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值潮持續 股東大會延期 新年A股首批公告已出爐

A股鼠年開市倒計時,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

Wind也及時為投資者梳理出新年A股公司首批公告精選,供投資參考。

上修業績預期情況

A股公司年報預告持續更新中,多家公司公告預期上調。

1月30日,科華恆盛公告上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盈利1.76億-2.13億元,同比增長135%-185%,此前預計增幅為40%-90%。

創維數字公告稱,公司2019年預計盈利5.5億-7億元,同比增長65.83%–111.06%。

北部灣港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9億元-11億元,同比增長42.04%-73.61%。

全新好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2100萬元-31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慈文傳媒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1.6億元-2.1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龍泉股份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600萬元-9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股權激勵、業務進展情況

隨著鼠年開市臨近,已有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

1月30日,長城汽車公告稱,公司披露股權激勵計劃,本次激勵計劃擬授予激勵對象權益總計1.78億份,涉及的標的股票種類為A股普通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954%。

此外,還有公司公佈了最新的業務進展情況。

1月30日,長飛光纖發佈公告稱,擬與“中國華信”及其附屬公司簽署銷售及採購框架協議,與“上海諾基亞貝爾”及其附屬公司簽署採購框架協議。

資產計提減值、下修業績預期情況

年報預告披露同時,包括商譽計提減值在內的計提減值情況明顯增多。其中:

威創股份公告稱,因計提商譽及其他資產大額減值,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億元至-14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58億元

長江健康公告稱,公司預計2019年虧損3.5億-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67億元,預計將對收購山東華信、長江聖瑪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總額8.46億元左右。

達實智能公告稱,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5億元至-2.85億元;預計本期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為4.6億元至5億元。

青島金王公告稱,公司預計2019年業績同比下滑70%-80%,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總額預計2億元至2.5億元

萬里石公告稱,公司2019年度擬計提各項信用減值準備及資產減值準備4936萬元。

北京文化1月3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2019年預計虧損19.5億-2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26億元,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3.7億-14.7億元

樂通股份公告,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41億元,會相應減少2019年度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41億元,本次計提商譽減值準備事宜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博雲新材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1.9億元-1.5億元,出現虧損。其中預計本期計提的商譽減值額為1.09億元。

達實智能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3.5億元-2.85億元,出現虧損。其中預計本期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為4.6億元-5億元。

長江健康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4.5億元-3.5億元,出現虧損。其中預計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總額8.46億元左右。

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26億元-24億元,出現虧損。其中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5億元-27億元

盛路通信1月30日晚間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6.5億元-5.5億元,出現虧損。其中預計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約為5.5億元—6.5億元,因相關資產減值測試工作尚在進行中,上述預計的2019年度經營業績及資產減值影響額為初步測算結果,實際金額需依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資產減值測試評估報告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後數據進行確定。

*ST康得1月30日晚間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80億元-40億元,出現虧損。業績變動主要原因說明如下:

1、經營性虧損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虧損約10-15億。

2、債務擔保損失報告期內,相應承擔損失約15.4億。

3、金融資產投資損失報告期內,確認損失約20.9億。

4、減值損失報告期內,公司確認減值損失約4.7億元。

5、資金損失公司子公司對外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公司在確認債務的同時,相應確認損失約4億元。

綜上所述,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債務擔保損失,金融資產投資損失,減值損失等非經常性損益事項所致,影響金額約45億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下修業績預期。其中:

1月30日,輝豐股份公告下修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淨虧損2.5億-3.5億元,此前預期為虧損1億-2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5.5億元。

亞聯發展公告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虧損1.3億-1.7億元,此前預告盈利2500萬-3500萬元

亞瑪頓公告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虧損3000萬-4000萬元,原預告盈利500萬-1000萬元

中超控股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虧損2.8億-5.5億元,此前預告虧損7000萬-1.05億元。

中恆電氣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盈利同比增0-20%,原預告同比增50%-80%

永東股份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8100萬元-9800萬元,同比下降64.73%-70.85%。

國際醫學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3.81億元-2.74億元,出現虧損。

*ST沈機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31億元-25億元,虧損金額有所擴大

八菱科技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3.6億元-2.8億元,出現虧損。

*ST天聖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2.65億元-2.15億元,出現虧損。

合眾思壯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虧損6億-9億元,此前預告虧損2億-3億元。

實豐文化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639萬元-959萬元,變動幅度為-120%—-70%。

海源復材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5.0億元-4.5億元,虧損金額有所擴大。

金固股份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2000萬元-3000萬元,同比下降81.73%-87.82%

光華科技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1346萬元-2019萬元,同比下降85%-90%

京漢股份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1000萬元-2000萬元,同比下降87.29%-93.64%。

哈工智能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3500萬元-4500萬元,同比下降62.61%-70.92%。

