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高血壓?

於球球耐摺咧


您好,我是心血管王藥師,很高興為您解答“如何徹底杜絕高血壓?”


首先,和您說明一個概念問題,高血壓已經確診是很難徹底杜絕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多數高血壓患者不能治癒,少數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去除病因後可以治癒。具體情況如下:

1.原發性高血壓:建議檢測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的情況,判定高血壓分級、危險因素,並長期用藥治療,可以控制,但不能治癒;

2.繼發性高血壓:如嗜絡細胞瘤,切除腫瘤後血壓可恢復正常;

3.緊張、勞累等誘因引起的血壓升高,一旦去除誘因後,血壓可以恢復正常。

高血壓要怎麼預防才更有效果呢?


高血壓包括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後者指繼發於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其高血壓只是一種臨床表現,如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庫欣氏綜合徵,均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此類高血壓不可預防。

原發性高血壓的原因,目前醫學上無明確解釋,其預防方法較少,且效果較差,但注意部分生活及飲食習慣,可延緩高血壓進展,如保持健康、平和心態、低鹽低脂飲食、堅持鍛鍊等。

一旦確診高血壓,要怎麼做呢?

高血壓患者健康指導包括多方面,具體如下:

1.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這裡又包括幾方面,如限制鈉鹽的攝入,鹽的攝入量每天3-6g;均衡飲食,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類、豆類及其製品、粗糧等等;戒菸限酒,不鼓勵高血壓患者飲酒;肥胖者要進行減重,減體脂;堅持有規律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是比較好的有氧運動方式;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心情緊張;

2.注意監測血壓

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合理藥物進行治療,進行干預,以免因血壓過高造成靶器官的損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切忌隨意停藥


“隨意停藥”可以說是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常犯的錯誤。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吃了幾天降壓藥了,血壓恢復正常了,就不需要再吃藥了,然後就自己偷偷停掉降壓藥,結果血壓再次升高,時間久了,血管損害了,就很容易出現冠心病等危險病症。

再有就是有的患者誤信“熟人言”,一聽說降壓藥吃久了就會對身體有傷害,副作用太強了之類的話,趕緊停掉降壓藥,其實相對比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降壓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的話,對身體的損害時微乎其微的。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高血壓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我們一般說的高血壓病是指原發性高血壓,屬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心血管綜合徵,大概60%的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

另外,就是環境因素,飲食習慣(一般是攝鹽過多),精神緊張,生活工作壓力大,吸菸,還有就是缺乏運動,體重增加等等因素相關。


因此,如果想要避免高血壓,就應該在以上方面做出改變。並且,應該保持健康、科學的飲食,儘量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為主。

同時,增強一定的體育鍛煉,保持身體素質在一個相對積極、活躍的狀態上,控制嚴格體重、體脂,不要過度肥胖。部分患者有高血壓是受到病理性因素影響,此類患者應該針對基礎疾病進行治療,並且在藥物使用上一定要嚴格遵循醫囑。



心血管內科鄭東誕醫生


有些高血壓可以避免,有些高血壓無法避免!

研究顯示40%的高血壓都和遺傳基因有一定關係,也就是說這些高血壓無法百分百避免,但不能避免不帶我們不去努力避免。


因為目前還不能通過檢查明確誰會高血壓,誰不會高血壓,所以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應該積極的避免高血壓,高血壓就在你我他她之間,我們每4人就一個高血壓,所以所有人都應該積極預防高血壓。

如何避免高血壓,或者說如何降低高血壓的發生?

