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到底有多強大?百度、騰訊、拼多多他們能超過阿里嗎?

37度紙包魚


阿里巴巴目前的電商變現能力無人能出其右。年均30%以上的增長是毫無壓力的。而且阿里巴巴幾大業務板塊都非常值得期待。

而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巨頭,其實因為把控微信的張小龍的剋制,變現能力相對弱一些,或者說張小龍不願意做飲鴆止渴的事情。所以騰訊最大的收入來源是廣告和遊戲,而遊戲與國家發展大計有所衝突,相對沒那麼健康。但是騰訊通過投資參股各行業的公司得到的收益,或許數年之後會讓它賺得盆滿缽滿。

百度是一個技術驅動型公司,目前暫時落於下風。如果哪天在自動駕駛及人工智能等領域能有所作為,可以保持中國互聯網前十的地位。

拼多多作為淘寶競爭的另一極,實際上目前還沒法和阿里巴巴比,但是它一定是一個必要的存在,在合適的時機,變現能力是可以很高的,有可能超越百度。


石頭涉獵


1、阿里巴巴一開始是BAT中最弱的

我們現在感覺阿里巴巴是最強的,但是其實BAT當中一直領先的是騰訊,阿里一直是忠中後位的,一直到最近六七年阿里巴巴才趕超上來。

2011年阿里巴巴的營收也才20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47億元;騰訊當年的營收是285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02億元人民幣;百度當年的營收是145億元,淨利潤66億元。

到了2015年 騰訊的營收是1028億元,淨利潤291億元;百度的營收是663億元,淨利潤324億元;而阿里的營收是943億元,淨利潤688億元。

而在過去的12個月中,阿里巴巴的營收是4108億元,淨利潤是917億元;騰訊的營收是3397億元,淨利潤900億元。百度的營收是1061億元,淨利潤是126億元。

從上面這組數據也可以看出,阿里的營收增長勢頭是最猛的,淨利潤也是如此,這個就是阿里為什麼是目前市值最大的企業,騰訊排名第二,但是騰訊和阿里的差距也開始拉開了,而百度的營收早就不是和騰訊阿里一個級別,所以百度的股價一直上不去這是有原因的。一家只有126億人民幣淨利潤的企業,而且是負增長的企業,能夠給予20倍的動態市盈率已經是不錯的估值,所以百度的估值只有361億美元,合計2500億人民幣的估值。也就相當於是20倍的估值。

百度還有一個機會就是人工智能,這是百度未來的 想象空間。而搜索業務已經是江河日下。

2、騰訊未來的發展不如阿里

騰訊未來的發展不如阿里,這個觀點筆者在一篇文章中專門講述過,這是由兩者的不同行業屬性決定的,這個和經營者無關。

簡單來說就是阿里的用戶會 越來越愛在阿里平臺花錢,而且會越來越多的年齡階段的人在阿里花錢,而騰訊的用戶在騰訊上面花錢是和經濟增速有關的。

打個比方,一個80後的家庭,每年在阿里花5萬元,他的家庭收收入每年增長10%,但是也許下年這個家庭在上面花的錢增長比例是20%,甚至更高,這是因為在線上 花錢的比例在增長。

而騰訊的遊戲收入不會是這樣的,小孩的遊戲支出增長幅度是由父母的收入增速決定的,而成年人的遊戲支出增長幅度也是由他的收入增長幅度決定的,而不會出現在遊戲上突然多花錢的現象,而且,年齡越大,花的錢可能越少。

而且社交帶有強力的文化屬性,而電商貿易就不會,這個就決定了阿里巴巴走出去更容易,而騰訊走出去就很難。

3、拼多多能夠挑戰阿里嗎?

拼多多挑戰不了阿里,拼多多能夠挑戰淘寶,阿里的業務已經太豐富了,但是這些業務的核心還是電商業務,其他的業務都是在電商這顆大樹上的枝葉,拼多多目前是專攻電商,如果能夠挑戰淘寶,那麼就會動搖阿里的根基。

拼多多是最有可能做M2C模式的平臺,如果這個模式能夠實現,那麼他會超越淘寶,成為新一代電商霸主。

據黃錚的內部講話,拼多多的平臺實際支付金額已經超過京東平臺。當前電商行業的包裹數量的增量主要是來自於拼多多,而且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4.6億,是電商領域增速最快的平臺,京東已經停滯在3.1億了,淘寶也在6.5億用戶,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在明年會追上淘寶嗎?


