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現在飼養的都是“偽土雞”,對此你怎麼看?

老實巴交鄉里人


這個問題提的好,作為從事畜牧業幾十年的老司機,下面我做一個全面的分享。

1、土雞概念近些年才興起,以前是沒有的。因為消費在分級,一些人為了實現賺更多錢的商業目的,聰明的提出了土雞概念。

2、土雞是一種飼養模式,沒有官方權威標準,消費者眼裡的土雞和養雞人眼裡的土雞差異很大。

3、消費者眼裡的土雞是三四十年前的農家雞。品種以本地為主,雞寶寶是雞媽媽孵化出來帶大的,飼養環節上全程放養、不吃商品飼料(想吃都沒有,市場上根本沒有賣)。

4、養雞人眼裡的土雞又是什麼樣子呢?只要出欄前一段時間是放養、不吃商品飼料就可以了。

5、有人說農村現在飼養的都是“偽土雞”,從養雞人的觀點看,這是錯的。用消費者的觀點看,這個觀點基本靠譜,但有些絕對了,仍然有極少數的人按照40年前的方法養雞,說不低於99.99%是“偽土雞”比較符合事實。

6、市場上銷售的土雞有每斤十幾元的,有每斤二三十元的,有每斤三四十元,也有每斤五十元以上的,什麼原因?“偽土雞”也有優劣之分!最優“偽土雞”是外購雜交品種商品雛雞+全程放養+不喂商品飼料,最次“偽土雞”是外購成年洋雞放養幾十天后出售。

7、其實消費者知道市場上基本不會有真正的土雞,哪怕到農村去也難以買到,其中的中高端群體只是希望能買到品質較好的“偽土雞”。如何選擇?一看品相(精神狀態好、強健有力、羽毛緊湊完整),二看價格(50元/斤以下的品質非上乘),三看來源(熟人介紹直接從農家購買)。

答主最後要說的是,養雞人眼裡的土雞,其實只是散養雞罷了,離40年前的農家雞,也就是消費者眼裡的真土雞,有著遙遠的距離。對於他們硬說自己是土雞,能夠理解,但不認同。這種打法,你的雞賣不出高價,更談不上發雞財、賺大錢。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畜牧大集網


城裡人想象中純粹的土雞農村人都吃不到了,還城裡人想吃。為什麼這麼說呢?城裡人認為,土雞是不能喂的,得自己找食吃,最多喂點青菜葉子。但是實際上呢?首先是雞苗,以前都是自己家裡的母雞下蛋然後讓母雞抱窩孵出來的,現在都是買的雞苗。再一個,場地限制,十隻雞,一畝地666個平方的面積,半個月時間基本寸草不生,除非吃不到或者不能吃,哪裡來的那麼大場地餵雞。以我們這裡為例,以前都是老房子,雞鴨隨便跑,走一路拉一路,每天早上起來掃院子,現在全部修了新房,水泥路通到家門口,門前院子全部水泥化,雞鴨也全部關起來養,就是喂點穀子和青菜葉子,運動量是保證不了了。以前的菜地都要圍籬笆,現在全部敞開的。現在的人別說純天然的走地雞了,能吃到不是飼料餵養的雞都算不錯了。起碼我看到的好幾個打著純天然土雞名號的養殖戶,基本都是圈養喂飼料,然後放出去喂兩個月的玉米(剛放出去會死一小部分,也會掉膘,所以兩個月時間讓雞長回來,再一個穀物裡面玉米最便宜)


孤獨的良心


什麼偽土雞,只是品種不一樣,

農村飼養的雞,也不完全是偽土雞。像我們農戶家飼養的雞,自由覓食,吃一些麥夫玉米和蔬菜之類的那才做真正的純土雞,如下圖,其實是不是土雞從外觀上還是能區別的,一般土雞和肉雞品種上也有區別,土雞體形小,一般生成三四斤重,不喂飼料,飼養期長。我本人也試養了點土雞,堅持不喂飼料,我想一定比肉雞好吃。其實它也在以雞的品種,前幾年我婆婆餵了幾十只雞,也沒喂飼料,專等到年底我們打工回家吃。我婆婆喂的雞雖說沒喂飼料,但她喂的是笨雞,每隻長十斤八斤的,肉雞就是口感不好,肉絲粗,感覺有一種酸味。好多年沒吃過真正的土雞了。真懷念七八十年代土雞的味道。不過還好,最近幾年裡,農村也確實有養殖土雞的,又可以享受口福了。




