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紅雲225478248


阿司匹林主要是由苯甲酸等藥物組成的,用於抑制血小板聚成等作用,通常可用於只來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冠心病等疾病。直接用水口服便可,正常的長阿司匹林腸溶片是經過腸道吸收的,對胃黏膜沒有刺激作用,應該空腹口服剛開始服用,建議睡前服用,心腦血管事件高發時間為6:00~12:00而阿司匹林在服藥後3~4 h候才能達到血藥濃度高峰,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後才服用本品,則不能起到最佳保護作用。18:00~24:00是人體血小板生成的活躍時段,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其作用更有時效性。夜間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還能夠有輕度的降壓作用。

具體用法用量需在醫生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病情服用。有的病人可能合併急性腦血管病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這個情況下阿司匹林的劑量可能會加大強化治療。若長期服用該藥,偶見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耳鳴等副作用。生活上要注意休息,多喝水等。阿司匹林除了治療以外還起到預防血栓的作用,所以說5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提提前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提前口服。


另外一方面阿司匹林什麼時候服用需要根據阿司匹林的劑型,如果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可能會經過胃腸道吸收,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病人有可能會出現胃炎,胃潰瘍,也有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但是成人片的話阿司匹林腸溶片,大部分還是經過腸道吸收,腸溶阿司匹林不會在胃中釋放,所以不會引起胃痛等刺激症狀。這既減輕了對胃的刺激,也方便阿司匹林在腸道中的吸收。但如果進食後服用,一方面食物會稀釋或中和胃酸,甚至“鹼化”胃的酸性,導致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外衣”在胃中就被溶解;另一方面,食物也使得藥片無法快速通過胃進入腸道

但是如果有些病人會有明顯的胃炎,胃潰瘍吃完空腹吃完以後可能出現胃黏膜的刺激症狀,比如說胃疼反酸燒心,所以說這種情況的話,建議還是飯後口服,減少對胃黏膜腸道的刺激作用。


哪些人不能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1、抗凝藥的使用者

2、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人

3、有哮喘症狀的人

4、胃潰瘍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近期內有手術史

7、患有嚴重動脈硬化伴高血壓者

因為阿司匹林這種藥物的特殊性,它有治療作用肯定也會有藥品的副作用,所以說最好除了規律用藥以外,需要監測一下血常規,便常規,必要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大便的顏色,看看有沒有消化道出血,有沒有貧血的症狀。



很多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為有的時候便潛血是檢查不出來的,其實作為常規的院前基本上都會檢查便常規看看,有的便潛血是肉眼看不到的,容易漏診。所以說長期吃阿司匹林的病人需要觀察有沒有貧血帽,有沒有黑便,有沒有胃疼胃酸,胃酸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如果一旦發現症狀需要及時的就醫,有醫生根據您具體的情況來調整藥量,必要的時候排除一下有沒有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的症狀,提高預後,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精神科汐煒醫生


阿司匹林應該怎麼吃?

1)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可以持續7~10天(即血小板的整個生命週期)。以此角度來講,每天任何時間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2)飯前還是飯後吃?

現在的絕大部分阿司匹林都是腸溶製劑,有一層耐酸的包衣,保護它順利通過胃內酸性環境不被溶解,到達小腸鹼性環境緩慢釋放吸收,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如在餐中或餐後服,阿司匹林會與食物中鹼性物質混合延長胃內停留時間,釋放阿司匹林藥物會產生胃腸道副作用。空腹服用可縮短胃內停留時間,順利到達吸收部位小腸,建議阿司匹林腸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但是前提條件是選用腸包衣好的腸溶阿司匹林片。而不帶有“腸溶片”字樣的阿司匹林片,建議飯後服用。至於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現在的觀點是——隨意。

3)阿司匹林需要吃幾片?