壹號股權


憑什麼說,騰訊沒有阿里大?假如你手機只能留三款app,我相信一定有微信。就憑這一點,阿里就望塵莫及。


散了個步丶


說到阿里巴巴,很多人的第一反映是淘寶天貓,其次是支付寶,但其實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的阿里巴巴早已經不是一家單純的電商平臺了,現在阿里巴巴其實已經成長為了一家商業帝國。

阿里帝國的版圖

阿里巴巴的版圖有多大呢?可以說超乎你想象,基本上已經遍及了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全資的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餓了吧、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淘票票、優酷土豆等等。擁有但不完全控制的公司還包括眾安在線、恆生電子、新浪微博、陌陌、蘇寧雲商、三江購物、華誼兄弟、號百控股和京投銀泰等多家上市公司。

在2018年發佈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總共有164家創業公司進入獨角獸榜單,其中榜單前10阿里系佔得三席,分別為螞蟻金服,阿里雲和菜鳥網絡,榜單排名依次為1、4、6位,而阿里雲更是在雲計算領域排名第1。根據阿里巴巴發佈的財報顯示,2019財年全年營收為3768.44億元,淨利潤802.34億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182位。

百度、騰訊、拼多多他們能超過阿里嗎?

百度主要是在搜索領域稱霸,另外在之前陸奇在的時候,曾經帶領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發力,所以目前百度就在搜索及人工智能方面有優勢,其餘生態鏈方面做的不盡如意,從BAT三家中百度的市值只有其餘兩家的零頭就知道百度要超越阿里,基本沒有什麼可能。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至今只有4年多的歷史,能做到如今的規模,可以說很不一般,但就目前來說拼多多也只是在電商的板塊中搶佔了一塊低端的蛋糕,且其本身的定位就是便宜低端,所以拼多多在電商領域的表現基本已經到頂了,要滅淘寶、天貓以及京東是不可能的事情,成立時間晚,僅靠電商的一部分蛋糕,要實現全面的佈局很難,因為市面上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現在要在挑戰,燒的錢那不一般。

騰訊是唯一一個可以挑戰阿里巴巴集團的企業,兩家企業目前不相上下,無論是在市值上、利潤上,還是在生態鏈的佈局之上,特別是阿里有的,騰訊基本都可以抄襲或者投資佈局,但是騰訊有的社交(微信)是阿里所無法具備的,所以騰訊是完全有可能超越阿里巴巴的,這個從微信支付不斷強佔支付寶的市場即可看出。

目前阿里巴巴所佈局的每一個產品,騰訊基本都有與之匹敵的對手,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網上可查已知的兩者佈局的產品及行業分佈,騰訊都佔據著更大的優勢,所以未來有機會能超越阿里的,目前來看就只有騰訊一家。


鯉行者


一、電商領域的霸主地位

目前國內電商平臺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別是阿里、京東、拼多多。之前劉強東說京東在5年內必定超過阿里,拼多多也在最近幾年迅猛發展,用戶規模達到了5億。

從各類新聞報道中,似乎阿里的地位岌岌可危了,後面群狼追趕的越來越近了。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在2018年統計的三大電商平臺GMV中,淘寶加天貓的GMV總額達到了6.5萬億人民幣的規模。

這個規模超過了整個浙江省的GDP了,距離2019年整個山東省的GDP也就幾千萬的差距。所以阿里的強大,是如此恐怖的地位。

再看看京東和拼多多的GMV,分別是1.7萬億和4100多億。拼多多和京東加起來,還不到阿里的1/3。所以短時間內,這個差距不會縮短,甚至會隨著阿里的線下佈局,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大。

最後看一下,全球電商老大亞馬遜的GMV,僅僅為344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2.2萬億左右,剛剛達到阿里巴巴1/3的規模。

