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面試,面試單位讓說期望薪資,該怎麼說?

喳哩吱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好回答的。但是一定不能低於你在網上看到的他們標出的薪資。雖然有的單位,實際的薪資低於網上的報價,但這樣的不要去最好。最壞的說法,也得是等於,這是底薪,無責任底薪。

首先,大家找工作不一定非得貪圖掙多少錢,雖然絕大多數人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但這話不大適合說出來,尤其是面試的時候。在問到具體薪資要求之前,你可以先直接或間接的問一下單位的其他福利待遇,比如說年終獎、工齡獎、五險一金是否全等等,這類福利待遇比較好的單位,我相信他們的薪資不會差到哪裡去。

第二個我要說的就是,一定要多面試幾家單位,看看這個崗位目前的薪資水平如何。如果絕大多數單位,給的是同一個數字,那面試的時候,你可以重點按照第一條的思路來,先問其他福利待遇,最後回答薪資要求你就會很有把握了。

如果大多數的數字,還是沒有滿足你日常生活的需要,畢竟現在的生活成本很高,有的企業又不提供食宿,可以把自己的食宿基本費用加到這個數字上去。

第三、如果你面試的是一家比較心儀的公司各項福利待遇我估計應該比較不錯,可以在上份工資的基礎,或者是他們網上公示的基礎上加價20%或者30%,哪個高選擇哪個。

最後,說一點,網上說的一些平均薪資等,也是一個不錯的參考,但是總歸還是要按照自己的學歷、行業以及能力等等綜合而定的。

有一次,我沒有問發工資的時間,後來發才知道,第一個月的,第三個月底發,所有人都是,這概率也是沒誰了。

還有的單位,試用期之內的薪資,會按照轉正之後的80%發,說是什麼法律規定,其實法律規定的是不低於,而不是等於,這些你要知道。


二爺家的朽木


有的人工作,是為了實現夢想,有的人工作,是為了賺錢養家。我想大部分人都屬於後者,我也是如此,沒有工作我連吃飯都成問題,談何理想呢?因此,在面試的時候,薪資就是我們與工作單位溝通時避不開的話題,其中有一項叫做期望薪資,就是我們自己所期望的得到的工資。有的人會說,既然是期望薪資,我當然會說越多越好咯!這固然是句玩笑話,但是這個問題也不是隨便能回答的。

01

建議與招聘公告上的薪資差距不要過大

我們在瀏覽招聘公告的時候,肯定會看見該為公司招聘的職位、薪資、福利等各個說明,其中的薪資應該也有大致的數額,比如說5000、6000等。如果沒有明確說明,自己也可以對照目前的市場情況,大致估算該職位的薪資大概是多少。

那麼,如果我們選擇去面試,就應該對招聘公告上寫明的薪資是認可的,與自己的心裡預期沒有太大的落差。

因此,我在這裡建議大家,為了穩妥起見,大部分面試者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與公告上的薪資不要有太大差距。比如公告上寫著是5000,那麼自己就可以說成是5000,也可以是6000,但是不要差距過大。


02

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減期望薪資幅度

第一種情況,適合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剛剛進入工作崗位、經驗不是很豐富的人。那麼對於那些職場老鳥,能力突出的人,可以適當在期望薪資上太高自己的“價格”。

怎麼抬高?又該如何抬高呢?我想,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人,應該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崗位的各方要求、面試公司的狀況等情況瞭如指掌,特別是對於自己的工作能力這塊,應該擁有絕對的自信。

那麼,在回答期望薪資的時候,就可以拋開公告上的薪資,具體結合上一份工作的薪水,來適當提高或者減少數額。比如,自己是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的平臺,而主動跳槽到這家公司單位,那麼就可以在原來公司所拿薪資的基礎上,加上1000-2000元;如果自己是被炒魷魚的,這是千萬記住,姿態一定要放低,期望薪資與上一份工作的薪水持平或者略低就好。


03

面試人員較多,要抓住一切機會表現,包括回答期望薪資

社會競爭尤其激烈,在任何崗位面試人員應該都不會少,如果期望薪資不再作為一個簡單問題,而是變相考察面試者的能力的話,我建議大家,還是要謹慎為重。

那麼,該如何去判斷這個問題是不是面試問題呢?一是這個問題如果在最開始提及,而不是最後問起,一般都有考察的成分;二是如果這個問題摻雜在其他面試問題中,大多數可能為考察題。

那麼如果說這個問題作為面試者考察能力的題目的話,我們該如何回答才能表現自己,突出自己呢?我認為,還是要與眾不同為好,一般的回答過於普通,不利於在面試中脫引而出。比如,我可以這樣回答:我的能力決定了的薪資,而我的能力最終會被公司認可,所以,公司給出的薪資就是我的期望薪資。這個回答看起來有點耍滑頭,但是絕對能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也沒有故意標新立異的成分。

總結:看似簡單的回答,放在面試場上,絕對有可能成為一個陷阱,陷進去的人還有不少。因此,該怎麼說,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職場小偉


其實他只是想看你的理想工資,從這點就可以看得出來你上份工作的一個大概薪資待遇,再看下你的綜合能力。


樂影咖


市場行情是增長20%-30%. 超過太多會引起公司的反感,除非你有很充分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