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規範社保繳費,退休時養老保險未滿15年,如何順利退休呢?

S和M是神馬


其實規範社保繳費,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社保法出臺已經接近10年,按照社保法的要求來規範社保繳費,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第一,為什麼要對社保繳費進行規範?

由於我國社保制度建立的時間不長,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參考,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探索中完善和規範。以前由於很多地方出臺了部分政策,特別是補繳這一塊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縣區的政策,有的是地區和市裡的政策,也有省的政策,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由於政策不統一,給參保人帶了很多困惑。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企業多種經濟成分的並存,還有眾多的靈活就業人員,城鄉居民也都需要參加社會保險,所以必要對社保繳費進行全面的規範。

第二,規範的主要內容。

規範的主要內容,主要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來進行規範,由於社保法屬於社保領域的專門法律,很多具體的政策措施,需要各級政府來出臺實施細則,在這些細則中,總體精神必須要符合社保法的基本精神。筆者初步歸納了一下各地規範的主要內容。

一是繳費基數。繳費基數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崗職工,就是單位繳納這一塊,單位繳費必須是按照在崗職工工資總額來繳納,個人繳費必須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繳費逐步劃歸稅務部門徵繳後,很快能得到規範;第二方面是靈活就業人員,主要是按照城鎮所有企業加權後的社會平均工資來進行繳納。

二是繳費比例。以前的繳費比例各地政策不統一,特別是單位繳費部分,現在統一規範為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6%,沒有達到16%的要逐步達到16%。

三是補繳的政策的規範。從2019年開始,以前各地靈活就業人員以補繳方式增加繳費年限辦理退休的方式全部停止,目前除了中間斷繳的少數月份可以補繳外,長期斷繳的部分,往前或者往後都不能進行補繳。

第三,規範繳費後,養老保險未繳滿15年的,如何順利辦理退休?

這是一個參保人員非常關心的問題,在養老保險繳費進行規範,特別是不允許養老保險補繳以後,對於沒有達到15年的人員辦理退休,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對於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沒有達到15年的允許繼續繳費,直到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為止,可以辦理退休;對於那些養老保險距離繳滿15年時間比較長的人員,在繼續繳費5年以後,仍然沒有達到15年的,餘下的年限可以一次性補繳後辦理退休。

總之,2019年社保方面出臺的新政策比較多,減稅降費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亮點,同時減費降稅政策,也是規範社保繳費的主要舉措,這對於規範我國社保繳費,維護社會保險體制的持續穩定運行,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幫兄愛唱歌


大家好,我是一名基層的社保工作者,感謝大家關注我,我今天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在儘管多地已經規範了什麼繳費,但是仍有很多的辦事群眾,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繳費不足15年,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呢?

我想在這裡,我們所說的規範,就是讓那些之前在單位上班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沒有繳納社保的人,讓單位依法為個人繳納社保。這樣即使維護了合法權益,當然有據,同時更好地執行了保險法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我國參保人退休的條件是在達到法定退休時,個人交養老保險滿15年才是可以的。

針對個人沒有繳納滿15年的情況,我們可要著重分析,是個人有沒有之前中斷過社保,如果有中斷當地政策允許補交的話,我們補交了中斷的社保是否已經達到了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如果補交之後發現個人的養老保險買了15年,恭喜你可以按時退休了,如果不滿15年,那我們也是無法往前補交的,只能繼續繳納至15年,然後再申請退休。

在這裡,作為一名基層的社保工作者,就要提醒大家,如果個人有參謀意願,並且想按時領取用養老金,就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做好社保計劃,按時繳養老保險,做到不中斷,不拖欠,那麼這對於個人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都知道個人繳費時間年限越長,退休後所領取的退休金越多。

感謝大家的觀看,有問題帶了可以私聊或是在下方的評論區評論。


華北小強


參保人想要領到養老金必須同時滿足兩大因素:一方面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另一方面是養老保險累計滿15年。

但是,由於多地社保不規範,導致很多人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卻不夠15年,可以參照以下幾種常見處理方案,學會再也不用擔心,拿不到養老金啦!