此外,1月30日,長安汽車公告稱,預計2019年虧損24億-2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6.8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業績下滑,主要受銷量下滑影響。

股東減持情況

隨著減持期限屆滿,多家A股公司公告股東減持計劃。其中:

1月30日,周大生公告稱,減持期限屆滿,北極光投資合計減持2.9547%公司股份

美利雲公告稱,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寧波賽特、寧波賽客、北京雲諾合計減持2.59%公司股份。

愷英網絡1月30日晚間公告稱,減持計劃期限屆滿,海桐興息減持0.28%公司股份。

通潤裝備公告稱,高管蔡嵐、王月紅合計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0.0327%。

海印股份公告稱,實際控制人之一邵建聰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

金溢科技公告稱,持股1.42%的高管擬減持不超0.36%。

海格通信公告稱,公司董事擬減持不超0.6832%。

海源復材公告稱,控股股東擬3個月內減持不超1%。

調查披露說明情況

1月30日,*ST索菱公告稱,截至本公告發布日,公司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結論性調查意見或相關進展文件,如果收到相關文件,公司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對證監會關於計提減值的問詢函做出回覆。其中:

萬達電影回覆關注函稱,公司對併購影城業務在2018年度未計提商譽減值而在2019年計提大額商譽減值,其原因系行業發展變化及併購影城自身經營隨之發生變化所致,具有合理性

天廣中茂回覆關注函稱,本次業績修正具有合理性,不存在利用資產減值進行利潤調節,不存在本期進行業績“大洗澡”的情形

*ST北訊回覆關注函,公司不存在與利安達事先達成約定或不正當的利益安排。

多家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司公告業績預期、業務進展等情況外,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1月30日,有多家公司公告臨時股東大會延期。其中:

*ST長投公告稱,因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延遲本市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的通知》要求,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將延期至2020年2月20日(週四)下午2:30召開。

雲天化公告稱,根據2020年1月29日雲南省委省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的相關通告的要求,為配合省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原定於2020年2月4日召開的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計劃延期至2020年2月14日上午9時。

粵泰股份公告稱,鑑於目前廣東省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為響應國家關於抗擊疫情的號召,公司決定將原定於2020年2月3日召開的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延期至2020年2月10日召開。

空港股份公告稱,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公司決定將原定於2020年2月4日召開的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延期至2020年2月12日召開。

*ST廈工公告稱,為配合各方監管工作並維護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原因,公司決定將原定於2020年1月31日召開的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延期至2020年2月5日召開。

下週市場怎麼走?

中金公司王漢鋒研報表示,投資者普遍關注節後開盤對A股及港股的影響。與武漢肺炎疫情最可比的事件是2002年年底到2003年上半年非典事件。總體上,當年的非典雖然也引起了市場階段性情緒緊張和劇烈調整,但後續經濟繼續企穩復甦,回顧來看,非典疫情並未改變經濟及市場中期的趨勢。

報告分析,本次武漢肺炎疫情從2019年12月8日出現首個案例到今年1月中旬左右,可能屬於市場對此認知不足、反應溫和的階段,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整體繼續反彈。從1月下旬開始,隨著武漢疫情得到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重視,市場對其影響認知更加充分、對其後果也開始更加擔心,市場逐步演繹至第二階段

從幅度上看,如果以當年非典疫情作為基本情形來參照,市場指數可能還有4-5%左右的回調空間。當然,當前武漢肺炎疫情仍在演化中,後續實際情況仍需要繼續緊密跟蹤。

總體上,報告認為武漢肺炎疫情可能繼續影響短期情緒和節奏,但不改變中期市場向好的方向

策略方面,報告認為,目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在回調後更具吸引力,對市場中期走勢仍持積極看法,短期情緒影響下的回調提供了低吸優質標的機會。短線的投資者可以關注疫情進展,根據情況來看後續疫情潛在穩定的時間點來參與受疫情影響重的板塊的短線反彈。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是我們中期看好的主要趨勢。

天風證券劉晨明團隊研報分析,節前指數快速回調,一方面有減倉資金的衝擊,更多的是對武漢肺炎疫情發酵的反應。節日期間,疫情升級、海外市場大跌,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節後行情的擔憂。

報告判斷,從當前市場跌幅和非典時期最大跌幅比較來看,指數還有一定下跌空間,但幅度可能不大,若節後開盤出現明顯低開,建議逐步佈局。

報告還提出,戰略層面,把握核心矛盾,即全年景氣主線:借鑑“非典”時市場表現,疫情對市場的衝擊可能是階段性的,且不改變市場的板塊風格。

其中,疫情升級時,抗跌行業可能為前期強勢行業(科技股)及醫藥。行情轉折點可能發生在疫情開始緩和時,這時可階段性佈局超跌反彈。但疫情結束後,市場大概率仍遵循原來的景氣主線,即科技股行情

本文源自Wind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