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什麼樣的公司一定不能去?

用心趣活


這是一個在求職前、求職中以及拿到offer做選擇的時候,都會問到的一個問題,畢竟在哪工作關乎個人前途,肯定要慎重。其中經營主體或業務不合規的,肯定不能去,但還有一些常見的不靠譜的公司,你也需要慎重,比如——

  • 對工資福利和工作時間遮遮掩掩

  • 不尊重(不打招呼不介紹),直接用教導者的姿態談。

  • 求求職者出體檢費、工服費、培訓費。勞動法規定,這些費用應該是用人單位出的。

  • 面試問題奇葩且與工作無關(喝酒、才藝) ,一家投資公司問酒量、問會不會唱歌,問父母是幹什麼的,但是全程沒有問專業、簡歷上的內容。那麼這家公司拼渠道,而且拼的方式不是很好。

  • 全程老闆自己吹牛(PS:分清楚吹牛和藍圖,藍圖是有路徑和具體分析的,你能看出老闆是個專業的人;而吹牛也許僅僅是集中在市場規模上,卻沒有自己如何享受這幾十個億市場的具體理由)。如果老闆真的是全程吹牛,都顧不上詳細的問問你的情況,那麼這裡的業務很可能並不好開展。

接下來,我通過5個步驟,具體說說怎樣篩選僱主,其中提示到的地方你可以感受一下,是否是你在意的。

第一步,初試,對方給你初試,你也要初試他。

HR是我們認識公司的第一扇窗,所以公司面試你,你也開始面試他,從你與它接觸的第一步開始。訓練有素的HR一般會這樣:
1.會在邀約面試的電話裡,簡單的詢問你的工作經歷和求職意向,如果聊的不錯,會挑選雙方都合適的時間約你電話面試或者來公司面試面談。

2.邀約電話結束之後會馬上給你郵箱發麵試邀請,寫明面試的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等,還有的會在附件裡添加職位介紹及公司簡介。這裡也要注意一下,HR的郵箱,是否企業郵箱,有沒有落款?

3.在公司面試前,一般會讓你填一些個人信息的表格,有時候會有性格測試。

4.面試結束後,會在一週到兩週時間,以電話或郵件的形式通知你能否進入到下一輪面試。

如果一個HR能做到以上這些,那麼這個公司基本上可以通過你的初試了。

如果真個初試的過程非常隨意,那麼這個公司至少在管理上並不規範,你就需要考慮啦。

第二步,去面試前,進行信息核查

1.如果是你之前沒聽過的公司,要用天眼查、國家企業徵信系統看看其註冊、股東、勞務糾紛等情況。如果是知名公司那麼要核對一下面試地址、面試崗位與企業官網是否一致。這一步信息核查,是核查其合法性,是特別關鍵的,如果有疑問一定要慎重。

2.你可以在相關網站,比如官網、招聘主頁上查看一下該公司證照招聘的職位,預測這個崗位招聘合理性。

比如,這個公司目前銷售人員招的特別多,那麼,很有可能是業務擴張;

比如,這個公司所有崗位都在招聘(從前臺到人力再到研發和銷售),那麼,說明這個公司是初創公司;如果又發現公司已經成立幾年了,則表示公司內部正在經歷變化。

另外,你還可以關注一下你這個職位招聘了多久,在面試的時候留意一下,為什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呢?如果一個項目助理的崗位招聘了6個月以上也沒有招到,說明這個職位是有一定困難性的。

3.最後,看看公司的官網雙微是否齊全,信息更新及時嗎?有時候一家公司,一打開信息還是2017年的,最近都沒有更新。那麼,這家公司至少人員配備沒那麼齊全。當然,一些toB的公司,會因為覺得自己管理官網和雙微沒用,只要做好渠道就行了,而不重視這些,那也是可能的。

