“慢跑”,就是因為要突出它“慢”的特點。所以,你儘可能地慢就行了。

實際上,日本人還在此基礎上提倡超慢跑,其思想是,人們之所以懼怕跑步,是因為無法忍受跑步過程帶來的痛苦(各種激烈的身體反應),而超慢跑則可以將這種跑步的痛苦降到最低,同時獲得跑步帶來的種種健康好處。

掌握“慢跑”速度的討論

多慢才合適呢?

第一種情況:要多慢,有多慢。你可以將速度慢到只是恰好能跑起來。不過要注意,慢歸慢,必須要保持“跑”的特徵,即有雙腳同時離地的瞬間。

第二種情況:用身體感覺來控制。一種比較推薦的方式是,如果你可以在慢跑過程中不時用一些短語或短句來持續輕鬆說話、和同伴交流,比如“現在感覺還行”、“已經跑了有2公里了”,那麼這個配速是OK的。

第三種情況:通過控制運動心率來控制慢跑速度。通常建議的有氧運動減脂心率是(220-年齡)的60%至80%,可以根據自身體能情況,按照50%或60%這個水平來控制。運動者最好能戴著運動手環或心率帶之類的實時測量設備,以掌握即時心率。

上述三種對於慢跑速度的控制,比較建議採用前兩種方式,主要是實行起來簡便,適合每個人情況。而套用公式難免教條,很有可能有些人按50%的最大心率水平來控制覺得太低了,而另一些人有可能還是受不了這個強度。

快慢自如,才是真正的慢跑合格者

進行慢跑鍛鍊的人多半會有這樣的體驗,剛開始體能好,速度就快,後半程體能下降,速度就明顯變慢。所以,許多跑者的配速分佈是,前半程快、後半程慢。表面上看這是由於不懂得體力分配,在前半程跑得過快導致。實際上則是跑者對於速度控制的能力弱,即該慢的時候慢不下來,該快的時候快不起來。跑步能力提高的表現之一應該是,擁有更好的控制配速的能力,該快就快、該慢就慢。怎麼訓練控制“慢”的能力呢?

方法1:跟在有經驗或高水平的慢跑者後面跑。在一些公共的跑步場所,比如公園、對外開放的校園的運動場,可以嘗試跟著那些從容慢跑的高手後面,當然是那種速度比較慢的。你會發現跑動的節奏感更好、身體的痛苦感減輕。

方法2:調整心態,跑前要做自我心理暗示,比如“今天是慢跑鍛鍊,不求速度,控制住速度,儘可能慢一些”。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會更習慣於接受某個具體的數值,覺得那樣才更可靠和好執行。好吧,御行君試著給出“40分鐘慢跑”的參考值建議:

(1)長久未運動,剛開始慢跑的新手。不要考慮應採取怎樣的速度,能跑得多慢就多慢,哪怕40分鐘是快走或走跑結合完成的,也可以。完成多少距離就算多少,不要苛求速度,也不要苛求距離。

(2)5公里跑用時在30分鐘左右的朋友,建議慢跑配速可以放到6分半至7分半之間,也就是說40分鐘跑完的距離約在6.2公里至5.3公里之間。具備5公里跑能力,速度超過30分鐘的朋友,建議配速放到7分半至9分鐘之間,也就是40分鐘約跑5.3至4.4公里。可以更慢一些,但不要求快。

慢跑的關鍵是“慢”,同時也請放慢心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樣的跑步鍛鍊才真正迴歸運動的初衷,讓人更安全、更健康!


御行健身


馬拉松排名世界第一的基普喬格

,在訓練過程中常規的輕鬆跑是6分配,40分鐘相當於7公里。

什麼是輕鬆跑?簡單地說,能順利說話交談,呼吸自然,微喘氣,感到輕鬆舒服就是輕鬆跑。我們通常說的慢跑以這種狀態就是最適合的一種方式。

40分鐘跑多少算慢跑?

實際上,不能完全以公里數去衡量一段時間裡的跑步狀態,因為個體不同,配速自然各異。按常規體重者,30-50歲之間的大眾跑者,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正常配速都會達到6分左右,當然,有些天賦異稟者除外。

因此,根據個體不同,40分鐘內跑完5-7公里,或者能夠以較輕鬆狀態完成目標公里數的跑步,都算是最佳慢跑。


兔子快跑


快慢是相對概念,對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不同時期,快慢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6分鐘1公里,對於運動員A來說是慢跑,對於初跑者B來說是快跑;同時,6分鐘1公里,對B來說,第一個月可能是快跑,一個月後可能就是慢跑了。

僅管快慢是相對的,但日常生活中,人們說到慢跑似乎有約定成俗的理解。例如,一個人一陣風跑過,或跑完後大汗淋漓,氣喘不已,我們都不會稱之為慢跑。所以,雖然快慢界線不一定精確量化,但還是可以定義的。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後藤由夫說:慢跑是閒逛性的漫步,是以自己感覺舒適的速度愉快地跑著。感覺痛苦,只憑著一股壯烈決心堅持下去的就不是慢跑而是賽跑......

