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稍高的蔬菜痛風患者可以吃嗎?

只有營養師知道


痛風患者最害怕的就是痛風再次爆發,控制痛風的關鍵是控制血尿酸,如果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總是偏高的話,尿酸在關節處的沉積越積越多,最後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可能會擠壓關節變形,讓關節腫大產生劇烈刺痛。而尿酸含量和嘌呤密切相關,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所以高尿酸/痛風患者應當多選擇低嘌呤食物攝入。

雖然推薦日常痛風患者要多吃全穀物類食物、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不僅有益成分較多,而且膳食纖維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於抑制糖分、膽固醇、脂肪等成分吸收速度,幫助高尿酸血癥患者平穩血常規,對預防痛風是有益的(很多調查發現,肥胖、三高都有可能大幅增加痛風爆發的幾率),而且蔬菜中富含水分,能利尿,尿液中帶有部分尿酸,所以有促進尿酸排洩的效果,能輔助平穩血尿酸濃度。所以讓人模稜兩可的事情就來了,如果說蔬菜中嘌呤較高的話,高尿酸和痛風患者到底吃還是不吃?

常見蔬菜中,嘌呤較高的蔬菜有青椒、西蘭花、豆芽、黃瓜、萵筍等,不過其實這些蔬菜中的嘌呤含量再高,也搞不過動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中如豬裡脊肉是嘌呤含量較低的,100g中含有119mg嘌呤,對於痛風不常爆發的高尿酸血癥患者來說都是可以每日攝入一兩以內的,何況蔬菜中最高嘌呤的西蘭花100g也只有73mg嘌呤,較高蔬菜的嘌呤平均也只有50mg,比起肉還要差得遠,為什麼不能吃呢?植物性嘌呤和動物性嘌呤還有區別,很多研究已經發現,植物性嘌呤其實對我們的血尿酸影響是較小的。

有研究發現植物性嘌呤攝入量較高的人群和攝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痛風的發生風險還降低了27%,推薦無論是什麼蔬菜,痛風患者最好每日攝入量在500g左右,多豐富種類,特別是注意綠葉類蔬菜的攝入量。預防痛風不僅在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上,日常還應當戒酒、減少果糖飲料的攝入、控制水果攝入量(推薦半斤以內,因為果糖過量的攝入會增加尿酸合成,還會抑制尿酸排洩)、多飲水,每日飲水量至少2000ml;日常應當經常檢測自己體重、血常規,避免痛風的再次發作。


只有營養師知道


每一位痛風患者都知道日常生活中控制飲食的重要性,減少自食物中攝入的外源性嘌呤對我們降低尿酸指標,預防痛風的反覆發作具有實際意義。我們每天“精挑細選”們儘量避免食用那些高嘌呤食物,即使是中低嘌呤食物,我們也要堅持適量的原則,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不慎觸及“黴頭”,惹惱了體內的“風神”,讓我們大受苦頭。

痛風患者避免食用像帶殼海鮮、動物內臟和濃肉(魚)湯等高嘌呤的食物,適量少吃肉類和魚類等中嘌呤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等低嘌呤的食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屬於低嘌呤食物,像花椰菜的嘌呤含量是81mg/100g,蘆筍和綠豆芽都是≥150mg/100g,黃豆芽甚至達到了500mg/100g以上,怪嚇人的吧。

天啊,要是蔬菜的嘌呤含量都這麼高,也不能吃了,我們這些痛風患者還有活路嗎?其實不必過緊張和擔心,中高嘌呤含量的蔬菜只有非常有限的這麼幾種,其他的蔬菜一般嘌呤含量都很低,屬於絕對的低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只要有意識地避開這幾種“危險”蔬菜,就可以了,不用“草木皆兵”“神經兮兮”。

即使是某種蔬菜的嘌呤含量高一些,其實也不會對我們體內尿酸水平高低產生太大的影響。現在營養學研究已經證明,植物類食物,所含有嘌呤是植物類嘌呤,而像海鮮和肉類中含有的是動物類嘌呤,“此嘌呤非彼嘌呤”,兩者存在組成成分的差異,在人體內轉化為尿酸的方式和效率有所不同。植物類嘌呤的轉化形成尿酸的過程較長,其轉化效率較動物性嘌呤更低,所生成的尿酸也較少。

非發作期的痛風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可以不用顧忌蔬菜類食物的嘌呤含量多少,任何種類的蔬菜都可以放心食用,只是對象黃豆芽這類的超高嘌呤食物,需要控制食用量,不要放量食用。而在痛風的發作期,我們還是要儘量避免食用這些中高嘌呤含量的蔬菜,以免“沒事找事”,延長自己受罪的時間。

最後還是要和大家談談痛風患者控制飲食問題,在蔬菜品種中的“挑肥揀瘦”,恰恰說明了痛風患者在控制飲食時的焦慮心情。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緊張,如果理解了控制飲食不僅僅是選擇食物的種類,控制食用量才是關鍵,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再過於糾結食物嘌呤含量的多少了。食用肉類和魚類這些中高嘌呤的食物,只要做到適量食用,也會“有益無害”。