還有一個兩個竅門,

  • 扒一扒公司核心管理層:通過領英、百度百科、微博等渠道,儘量找到公司核心管理者的信息。特別是去創業公司,看看老闆的來頭很重要,這決定這家創業公司能不能有資源在早期活下去。

  • 一般到公司面試,會在前臺登記,登記表上會有來訪的目的,你可以留意一下近幾天的面試人數,如果往前翻幾頁,還是面試的,就可以大概知道競爭對手有多少。

第三步,面試時,他在觀察你,也要觀察他

面試,是最重要的觀察僱主的階段,所以這一步很重要。有以下6個方面的問題。

1、流程是否規範? 筆試、面試、初面、二面這些環節是否安排的不緊不慢有條理。

2、面試人身份? 面試官是否進行自我介紹,他的身份面試你是否合適。

3、面試官是否尊重求職者?有沒有輕慢的舉動,有沒有心不在焉,比如讓你等了很久不解釋,或者直接對你進行負面評價。比如我輔導一位女生,在武漢,求職一家工業公司,面試官問:你有男朋友嗎?說沒有,又問:為什麼沒有?有點尷尬,解釋後追問:你怎麼評價你的相貌和衣著品味?面試官自認為很機智,其實跨越了尊重的邊界。

4、是否圍繞簡歷和崗位提問? 我輔導的同學在百度、阿里、騰訊視頻,小米、快手這些知名公司面試,會發現面試官通常是認認真真的針對簡歷和崗位提問。比如一位同學應聘,騰訊視頻,面試官就問:你用B站嗎?你在B站上上傳過什麼?我看你的學習成績排名只有前50%,那麼是什麼原因呢?這表示面試官在面試你的時候,你做過功課的。

5、談業務的態度和語言,是否具體、熟練? 面試你的人,不管是HR還是業務部門,他怎麼評價這家公司的業務,是否非常熟練且有一份自豪感。如果有,那麼這家公司很顯然內部很和諧,而且大家都對公司有信心。我輔導過一位女生,在廣州應聘一家律所的律師助理,後半截這位女生主動問這名律師:咱們這裡比較集中的是什麼類型的案子?結果這位律師就開始吐槽自己的律所:管理不好,律師之間還惡性競爭,自己手裡的一些案源被挖走,公司品牌這幾年有下降等。

6、是否迴避薪資問題? 不談薪酬問題的面試是耍流氓,也許面試官不能當時回覆你,但是應該給一個大概的。我還見過一些面試官,談到薪酬問題就講大道理,比如年輕人不要太看重錢,要看重成長,這更要減分。很多創業公司民營公司也常見一些空頭許諾,比如老闆說:我自己已經財富自由了,我創業就是為了讓員工過好日子。這種道德太高尚的老闆,往往是做不到的。

特別注意:如果你已經花時間來這裡面試啦,就別傻坐著,邁開腿、睜開眼、走出去。不妨找個去衛生間的藉口在公司溜達一圈:一個是看看公司裝修風格,一個是看看公司現有員工的上班風格。在觀察辦公室風格時,可以相信你的直覺“你問問自己,長期在這個屋簷下工作,好不好?”

第四步,向招聘方主動提問

主動提問的時間包括電話面試和現場面試,主動提問的內容包括以下內容:

  • 工作環境,比如問辦公室分佈、問出差情況、問分公司的規模

  • 晉升機會,比如問職業通道

  • 薪資,問薪資結構,福利

  • 部門情況,如果是聽起來比較新的業務部門,比如用戶研究、地推等,可以問部門什麼時候成立的、部門規模、部門人員的專業背景。

  • 文化與活動,可以問公司有哪些培訓、員工活動。

第五步、收到OFFER,看OFFER的質量?