這的看你買的藥片的“規格”,也就是一片含有多少mg(毫克)的阿司匹林。依照目前的數據,阿司匹林的預防劑量,一般體重的成人在75-150mg,市面上的藥物主要是25mg和100mg規格的常見。也就是說,25mg一片的,每天一次,一次3-4片。100mg一片,一次一片,也是每天一次。

4)阿司匹林哪家好?

眾多阿司匹林製劑當中首推拜耳藥業的拜阿司匹靈,品質槓槓的,17塊錢30片,普通群眾都能接受。

5)牢記阿司匹林的出血風險

阿司匹林服藥後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的多發階段,3個月時達高峰,服藥期間注意大便顏色情況,如有黑便、大便發紅及時停藥並就醫。



神經內科宋璞醫生


這個問題,王藥師來回答您。樓主的胃部不適其實是阿司匹林常見的胃腸道副作用。雖然如此,阿司匹林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患者的死亡率,對人類健康的貢獻巨大。

不僅如此,阿司匹林還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因此,它也常被稱作神藥!雖是神藥,但也難免會有爭議,再加上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如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肝腎損害、急性中毒等,所以阿司匹林真的不能隨便吃!



2018年,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專家研究團隊得出結論:對於心血管疾病危險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基本沒有益處!


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中,阿司匹林的吃法很簡單,這是由於其作用機理十分明晰。


阿司匹林藥品怎麼吃?

人體內 80% 以上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就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可把新生成的、有功能的血小板抑制住,即能維持 90% 以上的血小板不發揮作用,因此,阿司匹林只需要一天服用一次就夠了。

根據2019的專家共識,以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可以考慮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

1.40-70歲成人;

2.缺血風險增高:初始風險評估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10年預期風險≥10%,且經積極治療干預後仍然有≥3個主要危險因素控制不佳或難於改變。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阿司匹林不僅可抗血小板聚集,還可解熱、鎮痛、抗風溼。但因解熱、鎮痛、抗風溼這些作用已被不斷上市的新藥所替代,所以,現在使用阿司匹林主要用於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

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根據劑型的不同,阿司匹林分為普通劑型、腸溶劑型。不同的劑型,服藥的時間、服藥的方式也不一樣。

服藥時間:普通劑型餐後半小時服藥,腸溶劑型餐前半小時服藥

阿司匹林普通劑型即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片一進入胃內,在胃酸作用下即開始分解。由於阿司匹林可損傷胃粘膜,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片的患者需在餐後半小時服藥。這樣,與食物混合在一起,可明顯減少阿司匹林與胃黏膜的接觸,減少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

阿司匹林腸溶劑型即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可抗胃酸分解,進入腸道才分解,這樣可大大減小對胃黏膜的損害。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不能在胃中停留太久,否則也會被胃酸分解。故阿司匹林腸溶片需要空腹服用,最好是飯前半小時服用。

服藥方式:普通劑型可嚼可吞,腸溶劑型整片吞服

阿司匹林片服藥方式沒有多大講究,反正進入胃內就開始分解,可以嚼服,也可以整片吞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就有講究了。阿司匹林腸溶片有一層抗胃酸分解的外殼,目的是減少胃內分解,減少胃黏膜損害。若損害了這一層外殼,就失去了抗胃酸分解的作用,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需要整片吞服。

但請注意了,如果有疑似急性心梗、腦梗的患者,為了短時間內強化抗血小板,可以嚼服300mg阿司匹林,無論是阿司匹林片,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目的是為了讓阿司匹林快速吸收,發揮抗血小板作用。若此時吞服阿司匹林腸溶片,需要3個小時以後才能達到血藥濃度高峰,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醫學莘


關於阿司匹林大家心中的疑問是最多的,無論是怎麼吃藥?怎麼預防併發症?可以說,提起阿司匹林有說不完的話。那麼,阿司匹林應該如何服用?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卻非常非常大。今天張大夫就簡單來說一說。

首先,需要特別聲明的是,不同病情的患者,吃阿司匹林的辦法也不一樣。具體有哪些不一樣,那是由病情決定的,阿司匹林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一個吃法。比如說你如果使用阿司匹林解熱鎮痛,那麼跟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吃法肯定不一樣。

