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扮演者黃元申,為什麼出家了?


上個世紀70,80年代的香港武打片,是一代人難忘的回憶。那個時候的當紅武打明星黃元申,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不過他卻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拋妻棄子,選擇遁入空門了,震驚了娛樂圈內外。

黃元申12歲開始習武,後來在6000人中脫穎而出,考入了邵氏無線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24歲的時候就憑藉電影《餓虎狂龍》迅速成為當紅的小生。不過,真正讓他登上人生最高峰的還是《大俠霍元甲》。

這部劇也是大陸引進香港的第一部劇,當時戲裡的米雪黃元申梁小龍等人可以說是幾代人的偶像。但是就在黃元申大紅大紫的時候,他卻突然出家了。據說,當時已婚的他和有夫之婦趙雅芝因戲結緣。假戲真做,兩個人還以書信交流,後來被趙雅芝的第一人丈夫公開。

迫於外界的壓力黃元申選擇了出家,但是事實並非如此。1984年黃元申結識了梵學大師林國雄,深入交流後黃元申意會出梵學的真諦。深思熟慮之後便離開家到香港大嶼山寶林寺削髮為僧。

之後,依然有很多人找到他,讓他拍戲,都被他委婉的謝絕了。直到2007年,米雪透漏黃元申已經還俗,帶著妻兒在美國定居。2013年黃元申又從美國移居到內地,過著悠閒的生活。

對趙雅芝這樣有魅力的女人動心,是非常正常的事,也不能對黃元申求全責備。黃的信被趙拿給別人看,是趙的人性有問題,黃受打擊無奈出家,說明他是真情受挫但非厚顏無恥的人,黃可能太內向或者太顧顏面了。我很理解趙,不做作,不虛偽。

你們還懷念大俠霍元甲麼?





娛影隨行org


在八十年代有一部電視劇十分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吧!沒有錯就是《大俠霍元甲》,演這部戲中的霍元甲正是當紅小生黃元申,演陳真大家都知道是梁小龍,他們一起演師徒,把這部戲演火了。

可黃元申把這部戲演完之後,正當人生最輝煌時卻選擇出家,這讓很多人不相信,也不理解,也許大家在看這部電視劇之前,都有一段告白,就是介紹男主角霍元甲扮演者黃元申拍了這部戲之後就出家,這個時候很多人認為是劇組炒作,但後來證實的確出家。

他在人生最輝煌時出家,這讓很多人不理解,也不相信這是真的,難道他看破紅塵嗎?其實他出家與這位女神還是有一定的關係,這位女神不是別人,正是趙雅芝,當年他們一起拍《剝掉大牙拆錯骨》相識,兩人互生情愫,只是當時他們都未走紅,但卻都是已婚人士。

當然那個時候黃元申十分喜歡趙雅芝,還寫了情書,不過這封情書被媒體曝光,讓黃元申臉面無存,覺得很丟人,也看透人世間的冷暖,於是選擇出家,不過如今70多歲已經還俗很多年,一直很幸福,這也許是他人生最不想提的事情,你們還記得他嗎?

本文是作者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違者必究!圖片素材來自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作者刪除!


黃飛龍歪談體育


《大俠霍元甲》可謂是幾代人的回憶,相信很多60後、70後、80後都看過這部電視劇。黃元申正是憑藉此片成為了一名紅遍大家南北的男明星,而就在其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其選擇了皈依佛門,在當時來說,此消息可謂是震驚了整個娛樂圈,而對於其皈依佛門的原因,坊間有著諸多的說法,下面我就為大家娓娓道來。

黃元申於1948年12月2日出生於上海,在其出生的第二年全家來到了香港,到了香港後的幾年裡黃元申的父母為黃元申生了五個弟妹,由此本不富裕的黃元申一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過著清貧的日子。黃元申自幼養成了有擔當、有責任心的性格,其在十幾歲時便開始賺錢為父母分擔壓力,十二歲時為了強身健體拜師學了武。