是否與面試所談一致?社保與補貼、工作時間是否清楚?崗位名稱、職責是否清楚?如果根本不發offer,或者offer規定內容不具體,也至少說明這不是一家管理規範的企業。


為好優姐姐


13年的時候,我結束了1年的北漂生活,回到了剛畢業就來的城市上海。回到上海之後休息了一階段,隨後就開始找工作,在網上投了一些簡歷,有一家公司打電話給我約我去面試。去了之後先是和HR聊了一下,聊完之後HR覺得我還不錯,於是直接就到董事長了,整個過程聊下來也還算可以,既然大家聊得都還不錯,那就再和HR聊一下,談談具體的薪資。

最後和HR聊的時候,HR告訴我他們是單休,這一點有些讓我意外,上海大部分的公司都是雙休,至少我很少碰到單休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特別諮詢HR。當我聽到單休的時候,我表示不太願意做單休的工作,因為實在太累了,我可以每天加班到凌晨,但一定要雙休。

HR聽到我這話之後便去和董事長聊了一下,然後回來跟我說,這樣吧,你可以雙休。我驚訝的問道:那麼其他人呢,其他人也雙休?HR說:其他人是單休,這是董事長給你的優待,你可以雙休。


聽完HR的話之後,我當場就崩潰了,公司還可以這樣,我又不是神,進來之後我自己雙休,我的上司和下屬單休,這不扯淡麼,除非我是神仙,進來之後他們業績突飛猛進,但我真的做不到啊。最後我拒絕了這家公司的邀請,覺得自己不適合,這期間他們董事長還親自給我打電話邀約我過去,越是這樣我越是不敢去。

為什麼不去呢?面試過程中我總結了幾個點:
第一、太隨便了,讓我雙休,別人單休,這樣也可以?

第二、對我期望太高了,全公司我一個人雙休,那你得對我抱有多大期望啊,弄不好我進來三個月就會被幹掉。

第三、董事長早上七點給我打電話,那個時候我還沒起床,面對他的邀請,我絲毫沒有覺得自己多牛逼,而是七點給我打電話,時間點不太合適吧,越是盛情邀請,期望值越高,最後死得可能也越慘。

當然,你可以說我沒有自信,沒有能力,很多人往往就是過度自信了,再說了,我還可以去其他公司,相比較下來,這家公司真是不能去。

綜上所述,以我工作多年的經驗來看,越是捧你的公司越要小心,因為他們對你的期望非常高,很可能高到你無法承受。


八魚先森


公司門面挺正常,但是工位空蕩蕩,領導辦公室、財務辦公室沒有資料,這樣的公司肯定有貓膩,快逃!

公司地址過於偏僻,或者是住宅區的,除了少部分工作室的。

還有就是員工不多 還都無所事事,工位沒有電腦和資料。

還有很多啦,我工作了快十年了,去年還是被幾個公司耽誤了時間,不是潛規則就是不正常發工資等等~防不勝防


WTFDAY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茉莉經歷幾個不是很好的公司,大概兩個,所以這次就把總結到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有其他建議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集思廣益,一起不在職場上掉坑。

第一,畫大餅的公司

茉莉之前面試了一個國企,其實也是一直在市內比較有名氣的企業,但是就是不知道為啥突然沒落了,茉莉說了突然,其實不突然的,大家以後凡是發現有些原來很紅火的公司,如果感覺他整體素質下降了,最起碼也要度娘一下看看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公司去面試的時候,因為都是本地人,就覺得挺信得過,然後領導當時就畫餅了,說公司的年齡大的人比較多,而且近年來,不少的中層都離職了,這裡茉莉米有認真聽,這裡是茉莉的錯。然後當時的領導就說,以後有很多晉升的機會,茉莉當時就只是聽到了這個,領導當時就是說晉升是妥妥的。

茉莉也是想著以後多點工錢,又看著這個是過往比較好的企業,喜滋滋的進去幹活了,進去後才發現,怪不得很多中層都離職,因為公司沒有按照流程來做事,都是一個領導說了算,怪不得啊怪不得,所以後來茉莉就走了。

