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孩子越大越和父母沒有話說?

心語星願4961


青春期的孩子是很不好溝通的,我們大人覺得自己的付出已經很到位了,但是他覺得很多地方你可能還沒做到位,她心裡想的她需要的,她又不願意說出來,有時說出來,他想要蒙一樣東西,但是我們又不一定會滿足她,這樣就造成了他越來越不願意和我們說話,我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要是心情好的時候也願意和我們說,但是平時都不太願意和我們怎麼說話?我也在努力的改變自己的說話態度,我也想去探索一下究竟內心在想什麼?


LH面朝大海666


閨女還好,兒子就不行,和父母交流不多,不過也還是分人吧,開朗外向的孩子和父母交流順暢,我兒子和我們交流就少,也也檢討過自己,我們工作忙,兒子小的時候都是姥姥和奶奶拉扯,再大了點,開了個小商店忙的顧不上管孩子,兒子在童年和青春期被我們忽略了,現在想想真的覺得有愧於兒子。如果時光能倒回來,我寧可啥也不幹也要陪著孩子,多給他點關心,陪著他成長。



用戶6184196215284


其實我和我媽媽之間可以聊的話題也不是很多,以前小的時候會纏著媽媽問東問西,現在自己長大了,對一些問題和事情有了自己的見解,就不像小時候那樣喜歡和媽媽聊某些話題了,有的時候聊一個話題可能會因為見解不同而爭吵,時間久了也就不聊了。但是生活方面還是會有很多跟媽媽說的話,有些事還是會很媽媽溝通



嘟嘟瑞



寶鋇__


為什麼有些孩子越大越和父母沒有話說?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在他眼裡,父母就是他的依靠,也是無所不能的神,所以小時候,當孩子有什麼話都會跟滔滔不絕的跟父母說,不管父母如何給予回應,孩子都會繼續跟父母說,可是當孩子越來越大,自我認知越來越完善,社交圈越來越大的時候,有的孩子就越來越不願意跟父母說話,寧願把心裡的話說給朋友聽,甚至把秘密鎖在日記本里,也不願意向最愛他們的爸爸媽媽傾訴?

不知道題主是以父母的角度還是從孩子的角度來問這個問題,當然不管以那種身份來問這個問題,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責任方一定是父母。

為了全面分析題主的問題,首先對溝通進行分析,再逐一分析。

01.溝通的定義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孩子和父母在生活中的說話屬於一種非正式的溝通,也遵循溝通的定義。

根據溝通的定義,具體還原到孩子與父母的日常非正式溝通中,是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根據溝通的主體,孩子和父母即可作溝通內容的傳遞者也可作為溝通的反饋者,溝通的目的是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孩子和父母在溝通中所屬具體角色的不同對溝通的效果有不同的影響。

1、當孩子作為信息的傳遞者時,父母反饋的態度是決定孩子是否願意繼續溝通的決定因素;

2、當父母作為信息的傳遞者時,傳遞的信息是決定溝通是否願意繼續的決定因素;

3、家庭教育環境對溝通效果的影響。

02.當孩子作為信息的傳遞者時

試想,當孩子從剛開始牙牙學語渴望與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給予的回應一般常見有以下幾種:

  • 當孩子對你說一件事時的態度是敷衍了事還是認真對待

也許在很多家庭都曾經上演過類似的場景:

場景一:“媽媽你看,我的千紙鶴會飛!”孩子跑進廚房,興奮地向媽媽展示自己剛摺好的手工作品。而廚房裡正在為晚飯忙碌的媽媽,只是敷衍一句“真棒”,就轉頭繼續做飯,忽略了孩子的小激動。
場景二:清早醒來,孩子興致勃勃地向媽媽講述自己昨晚夢裡的英雄和怪獸,越說越興奮,彷彿這夢境是孩子的一段真實而奇特的經歷。而媽媽一邊忙著給孩子穿好衣服,一邊催促著說“行了別誇張了,快點下床刷牙,上學要遲到了。”
場景三:家裡來了客人,飯後家長和客人在聊大人們的正事,孩子突然跑過來對爸爸說:“爸爸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個有趣的故事,我來給你講講吧。”而爸爸卻塞給孩子一個玩具,說:“大人們在說話呢,你自己去那邊玩兒吧。”

……

每個人都希望在社會生活中獲得一種存在感,孩子也不例外,尤其當孩子小的時候,他更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所以不管你有多忙,也不管那事情多無足輕重,都不要對他們的想法採取忽視和敷衍的態度,即便當時抽不出時間,也要記得,閒下來的時候,主動關注一下孩子和你說過的事情,並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們對話,讓孩子覺得,他們的想法是受到了重視的,孩子也自然會把家長當做首選的聽眾去傾訴。

  • 當孩子向你吐露心聲時,你是朋友般傾聽還是長輩般說教?