中學畢業後黃元申考上了加拿大大學土木工程系以及紐約大學的工程系,由於家境貧寒黃元申放棄了上大學。隨後黃元申便開啟了打工生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黃元申都過著打工仔的生活,用黃元申的話說,七十二行其基本都做過來了。1971年,機緣巧合,黃元申考入了邵氏無線電影電視藝術訓練班,就這樣黃元申又開啟了演藝生涯。

黃元申出演的首部作品是《餓虎狂龍》,這是一部動作片,由於黃元申學過武術,故而其在此片中的表現甚佳,其不僅得到了導演的高度讚賞,也得到了眾觀眾的喜愛,就這樣黃元申紅了。隨後黃元申又出演了多部動作片,憑藉其出色的表演其在影視圈算是站穩了腳跟,1975年其還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賭鬼》。

黃元申出演《大俠霍元甲》是在1981年,這部電視劇對於黃元申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部電視劇讓黃元申成為了火遍兩岸三地的巨星,自那以後,黃元申的片約幾乎是沒斷過。1989年,黃元申推掉了所有的片約剃度出家,對於出家的原因,黃元申是這樣說的:“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

當然,大眾不會接受這樣的說辭,故而坊間便有了這樣的傳聞:黃元申在拍攝《剝錯大牙拆錯骨》時結識了趙雅芝,隨後兩人互生情愫,兩人雖已各有家事但卻放不下彼此,黃元申時常寫一些書信給趙雅芝,這些書信被趙雅芝當時的丈夫發現,隨後趙雅芝當時的丈夫便將這些書信交給了某週刊負責人,迫於輿論的壓力黃元申出家了。

在我看來,黃元申是為何出家並不重要,畢竟那都是人家的私事,重要的是他現在過的如何。2005年黃元申選擇了還俗,還俗後的黃元申依然保有著僧人的諸多習慣。如今的黃元申已和家人由美國遷居內地過起了平淡的生活,我相信其晚年生活是愜意的,因為其領悟的人生的諸多真諦,不是嗎?



草根說電影


《大俠霍元甲》作為第一部引入內地的香港電視連續劇,可謂獲得空前的成功,一度造成萬人空巷的局面,成功的帶動了當年的武俠功夫潮。而作為劇中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可謂是家喻戶曉,老少婦孺皆知。有的人說霍元甲就是黃元申,黃元申就是霍元甲,這就充分的說明了黃元申塑造的霍元甲形象是如此的成功。又有人說黃元申版的霍元甲無人能超越,黃元申版的霍元甲儒雅、德藝雙馨且長相俊美,所以成為經典,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黃元申在扮演霍元甲之前就已經很有名了,是當年的當紅小生,無論是拍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獲獎無數,還自組公司自導自演多部電影,但就是這麼成功的一個人,卻在半路選擇了出家,讓無數人感到遺憾。

1984年在拍攝電影《邊城龍虎鬥》時,黃元申結識了皈依佛門的林國雄,在林國雄的引導下,開始悟佛,對整個世界和人生都有了不同的看法,開始信佛教,吃齋,最後在與家人的商量後出家,落髮香港大嶼山寶林寺,推掉一切片約。黃元申說信佛的生活讓他感覺到充實、平靜,讓他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都想通了。也許是與佛有緣,我們也能理解當事人的選擇,雖然他給觀眾朋友們留下了遺憾!

2006年媒體爆出黃元申已於2005年還俗美國,2013年《星動亞洲-尋訪黃元申》節目組透露黃元申已由美國移居內地,現與兒子過著安穩的生活。

我們在這裡祝福黃元申先生幸福安康,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一起討論!


一起看好片


霍元甲曾是一代人的記憶,出生在60、70後的人,幾乎都看過這部電視劇。因為這部電視劇,人們也知道了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這個人。但是,當黃元申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黃元申卻突然選擇了出家。這是為什麼呢?他現在的生活又如何呢?