所以其實所有的企業晉升或者是培養人才,都是有自己的路子的,剛剛才面試呢,誰又能保證大家都大有所為?這麼早就開始畫餅了,估計這個餅不好吃。

所以這個公司後來茉莉就辭職了。

第二,領導說和你十分投契的人

注意,這裡是說,領導情感上,表現出對你的十分的好感。其實這樣說吧,一次的面試不能說明什麼,一個人的談吐非常得體,當然是一種優勢,但是作為領導,見多識廣,而且請一個人回來,其實基礎來說,也不過對於領導和公司來說,是一個工具而已,如果領導對你這個工具表現出過多的熱情,茉莉就很懷疑他能不能判斷你的工作能力是否與以後的工作崗位相符。

茉莉就試過這樣,首先說茉莉是女生,那個領導也是女的,所以不存在其他情況。但是這個領導面試後就要求加茉莉微信,而且擺出了一副人生導師的狀態,積極的表明茉莉是可造之材,而且不斷表示很認同茉莉的工作態度巴拉巴拉。

其實茉莉是一個很冷的人,特別不喜歡職場的膩歪,後來事實證明,這位領導沒有什麼管理能力,用人也是全憑喜好,所以她的手下,比較多弱雞,這樣整個團隊就比較渙散。


綜合來說,正常的公司,正常的領導,都是職場上比較淡然的人,公司發展也會有固定的流程和程序,超過了這些的,奇奇怪怪的,都可以不去了。


Molly小秘書


工作6年來,也面試過很多回。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對於那些有明顯優勢 的公司,還是要提高警惕的。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貪圖小便宜。有以下這些情況的還是要特別注意的。


1.不談所招聘的崗位,只教你如何實現賺錢的夢想

這類型的公司大多數是傳銷。而且會給你洗腦。我剛畢業不久的時候曾經面試過一家。剛進入的氛圍就很奇怪,面試的地點雖然在辦公樓。但是進入有點金碧輝煌的,面試我的人不穿鞋在辦公室行走,手裡拿著一串佛珠。


我就感覺有點害怕,面試的過程中也沒談這個崗位,就談關於那些理想:“你在這個城市有什麼規劃,你覺得什麼時候可以賺到第一筆金”。


我當時也答得比較繁衍,想著快點走。然後就快速回答了他 的問題之後,說自己可能還達不到該崗位的要求,然後就匆忙離開了。


2.讓你提供解決方案,瞭解競爭對手的信息

有些公司在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尋找解決辦法。比如這個公司在有些領域還是剛開始的情況,缺乏經驗,他就會在面試的過程中去了解這些信息。也許他們還沒到招聘這個崗位的需求,只是想先了解一些行情和解決方案。

對於這種情況,也是浪費時間的。有可能面試了很長時間,最後也沒什麼結果。


3.公司地點在很隱蔽偏僻的住宅樓

一般去面試在辦公樓的比較多,對於在住宅樓辦公的,一方面是為了節省辦公成本,還有一些情況是公司本身並不正規,大多數是小公司。



4.新成立不久的公司

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在招聘的時候,會有一個人做2個崗位的情況。就是一人多用。在面試的過程中,要去辨別公司的實際業務,對於那些理財諮詢,美容等行業的也是要提高警惕的。有可能剛開始是吸引人去,沒有實際的業務。這種公司也不長久。


總的來說,不要在面試的過程被洗腦,要有自己的辨識能力,不輕易相信口頭的承諾。


我是小媛,歡迎關注小媛筆記,每天分享職場故事。

小媛筆記


本人從業於互聯網,各種大大小小的公司也都算有所瞭解吧,經歷過公司倒閉的,裁員的,業務發展受阻被迫轉移的,創業的,行業風口的等等,下面就說一下我的感受吧。



拿互聯網公司而言吧,14年15年的時候,互聯網行業可謂是一片欣欣向榮,只要你有想法,有主意,有拼勁,有關係,就有人給你投錢,幫助你創業,當時中關村真的是滿大街推廣的,中午出去吃個飯,掃掃碼回來都能領一堆東西。也正是這陣兒,催生了一大批的創業公司,不管什麼行業,都往互聯網上邊靠,“互聯網+”你一定聽說過吧。