1、必須從小開始預防,等到青年時期很多損害已經形成,想避免也避免不了,所以一定是從小從幼兒時候開始預防高血壓才有意義。特別是父母有高血壓的人,更應該從小預防。因為本身遺傳基因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2、從小低鹽飲食,少吃鹽;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膩甜品等等食物。高鹽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平均食鹽12g,健康食鹽要低於每人每人6g,我們遠遠超標。我國因高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每年300萬。

3、從小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我國目前有2億人體重超標,無論是久坐不運動還是肥胖都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4、從小遠離菸酒,戒菸戒酒有多難,我們從周圍成功戒菸戒酒的人寥寥無幾就能得知,所以只有從小不吸菸不喝酒我們才能避免戒菸,戒酒的麻煩。才能降低高血壓的危險。

我們只有從小養成這些好的生活習慣,我們才能可能避免高血壓。


尤其對於有家族史的人,更應該從小養成好習慣,即使我們不能避免高血壓,但健康生活可以推遲高血壓的來臨,可以減少我們吃更多的藥物。

避免高血壓,從小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您好,針對您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高血壓的病因,任何疾病的預防都需要從病因入手。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高血壓的定義,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 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根據其病因的不同,我們一般將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通常找不到明確的病因,與遺傳及環境相關。通常遺傳因素約佔40%,環境因素約佔60%。大部分高血壓病人為原發性高血壓。環境因素通常包括高鈉低鉀飲食、大量飲酒、長期從事高精神緊張度職業、肥胖、服用避孕藥、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等。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由某些明確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壓升高。常見病因為腎實質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主動脈縮窄等。

認識高血壓的病因後,我們現在再談談它的預防。針對原發性高血壓,如果考慮環境因素引起,那麼可以通過控制我們的生活方式,比如低鹽飲食、適當增加鉀鹽攝入、戒酒、控制體重、控制情緒、從事低精神緊張度職業等,通常可使血壓得到一定控制。如果是繼發性高血壓,則需要針對病因治療,當原發病得到控制後,血壓通常可回覆正常。

在高血壓的發病人群中,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約佔95,而原發性高血壓中因環境因素引起的高血壓患者約佔60%。所以,通過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針對普通人群,能很好的預防高血壓


醫學莘


對抗高血壓最好的手法是預防!

防範於未然,對付高血壓,最好的治療手段是預防,高血壓藥只是患病中期的必要手段罷了。

·預防高血壓,從“吃”開始改變,少吃多油多鹽食物,避免過度攝入鹽和膽固醇。

·少抽或者戒菸,儘量避免長期喝酒的習慣,特別是肝功能差的人群。

·保持適當的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能有效的釋放身體壓力,從而降低血管的血壓並且也能夠消耗多餘的脂肪。

·保持一個合理的生活作息習慣,少熬夜甚至不熬夜,讓血管能夠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釋放心情,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也能有效對抗高血壓。

一旦發現自己出現了高血壓的症狀,應該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配合治療,從飲食,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式來“穩住”你的高血壓!

一般高血壓前期人群,改善生活方式仍然是首要高血壓防治之法,主要包括: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情緒,低鹽飲食,戒菸限酒,控制體重,多吃蔬菜水果等。

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怎麼會有健康的身體呢。


39健康網


引發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吸菸、遺傳、精神壓力、飲食、超重、避孕藥等等,他們相互作

用,很難徹底規避,也就是說,要徹底杜絕高血壓是非常難的。

但是,我們可以儘可能地降低高血壓的患病風險。

除遺傳因素外,人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預防高血壓。

一、飲食

合理搭配,低鹽低脂,多吃蔬菜水果,控制總熱量

二、運動

堅持運動,適量運動

三、生活方式

作息規律,戒菸限酒

四、定期體檢

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檢查,做好防治工作

五、心情

避免精神焦慮,心情壓抑,保持樂觀開朗

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大的,防治高血壓是中年人甚至年輕人必須要注重的一件事。


魯南製藥小貼士


《權力的遊戲》裡有一句著名的臺詞:混亂不是深淵,而是階梯。

我覺得,疾病亦然。

公司裡一個客服妹子對此也感同身受,她婆婆最近被查出高血壓,

在醫生的指導下,改掉了以往很多生活陋習,因此,一大家子都開始注重養生了;

維他狗主編的公公也是因一次意外入院,得知自己有高血壓,從而開啟惜命大法,不再肆無忌憚的海吃海喝了。

那麼,有哪些日常習慣會把高血壓招來?

如何預防高血壓?

高血壓用藥有哪些誤區?