1948年12月2日,黃元申出生在上海。次年,黃元申隨著父母來到了香港,一家人生活在香港九龍調景嶺。

不少讀者對於調景嶺這個地名是很敏感的,確實是這樣,這裡原來的名字叫做“吊頸嶺”。

為啥叫做“吊頸嶺”呢?這事得追溯到1905年,一位叫做倫尼的加拿大籍退休公務員在這裡投資建設了一間麵粉廠, 因為成本過高及質素欠佳,麵粉廠僅僅維繫了3年,在1908年4月宣佈倒閉。倫尼也是個悲劇人物,在當年4月14日上吊自殺。所以,當地人就管這裡叫做“吊頸嶺”。

“吊頸嶺”這個名字太難聽了,香港主權移交到中國後,將這裡改名叫做調景嶺。新中國成立前,國民黨退至臺灣,當時有很多不願意,或者不準遷居臺灣的退役老兵和家眷就來到了這裡。這個群體是由失意的人群組成,生活十分困難,好像貧民窟一樣,互相之間常有爭鬥。

黃元申年少時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因為家境清貧,在艱苦的生活中他過早承擔著家庭重任,一手帶大五個弟妹,養成了獨立、顧家的性格。十二歲時,為了強身健體,開始拜師學習武藝,由於刻苦、機靈,練就了一身過硬武功。

少年時期的黃元申,為了幫補學費和書簿費,每到暑假便到處做暑期工,直至讀完預科,考取了加拿大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及紐約大學的工程系,因家境不容許而未能實現出國留學的最大願望,便正式踏進社會工作。

在這期間,黃元申做過點心仔、地盤雜工、工廠、送外賣等等,他自言:“七十二行,我已做到七十三行”。他做過玉器學徒,對於玉器的鑑定、打磨,他也十分在行。學玉器時,師傅很喜歡他,送了一塊玉給他,據說有護身之效,這塊玉一直掛在黃元申身上。觀眾看到黃元申演戲或拍照時一直帶著的一塊綠玉,便是那位師傅的禮物。

為了改善家人生活,1971年黃元申考入邵氏無線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當時從六千多人中錄取了六十名,黃元申就是其中一個,從此他便開始了演員生涯。黃元申踏進娛樂圈後,在調景嶺生活的那段日子正式結束了。

1989年,影視紅星黃元申推掉了近十部電影、電視及錄影帶合約,毅然隱退影視業,拋棄繁華參佛道,並在與妻及子女的協商同意下,來到香港大嶼山寶林寺皈依佛門,潛心修道,研學佛法,求索人生真諦。1990年農曆7月29日黃元申拜東南亞一帶德高望重的聖一法師為師,取法號衍申。同年到九華山駐足20天,受菩薩戒,從此他以“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 黃元申出家為僧的事件,令世人及整個演藝圈為之震驚。

黃元申在談到為什麼出家時說:“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他還說:“由於我經常流露舍家事佛的心願,家中親人早有預感。出家時妻子還算能夠理解,和其他出家人比較,我就很幸運了。但我的父母是不願我出家的,母親見這麼久了我仍堅決,也就隨我。只是父親直到現在還想不通。 ”語罷目垂,為人子而不能盡孝的歉疚溢於言表。

出家後,妻子多次到寺廟找他,黃元申終未相見,聽說黃元申的妻子至今仍然沒有改嫁。

那麼,黃元申出家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事情都會有因果。所以,黃元申突然遁入空門,也是有原因的。根據圈內人透露,黃元申出家的直接原因和趙雅芝有關。

據圈內人解釋,當時,黃元申在拍動作愛情喜劇《剝錯大牙拆錯骨》時認識了趙雅芝,兩個人非常合拍,感情越來越好。黃元申書法好,文筆也很好,經常寫一些信給趙雅芝,這些信被趙雅芝當時的丈夫拿給了週刊老總,週刊登出那些信後,黃元申感覺顏面無存,很長一段時間足不出戶,還有傳聞他曾經想自殺。