亞馬遜在全球賣的商品,抵不上阿里巴巴在國內賣的多,所以這就是差距。

二、未來科技領域的競爭

在互聯網公司中,最早佈局AI領域的就是百度和阿里。雖然百度做的非常早,但是效果一直不怎麼明顯,不管是關鍵技術的突破,還是市場表現,似乎沒有任何亮點。

反倒是阿里在阿里雲的突破,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現在已經佔領了全國50%以上的雲計算份額。而云計算,是以後AI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所以在未來的科技上,阿里要遠遠超越了百度。

阿里還投資了目前在深度學習,視覺識別,最有潛力的兩家公司,分別是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這在未來都將成為阿里巴巴的技術基礎,和市場競爭優勢。

三、市值第一

目前國內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就是阿里巴巴了,阿里最大競爭對手應該就是騰訊了。截止當前,阿里在港股的市值為4.68萬億港元,騰訊在港股的市值是3.74萬億港元。

在最近幾年中,貌似騰訊和阿里都在進行糾纏,並且成螺旋式的上升。但是我們把時間再往前看一下,你會發現阿里的發展速度,對於騰訊的速度來說,完全是碾壓級的。

在幾年前,騰訊還是一直高於阿里的,但是這幾年差距越拉越大。這一部分原因得益於,阿里的全球化佔領,不僅要把中國的產品賣到全世界,還要把全世界的產品賣到中國來。

相比之下,騰訊在全球的投資,基本都是陷入遊戲領域,自己的產品也走不出去,所以兩者的市值越來越大了。


小漁的創業信條


目前市值騰訊一直都是處於領先地位,不知道提問者是何居心,隨時可以從現在到過去兩年時間裡,騰訊都是優於阿里市值的。而且騰訊在社交和遊戲上都是處於霸主地位,但是阿里平臺現在已經被京東和拼多多瓜分市場。從長遠角度來看,騰訊會持續拉開阿里市值。噴子鍵盤俠不要給我說有什麼支付寶阿里雲什麼的東西,你有這些同樣的騰訊也可以有,只是騰訊沒得阿里這麼高調。不出意外,5年後騰訊市值至少拉開阿里500億美元。


解放碑大空翼


阿里巴巴從市值上超過騰訊,百度,拼多多,曾經的BAT已經已經不在有,百度一落千丈失去了寶座。阿里巴巴最新總市值4300億美金,騰訊最新市值3350億美金,拼多多市值220億美金,百度市值409億美金,也就是說阿里巴巴集團總市值是騰訊,百度,拼多多總和。
阿里巴巴有支付寶,淘寶網,天貓,阿里巴巴批發,速賣通,阿里雲,這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產業,除此之外其他收入來源投資和副業,比如鹹閒魚,優酷視頻等,而騰訊主要業務收入來源是廣告收益,遊戲,微信廣告收益,被很多人詆譭馬化騰是因為賺青少年的錢,毒害青少年,但這並不能阻止騰訊的發展趨勢。


拼多多和百度市值綜合不足一千億美金,百度因為產品單一性,搜索排名的指標權重被質疑,被相關部門調查導致股價一路下跌,公司高管辭職,拼多多是互聯網電商奇蹟,只永三年時間在美國拉斯達克上市,220億美金市值已經很了不起了。

阿里巴巴到底有多大呢?業內人事稱,阿里巴巴的雲系統非常強大,美國已經感覺到危險,這個系統叫飛天系統,是阿里巴巴的最主要核心技術,而且阿里巴巴有世界級的支付寶,天貓商城,阿里巴巴這三大板塊是阿里巴巴集團收入最可觀的來源,想超越阿里巴巴需要有足夠技術能力,目前騰訊有這樣苗頭,因為騰訊有社交,用戶量突破10億人,但核心技術上距離阿里巴巴有一定差距,市值相差1000億美金,拼多多喝百度十年內不可能超越阿里巴巴。謝謝