有一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我不知該怎樣評價我媽,在初中的時候我嘗試改變,試著把一些心裡話說給她聽。但是每次的結果換來的是一頓教訓。
高中的時候告訴我媽我選了文科,我媽朝我大吼“不是告訴過你文科沒前途!”以至於直到大學畢業,學業上一遇到什麼困難,我媽就會把這事兒翻出來再嘮叨一遍:“早知道當初就應該強迫你學理科。”
長大後我有天突然半開玩笑地說:“媽我以後能不能不結婚?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我媽馬上對我進行批評教育:“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這樣是錯的你知道嗎?!”
現在,我有什麼心事,寧願說給我最好的朋友聽,也不願意被我媽說教。

任何人在溝通時都有一定的目的,也許是信息的回應,也許是情感的回應,但絕對不會有人想通過溝通得到說教或批判的。

很多時候,父母為了能讓孩子少走些彎路,便習慣用過來人的經驗來指引孩子。於是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更願意以長輩的口吻對孩子進行批評說教,試圖“糾正”孩子的某些思想。但反過來想,越是強硬的溝通方式,越是讓孩子難以接受,雖說忠言逆耳,但在叛逆心理很強的孩子身上,能讓孩子先坐下來認真聽你說話,才是有效溝通的良好開端。而相互打開心扉的關鍵就在於,爸媽能像朋友一樣,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表達。

  • 當你知道了孩子的小秘密,你能接納他的秘密併為他守口如瓶嗎?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早戀的秘密,結果她媽媽在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了同學的日記本,在好奇心得驅使下強行的打開了日記本,看到這一秘密後,卻大發雷霆找到學校去,把這個事情告發給了老師,然後鬧得全校沸沸揚揚,當時給我同學很大的打擊。事情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這件事在同學心理仍然是一個過不去的坎,有時候想起來,總會對她的媽媽充滿了敵意。

03.當父母作為信息傳遞者時

一、溝通的內容總與學習有關

試著回憶一下,咱們的父母親跟我們溝通最多的事情是什麼,肯定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琴練了沒?”、“功課寫完了沒?”、 “今天學校考試了沒?”“這次月考考多少?”“週末的鋼琴考級你準備得怎麼樣了?”…… 反正永遠都是與學習有關,彷彿孩子就是學習的機器,存在就是為了學習。

諸如此類,就算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天天也覺得煩了,如果對於學習成績差強人意的孩子來說,天天問學習無異於傷口上撒鹽。

當然現行的考試製度決定了家長不關心學習是不可能的,但是建議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的時候,也多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關注孩子此刻的心情如何,關注孩子成長中是否有一些困難或挫折需要我們來幫助開導。

二、愛講道理

還有一種溝通就是家長會不斷的給孩子講道理,試圖讓孩子能夠懂得道理,可實際效果卻背道而馳。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尹建莉認為: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東西方先哲們的觀點: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為,最後才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孩子有時候確實會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給家長帶來麻煩。遇到這種情況,除了想辦法和孩子溝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覺一下他的想法和願望,不要輕易下論斷,說孩子“不聽話”。家長當然可以直接給孩子講一些正確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聽,就應該考慮換一種說法。實踐證明,想要孩子接受一個觀點,從情緒上入手最容易,通過問答的方式,調動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

三、不管孩子情緒的溝通

有一種家長只要自己此時想溝通了,就不管孩子此時情緒如何便要與孩子聊聊。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明白的是首先應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然後再溝通內容。

這種不合時機的溝通不僅起不到溝通的意義,反而會惹怒了孩子,讓孩子與家長漸行漸遠。建議家長如果有事想與孩子溝通時,不妨提前與孩子預約時間和場合,給予孩子重複被尊重的感覺,讓孩子無法拒絕您的要求,當然如果孩子明確拒絕,家長應心平氣和接受不能發脾氣或動用武力。

04.家庭教育環境

孩子與父母的溝通還受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溺愛孩子的家庭

有很多家庭都非常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麼,他們就給什麼。家長們覺得,這樣做就是愛孩子,為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在家人們濃烈的溺愛中長大,漸漸的對大家的愛感到麻木了。他會認為,父母愛我滿足我所有的要求是應該的。毫無感恩之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只知索取,不知付出,不會關心任何人,包括父母。自私自利,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做父母的還希望他會像小時候一樣,跟你說很多悄悄話嗎?再也不會了。他只有在需要錢的時候,才會跟你說一句:“媽,給我拿些錢。”其他時間,他拿著錢去玩兒了。

