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01

以無心處事,人生自有平和,不將自己的主觀妄心與世俗串聯在一起,便能體會其中的道法自然。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

齧缺向被衣提出“道”的問題,被衣就說:“你要端正你的形體,把握你的感官,天然和氣就會到來,泯滅你的智慧,集中你的心氣,失去神明就會返回心底。德行會為你添加光彩,大道將為你遊居之所,你無為無知的像個出生的牛犢,不再追求原來的‘我’。”


話未說完,齧缺坐著睡著了,被衣高興極了,邊走邊唱:“身軀像一把乾癟的骨頭,心靈像熄滅的灰燼,真的看透了,不再去維護舊我。糊里糊塗啊,心不在焉是不能和他講什麼的,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人。”

在這一番對話之中,齧缺向被衣請教道的學問,而齧缺反倒睡著了,這番對話中闡述的智慧,就是無心無知便可以得道的道理,宣揚的是“道法自然”,讓道迴歸於平淡中。

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就好像生活中,有一些人刻意去求道的時候,反而會離道越來越遠,以無心去求道,擺出一副心不在焉,無所事事的樣子,反而會接近於道。

我們已道心去審視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會明白真正的道就在於看似渾濁與懵懂的心性之中。

就如同《道德經》中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別人精明審查,而我卻獨自愚笨,以“道法自然”的態度處世也是如此。

戰國時期的孟嘗君禮賢下士,拿財物供養投靠自己的人,但是唯獨對一位門客心生意見,想趕走他。

魯仲連知道了,就去勸孟嘗君:“猿猴離開樹木而掉進水裡,連魚鱉都不如;如果要比經歷險阻攀登高峰的本事,千里馬或許都不如狐狸;勇士奮力舉起三尺寶劍打仗,全軍都不能抵擋,但如果讓他丟掉三尺寶劍,用農具和農夫同處田野去耕地,他也不如農夫。所以事物有長有短,捨棄他人長處而使用短處,這是不足取的。別人對於差遣暫時不勝任,就說他無用,別人即便聽見一時做不到,就說他笨拙,從而產生驅逐之心,無用就拋棄,而他們被拋棄之後,自然也會想起來報復,這難道不是世人應該記住的教訓嗎?”

孟嘗君說:“你說的對。”於是就再也沒有驅逐那位門客了。

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對於孟嘗君來說,他是以自己的主觀角度判斷身邊的人才,看見那些不符合自己條件的就想要驅趕,而這卻是為人處事之大忌。

02

一個人不能包容身邊的人和事,而是以主觀妄心去區別對待,這樣的態度體現的是自己不能包容而產生的偏激。

若能容納世間事,以自身的淳樸和淡然包容外在的千姿百態,這才算是真正的道,而這也是符合“道法自然”的處事根本。

《菜根譚》之中說: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為人處事既不要同流合汙,限於庸俗,也不要故作清高,標新立異,做事情不要使人產生厭惡,也不要故意迎合討人歡心。

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真正的理解“道法自然”,才會明白“平常心即是道”對於人生的意義,在生活中不自命清高,不特立獨行,不刻意顯示自己的清明,而是以一種“無心姿態”去處理身邊的人和事,即便身邊有一些自己看不過去的人和事也能夠包容,而不是秉持戾氣相待。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這是一種“中道”之心,更是中庸的處事態度,將自己融匯於平常心之中,以“無心”去對待外事,不以主觀區別對待外界,人生自無糾葛。

莊子:去除主觀分別心,平和的接納世間所有

文|國學書舍


品味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味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