今天我們就說說,我們生活中大部分人最常見的情況下如何吃阿司匹林。對於普通人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阿司匹林使用情況,是因為需要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我們國內一般推薦患者75mg或者100mg口服阿司匹林。如果是100mg一片的拜阿司匹林一般就是一天一次,一次一片。如果是25mg一片的小腸溶阿司匹林,一般是一天一次,一次3片或者4片。

當然,長期口服阿司匹林要特別注意消化道出血的情況,比如說注意查血常規和便常規,注意大便顏色等等。


張之瀛大夫


可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首先要知道阿司匹林是用來治療什麼疾病的。阿司匹林原本是一種用於治療感冒發熱的藥物,可以起到退熱止痛的作用,比如感冒發熱時退熱,頭痛發作時止痛等,現在很多人感冒時仍然在選擇阿司匹林來治療。

後來在臨床使用中發現,阿司匹克林在體內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血小板是起止血的一種血紅胞,它通過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而發揮止血作用,平常我們看到的皮膚出血後會在出血處開成血痂就是這個原理,所以阿司匹林作為了一種防止血栓形成的藥物被用於梗塞性心腦血管病預防治療中。

所以,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要看是否存在發生梗塞性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並不是人人都需要服用。存在這種風險的人群主要包括:

  1. 患有心肌梗死、心絞痛、腦梗死、心臟搭橋及支架術後、心房顫動、瓣膜性心臟病等
  2. 存在下列情況至少三種及以上的人:
  • 男性年齡在50以上、女性在絕經期
  • 真系親屬中患有心血管疾病
  • 長期吸菸
  • 體重超重或肥胖
  • 患有高血壓
  • 患有糖尿病
  • 患有高脂血症

如果符合以上的條件就應當堅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儘可能選擇腸溶型阿司匹林,這種劑型的阿司匹林可以抵抗胃酸而減少對胃粘膜的損傷,最大限度地避免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應。
  • 每天以服用100mg為宜,注意看藥品的劑量,100mg/片的每天服一片,50mg/片的需要服兩片
  • 全天早中晚都可服用,並沒有療效上的差別,關鍵是要做到每天服用
  • 普通型阿司匹林注意在飯後立即服用,而腸溶型阿司匹林宜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目的是避免胃酸對藥物溶解的影響,避免對消化道的刺激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的反應主要有兩個方面:

1.化學刺激,阿司匹林的主要結構水楊酸就有比較強的酸性,雖然經過乙酰化處理,但是仍舊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

2.藥理作用,阿司匹林主要是通過抑制體內環氧化酶(COX),減少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減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但是前列腺素在胃部有形成胃屏障,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服用阿司匹林之後由於前列腺素合成的減少,對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就降低,胃粘膜對抗胃酸侵蝕的能力就下降,引起胃粘膜的炎症、潰瘍……


那應該如何服用以減少胃粘膜的刺激?

要看劑型!!!!

如果是普通片、普通膠囊或分散片,為了相對減少阿司匹林的化學刺激,可以餐後服用,這樣與食糜混合在一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物與胃黏膜的接觸;

如果是腸溶片或腸溶膠囊,這個就需要空腹服用。

腸溶劑型的質量要求是在酸性環境下,腸溶材料不得崩解(時間最短不能少於2小時),將藥物釋放,而在鹼性環境下30分鐘內崩解。空腹服用藥物在10多分鐘藥物就能排空到十二指腸,不會在胃內崩解;如果飯後服,一般混合食物下胃排空時間為4~6小時,如果腸溶劑型在飯後服用,很可能會提前在胃內崩解釋放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胃腸道刺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論藥物劑型怎樣、藥物服用時間怎樣,能夠減少的也只有阿司匹林的化學刺激,對於藥理作用的原因導致的胃腸道反應還是會存在的,因此就算選擇腸溶劑型還是會有患者出現胃部不適。當服用阿司匹林之後,出現明顯的腹痛、胃燒灼感,甚至出現黑便時一定要及時就醫調整藥物方案。