劉青霞581


是的,很多農村可以說土雞都已經絕種了。他們大多都是在街上捉幾隻小雞回家放著,四個月就成年了,那種雞當然不是土雞了。

像浙江的農村真的是沒有土雞了。雲南,廣西 那邊的農村土雞還是很多的,在全國來說土雞品種是最好的。要養八個月以上才能成年,這種土雞成年母雞在3斤左右,公雞成年在3.5斤左右。平地能飛行20米左右,高處往下能飛50米左右。晚上睡覺都在高處睡,像我果園裡很多雞都飛到樹上去睡,不管下多大的雨都沒事。這種雞的肉你只要吃一次別的雞肉你就不想吃了。




程正興


我就是想土雞的,為什麼現在人說是偽土雞,這很正常,個人說一下觀點,首先是雞種的問題,城裡人不認識什麼是土雞,二是雞蛋,現在市場上尤其是超市賣的雞蛋便宜又幹淨,讓先老百姓不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還有一些不良商人淨賣假貨,導致市場上假的比真的多得多,假的多了自然就變成真的了,舉個例子,上次我同學去學讓我賣點雞蛋給,我說一塊五一個,他說貴了,他在城裡買才一塊兩毛一個還送貨上門,我說你帶幾個來看看,後來兩種雞蛋打開一看就不對了,他還不信,再燒好了吃一下,徹底信了,現在讓我賣我也不賣給他,大家評論一下!


唐寶貨運


有人說農村現在飼養的都是“偽土雞”,對此你怎麼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科普下什麼是“偽土雞”。

所謂“偽土雞”,是指雞的生長階段分為兩部分,前三個月喂飼料(不排除有添加劑和預防生病的藥,以減少流行性雞病,確保成活率),長大後再喂糧食、蔬菜等,甚至為達到純土雞的外觀特徵,也會進行區域內放養(類似於突擊性野外訓練),是介於農村純土雞與飼料雞之間的一種存在。

不可否認,現在市場上有不少“偽土雞”出售,但絕對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個別“聰明人”而否定所有農村土雞。

阿兮負責任的告訴你,農村人家散養土雞的還不在少數,我經常往農村跑,在村子裡隨處可見自由覓食的農村土雞。

農村人喜歡養雞,目的有三:

1、自己養的雞下的土雞蛋更好吃,也更新鮮。比如家裡養個十幾只雞,一天怎麼也能下六七個新鮮雞蛋,自家吃,甚至攢了給城裡的孩子吃,都夠了。關鍵吃著放心。

2、農村不缺玉米等糧食,剩飯和菜葉等也不浪費。農村人都會過日子,養幾隻雞正好解決這些東西,還能下蛋,農民覺得很划算。

3、自家養的土雞更好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自從有了肉食雞後,益發顯得農村土雞營養好吃了。農村散養土公雞價錢貴,老母雞更貴,還有城裡人專門到農村買幾年的老母雞,說更滋補身體呢。

正是因為農村散養雞價格貴,才讓一些人瞅準了這個市場,以“偽土雞”代替土雞出售,賺取更高價值。

“偽土雞”相比於農村散養土雞,最大優勢是養成的時間短(一般能節省兩三個月的生長期,少吃幾個月的糧食,成本自然比土雞降低很多)。

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人家散養土雞,6個月還很小呢,記得兒時農村,春天捉的小雞養到八月十五,小公雞還是瘦嶙嶙的,沒多少肉,餵養到過年,也不過3、4斤,但肉結實,骨頭硬,鍋裡一燉,離家老遠都能聞到香氣。

阿兮個人觀點,“偽土雞”已經算是很良心的餵養了,這種雞也多少帶著野性,而且都是散養,身體比較健康雄壯,自然不是那些四十幾天就出欄的肉食雞可比。若你不懂得分辨農村土雞和“偽土雞”的差異,買回家也吃不了多大虧的。

當然,若果你能瞭解更多分辨純土雞的小技巧,挑選到純農村土雞的概率肯定大大增大。阿兮過年也會買土雞,一般選擇以下3種方式:

1、直接回老家農村,找熟悉的村人買。這個百分百真,提前幾個月就打個招呼,讓給留只過年吃,農村人淳樸,答應了就能辦到。但去農村買,真的是熟人才行,因為現在農村也富裕了,自家養的雞,都自家留著吃肉吃雞蛋,很少外賣。

2、農村集市上買。這就考驗眼力了,你得找那種老農民,一個集市就守著一隻兩隻土雞,明顯是想賣了換點別的好過年的,而且看雞冠,有啄傷凍傷痕跡,肚子上、脖子上的毛有些少(農村散養雞好鬥),重量小於5斤,身材矯健威風,雞爪一看就野外磨鍊過,堅強有力。總而言之,一看就不是溫室裡享福的雞。

3、儘量避開那些一拉一車賣土雞的商販。我不是說他們的土雞一定是偽土雞,但沒那些莊稼人賣的可靠。

綜上所述,有人說農村現在飼養的都是“偽土雞”,明顯言過其實,有造謠嫌疑。作為三農自媒體人,在科普三農知識時,一定要尊重事實,真實反饋農村情況,不能人云亦云,跟風推波助瀾。阿兮的觀點您贊同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互動!