這時,一位居士送給黃元申一本佛經,黃元申非常認真地看了,他思考了一個多月,萌發了出家的念頭。不久,黃元申離開妻子和兩個孩子到香港大嶼山的寶林寺出家,成為衍申法師。

出家後,黃元申在佛門裡潛修苦行,過著夜不倒單的苦行僧生活。他是一位苦行僧,也是一位弘法僧。在大嶼山修橋築路,耕田種菜,不辭辛勞之外,還要講經說法,普渡眾生。

黃元申戒了菸酒肉食,每天只吃兩頓,午間過後到第二天早上辟穀不進食。 每天三點半起床,四點做早課,五點多吃早飯,七點開始誦一個多小時經,然後在寺院裡種種菜養養花,現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動手。他不再練武功了,練打坐。他深有體會地說:打坐比練武功的作用大。他最大的感覺是身體比以前好多了,對以前常患的失眠早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常感睡眠不夠。

黃元申出家後有許多演藝界的朋友勸他迴歸演藝界,有許多導演仍找來約他拍片,但是他的出家決心已定,誰也沒辦法改變他。

2005年,黃元申還俗,現在生活在美國。雖然離開了寺廟,但是黃元申依然保持了十幾年的僧人習慣,很少拋頭露面。2006年12月19日霍元甲25週年大聚首,本想邀請黃元申到現場,但是黃元申最後婉拒了邀請。


浪漫情緣


是通過電視劇《大俠霍元甲》認識黃元申,也認識了梁小龍。黃元申十二歲時,為了強身健體,開始拜詠春門下學習武藝,由於刻苦、機靈,練就了一身過硬武功!可是大家一定不會想到當年的大俠霍元甲飾演者黃元申也是李小龍同門師弟,也是葉問得意門生之一。

雖然師出同門,但是論功夫,個人覺得跟李小龍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可能都不及梁小龍。通過跟斷臂老人 宮本還有俄國大力士的比武視頻可以分析出黃元申技巧一般(其實李小龍技巧也一般,騰空跳躍翻滾都用替身),大部分都是套路,腿法和移動速度不如李小龍也不如梁小龍。通過趙倩楠幫霍元甲塗藥酒視頻可以看出,肌肉不是很發達,身體素質也跟李小龍有很大的差距。這裡要提一下樑小龍拳頭,上面佈滿是一層厚厚的老繭,觸目驚心!從一個龍套,最後漸漸取代黃元申成為一名主角,並且成功塑造出陳真的人物形象,可見梁小龍有多麼的鍥而不捨!梁小龍原名梁財生,一開始跟黃元申跑龍套,後來漸漸崛起,成為香港四小龍!

作為一個功夫明星,除了因為拍功夫片外,自己肯定得會點,不過電視、電影上的武打屬於表演,即使拳拳著肉,汗流浹背,也是安排好的套路,據此而談武打演員的武功有多高,就有點認真過頭了。

黃元申是功夫明星,據說他拜過師,很認真地學過武藝。想來身體素質不錯,腰腿和身體的柔韌性比很多人要強,但電視上展示的武打,基本是上肢運動,下肢就是馬步移動,實在看不出武功究竟有多高,倒是梁小龍經常踢出的那幾腿,有練家子味道。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身材中等,不胖不瘦,看著不像武人,但是當他把一個百十斤的石碌碌隨便踢來踢去的時候,周圍人基本就傻眼了,後來才有的挑戰外國大力士。這個橋段在平江不肖生《近代俠義英雄傳》中有,電視劇裡沒用,有點可惜。黃元申與那些肌肉男、橫肉男型的武打明星們相比,身材修長,顯得有些文氣,但又不屬於龍海生那類有顏值的武生形象,還真有點符合身懷絕技而不外露的高人勁。這一點和真的霍元甲倒有相似之處,可見當年的電視劇導演不僅讀過些相關資料,在選角時也用了心。

黃元申最後選擇了出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梁小龍崛起?還是因為與趙雅芝姦情敗露?