可見慢跑普遍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慢跑本質上是跑,而不是走路。再慢的跑步也有騰空動作,即兩腿在交替落地過程中有騰空階段。走路則沒有,即便快走如競走也沒有騰空階段。

2.慢跑是健身跑,目的是健身,而不是競技。所以,慢跑鍛鍊不求配速進階,提速是自然而然的過程,而不是有意為之。

3.慢跑以跑步時不勉強、輕鬆舒適的身體感受為判斷標準。

速度以不喘大氣,邊跑邊能與人說話,不面紅耳赤為宜。(《慢跑——健康神話》)

慢跑與超慢跑

不同於職業的或業餘的競技跑,慢跑作為健身跑,是相對於一般人而言的。一般人的跑步速度具有普遍性,所以,多慢算慢跑?可以根據運動的速度、強度進行大概量化。

1.從運動速度來看,慢跑分為慢跑與超慢跑

日本的梅方久仁子在《驚人的超慢跑》一書中提出“超慢跑”的概念。

在專業的慢跑者中,有些人提倡以極速慢速長時間跑步,他們認為這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超慢跑除了具有上述慢跑的基本特徵外,在速度上與走路相同(但不是走路),即1公里8-9分鐘,甚至10-12分鐘。

2.從運動強度來看,慢跑可分為熱身跑與燃脂跑

梅方久仁子認為超慢跑心率在最高心率的50%以下

大部分健身書籍,將最高心率50%以下劃為耐力跑的第一區間,屬於熱身跑階段;

將最高心率的60%-70%或75%劃為耐力跑第二區間,屬於燃脂跑階段。

超過最高心率75%則進入高強度有氧運動區,適合比賽和渴望提高運動效果的跑者,超出慢跑的範圍。

以佳明運動手錶235為例,將心率100-120劃作熱身跑區,120-140則劃作脂肪燃燒區。這兩個區都是慢跑區,如果與之前速度區分的慢跑與超慢跑相對應的話,試驗過後,大致可說:心率在熱身跑區的是超慢跑,心率在燃脂區的屬慢跑。

tips

不論是慢跑還是超慢跑都是慢跑,具有慢跑的基本特點,只是速度、強度不同而已。

40分鐘跑3.5-7公里都算是慢跑。

超慢跑:1公里9-12分鐘,心率100-120,40分鐘跑3.5-4.5公里

慢跑:1公里6-9分鐘,心率120-140,40分鐘跑5-7公里


一路慢跑


對於普通人來說,40分鐘跑5到7公里屬於慢跑範疇,配速在5分40到8分之間,通俗點來說是6分到8分每公里的配速,這個配速大部分人都能夠做到,也符合最大意義的慢跑。

高過6分的配速對於常規跑者來說,已經不屬於慢跑的速度,低於八分的配速,比如九分或者十分配速,這個速度是大步快走都能夠達到的速度,強算跑步有點過分,當然快走對身體的消耗也不一定就比慢跑差。


慢跑因為能夠更好的練習我們耐力以及心肺功能,在廣大跑友的練習頁裡,慢跑成為一種不可或缺得鍛鍊方式,也存在一些本身跑不快的朋友,只能保持慢跑的狀態維持鍛鍊或者減肥。

我體重降低最快的一個月就是不斷通過慢跑實現的,那會沒有想過瘦,我本身也比較瘦,在當時準備馬拉松的計劃裡面,慢跑內容居多,堅持一個半月後,發現體重刷刷的降下來很多,這歸根於當時的慢跑,然後速度突然提升之後,也是感覺慢跑帶來的結果。

此外,嚴格意義上來講,慢跑根據心率判斷比較合適,表現為最大心率50%-70%的節奏跑步就是慢跑,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夠更好的鍛鍊自己的耐力以及心肺功能。


當然,我個人認為,有時候忽略配速以及心率去慢跑,可能狀態會更好,這個狀態表現為跑起來不累,呼吸順暢,跑起來有保留的力量,你可以隨時加速但不會加速的狀態,這樣保持下午,速度以及心率肯定滿足於標準區間。
以上就是個人答案,有不理解的地方歡迎評論。


真叫靜靜


40分鐘跑多少公里算是慢跑?不同體質,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同樣的時間裡,慢跑的距離不一樣;應該說,在6-11公里/小時,都是合理的。


慢跑時,就主觀而言,不覺得難受、不喘粗氣、不面紅耳赤,能邊跑邊說話,都屬於慢跑。就客觀而言,
慢跑時每分鐘心率不超過180減去年齡數為度;比如50歲的人,慢跑時的心率,每分鐘不超過130次,但是數字也不是絕對的,體質好的可以適度提高次數,體質差或者慢性病患者可以適度降低次數。


任何運動,都應適合自己,運動能力的提高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跑也是如此。對於體重大者,體弱多病者,不要急於慢跑,可以從快走開始,體質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後,再慢跑。


對於有減肥要求的慢跑者,在慢跑能力得到提高的情況下,還應保證足夠的慢跑強度和慢跑時間,比如:每週至少三到五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慢跑時的心率,大致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


滄海人間


慢跑不是用里程和時間來定義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所以沒辦法定義,通常跑者會以心率值來判斷是否是慢跑!對於跑者來講,檢測心率非常重要,不同的心率值的訓練效果是不同的,普通人心率應在自己最大值的65%左右,屬於慢跑!

最大心率值=220—年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