維他狗課堂馬上開講。

接下來你將看到

1.這3個常見習慣最容易招來高血壓

2.預防高血壓的健康生活方式

3.高血壓患者的服藥誤區

1.高鹽飲食

我國很大一部分地區,人均每天鹽攝入量12 g以上

這點你應該深有體會,爸媽最愛吃醃菜、鹹魚臘肉、鹹鴨蛋、鹹醬料等。

你也別僥倖,雖然你不愛吃這些菜,

但三天兩頭吃一包辣條、泡椒鳳爪、話梅的話,也會中招,因為這些零食同樣屬於高鹽範疇。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鹽高了,血壓也會高呢?

①高鹽會引起血容量增加

吃的鹽多,我們血液裡的鹽含量就多,還記得那個醃鹹菜會出很多水的例子嗎?

這樣我們人體中的很多水分就會跑到血液裡了,於是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也就上去了。

②高鹽攝入導致人體高鈉低鉀的比值,而鉀能降低血壓

學過化學的小夥伴都知道,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

高鹽攝入導致鈉變多,鈉和鉀比值相差大(你可理解為鈉一多,鉀就相對變少了),造成高鈉低鉀,

我們可少不了,它有2個好處:

一是可以擴充血管,這樣能減少血液對血管的衝擊,以此來降低血壓

二是它能抑制腎小管對鈉的吸,讓鈉儘快通過尿液排出去,血容量沒有那麼大了,血壓也就降下來了。

少吃鹽真的不是一句空話,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因為吃鹽吃得少,幾乎沒有得高血壓的。

既然高鹽這麼不好,那如果完全不吃鹽,是不是會更好?

千萬不要,完全不吃鹽對身體同樣有損傷,可能會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暈眩,嚴重時甚至致死。

建議每人每天不超過6g鹽即可。

2.長期精神過度緊張

都說今年是經濟寒冬,許多單位裁員、發不出工資,只能花唄信用卡雙刷;

女兒30歲了還不結婚,隔壁老王都抱了3個孫子了……

但是也勸你,別急,一急容易把高血壓招來。

因為情緒變化會引起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

3.缺乏運動

現代人被手機捆綁住了手腳,哪有心思運動。

身體活動減少,身體就容易肥胖起來,身體素質差,更是給高血壓提供了溫床。

以上3個習慣幾乎90%的人都中招了,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高血壓越來越普遍了。

那麼,還有哪一些因素也會招來高血壓呢?

4.其它招來高血壓的因素

也許上了年紀和遺傳這2點我們無力迴天,

但是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有可能把高血壓拒之門外,

已經得了高血壓的人也可以減緩病情

1.減少鈉鹽攝入

不僅要減少鈉鹽的攝入,還要注意一些隱形鹽的攝入,具體如何操作,可以看狗狗之前寫的三減文章。

有數據顯示,每人每天吃鹽少於6g收縮壓,也就是高壓平均可以下降2-8mmHg!

2.增加鉀的攝入

蔬菜和水果是鉀的最好來源,如:

3.控制體重

建議大家將目標控制在

再給出一組數據鼓勵下大家,據統計,體重每減少5-10Kg,高壓可下降5-20mmHg!

那麼如何做到呢?

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覆“減肥”獲取相關文章。

4.戒菸限酒

酒限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每天應該控制在下面量

如果已經得了高血壓,就不要喝酒了,保命要緊。

5.每週至少做3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

如散步、慢跑、騎車、游泳都可以。

高血壓患者也可以運動,建議分為3個階段來做:

①5~10分鐘的輕度熱身活動

②20~30分鐘的耐力活動或有氧運動

放鬆階段,約5分鐘,逐漸減少用力,使心腦血管系統的反應和身體產熱功能逐漸穩定下來。

運動應當遵行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

6.放鬆心情

得了高血壓,除了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要遵醫囑服用藥物治療,但我們的父母往往做起來最難的,就是吃藥

他們因為知識不足而對降壓藥產生強烈的戒備感和恐懼感

然而,這些心態往往就像地震帶來的次生傷害一樣,會加重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傷。

你知道嗎?