易樂指南


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元申因為演出《霍元甲一系列影集》在中國紅片天幾乎家喻戶曉,在事業頂峰時,黃元申又拍了幾部電視劇,但都不太理想。事業遇到瓶頸的黃元申在拍動 作愛情喜劇《剝錯大牙拆錯骨》時認識了趙雅芝,兩個人非常合拍,感情越來越好,但其知書達禮發乎 情止乎 禮,兩人並無不倫關係。黃元申書法好,文筆也很好,經常寫一些信給趙雅芝,這些信被趙雅芝當時的丈 夫拿給了週刊老總,週刊登出那些信後,黃元申顏面無存,很長一段時間足不出戶,還有傳聞他曾經想自殺。

  這時,一位居士送給黃元申一本佛經,黃元申非常認真地看了,他思考了一個多月,萌發了出家的念頭。1989年,黃元申離開妻子和兩個孩子到香港 大嶼山的寶林寺出家,成為衍申法師。出家後,妻子去寶林寺找了衍申法師很多次,他都避而不見。妻子到現在也沒有改嫁,兩個孩子偶爾會到寺廟看望衍申法師。

  衍申曾經說過:「我出家後心情特別好。過去真的活得很辛苦,想角色、想情節、爭名利等等,弄得人筋疲力盡。現在煩惱雖然有,但這方面的早就沒有了,感覺很輕鬆。」 

  最新近況:依然有很多導演找衍申法師拍戲,都被他婉拒。現在衍申法師過著很有規律的生活,做早課,誦經,打坐。


歷史在記錄


霍元甲曾是一代人的記憶,出生在60、70後的人,幾乎都看過這部電視劇。因為這部電視劇,人們也知道了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這個人。但是,當黃元申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黃元申卻突然選擇了出家。這是為什麼呢?他現在的生活又如何呢?

(黃元申)

1948年12月2日,黃元申出生在上海。次年,黃元申隨著父母來到了香港,一家人生活在香港九龍調景嶺。

不少讀者對於調景嶺這個地名是很敏感的,確實是這樣,這裡原來的名字叫做“吊頸嶺”。

為啥叫做“吊頸嶺”呢?這事得追溯到1905年,一位叫做倫尼的加拿大籍退休公務員在這裡投資建設了一間麵粉廠, 因為成本過高及質素欠佳,麵粉廠僅僅維繫了3年,在1908年4月宣佈倒閉。倫尼也是個悲劇人物,在當年4月14日上吊自殺。所以,當地人就管這裡叫做“吊頸嶺”。

“吊頸嶺”這個名字太難聽了,香港主權移交到中國後,將這裡改名叫做調景嶺。新中國成立前,國民黨退至臺灣,當時有很多不願意,或者不準遷居臺灣的退役老兵和家眷就來到了這裡。這個群體是由失意的人群組成,生活十分困難,好像貧民窟一樣,互相之間常有爭鬥。

黃元申年少時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因為家境清貧,在艱苦的生活中他過早承擔著家庭重任,一手帶大五個弟妹,養成了獨立、顧家的性格。十二歲時,為了強身健體,開始拜師學習武藝,由於刻苦、機靈,練就了一身過硬武功。

(黃元申)

少年時期的黃元申,為了幫補學費和書簿費,每到暑假便到處做暑期工,直至讀完預科,考取了加拿大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及紐約大學的工程系,因家境不容許而未能實現出國留學的最大願望,便正式踏進社會工作。

在這期間,黃元申做過點心仔、地盤雜工、工廠、送外賣等等,他自言:“七十二行,我已做到七十三行”。他做過玉器學徒,對於玉器的鑑定、打磨,他也十分在行。學玉器時,師傅很喜歡他,送了一塊玉給他,據說有護身之效,這塊玉一直掛在黃元申身上。觀眾看到黃元申演戲或拍照時一直帶著的一塊綠玉,便是那位師傅的禮物。

