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孫悟空取經前十萬天兵都拿他不住,為什麼取經路上遇到妖怪還要請神仙幫忙?

隔壁老何911


個人觀點認為,主要是因為下列的原因:

(1)筋斗雲。孫悟空會駕筋斗雲,這是眾所周知的。而且孫悟空的筋斗雲一去就是十萬八千里。因此,一旦孫悟空祭起筋斗雲來,十萬天兵就只有望“猴”興嘆了!

在《西遊記》小說當中,有且只有兩位“大佬”能夠完勝孫悟空的筋斗雲。其一是如來佛祖。孫悟空正是因為逃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才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其二就是大鵬金翅雕。大鵬雕僅需要扇兩下翅膀,就可以趕超孫悟空了。

(2)責任與擔當。唐僧把孫悟空從五行山下釋放出來了。然後,孫悟空接受觀音菩薩的點化,拜唐僧為師並且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從此,孫悟空就不再是一隻“野猴子”了;從此,孫悟空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例如,在鎮元大仙的五莊觀,孫悟空推倒人參果樹之後,孫悟空是完全可以一走了之的。但是,事實上孫悟空並沒有這樣做。另外,憑孫悟空的本事,飛過火焰山也只是小菜一碟而已。但是多了唐僧和豬八戒等人,孫悟空只得想辦法去取芭蕉扇來滅火了……

(3)都是法寶惹的禍。在保唐僧西天取經的路上,孫悟空所碰到的妖怪吧,本來憑真實本領的話,是沒有多少個妖怪是可以勝得過孫悟空的金箍棒的。但是,不管是從哪裡來的妖怪幾乎都有很厲害的法寶,這使得孫悟空很無奈也很無語。比如說,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的一個“圈圈兒”,即便是太上老君本人也無可奈何;而觀音菩薩的做騎“金毛狻”的鈴鐺兒,可以導致火山地震……而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是沒有這些“法寶”來牽絆的!

所以,在取經的路上孫悟空一遇到妖怪,基本上都要請各路神仙來幫忙了!








騎蝸牛走高速


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孫悟空在取經前和取經時的實力是沒有變化的,甚至可以說比取經前,還多了一樣本領,就是觀音菩薩給的三根救命毫毛。

那麼,孫悟空在取經前能夠抵擋十萬天兵,並且能夠大鬧天宮殺的玉帝伏桌求救,可以說本領是十分強大了,可我們看那十萬天兵的組成,李天王、哪吒及四大天王還有那滿天星宿,所領十萬天兵,陣容十分強大,可在個體實力上並沒有相當突出的,況孫悟空只一招筋斗雲,十萬天兵就無人能追的上,這就已經使孫悟空立於不敗之地了。同時,天庭上的那些大神都並沒有出手,都不過是虛晃而已,打勝了,沒有多大功勞,打敗了反而丟了千萬年的威名,直到最後二郎神出戰,太上老君才堪堪的拿出一個自己的法寶金剛琢居然還是當石頭用的。因而這個聲勢浩大,實力不濟,大神不動,法寶未出的十萬天兵,孫悟空自然能夠抵擋。

而在取經路上,孫悟空的表現並非實力不濟,而是因為孫悟空一早便知這取經任務是如來佛祖定下的,甚至在取經路上孫悟空多次表示何必讓一個凡僧跋涉十萬八千里來取經,自己兩個跟頭給背過去不就行了,而如來和觀音都說過要想取得真經必須經歷艱難險阻,因而孫悟空知道取經路上所有的妖魔都是考驗而已,都是早已安排好的,並且這考驗也只是針對唐僧,所以在取經路上孫悟空就顯得不是那麼積極,只要打聽到了妖怪來歷,自己基本就不出手了,何必在挨那個累呢,可是再面對沒有背景的妖怪時,孫悟空的實力和忠心還是很突出的,比如白骨精,寧願忍受緊箍咒也定要除掉白骨精,實力和忠心都是不用懷疑的。

另外,就是這些妖怪用的主人的法寶的確厲害,孫悟空幾乎完全無法招架,可我們看孫悟空除了一根金箍棒外加個逃生的本領筋斗雲,再一個騙人的把戲七十二變,哪還有什麼強有力的本事或法寶,因而孫悟空在這些大神降伏自己的坐騎或寵物時,孫悟空總是想私藏些法寶,可一次也沒成功。

由此可見,孫悟空的差可以說是最容易的艱鉅任務,自然的也就會造成我們所看到的前後不一樣的變化了。






文子905808


《西遊記》本質上不是魔幻小說,而是唐僧師徒的修行之路。

孫悟空自身性格的變化尤其有代表性:最初猴王沒學本領,初遇菩提祖師,他說自己的性格是:

“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自稱一生無性的猴王學了本領後開始有了性格,顯露了本性,被逐出山門。但是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猴王不吸取教訓,後來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及至被唐僧救出來,去西天取經,在現實面前一步步找回了自我。

年少輕狂,不可一世是想法你有沒有?