降血壓不是降壓藥的最終目的,不讓高血壓傷害你身體的其他部位,才是它的歸屬。

上週我們已經學過高血壓的威力有多大了,不是嗎?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高血壓用藥的幾個誤區,讓爸媽從心理上真正解放出來。

1.得了高血壓不願意服藥

這裡有個真實的案例。

某大爺得知自己有高血壓後,擔心有副作用,堅持不吃藥,結果中風,癱在床上20多年,家人照顧得非常辛苦。

看到沒,不服藥帶來的傷害比降壓藥的副作用大得多。

而且,隨著現在醫學的進步,藥品的副作用越來越小

,大家不必擔心。

當然,也有一些早期的輕度高血壓患者,是可以不用吃藥的,

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嚴格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降壓,

除此之外,其他高血壓患者都要吃降壓藥,而且越早吃越受益

2.隨著感覺來用藥,症狀輕了就停用或者減藥

遵醫囑!遵醫囑!遵醫囑!

醫生喊你停才可以停,醫生喊你減才可以減!

你這樣吃吃、減減、停停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血壓波動可比血壓高這件事可怕多了,

腦出血、腦梗就是被它召喚來的,分分鐘要命的事,如果發現爸媽擅做主張,請勇敢地批評指正。

3.自行買藥

今年有一部天雷滾滾的神劇《娘道》在爸媽圈裡火了起來,不少小夥伴吐槽:就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然鵝,狗狗勸你,即使再辣眼睛,也請堅持陪爸媽看下去!

因為,你有一個艱鉅而偉大的任務:勸他們理性對待廣告!

這些中老年電視劇的前後會插播很多醫藥保健品廣告,動不動就宣稱xxx可以降血壓,無效退款

講真,深受高血壓毒害的老爸老媽非常動心,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咔咔一下大幾千整套買回來。

殊不知,這不僅浪費了錢,還埋下了一個禍根。

目前,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非常多,每種藥物降壓機制各不相同,病人們的情況也都不一樣,需要對症下藥,一切遵醫囑。

一個醫生朋友跟我講的案例:

一個老太太不吃醫生給開的藥,去吃電視上宣傳的藥和保健品,

一段時間後感覺很不舒服,反饋給商家,他們說這是好現象,說明起作用了,

4.只吃藥,不監測血壓

這樣的行為等同於你只給汽車加油,卻不給汽車做保養,對於你的身體來說,你不是一個合格的主人!

千萬別覺得麻煩,定期對血壓進行監測並記錄,可以掌握用藥與血壓變化的關係,也方便醫生全面瞭解你的情況

比如需要用多大劑量,如何聯合用藥等等,這樣才不會讓高血壓出來作妖。

好了,今天的知識點已放送完畢,也許一時半會,你們很難全部做到,

但至少,降低了你對疾病的恐懼感。

記得轉發出去,解救更多仍在恐懼中的人們。

參考文獻:

[1] 顧景範,孫長灝等.臨床營養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319-322.

[2] 金惠銘; 王建枝.病理生理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 2011, 3.5: 42-93.

[4] 顧景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J].營養學報,2016,38(6):525-530.

[5] 劉力生. 什麼是高血壓[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05,2:4-6.

總結:

1.容易招來高血壓的因素

①高鹽飲食

②長期精神過度緊張

③缺乏運動

④其他:飲酒、肥胖、上了年紀、遺傳

2.預防高血壓的健康生活方式

①減少鈉鹽攝入

②增加鉀的攝入

③控制體重

④戒菸限酒

⑤每週至少做3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

⑥放鬆心情

3.高血壓患者的服藥誤區

①得了高血壓不願意服藥

②隨著感覺來用藥,症狀輕了就停用或者減藥

③自行買藥

④只吃藥,不監測血壓


維他狗營養家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

我認為避免高血壓一句話概括——“管住嘴,邁開腿”

為什麼這麼說呢?