為了改善家人生活,1971年黃元申考入邵氏無線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當時從六千多人中錄取了六十名,黃元申就是其中一個,從此他便開始了演員生涯。黃元申踏進娛樂圈後,在調景嶺生活的那段日子正式結束了。

(霍元甲)

1972年在初次試鏡的功夫片《餓虎狂龍》中,黃元申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導演吳思遠的高度讚賞。由於他武藝高強,表演出色,從此一炮打響,片約不斷,並被譽為“英氣其外,靈秀其內”的演技派打仔明星。

真正讓他走紅的影視劇作是《大俠霍元甲》,這部電視劇拍攝於1981年,黃元申飾演霍元甲。 1983年5月,《大俠霍元甲》作為第一部引進內地的香港電視連續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開始播出。此劇一經播出,風靡全國,震撼數以億計的內地同胞,引起巨大轟動,引發收視熱潮,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蹟,掀起一股誓不可擋的武打片風暴。

因為這部電視劇,黃元申也成為中國功夫最佳最早的形象代言人,他的名聲響徹中國大江南北,名震海內外,在遼闊的中華土地上婦孺皆知。“黃元申”的名字、“霍元甲”的形象家喻戶曉,成為億萬觀眾矚目的“焦點”。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傳唱神州大地,讓億萬國人熱血沸騰。

1985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晚會上,廣東歌手呂念祖演唱了這首充滿民族豪情和英雄氣概的主題曲,更激起無數國人的愛國熱情,從而掀起內地粵語歌的風潮。

此後,黃元申開始自編自導影視作品,比如《著錯草鞋走錯路》(飾演孟浪)、《陸小鳳與西門吹雪》(飾演西門吹雪)、《新貼錯門神》(飾演招積仔)等影片,影響都很大。也開始代言廣告,還曾舉辦過個人演唱會。1983年2月13日—16日黃元申在泰國舉辦“黃元申賀新年演唱會”,一連四天八場,內容豐富,深受歡迎。

然而,在1989年,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黃元申出家了!

(黃元申)

1989年,影視紅星黃元申推掉了近十部電影、電視及錄影帶合約,毅然隱退影視業,拋棄繁華參佛道,並在與妻及子女的協商同意下,來到香港大嶼山寶林寺皈依佛門,潛心修道,研學佛法,求索人生真諦。1990年農曆7月29日黃元申拜東南亞一帶德高望重的聖一法師為師,取法號衍申。同年到九華山駐足20天,受菩薩戒,從此他以“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 黃元申出家為僧的事件,令世人及整個演藝圈為之震驚。

黃元申在談到為什麼出家時說:“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他還說:“由於我經常流露舍家事佛的心願,家中親人早有預感。出家時妻子還算能夠理解,和其他出家人比較,我就很幸運了。但我的父母是不願我出家的,母親見這麼久了我仍堅決,也就隨我。只是父親直到現在還想不通。 ”語罷目垂,為人子而不能盡孝的歉疚溢於言表。

出家後,妻子多次到寺廟找他,黃元申終未相見,聽說黃元申的妻子至今仍然沒有改嫁。

那麼,黃元申出家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趙雅芝)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事情都會有因果。所以,黃元申突然遁入空門,也是有原因的。根據圈內人透露,黃元申出家的直接原因和趙雅芝有關。

據圈內人解釋,當時,黃元申在拍動作愛情喜劇《剝錯大牙拆錯骨》時認識了趙雅芝,兩個人非常合拍,感情越來越好。黃元申書法好,文筆也很好,經常寫一些信給趙雅芝,這些信被趙雅芝當時的丈夫拿給了週刊老總,週刊登出那些信後,黃元申感覺顏面無存,很長一段時間足不出戶,還有傳聞他曾經想自殺。