二、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

有些人是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長大的。從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母就經常吵架,不是爸爸嫌媽媽做飯不好吃,就是媽媽嫌爸爸滿嘴髒話。不是爸爸嫌媽媽做家庭婦女沒形象,就是媽媽嫌爸爸大男子主義不講理等等,總之,有很多吵架的理由,其實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剛開始吵架時還講些道理,吵著吵著就全都不講理了,爭得面紅耳赤,有時甚至大打出手。家裡每天都是火藥味十足。

看著爭吵中的父母,孩子只會戰戰兢兢,歇斯底里的哭泣。可是做父母的,卻從來不會顧忌孩子的感受,只顧著自己爭吵發洩。有時還會遷怒到孩子身上。隨著年齡的漸漸長大,孩子開始變得沒有安全感,消極,自卑,懦弱,怕事,怕別人和自己大聲說話,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如此。男孩子有可能會變得暴力,到處惹是生非。

長大後,他會想方設法逃離父母。因為他害怕看到父母爭吵,他恨父母,不應該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遭受這樣的精神折磨。他寧願自己是孤兒院裡長大的孩子。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只會選擇逃避。即使身在外地,也不願意給父母打電話,因為他害怕聽到父母的爭吵聲。即便是父母打電話來,他也只會嗯嗯啊啊,沒什麼話可說,匆匆掛斷電話。

三、父母喜歡教訓和控制孩子的家庭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旦有了新奇的想法,第一時間就會告訴父母。但是父母總覺得很難理解,於是就會用教訓的語氣訓斥孩子:“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要多,比你有經驗,以後全聽我的,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

如果孩子沒有聽父母的話,父母就會對他大吼大叫。雖然有時父母說的話也有道理,但是那強硬的教訓態度,讓逆反心理很強的孩子很難接受。兩代人的代溝越來越深。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慾一般都很強。給孩子從小就報好多興趣班,讓他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上學了,孩子成績不太好,不是打就是罵。上高中了,逼著孩子選理科,不管孩子是否擅長理科。成年了,逼著談戀愛,逼著結婚,婚後逼著生孩子等等。還有的父母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沒有實現,就逼著孩子去替他實現。

遇到這樣的父母,孩子只會遠離你,覺得你太強勢,很難溝通,不可理喻。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他有了想法,你要和他互相探討,就像朋友一樣,理解他,尊重他。不要去逼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如果他選擇的事情對他今後的人生有很大幫助,你一定要去支持他。這樣他才會和你無話不談。

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對自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然而現實卻偏偏是,能做到與父母無話不談孩子少之又少,能做到有效溝通的家庭寥寥無幾。上面從三個主要方面來分析了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與父母的溝通最少的原因。

最後,請家長們不要等到孩子和你已經沒話說了的時候,才去千方百計猜測孩子的想法,從現在開始,積極主動地走進孩子的內心,接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保守他們的小秘密,像朋友那樣去溝通,更不要過度指責不停說教。要想讓孩子和你無話不談,就先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歡樂成長錄


來了,看這裡哦!!!

青春期是一個奇妙的時刻,朦朧又帶一點羞澀。青春前的我們是一顆樹苗,進入青春期之後,恭喜你,已經發芽了。

進入青春期之後,我們開始慢慢變化了。變得不愛說話,變的成熟了,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尤其是和父母之前的關係,變得沒有以前親密,說話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有很多的原因,每個原因都是我自身的體驗。

一,代溝。

很多事情由於代溝,常常讓我們很生氣,不想再和他們聊了。比如說一件很高興的事,但是他們卻很嚴肅,讓我們很尷尬。久而久之,很多事情不願意和他們分享了。

二,話題。

年紀差的原因,我們和父母之間關心的話題相差很大。經常父母說一些我們根本不感興趣的事情,讓我們都不知道說些什麼。於是經常會聊著聊著就斷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於很多的家庭,也是一個大的難題。

三,性格。

很多父母的話比較多,比如經常說要好好學習。雖然他們是好心,但是說多了我們也會覺得煩。於是我們學會躲避了,不想和他們溝通了。

四,害怕。

很多家長性格比較暴躁,說不了二句話就開始罵了。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和父母好好的聊天,但他們突然就開始激動了。這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會讓我們害怕和他們聊天。

雖然年紀大了,我們和父母的話越來越少了,但是中間的愛是不會變的。






咔嚓一夏


俗話,子女大有子女的世界,已經不是小屁孩時,什麼話都說,有什麼都找父母解決,而成長到一定的年齡時,思想成熟,看待事物,分析事情,青出於籃成於藍,而父母的思想落後了,思維不敏捷了,有時格格不入,對父母只好有事講事,沒事的沉默為金,作為父母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再是,孩子長大了,有了志向,懂事了,可以慢慢放手,放飛他們!