《西遊記》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孫悟空最後被封為鬥戰勝佛。所謂“佛”,就是“覺悟者”的意思,是屬於佛家的說法,那麼孫悟空的受封應當是屬於西方極樂世界。在佛家並沒有職位的高低,在道家也一樣,吳承恩這樣寫,主要是想借這個來影射當時的社會和官場。不過從佛家的觀點來看,“佛”是最高的悟道者,其次是“菩薩”,再者“羅漢”。


及時雨宋尚春


我覺得,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是拼盡全力的,取經路上就不是了。

悟空從一隻石猴,一路成長,直至成佛,成長過程是有跡可循的,其中就包括了對武力的使用。大概,就是在大鬧天宮後,他就明白了武力解決不了一切。

西遊世界裡誰最厲害?其實沒有答案,因為第一,好多頂級大咖並未出過手啊,包括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也只是扔了下金剛琢就打倒了悟空。第二,西遊世界是講集團利益的,這顯然是錯綜複雜的,能打固然重要,但若只能打,絕對不行!

別說悟空,八戒、沙僧也是幾乎從不盡全力打的,總是要反覆觀察、掂量,這方面八戒做得最出色,所以,我們說八戒是最聰明的。

舉個例子,師徒四人過通天河時(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由於妖怪顯然與觀音有關(從妖怪來時相伴的香氣,廟的名字),所以,悟空、八戒、沙僧都不往前衝!不得已動起手來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誰下死手!

還有,打蜘蛛精(這個故事我也非常喜歡),你看悟空他們,轉著圈,就不動手,一直墨跡到最後,才痛下殺手!

這樣的描寫太多了,所以,原因就是:打怪是功績,但如果打錯了,那就是錯誤,而且有可能是天大的錯誤!誰敢盡力?

比能打更重要的是,權衡、平衡好各方集團利益,只有多聯繫、多走動(還有比尋求幫助更好的理由嗎),還要會演戲。

這至少應該是原因之一。


鄭光赫


早期的孫悟空是自己創業,凡事都要身體力行,只能勇往直前,同時,他的見識少,不懂人情世故,全憑一股子勇氣。取經路上,他已經被納入體制,他學會了向領導多請示多彙報,遇事不必太認真,有功勞大家分。他還注意到許多“困難”本身就是領導之間利益分配不均的產物,遇到“困難”該找哪個領導,不能找哪個領導是非常講究的。上學的時候,學習了“72般變化和筋斗雲”,其實就是學會了“躲藏和逃跑”,並不是什麼高級的本領。取經路上他學會了用“圈子”,他發現如來讓觀音給他用了一個圈子(緊箍),鎮元大仙用袖子做“圈子”,兕大王用老君的圈子(金剛琢),黃眉童兒用東來佛祖的圈子(後天袋),觀音也用如來給的三個圈子。孫悟空也會用圈子啦!訛觀音的三根救命毫毛,在地上畫個圈讓師徒幾個不得出來,用化身(如來胡謅的所謂六耳獼猴)揍了唐僧,用犀牛精的角威脅如來給他地位,也就是說他在取經路上學會了用“人情”這個圈子,這才是他的最大的本事!

現在的人不是每天都在玩“圈子”嗎?


轉了三十多圈的驢


大鬧天宮是,神仙們是打工的,辦事意思意思一下就算了,不拼命;而孫悟空是自己創業,比較拼命。

取經時孫悟空是打工的,而且不懂經營管理的老闆還用各種規章制度限制孫悟空的行為,孫悟空就也意思意思一下就算了。而取經路上的妖精都是自己創業的,比較拼命。而唐僧肉能讓他們長生不老,有很大的價值。

馬克思指出:“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敢犯任何罪行。”而唐僧肉的利潤是長生不老,其利潤何止300%?起碼是1000%以上,於是妖精們就連天庭佛國都敢捅一捅。

於是…


崑崙奴王富貴


這個嘛就是精髓所在,如果孫悟空誰都不怕,取經之路當然是暢通無憂,更是一個筋斗完成的事為什麼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讓我們是不是想到了現實生活。

我們的日常生活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有時會聽其他人說某某人厲害,然而當他遇到一個比他更厲害的人之後,就會變得很老實,乖乖的。所以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經歷才能知道其中的快樂所在,人生沒一點波瀾起伏,怎麼會一浪更比一浪高呢,只有經歷多了,見識廣了,才知道走過的路是多精彩!


嘎子2132233080593


天兵天將那是國企員工,完成任務就行,走個過場,何必拼命?路上的那些妖魔鬼怪那是自主創業的,必須拼命。


日川岡坂zzZ


猴子鬧天宮的時候是造反,抓住就沒命了,當然要盡全力了。到了取經,其實大家都知道唐僧根本就沒有生命危險,哪個妖精也奈何不了他。因為如來的兩件禮物保證了唐僧安全。猴子滿世界請人就是利益均沾,誰為取經做貢獻都是莫大的功德。因此猴子請誰是給誰送禮呢!


老崔653471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