為什麼說這個大背景呢,因為這些創業公司最終能錯存活下來的並不多,好多好多創業到一半,發現自己做的東西是偽需求,真實的用戶群體並不足以支撐公司更近一步的發展,存活下去都是問題。

對於求職者而言,什麼樣的公司是不值得我們去的呢?



首先應該是穩定,如果去了一個今天人人風風火火,明天就人人自危的公司,不僅我們的基本權益無法保障,對自身的發展不光沒有進步,帶來的反而都是不利因素。對今後的求職和工作都是減分的效果。所以這種一看就不穩定,虛頭巴腦的公司去不得。

其次還要看產品,每個創業公司在招人的時候,都會講公司的前景,未來的規劃,畫餅畫的無限大,這時就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斷,去思考,這樣的產品究竟與市場規律是否相佐,是不是異想天開的一個想法催生的。所以只知道畫餅,在實際應用中卻看不到什麼作為的公司也不要考慮。

最後談談工資吧,每個人對自己的價值都有一個衡量,遇到公司用各種理由,去壓低工資,一點都不尊重市場的公司,也不要考慮,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人才,公司都不尊重,那麼公司的前景也不會很好,求職者進去這種公司,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得不到重視又怎能有好的個人前景呢?



所以我們前期在選擇公司的時候,還是選擇一些在業內有知名度的公司,就算哪天離開,也算是有背景的人了,而且在大廠裡,同行會比較多,可以從別人那裡學到不少東西,走了很多捷徑,對於自身的成長也是很有益處的。如果有一顆不安分的心,當我們積累一定的經驗後可以考慮去創業公司或者自己創業,找準方向,看好產品,努力前行,只要不做自己後悔的選擇,那就努力前行。


章小二兒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但是現在社會,無論男生女生都怕進錯公司。辛辛苦苦面試,高高興興入職,結果發現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一、1個網友面試被騙的例子

網友分享了一個自己的工作經歷:早上8:30辦了入職手續,9點辦了離職手續。入職當天HR找他談話,他發現面試時所承諾的工資和各種福利,是有附加條件的。但是在面試時,HR卻什麼也沒說。

網友應聘的崗位描述是:項目申報工程師崗位,文字編輯為主,月薪8-12k,應屆生優先。

網友很開心啊,明確說應屆畢業生優先,他覺得這家公司是一個願意培養新人的公司。面試的時候,HR跟他講的福利待遇為:工資是無責任底薪4000+有責底薪1000,另外有餐補交通補貼節日福利六險一金,說是剛開始到手每月會有6.5k左右,後期會穩定在8-12k,放假之類的一切以國家標準。

晚上時,他收到了面試通過的通知,但是崗位變成了銷售崗。HR解釋說是因為她綜合表現好,準備把她培養成儲備幹部。儲備幹部都要從銷售做起。

到了入職那天,HR跟他談話,結果薪酬福利有了各種附加條件:

1、無責底薪4000變成了3000,有責底薪1000需要每天工作到晚上8:30,並且每週六都上班才能得到。如果週六不來,每次扣200元工資。8:30之前下班,每次扣50元工資。

2、所謂的銷售崗是電話銷售,並且跟客戶產生的任何費用公司都不報銷。

3、試用期過後,出去約見客戶的次數每月必須超過6次,低於6次,每低一次扣工資200。

網友一算賬,發現自己很有可能會倒貼錢公司,就當場就離職了。轉了這麼一大圈,結果又變成了無業遊民,中間還損失了很多潛在機會。所以在面試的時候,識別出這家公司值不值得去很重要。

