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積水會傳染嗎?該如何預防?

邢汝雯中醫診所


肺積水,並非指肺組織裡面有積水;肺組織裡面積水,叫做肺水腫。人們常說的“肺積水”,應該是說胸腔積液,水在胸膜腔裡面,並不在肺組織裡面。



肺積水比胸腔積液的病情嚴重得多。

因為肺積水破壞了肺泡的氧氣交換功能,無法利用氧氣;而胸腔積液的水是在胸膜腔裡面,不直接接觸肺泡。

龍大夫的這個文章,寫的是“胸腔積液”,而不是“肺水”。

人的肺外面,披著兩層胸模:靠近肺組織的一層,叫做髒層胸膜,內臟的“髒”;靠近胸壁的一層,叫做壁層胸膜,牆壁的“壁”。

兩層胸膜之間,有一些潤滑液,少量的潤滑液。平時的胸膜腔,是一個帶負壓的密閉空間。潤滑液能在呼吸的時候,避免兩層胸膜之間的直接摩擦和導致胸膜的磨損

當兩層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導致胸膜通透性增高的疾病的時候,會有水分的滲入和漏入。炎症沒有好轉,“水”會積得越來越多,就變成了胸腔積液。



胸腔積液會不會傳染?取決於這種胸腔積液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果是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則要同時看有沒有合併肺結核,以及有沒有咳嗽。如果是結核導致的,如果同時有肺結核,又有咳嗽,就可以對外傳染。

結核性胸腔積液也叫結核性胸膜炎,既往沒有列入傳染病,但新的肺結核分類方法現在已經將結核性胸膜炎也列入傳染病。正是因為結核性胸膜炎多半來自於肺結核,所以會多多少少在傳染性方面,可能會有一些問題。

結核分枝桿菌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染,當病人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唱歌的時候,會將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噴到空氣中,粘附於飛(灰)塵上。

健康人在吸入這些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灰塵之後,裡面比較小的微粒(直徑小於5μm者),會直接吸入達到肺泡,最終導致結核感染。



從這個傳染的環節,我們就可以看出,需要怎麼樣去預防了:

及時發現和診斷肺結核或結核性胸膜炎,殺死患者體內的結核分枝桿菌,減少細菌或杜絕細菌的排出,是從源頭上採取的預防措施。

2. 患者和健康人同時戴口罩。

戴口罩,主要是避免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漂浮在空氣中,預防健康人吸入而感染,這叫做切斷肺結核的傳播途徑。

3. 開窗通風。

在無法確切的知道誰有肺結核的時候,為了預防感染,所居住的環境應該定時通風,降低空氣中的結核分枝桿菌的濃度。

4. 卡介苗

目前對於成年人來說,沒有更好的結核疫苗可以使用。新生兒注射的卡介苗,對於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和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可能有一定的作用。成年以後,卡介苗的保護作用逐漸減弱。

5. 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加強營養,是一個重要的辦法,營養主要來自於食物而非藥物。比如,艾滋病在破壞人體免疫力之後,是非常容易感染肺結核的。



小結

人們常說的肺積水,一般來說指的是胸腔積液,“積水”說法是不正確的。如果是結核性的胸腔積液,或者同時伴有肺結核的,都是有一定傳染性的。積極的治療、戴口罩預防、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搞好房間衛生和空氣流通,是預防肺結核的最重要辦法。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肺積水在醫學上又稱胸腔積液。通俗的來講,胸腔是指胸廓和肺之間的間隙,正常情況下含有5—10毫升的少量液體,疾病可以引起液體增多,導致胸腔積液。那麼,它會傳染嗎?不一定的,要根據它的性質具體分析。

肺積水從性質上分為滲出性和漏出性的。滲出性的主要有兩大類病因:一是炎性病變導致的,如細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或由於肺栓塞、結締組織病肺部表現等非感染性疾病引起胸腔積液。二類是腫瘤性,比如癌腫長在胸膜腔或轉移侵犯肺部引起積液。漏出性的原因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癥,也可以性某器官病變,如心力衰竭、肝硬化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肺部感染引起的胸腔積液是有傳染性的,傳染性主要來源於原發感染病灶。預防感染,要積極治療原發病灶,防止飛沫傳播和痰液或抽取出來的積液直接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