這時,一位居士送給黃元申一本佛經,黃元申非常認真地看了,他思考了一個多月,萌發了出家的念頭。不久,黃元申離開妻子和兩個孩子到香港大嶼山的寶林寺出家,成為衍申法師。

(黃元申)

出家後,黃元申在佛門裡潛修苦行,過著夜不倒單的苦行僧生活。他是一位苦行僧,也是一位弘法僧。在大嶼山修橋築路,耕田種菜,不辭辛勞之外,還要講經說法,普渡眾生。

黃元申戒了菸酒肉食,每天只吃兩頓,午間過後到第二天早上辟穀不進食。 每天三點半起床,四點做早課,五點多吃早飯,七點開始誦一個多小時經,然後在寺院裡種種菜養養花,現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動手。他不再練武功了,練打坐。他深有體會地說:打坐比練武功的作用大。他最大的感覺是身體比以前好多了,對以前常患的失眠早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常感睡眠不夠。

黃元申出家後有許多演藝界的朋友勸他迴歸演藝界,有許多導演仍找來約他拍片,但是他的出家決心已定,誰也沒辦法改變他。

2005年,黃元申還俗,現在生活在美國。雖然離開了寺廟,但是黃元申依然保持了十幾年的僧人習慣,很少拋頭露面。2006年12月19日霍元甲25週年大聚首,本想邀請黃元申到現場,但是黃元申最後婉拒了邀請。


亞陸娛記


這也是一個人:真正的放下與看空是一脫俗的時候到了更是一份緣,一份因與果的關連,人生苦短決擇選擇都是要自己的人生軌跡文化藝術的重要追求,當您還為五斗米奮鬥的時候,也是自已的選擇、在仕途上一個臺階更是您的苦苦追求、與人為善與世古誤爭的人生哲理中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表現出來的生活方式,可您隨入空門、未能真正的悟懂佛門的真諦、還為一個主持之位,用心良苦討好別人來得到本不該是你的東西、那您又何苦為難自己入空門敲經唸佛🙏、哪更不是您心裡所想要的生活了那才是,苦啊苦啊苦、旦口不對心的還在唸叨著阿 阿彌陀佛!保佑🙏我吧?入空門真要與俗世紅塵了斷不是件容易事、想入空門志仕、一定要想好,想透您為什麼要入佛門聖地,真萬不要入佛門想俗門,那將是騎虎難下。因為佛門是度人的聖地、更是念經悟佛的法門還是得到正果的最佳途徑。凡夫俗子們!三思吧。


用戶6811105413811


不敗哥淺談一下。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後一句更為經典就是隻緣未到傷心處啊。

當你已經得到了這個世界上想擁有的比如名利金錢,或者更多的別人所沒有的東西時候。那麼內心卻是無比空虛的。又當你遇見了你值得用你現有的一切去追求什麼的時候你是幸福得😊那種高高在上的自信和男性的尊嚴會讓你覺得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是墨菲說過越想得到的其實你註定已經錯過。那就是一生所愛。

黃大俠為觀眾帶來了空前的震撼和國人的驕傲,所扮演的名族英雄霍元甲更是家喻戶曉啊,每每聽到那首萬里長城永不倒時。都特別激動振奮。

然而凡間流傳的一怒為紅顏,也因你的看破紅塵而都紛紛議論啦!愛情觀是這個世紀的名詞,一個正確的愛情觀會讓我們覺得有種愛就是放手。愛不一定要擁有,看著它一切安好便都是晴天。

不過這種哦彌陀佛的事,凡人又有幾回。只是執念太深本是苦。相信大俠也是在佛家參其一生終會頓悟了。

如果人的一生沒有愛過或被愛,那絕對是一大憾事。愛情會讓我們變得理智全無,盲目衝動,不計一切。不過當歲月洗淨鉛華,卻是那樣的美好。如果重來一次,只有過之無不及呀😄

所以我認為黃大俠的一生仍不失為成功的一聲輝煌的一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