二、應聘前需要做的準備

1、公司是否是正規公司

我們可以上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該公司信息。如果查不到就要謹慎了,極有可能是非法公司,這是驗證企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

我們可以上裁判文書網,看看公司是否與員工和其它公司發生過法律糾紛,特別是跟員工的勞資糾紛,查看這家公司的老闆是否會坑蒙拐騙員工。

2、崗位信息是否有不合邏輯的信息

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在招聘信息中,要注意有沒有詳細的列出崗位職責要求和相關技能要求。這些要求是否在行業的大的要求下面。

比如網友在網上看到的項目申報工程師崗位,就沒有列出技能要求。雖說申報項目,主要是跟文字打交道,但是肯定有專業背景知識要求的。這就跟翻譯一樣,雖然主要要求在英語水平,但是如果沒有專業背景知識,是很難翻譯準確到位的。

3、招聘信息中具有誘惑性的引導

招聘信息中,如果薪水明顯比市場高很多,但是對人要求又不是很高就要注意了。比如網友的招聘信息中說的是應屆畢業生優先,我就感覺有點問題。

一般招聘信息都是會寫工作年限要求。畢竟不同工作年限,待遇肯定不一樣。用到優先字語的一般都是說會什麼技能的人優先。

三、面試中要考察的信息

我們總是會把面試當成一場考試,目的是為了能考過。但是面試其實是一個雙向溝通的過程,我們也需要面試這家公司是否合格。

1、流程是否合規

正規公司肯定都有自己的面試流程,畢竟企業也想用最小的成本招到最合適的人才。在面試中,觀察面試流程是否有序,是否每一個環節都有考核側重點。面試後是否會隨意更改崗位。

上述網友在接到面試通過時,崗位就被換了,這個肯定是不太正規的。就算被換,也應該是在面試中就提出來。

2、公司規模如何

去公司面試時,要觀察公司的規模如何,員工的工作狀態如何。如果沒有機會觀察,則在面試的過程中可以問HR。

如果公司領導多於員工,就要注意了。上述網友在入職後就發現,公司6個人,5個主管,只有一個員工。

3、問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

在面試過程中,可以問下如果你入職了,你的領導主要的職責是什麼,他的KPI是什麼。這個是在變相的瞭解你以後的實際工作內容。

很多時候,招聘信息中的崗位描述,是一個相對比較大的描述,但是你的實際工作是具體的。有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樣。

希望你能面試成功,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問答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問答中互相溝通。

學習委猿


面試時,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如果去了不應該去的公司,不但浪費時間,還有可能損失錢財。

下面我給大家盤點一下,面試時哪些公司不要去。

1、騙子公司

其實大部分的騙子公司在面試時都可以發現,只是看你細不細心,能不能從中發現端倪。

比如面試之後會告訴你,入職的時候要交所謂的保證金,說的也是有鼻子有眼兒,但要知道任何要交錢的公司都是非正規的公司,交出去的錢就如同潑出去的水是要不回來的。

2、沒有合理的晉升體制

我們工作上班說到底都是為了升職加薪,如果在公司沒有合理的晉升制度,就算你進了公司也只能拿到面試時所說的工資,能不能在公司的工資有所上漲,就看你的職位能不能有所提高。

崗位的提升主要就體現在公司是否有合理的晉升機制,這樣在公司才有幹勁才有出頭之日。比如今天是會計,明天是會計主管,後天是財務經理,大後天是財務總監。

3、工作狀態懶散

在面試時可以提前十幾分鍾到公司,看一下公司員工的工作狀態是怎麼樣的。

如果大家都是井然有序地在工作,這樣的公司一般都是OK的,但如果員工比較懶散,沒有什麼事情做,就在那裡上上網玩玩手機,證明這個公司的業務不怎麼樣,那經濟效益也不會好。