“管住嘴”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飲食。

1、要限制鈉鹽的攝入:日常的飲食要以清淡的為主,不能吃太重口味的食物。

2、要限制糖分的攝入:日常的飲食也要對含糖分高的食物忌口。含糖量過高的食物會在體內轉換為脂肪,容易導致動脈硬化。

3、要限制膽固醇量的攝入:我建議我們日常飲食尤其要注意少吃甚至不吃動物的內臟肝肺等食物。這些食物不僅膽固醇含量高,容易造成動脈硬化,還容易造成“三高”。

4、要限制菸酒的行為:高血壓患者不能吸菸也不能喝酒,菸酒過量會導致心肌梗塞和腦中風。

“邁開腿”就是要注意保持自己日常的運動量。

1、人每天要有適當的鍛鍊,即使一整天坐在辦公室,也可以找機會到處走走,不要成為工作的“奴隸”。

2、自己平常可以做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果不喜歡跑步、打球這種激烈的運動,可以選擇快步走、或者選擇瑜伽等慢一些的鍛鍊方式。我個人非常討厭跑步,但是我喜歡打乒乓球,乒乓球雖然也是對抗性運動,但是運動方式較為緩和,不像打籃球、打羽毛球等運動一樣劇烈。而且女生打乒乓球可以鍛鍊自己的反應能力。

最後我個人建議,除了“管住嘴,邁開腿”這些方式避免高血壓,平常還要多量自己的血壓,在家裡常備血壓計,以備不時之需。


高血壓管家


高血壓是慢性病,治療只能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

高血壓患者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的心情

平時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一定要避免高度緊張,在工作之後建議可以休息10分鐘左右,可以散散步、做個操來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情,心情不好時要轉移注意力,不要出現情緒緊張的情況。因為高血壓患者如果長時間心情低落的話,就容易出現腦溢血的一系列症狀,對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一定要多加註意。

2、忌菸少酒

平時一定不要吸菸,因為吸菸會加快心血管收縮容易引起心跳加快的情況。平時也不要喝太多的酒,少量喝一些酒可以增強血管彈性,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但是如果喝太多的酒就容易對心血管有比較大的刺激性,百害無一利。

3、低鈉飲食

高血壓患者平時不應該攝入太多的鈉元素,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應該超過5克,鹽分會讓水分滯留,也容易加重我們的心臟負擔。可以吃一些纖維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應該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早餐應該吃的清淡一些,不可以太油膩,晚餐的時候應該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4、適當鍛鍊

平時應該注意鍛鍊身體,但是不要劇烈運動,可以打打太極拳、散步等,這樣的話可以很好的增強血管的收縮能力,對降低血壓也是有比較不錯的效果的。

5、注意保暖

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暖工作,因為氣溫驟降就會讓我們的身體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極其不利的,現在天氣逐漸轉涼,做好保暖工作是極其重要的,一定要多加註意。

溫馨提示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一定是要多加註意的,不要攝入太多的脂肪,如果吃太多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就容易引起血液膨脹、血壓升高的情況,對患者是非常不利的。平時也要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不要大喜大怒,不然的話,容易刺激神經,提高血壓,患者在各個方面都是需要尤其注意的,儘量避免血壓升高的情況。


跪射俑


雖然現在得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患病率逐年升高,但我們要知道,上面這些因素不僅僅會影響高血壓患病率,也應讓我們更加註重高血壓的預防。

一、生活因素

不良的生活因素會加大高血壓患病率風險,因此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是預防高血壓最重要的一步。

1、飲食上拒絕高鹽、高糖、高脂肪等,保證三餐的均衡和規律。

2、不沾菸酒,菸酒對身體傷害不僅僅是引發高血壓。

3、堅持運動,使身體保持活力,並且防治肥胖。

4、心態放鬆,如果長期精神壓力過大,心態較差,疾病也會找上來。

二、定期檢查

先進的醫療技術不光能增加高血壓知曉率,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進行提前預防和及時治療。一般人最好能夠一年體檢一次,這樣能及時瞭解健康狀況,防治疾病。特別是年齡越大的人群,更應定期體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