志和13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結構,對事物的看法,都有了差異,這是大多數隔代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人的思維習慣和認知能力到了一定年齡後,就基本固定下來,即便接受新的信息,也不會輕易顛覆現有的自我。古人說的四十不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怎麼可能每個人都不惑呢?只不過是自以為掌握了真理而已。

很正常,你在過渡,父母也在過渡,當有一天是你在叮囑他們的時候,現在的狀況就不會再發生了,我要是說他們真的放心不下你這安慰不了你,一個年紀有一個年紀思考的事兒,我要是說大部分父母都是在孩子上大學之後才肯放手,有的甚至畢業找工作都要走家裡,這都屢見不鮮。

他們生長環境、社會現象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觀念也與你不同,所以他們其實是情有可原的。是社會環鏡、教育條件造就他們的三觀,這與現代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越來越牴觸與父母溝通。


七巧情感


一、 懷著同理心跟孩子交流

家長跟孩子聊天會時常進入一個誤區,他們往往覺得孩子的想法幼稚,常以自己的經驗去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方說,孩子說:“練習書法太無聊了。”

很多家長會說,“練習書法不無聊啊!能讓字跡工整,還能鍛鍊耐心,多有趣啊。”

但是,只要家長一這麼說,孩子就沒有接著聊下去的慾望了。因為當孩子覺得你並不認同他說的話時,他後面的話很容易就嚥了回去。

這個時候家長要覺察到孩子的情緒,並首先認同孩子的情緒,家長們不妨這樣回答:

“奧,書法課很無聊啊,可以說說是哪裡讓你感覺到無聊的嗎?”

聽到這裡,孩子自然會接話,傾訴書法課是怎麼讓他感覺無聊的。

作為家長,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孩子的感受,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瞭解他的需求,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

當孩子試圖給你對話的時候,一定不要先去否定孩子當時的心情,而是懷著瞭解他的心情。

如果孩子因為沒考好而心情沮喪,父母要先認同孩子的感受,不要開始就勸孩子振作起來,而是要先理解他的感受,讓他傾訴出來內心的苦惱。

當孩子把苦惱說出來的時候,他的心情一定會好許多,也會繼續把心事對父母說出來。

二、學會傾聽,勿居高臨下“說教”

很多時候,聊天只是一種傾訴。和孩子聊天,最忌諱的就是說教。任何一種話題的聊天,只要淪落到說教與聽訓,那就沒趣到極點了!

所以,聊天時可以對對方、對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詢問、少評論,就很容易讓話題源源不絕地繼續下去。

比如,孩子說:

“媽媽,我那把家裡的鑰匙不見了。”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容易說教:“你怎麼搞得,不是告訴你要把鑰匙放揹包裡面嗎,這麼粗心大意怎麼能行,做事情一定要細心,不然什麼都做不好!”

如果是採取這樣的聊天方式,那麼肯定話題就此戛然而止。孩子最後一定是緊閉雙唇,不再多說一句。

此時不妨繼續詢問:

“喔,彆著急,再仔細想想發哪裡了?看看是不是放……”

要讓孩子放心地說出心裡話,輕鬆地聊天,一定要練習“不評價、不說教”,只要你做到這兩點,孩子通常都願意說出心裡話。

三、 旁敲側擊,從別人的事談起

有時候,你直接問孩子,孩子可能有顧慮,不會馬上敞開心扉。

比如,你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狀況,在聊天的時候,你可以問他:

“你們班上最調皮的是誰?” “他做了些什麼事惹老師生氣呢?”老師是怎麼處罰他的?”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像講故事一樣,把他的所見所聞講給你聽。

在他講述的時候,你要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待到合適的時機,你就可以問問他對老師什麼印象,有沒有被老師處罰過。

旁敲側擊,迂迴瞭解到他對老師的觀感、上課的情形,以及老師對於孩子的調皮行為如何處置等等。

從“別人談起”是一個很好的聊天方法,比方說,孩子會告訴我班上誰最常被罰、誰功課最棒、誰今天又打了誰等等。

當然,在聊天過程中,我們就能窺見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對同學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看法,然後瞭解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是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去處事。

總之,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給孩子成長髮展的機會,孩子慢慢理解了家長的良苦用心,自然會敞開心扉。



兒童舞蹈視頻


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的話,肯定是有某些原因引起的!

第一個原因,孩子童年受過爸爸媽媽的打罵;

第二個原因,孩子有過說真話而被懲罰的經歷;

第三個原因,不瞭解孩子,也不想了解孩子;

第四個原因,家長為孩子設定的目標過高;

第五個原因,家長過分的專斷,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孩子的行為;

第六個原因,我們有過欺騙孩子的經歷。

你可以看看有沒有其中的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