第1種情況,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以北京為例,一般企業自【1992年10月】起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意味著1992年10月作為視同工齡與實際繳費年限的分界點,1992年10月前的計入視同繳費年限,1992年10月後的計入實際繳費年限。

解析:因為,退休時看的養老保險15年年限,不僅包含實際繳費年限,還包括視同繳費年限。所以,如果參加工作時間早於當地實行社保制度之前,就可以攜帶檔案提前去社保局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15年,法定退休年齡時也可以辦理退休,領到養老金。


第2種情況,法定退休年齡當月申請延期繳費;

《社會保險法》第16條中段這樣描述: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解析:如果是企業繳納的城鎮職工社保或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者自由職業者社保,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年限不足15年,但是超過10年,在退休當月申請延期5年,湊夠15年即可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如果養老保險不足10年,延期5年還是不夠15年,若是2011年之前參保的,可以一次性補繳不足15年的部分;如果不是2011年之前參保的,就只能繼續延期繳費,等到養老保險夠15年再辦理退休手續。


第3種情況,轉城鄉居民社保領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第16條後段這樣描述: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解析:如果養老保險繳費時間太短,延期繳費5年不符合一次性補繳政策,又不想等到60週歲以後領取養老金,可以將繳納的城鎮職工社保或者自由職業者社保,轉戶籍所在地城鄉居民社保,到60週歲,不夠15年的年限一次性補繳夠,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啦

但是,相對於城鎮職工社保和自由職業者社保,城鄉居民社保的弊端是領的養老金要少很多


第4種情況,提前補繳,湊夠15年;

如果發現之前有公司存在勞動關係,但未如實繳納社保,可以攜帶證明勞動關係的材料去公司所在區仲裁,要求公司補繳當時漏交的年份。只要在退休前想辦法找回漏交的年限,湊夠15年,法定退休年齡時依然可以領取養老金。

如果是個人繳納的自由職業者社保,詳詢當地社保局社保補繳政策,根據規定補繳也是可以的!


寫在最後的總結:

法定退休年齡是領取養老金的必備條件,卻不是唯一的條件。也就是說,只要養老保險不夠15年,就得想辦法湊夠,才能辦理退休,領到養老金,並不一定是法定退休年齡。

但是,不管早退休還是晚退休,領到的養老金並沒有時間限制,所以,越早領取養老金,越早“賺”到!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職說社保〕】,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很多人不明白多地規範社保繳費是什麼意思?

實際上,隨著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步伐的不斷推進,對於養老保險的補繳工作越來越嚴格。

過去的時候,各地都有一些土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人員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比如北京市允許將檔案託管到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人才服務中心的個人從1992年開始補繳社保。天津市也允許靈活就業人員按照個人申請補繳社保。青島市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向前補繳三個月的養老和醫療保險。

2016年,人社部專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再次強調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實際上這個規定,早在2001年原勞動部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明確了。

2018年初開始,北京、天津、青島、深圳等很多地區都陸續停止了有關靈活就業人員補繳政策。前些日子看到東北某地也在收緊有關政策,明確以後就不會再可以補繳了。

那麼什麼樣的人還可以往前補繳呢?只有符合國家規定補交養老保險繳費的情況,那就是存在勞動關係,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繳納社保的行為,這都是企業的違法行為。

如果確實無法補繳,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還不足15年的,只能延遲退休繼續繳費了。如果說在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出臺以前就參加了社會保險,可以再延遲退休繼續繳費60個月仍然不滿15年的情況下,選擇一次性補齊15年。

如果在2011年7月1日以後參加的養老保險,那麼就不可以了,只能繼續繳費到滿15年。

實際上一個人參加工作最晚也就30歲,繳費滿15年的時間還是蠻寬裕的。如果收入一直比較低,那麼還是建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吧,也會有一份養老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非常靈活,從100元一年到幾千元一年不等。而且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非常安全,對於家庭不會虧本。

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講,一定要想方設法趁早將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因為繳費年限滿15年是一個門檻,如果我們繳費年限滿15年,萬一失去了勞動能力,就可以辦理提前退休或者退職待遇。經社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中心鑑定失去勞動能力的,國家對於這些特困人員肯定要進行照顧。沒有勞動能力肯定就沒有收入來源,國家允許他們提前退休也是應該的。

不過國家在《社會保險法》中提出,要建立職工因病非因工失去勞動能力後的病殘津貼待遇制度。比如寧夏自治區建立了有關制度,相關待遇是600元到700元。等到達退休年齡,還可以再度辦理退休手續,這也是非常不錯的辦法。

綜上所述,繳費15年是一個門檻,職工一定要提前達到這個門檻,這樣就會有更多的選擇,也有更充分的保障。不要等到最後再考慮繳費,那個年齡階段負擔重、意外性比較高,未雨綢繆這個道理大家該懂的。


暖心人社


多地規範社保繳費,退休時養老保險未滿15年,如何順利退休呢?