趙耀專欄


我是老九,我來回答,百度、騰訊、拼多多能否超過阿里。

首先要排除的就是拼多多,拼多多現在確實擴張很快,但是想要在同行業競爭中打敗阿里實在是太難了。因為像阿里、騰訊兩大巨頭在各自核心業務建立的壁壘太高了。其實拼多多能成長這麼快,後面離不了騰訊的扶持。即使強如騰訊、在歷經了拍拍網、易迅、京東、拼多多,也沒有撼動阿里電商一哥的地位。

其次百度也可以排除了,百度和阿里沒有同業競爭,但是百度移動互聯網時代錯過的東西太多了,百度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新興事物都有參與,但是一個都沒有做起來。連核心業務搜索在移動互聯網也被瓜分的差不多了。目前百度在國內還處於領先地位的就剩搜索、愛奇藝、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百度網盤,這些業務現在盈利的只有老業務搜索。

再說騰訊,騰訊目前應該和阿里是一個等級的巨頭,各自在各種的領域領跑。社交領域騰訊目前沒有競爭者,遊戲領域騰訊也沒有競爭者。網易對騰訊的威脅不大,騰訊在遊戲分發領域有三大法寶,微信、QQ、應用寶。現在像以前很火的網遊征途、問道、做成手遊以後,廠商也會選擇和騰訊合作運營,因為騰訊的流量實在是太強了。

阿里的創新能力比騰訊強、騰訊比阿里更保守,更貼合國家政策。

阿里推出了餘額寶、借唄、相互寶、商家收錢提現免費。騰訊的理財通、微粒貸、商家收錢提現免費都是跟隨阿里在走。騰訊比阿里沒有社會責任感,騰訊是那種只要沒有人來搞我,我就一直收錢,絕對不改變,不降價。

阿里對外投資文化不如騰訊

阿里收購別人是:來兄弟,我帶你玩!

騰訊收購別人是:來兄弟,我們一起玩!

所以騰訊收購的企業到最後走的都比阿里收購的企業好

阿里的激進政策容易和國家政策交叉,而且阿里的壁壘沒有騰訊深,阿里的電商在歐美行不通,但是騰訊在網遊時代是模仿者,在手遊時代已經是引領者,騰訊手遊在歐美、日韓市場已經常年霸佔暢銷榜。所以以後會不會騰訊大於阿里呢



吳老九


只有騰訊才有一戰之力。


我們來看一下今年8月份的收盤數據:


我們曾談過的BAT(百度、阿里、騰訊)三足鼎力,如今百度新一季業績淨虧損達3.27億元,股價暴跌16%,甚至市值不足阿里的十分之一,僅為450億美元。被後起之秀美團點評以452億美元超過。

近日,隨著拼多多股價再次大漲,百度又被遠遠的甩在後面。


拼多多與阿里無法比較


因為拼多多與阿里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公司,

拼多多的業務體系只能拿來跟淘寶比較。

根據京東、阿里、拼多多三家公司近日發佈的三季度財報,

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已迅速攀升至5.363億,超過京東的3.344億,

與淘寶的6.93億的水平正日趨接近。


但拼多多的擴張與其高額的營銷費是分不開的

三季度,拼多多經營虧損為21.235億元,

經營虧損率為28.3%,為三家平臺中唯一虧損的企業。


從圖中可以看出,阿里的經營利潤率最高,達到了31%;拼多多受市場營銷費用高企,運營虧損。

阿里327.5億元的淨利潤是京東的10倍有餘,拼多多虧損16.6億元。

這還怎麼比?


騰訊與阿里平分秋色

根據兩家交替領先的市值曲線,可以看出兩家競爭之激烈。


騰訊一直以港股第一股的姿態獨佔鰲頭

而隨著11月26日,阿里在港股市場的迴歸,第一天就搶走了騰訊的龍頭地位。

騰訊當前的市值約為4000億美元、阿里約為4900億美元

直接對比看,阿里似乎領先一步。

有專家預測,三年後兩家公司都會是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不得不說,阿里與騰訊的這場火拼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阿里的業務版圖


如今,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已經演變成零售商業生態。包括中國業務淘寶、天貓、盒馬鮮生Freshippo、銀泰百貨、阿里健康,跨境及全球業務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 、東南亞電商Lazada、天貓國際、考拉海購。