阿兮隨筆


何為“土雞”?應該是指遠古原祖雞留傳繁衍下來的,稱為“笨雞”的土雞。品種花色多樣,有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和“洋”字不沾邊。這種“土雞”基本已滅絕,只是少數地區尚有保留品種。

現在,即使是農村養的“土雞”,雖然說不喂合成添加飼料,只喂糧食和蟲草等。但是,從街裡買的雞娃本身就不是“笨雞或土雞”,都是飼養場孵育的雜交品種。雖說也有黑白雜色的,但不是真正原生態的“土雞”。就是說,現在,農家養的所謂“土雞”也是雜交雞品種。



再說了,現在做什麼事都講究效益,一切向錢看,家養“土雞”也想讓它多產蛋,就得想特殊的方法餵養,起碼保證每天一個蛋,不喂添加飼料能行嗎?過去,農家養幾隻土雞,那是雞鴨鵝兔豬羊牛馬,都敢在街裡拴著或亂跑散養,從不發生偷丟現象。現在不行,院裡鐵籠子裡養的雞鴨鵝、鴿子、狗等,還能給偷走。土雞也不便散養了,貓掐狗攆汽車軋,去地裡吃蟲草,農民打農藥多,也不安全。


為了肉雞早出欄、蛋雞多產蛋,傳統的散養辦法不適用了,生長緩慢、產蛋少,小土雞從孵出來到能產蛋至少在8~10個月時間,產蛋量一般三天兩個,每天一個的時候都少。肉雞“土雞”,沒有一年的時間還長不到2斤或3斤以上。現在,肉雞四個月左右就出欄了,蛋雞每天下一個都覺得少,生法叫它每天兩個蛋或二天三個蛋,才能投入小收益增。只有喂飼料、添加各種速生激素類。你別不信,養雞的在酒席餐宴上一般是不吃雞肉的。

所以,在當下物慾橫流的買賣市場,你想吃到原生態的土雞和雞蛋,無添加劑瘦肉精的肉,無施用化肥農業殘留的純天然蔬菜、植物油、或純天然的礦泉水,真是太難能可貴了。因為,它就已經沒有或很少了!

(圖片中都是雜交品種,不是真正的土雞)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有人說農村現在飼養的都是“偽土雞”,對此你怎麼看?

這個提法有點絕對了,那麼真正的土雞是那裡養的呢?我認為假土雞確實是在農村培養出來的,但是真正的土雞也是農村飼養出來的,真正的土雞是存在的。為什麼呢?


一、真正的土雞仍然存在,過去為提高本地畜禽品種的生產性能,本地品種雞很多都是經過雜交選育過,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廣泛開展的本地畜禽與外來品種進行雜交改良。土雞面臨滅絕,中國本土雞種已成“熊貓雞”,現在能夠真正稱為純土雞的只有當時沒有開展雜交改良的邊遠地區才有機會保留下來。近年來,本地雞在畜牧科研部門科研人員的辛勤工作下,從邊遠山區收集土雞進行選育,土雞終於又回來了。


二、真正土雞的公雞雞冠大而紅,性烈好鬥,母雞雞冠極小,公雞羽毛漂亮,特別是三把毛,皮膚是白色的,腳是黑或灰黑色,有距並且長(養殖時間長),腳趾甲很尖,從未經過任何雜交和優化配種,沒有一點外國雞的血液,長期以自然覓食或結合粗飼餵養而成,具有較強的野外覓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肉質鮮美。


三、假土雞是應土雞價格爆漲而產生的,用配合飼料養殖雜交本地雞來得快,效益高,外觀羽毛與土雞差不多,可以以假亂真,不是內行人看不出來,可以賺取爆利。


四、農村這些年很少有養雞人用老母雞孵化雛雞,而是從孵化場直接購買雛雞,孵化場哪裡有土雞種,養殖的種雞都是雜交本地雞。真正的土雞產蛋量不多,農村一家養殖的沒有幾隻,只能滿足用母雞孵化的需要。


五、真正的土雞購買的時間很容易看出來,首先看價格,假土雞的價格比雞場雞的價格高,比真正的土雞價格低,如我們縣農貿市場銷售的假土雞,屠宰好的每公斤24元,真正的土雞毛雞都要每公斤40元左右。其次看雞的重量,假土雞的重量都是2.5公斤以上凡是超過2公斤的就要考慮是否假土雞。三是看雞的腳,短而粗的是假土雞,細而長的是真土雞。四是真土雞公雞的雞冠大而紅、羽毛鮮豔。