愛心臟工作室


阿司匹林作為一個經典藥物,我們首先是用它作為解熱鎮痛來使用,後來發現其小劑量口服有抗血小板的作用,而今越來越多的作用層出不窮,被推上神壇,那麼誰都可以吃這個藥嗎?不是……是藥三分毒,一定要把握指證。

阿司匹林確實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而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如沒有適應症,服用阿司匹林會引起消化道出血,會有危險。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呢?

第一、明確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搭橋術後、腦梗死、外周血管缺血疾病等

。 這些情況是明確的,估計大多數醫生都明確,關鍵就是預防性給藥長期困擾著大家。

第二、哪些情況需要吃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

1、高脂血症: 膽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4.9mmol/L,年齡≥55歲。

2、糖尿病: 年齡≥50歲,伴以下至少1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膽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C≥3.4mmol/L或高密度<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3、高血壓: 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高密度<1.04mmol/L

4、慢性腎臟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

5、不符合以上條件者,同時具備以下5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4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異常。 如果是小於50歲,或大於70,這兩個年齡階段,您並沒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就暫時無需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如果您是50-70歲之間,需要根據上述具體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的情況,綜合評估來決定是否服用阿司匹林。




那麼阿司匹林應該飯前還是飯後服用呢?

如果是阿司匹林片,建議飯後或是與餐同服,廷尉其對消化道刺激極大,這也是有了阿司匹林腸溶片。 而如果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建議空腹吃。其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鹼性腸液溶解。阿司匹林腸溶片相對普通片來說其吸收延遲3-6小時。 減少對胃的刺激和損傷。

那麼大家現在是否可以對號入座,您是否需阿司匹林,針對您阿司匹林品種,選擇口服時間及是否需要口服。


心血管王醫生


最近聽說阿司匹林是床頭救命三大寶貝之一,所以很多心腦血管病患者都應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該藥真的有這麼神奇嗎,需要如何進行服用,有什麼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最初應用到臨床上是因為其可以解熱鎮痛,對發熱、疼痛類疾病均有較好的療效,但是近些年卻發現,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對預防心梗、腦梗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甚至在心梗發作的急性期,快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把死亡率降低20%-30%,所以把阿司匹林稱為床頭三寶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那麼在阿司匹林服用期間有哪些東西需要注意?1.注意劑量和時間。一般推薦的劑量是50-100mg/日,而關於早上吃還是晚上吃,目前並沒有很統一的意見,因此哪個時段服用不是重點,貴在堅持,長期的療效是持續性的。2.在與其他抗凝藥一起服用時,一定要注意出血的風險。在腦梗的急性期,很多醫生會建議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進行雙抗,但是一定要注意服用的時間,出血的可能性。3.與其他刺激胃腸道的藥同時服用時也要注意。一些鎮痛藥,如布洛芬,對胃腸道也會有刺激作用,所以同時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必要時可以加服胃粘膜保護藥。4.在手術之前,一定要告訴醫生服用阿司匹林史,一般會停止服用7天,否則手術期間出血風險太大。

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席之位,但是副作用也存在,要引起一定的重視,安全的服用。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阿司匹林目前的用途主要有2個。

第一個是抗血小板

作用,用於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說白了就是抗血栓,包括血栓高危人群的預防以及病發後的治療,這種用途一般為晨起空腹服藥,因為需要長期用藥,為了減輕消化道不良反應,臨床多采用小劑量規格的阿司匹林腸溶片

第二個是解熱鎮痛作用,但基本已被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替代。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都是大劑量規格的普通片,為了減少消化道不良反應,一般建議餐後服用

總結一下:抗血栓是小劑量腸溶片,晨起餐前服用,解熱鎮痛是大劑量普通片,餐後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