肉類和魚類都能適量食用,難道植物嘌呤含量高一些的蔬菜就不可以了嗎?過於嚴苛的控制飲食,必將導致我們攝入食物多樣性的匱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攝入不足,不但無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於恢復和增強體質,對於本已紊亂的代謝系統,更是“雪上加霜”。過度的控制飲食,無異於“自虐”,既無必要,也無效果。

我是長樂未央,一名資深痛風患者,祝朋友們尿酸降,痛風停,身體健康。


痛靜風平


嘌呤稍高的蔬菜痛風患者是可以吃的。

痛風患者需要限制的是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濃肉湯和沙丁魚、魚子等海產品,對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可根據病情適當限制,多選擇嘌呤含量低的食物食用。

蔬菜類食物除香菇、紫菜等少數幾種之外,大部分是低嘌呤含量的,更重要的是蔬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B和維生素C,可以促進嘌呤的代謝,降低尿酸水平。

另外需要注意的還有:

1.在不影響腎臟功能的情況下多喝水,有利於尿酸的代謝。

2.多運動,控制總能量的攝取,提高機體基礎代謝率,增強體質,避免超重和肥胖,痛風患者超重肥胖者發病率比較高。

3.戒菸,少喝酒,尤其不要喝啤酒。


最美的秋天與你相遇


瘋友們:

痛瘋病友記得管住嘴、多喝水、邁開腿(有氧運動)。

說到管住嘴,瘋病並沒那麼可怕,記得兩樣千萬不能吃就行,那就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


五月的陽光1971


首先,感謝“悟空小秘書”之邀請!

痛風患者的飲食,確實是比較麻煩的事情,但是總的原則就一個,低嘌呤飲食!


對於動物性高嘌呤食物,比如內臟,肝臟,脾臟,腎臟,腦花兒等等,比如海鮮,牡蠣、蛤蝲、沙丁魚、白帶魚、鯡魚、龍蝦,螃蟹等等,這些確實是應該避免多吃的,已經明確了這些高嘌呤食物會增加痛風的發生。

對於植物性食物,雖然嘌呤含量高,如豆類,豆類製品,在國外的痛風飲食推薦中是建議痛風患者補充的,同時可以彌補一些動物性蛋白攝入不足,平衡身體營養。



對一些嘌呤含量高的蔬菜,還可以用開水焯一下,嘌呤易溶於水,可以減少很多嘌呤攝入,多吃水果蔬菜,有助於降低痛風的發生,比如車釐子、杏子等。


痛風的誘發因素很多,除了上面說到的,還有需要避免劇烈運動、飲酒、受涼、高糖飲食等等,我們平時多喝水,促進尿液排出尿酸。


全科醫學在線


大家好,我是May姐,現在準備為這道題揭曉答案,若你對答案有特別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贊同可以在右下方點贊,喜歡可以在右上方點關注,我的頭條號就是營養師May。可以吃,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那些相對嘌呤含量比較高的蔬菜了與痛風份風險以及發生沒有相關性,同時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現任何全谷雜糧的攝入量,和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有相關性,因此你可以放心食用。

痛風者患者應注意事項:

  • 動物類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部分水產品,濃肉湯,海鮮火鍋湯等,這些食物含有的嘌呤量是超高的,幾乎都是都是在150mg/100g以上。

  • 比較緊實類嘌呤高的食物。比如干豆中的黃豆,綠豆,紅豆等,它們含的嘌呤量是75-150mg/100mg期間,在發病的時候最好不要食用,而在平時的時候,不要大量的攝入。

  • 注意飲食合理。如雜糧類食物,雖然它們含的嘌呤是比較高,但是平時飲食裡,可以與其他穀類搭配一起食用,可以控制熱量的攝入,促進新陳代謝,對血糖以及血脂都有好的幫助。


營養師May姐


造成通風與嘌呤一點也不搭嘎,通風的原因不是食物中所謂的嘌呤引起的


看光


嘌呤高的蔬菜痛風患者可以吃麼?

當然可以吃,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嘌呤的代謝產物是尿酸,所以嘌呤高的食物,就一定會導致尿酸升高;確實,很多動物類和海鮮類的高嘌呤食物,確實會導致血尿酸顯著升高;但是,國內外已經有很多研究都發現了,蔬菜類的高嘌呤食物,對血尿酸基本沒有任何影響。

同時很多植物類的蛋白,比如豆製品,豆腐等,雖然也是高嘌呤的食物,既往很多人都說不能吃,但是現在很多研究的結果也表明:豆製品也是可以吃的,對血尿酸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所以,痛風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動物類、海鮮類的高嘌呤食物儘量避免,多吃青菜和奶製品,避免果糖高的食物和酒類;規律的休息,適當的運動,多喝水,規律使用降尿酸藥物,痛風是可以有效控制,完全緩解的。


天天博士講風溼


近幾年國內外有很多研究已經證實,嘌呤高的蔬菜對痛風患者的影響不大,影響大的食物,主要是肉類及海產品。

所以痛風患者對於蔬菜可以,吃,吃,吃。

但是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戒菸戒酒,適量運動,多飲水。


歡迎關注百味草廬,獲取更多安全用藥知識


百味草廬


可是吃,同時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在營養均衡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