公司效益不好,直接影響著你的工資能否按時發放,以及你未來的發展空間。

4、高薪資高待遇

薪資待遇是根據整個市場來定的,作為應聘者,你應該對你所應聘的崗位的薪資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該崗位在市場上的行情大概值多少錢。

比如你應聘的是行政崗位,而行政單位在市場薪資水平大概是¥3000左右,可你面試的這家公司行政崗位的工資達到了¥5000,很有誘惑力,但是要經得起這種誘惑,因為它超出了市場行情、違背了市場定論,這肯定是不正常的,小心不要落入陷阱。

總結:這四種公司一定一定不要去,因為他浪費的不只是你的時間還有你的金錢。


大牙嘟嘟職場論道


個人建議創業公司、夫妻店慎重去,因為:不穩定,隨時變,不兌現,不完善,永遠做不到老闆心中想要的,會很累。

這兩種公司主要都是小規模公司,特點是剛起步,生存是第一位,老闆都不知道如何去發展,把員工召來恨不得希望能夠一個頂上3-5個人去使用。以前我短暫接觸過一家創業公司,被老闆的情懷和雞血點燃了,決定加入挑戰自我。但是3個月之後感覺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老闆完全不知道方向,財務狀況也很糟糕,才知道掉入坑裡。

具體表現在:

1、工資並不高。從薪資角度來看,創業公司的公司實際上並不高,不要說跟市場翹楚BAT華為比了,比一般的大型民企上市公司高就不錯了,而且大多數創業公司是不給你交五險一金的,交不起啊!它們只會用腦勺後面的糖果來迷惑你。

2、沒副業發展的空間。創業公司的各個部門資歷不高,小股東作為部門頭頭。規章制度、流程、企業文化一開始都沒有,必定鼓吹自己是“狼性文化”,洗腦,給你反覆洗,這是必然。

3、人員流動大,加班是常態。創業公司每天都在面臨生存問題,所有的規章制度說是彈性,其實就是機動隨叫隨到,毫無安全感,工作與生活會發生衝突,不利於家庭和諧。


閃亮金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一名HR,來回答你可以直接拉黑的八大公司。具體如下:

1、只畫餅,工資極低的。

提供的工資非常低,只會用假大空的東西來描繪未來前景的,這種明顯是缺少對員工價值的認可,只會把員工當成工具或者資源,一味的在員工身上榨取剩餘價值。

2、面試不守時的。

說好的面試時間,過去就是一頓等的,等的也沒有理由,過程不聞不問,沒有任何回應和解釋,明顯是不尊重人,也說明內部管理缺乏條理,可以稱為是面試事故,這種直接差評。

3、衛生間環境髒亂。

俗話講看一個公司管理是否規範,首先進入這家公司的衛生間看下衛生情況。小最小的細節看大問題,如果就連這小事情管理不好,怎樣談規範。

4、員工工作懶散的。

員工的精氣神是工作氛圍的反應,如果大家非常懶散,對工作缺乏幹勁兒和激情,進入之後也會不能很好的學習進步,會養成一個很差的習慣和毛病,容易帶壞。

5、信息不一致,不講誠信的。

招聘信息說的好好的,來了之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一頓美好說辭吸引來,就是為了刷面試量的,這種心口不一的,明顯是誠信有問題。

6、自視清高,不尊重人的。

面試官或者直接上級或者公司的人員,自我感覺良好,不懂得尊重人的,坐井觀天的,這種過去也會很不舒服的,最基本的人格不能得到尊重。

7、主流價值觀不一致的。

通過面試可以瞭解到公司的文化價值觀,行為方式等,如果與個人風格不一致,不建議過去,因為不能很好的融入,這樣做起來也是不開心的。

8、公司違法違紀,打擦邊球的。

面完發現公司很多方面都是在打擦邊球,或者經營不能遵紀守法,是不可持續的,哪一天都有可能倒掉,關鍵這種底線都沒有,投機行為,不長久。

以上就是我親自總結的,面試時發現後一定不能去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