而零售商業也代替B2B業務,成為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現金奶牛,為阿里雲、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業務輸血。

此外,因淘寶網而誕生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也發展成一棵參天大樹“螞蟻金服”——從單純的支付工具延伸到理財、徵信、貸款、保險等服務,其於2018年6月完成140億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超過1500 億美元。


阿里投資併購版圖


截至2019年11月,阿里一共投資345次,總投資金額為4362.5億元。以此計算,阿里投資項目的平均高達12.6億元。

從分佈到各個領域的投資金額來看,在本地生活、電子商務與物流領域,阿里投入力度最大,投資金額分別為1176.6億元、943.5億元和615億元,而這三個領域都與阿里本身電商業務息息相關。



騰訊PK阿里

阿里巴巴的版圖不僅僅如此,和騰訊的整體裝入上市公司不同,

阿里還有一個最大的殺手鐧沒有上市——螞蟻金服。

目前螞蟻金服的估值高達1萬億,加上目前阿里的4萬億市值,總市值將達到5萬億,遠遠的甩開了第二名騰訊的3萬億。


阿里巴巴擁有基礎是電商,是最後的變現渠道。但是缺的是流量,所以收購和投資的公司要的都是它們各自持有的流量,把這些流量導入阿里系統進行變現。

騰訊擁有的是社交平臺,擁有的是大量流量。缺的是多元化的變現渠道,所以收購的企業都會接入騰訊的流量體系,把大量的流量導入這些公司,幫助企業變現。


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如果阿里投資企業的流量被吸走了,企業肯定慢慢就落寞了;

騰訊投資的企業獲得了大量流量,越來越好。

但是不得不說,阿里收購的企業給的錢都比較高,如果創始人想要快速變現,無疑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阿里和騰訊誰更優秀或者誰能活得更久,只能等時間和市場去檢驗了。


華埔商學院


你這個問題,本身是預設了立場,認為阿里巴巴極度強大,其他公司望塵莫及,但實際上這個看法是不正確的。目前國內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是平分秋色,前幾年騰訊的市值還比阿里巴巴高,馬化騰也是做過首富的,只是市場變化,業績波動,估值變化等因素影響,目前阿里巴巴市值領先騰訊。

先來對比一下營收:阿里巴巴2018財年(美股按財年計)營收為3768億元,騰訊控股2018年營收為3127億元。阿里巴巴比騰訊領先,營收高出20.49%。

再來對比一下利潤:阿里巴巴2019財年淨利潤為934億元,騰訊控股2018年淨利潤787.19億元,阿里巴巴淨潤領先,高出19.03%。

不過從財報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淨利潤增長了50%,而騰訊只增長了10%,也就是說在2017年時,阿里巴巴的淨利潤是614億元,而騰訊在2017年淨利潤為725億元,往前看一年,騰訊的淨利潤比阿里巴巴高出18%。(2017年騰訊業績增速遠超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和騰訊,國內兩大互聯網公司,呈現的是你追我趕之勢,暫時難分勝負,並不存在阿里巴巴極度強大,騰訊難以企及一說。兩家公司各有側重,阿里巴巴主營是電商業務,利用電商大數據發展金融科技,而騰訊主要是依賴於社交數據,通過數字廣告和遊戲盈利。兩家公司業務側重點不一樣,又有重疊,目前最大的競爭重合點在移動支付領域。

拋開營收、利潤和主營業務不說,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投資觸角無處不在,對國內的科技、新零售、區域鏈、人工智能等領域都進行了廣泛的佈局,其中在雲計算方法,阿里領先騰訊,在電商方面,騰訊放棄了直接競爭,採用入股京東和拼多多的合縱連橫術。

至於題主所說的百度,曾經風光過,但現在已經沒落了,曾經的BAT現在只剩阿騰帝國之爭,百度現在市值不到阿里巴巴或騰訊的十分之一(截至2019年10月11日),拼多多屬於後起之秀,在電商領域殺出了一片新天地,但業務較為單一,目前市值也不到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而且拼多多現在還是鉅額虧損狀態,談超越阿里巴巴有點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