規範社保繳費,是要求用人單位對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必須全員、足額、及時繳納社會保險。

只要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工作的時限內,為勞動者及時足額繳納了社會保險,規範社保繳費對用人單位沒有任何影響。

由於勞動者個人工作年限不足原因,導致的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是勞動者個人的原因,由勞動者個人處理。

一般來說,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1、退休前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不足十年,在個別地區,允許在戶籍所在地繼續繳費,非戶籍地是肯定不行的。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只能選擇一次性清算或是轉為城居保。

一次性清算,只能返還您交納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個人部分,企業交費部分會納入國家統籌,充公了,這是最不划算的選擇。

轉為城居保,退休時一次性補足差額。但城居保的養老待遇是比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有較大的差異。而且,在醫療方面,城居保的醫療保險只能保當期,繳一年保一年,退休後仍需繳納醫療保費,報銷待遇又比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低。

2、退休前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大於十年,但小於十五年。省份不同,政策不同,但只要是戶籍地,均可以通過持續繳費至滿足十五年的最低要求,或可以在退休時一次性補足。

3、當然還有一種極端情況,就是在臨退休前發生了因公致殘,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此時不論社保繳費了多少年,均可以提前退休了,不用考慮社保的問題了。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老王觀職場


樓主你好,多地規範社保交費,退休時養老保險未滿15年,那麼如何能夠順利的退休呢?我們都知道辦理退休同時要具備兩個條件,那麼第1個條件就是讓自己的累計參保年限達到15週年,第2個條件就是讓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齡達到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那麼這樣的話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但是如果說自己連累積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具備15年的話,那麼是不能夠直接來辦理退休的在任何地區,任何條件下都是不能夠直接辦理退休的。我們只能夠保證自己擁有15年以上的累計繳費年限,那麼因為很多地區是不允許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15年的年限,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只能夠選擇延遲退休,然後逐年交費,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週年以上,才能夠正常的辦理退休。

如果說你參加的不是職工養老保險,而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目前為止,還是可以允許一次性補交,完成15年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所以說,對於我們參保什麼樣的養老保險,是決定能不能夠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補交15年的費用。


懂社保


樓主你好,多個地區規範社保的交費,退休時養老保險不足15年,如何順利的退休呢?所謂的規範社保的交費就是指的是很多地區都已經不能夠補交自己在退休之前不足15年費用這樣的一個情形,那麼很多地區如果說自己的養老保險在退休之前不滿15年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延遲退休,然後逐年交費,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週年,才能夠正常的辦理退休!

所以說這就是所謂的規範交費。那麼比方說你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週歲,但是你可能到達60週歲的時候,累計繳費年限僅僅只有10年的時間,所以說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夠直接辦理退休,那麼就意味著你需要延遲退休,再延遲5年以後你的累計繳費年限可能會達到15年的規定,這個時候才能夠辦理退休,所以這就是給自己造成了一個延遲退休的影響。

那麼我們怎麼樣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實際上也是非常簡單的。就是要提前參保,也就是說在自己法定退休年齡,提前15年建立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賬戶,男性在45歲之前建立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賬戶,女性在35歲之前建立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賬戶,那麼就會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來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了,不會造成延遲退休的影響。


社保小達人


北京目前好像有退休前,可以自願申請補齊差額年限的政策。 按目前國家職工退休政策,達到退休年齡時,繳費+視同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退還社保個人賬戶全部金額,並按繳費年限給與一定的養老補貼。


沁若凡花


也就是說職工養老保險在外地交不滿十五年的不滿辦理退休,不滿十年以上的個人不能續交,處理方法是:轉回原籍但只能轉自己交的那部分8%單位交的20%充公,或者是職工養老保險轉為社保到退休年齡一次性補交滿十五年辦理退休但職工養老保險與社保的待遇相差很大。那麼職工養老保險不滿十五年的為什麼不能一次性補交;不滿十年的不能自己續交呢?答案是:為了更多的人交不滿十五年辦不了退休,讓更多的人把職工養老保險轉為社保享受低待遇養老金;讓更多的人去交職工養老保險便於套取企業幫員工交的20%。然後儘量設障礙讓更多的人交不滿十五年辦理不了退休!


手機用戶71094413249


如果你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金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現在一般是順延繼續繳納,直到繳費滿十五年,才能辦理退休手續。如果你的繳費年限在十年以下,也可以選擇轉讓居民養老,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不過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和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要低很多,每年增加待遇也相差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