老周說三農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於土雞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於是農村土雞養殖戶也越來越多。大街小巷、超市、農貿市場、地攤小販都在賣土雞和土雞蛋🥚,那麼一個個疑惑🤔就來了。

土雞價格從二三十元一隻到二三百元一隻,為什麼土雞價格懸殊這麼大呢?土雞蛋🈶️三四元一斤的,🈶️兩三元一個的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為什麼現在土雞、土雞蛋沒有以前好吃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我簡要分析一下。

第一種、農村最傳統的養雞方式

上世紀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雞,小雞是母雞自己孵的,母雞負責小雞安全並帶著雞寶寶野外覓食,慢慢長大。那時沒有飼料,雞吃蟲草外,主人補喂五穀雜糧和剩飯剩菜。



但是,農民在飼養土雞的過程中,大多是粗放型管理,而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在家養過雞的人就知道這種滋味和苦楚。

一是養雞地方髒亂差,飛來飛去,到處拉雞屎,還到菜園田地裡偷吃,弄得鄰里不和。


二是成本大週期長,鬥米養斤雞。

三是生長慢,一年以上才三斤左右,風險就大,疾病預防差,一隻雞得病,估計全村雞都會遭殃啦!

四是從一個雞蛋🥚到一隻雞出欄,運氣好的只有四成,很多是血本無歸!

基於以上原因,農村養雞的越來越少,農民如果有養的就是不計成本,純屬犒勞家人,真得捨不得賣。他們很多不再是自家母雞孵小雞🐣了,購買雞苗或脫溫苗,這樣成活率會高很多!

第二種、純糧放養土雞養殖基地

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綠色無公害食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一些🈶️情懷人士進入土雞養殖行業。從基地選址到土雞品種選擇,從育雛管理到疾病預防,從喂料成本控制到銷售渠道,都在精心打造一個土雞品牌!

經過專業人士的研究、育種和科學改良,選育出的優質品種有效的提高了土雞的肉、蛋品質。有的新品種還克服了母源遺傳缺陷,顯著提高了抗病力,從而有效的避免了規模化養殖中頻繁使用抗生素而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母源抗病力強了,加上精心的飼養管理,科學的防疫,才能讓養殖戶養得舒心,土雞長得更安全更優質,吃的人才能吃得更放心!


土雞有足夠的場地,或者設有圍欄的樹林,土雞的隨意性大,運動量大,能夠採食野外的蟲草沙粒,每天定時補飼,但生長緩慢,需要300左右天出欄,最佳時間一年,肉質細嫩鮮美。

其實這類養殖成本高,售價也高於一般土雞,佔土雞份額百分之三不到。




以下就是偽土雞,高仿都算不上吧!

第三種、土雞籠養

如果土雞籠養,減少了運動量,同時飼餵營養全價的飼料,全天供應清潔飲水,土雞生長髮育的速度會加快,一般180左右天即可出欄,縮短了飼養週期。

第四種、洋雞土養

這類主要存在農戶家中,因為農戶購買雞苗時不懂,將肉雞苗拿回家土養;有的雞販子將淘汰的肉雞賣到農村,有的村民就會把洋雞土養。

洋雞土養,運動量增加,採食方式發生了變化,需要自己覓食,每天定時補飼,時間久了,肉雞也會慢慢的適應這種飼養方式,但影響其生長髮育的速度,延長了出欄的時間。

你在農村🈶️見過此現象嗎?走到雞跟前立馬一蹬,隨意你抓。如果土雞你白天逮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五種:飼料放養土雞

放養土雞野外覓食,但在喂料上有的是全飼料或者飼料與玉米搭配。

此類可提高雞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外觀上與純糧放養土雞區別不大,但雞肉湯汁就有很大區別啦!雞蛋🥚也是🈶️區別的,特別是蛋黃顏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拿農戶雞蛋🥚與超市土雞蛋🥚對比🆚!

這也是最迷惑人的地方,除非味道上辨別,其他外觀雞冠、雞嘴、雞爪、雞毛等真難區分開來!


分享養殖心得 品嚐生態美食

吃土雞、土雞蛋給力!


徽州山農小方


土雞,一般指農民自己家散養的,不喂飼料的雞,每年的五月份左右,市場上就有賣小雞仔的,農民買回家以後,飼養到八月十五開始慢慢的吃,一直吃到過年。等到開春再買雞仔,一直循環的過程。

為什麼有偽土雞

農村人吃土雞,只要家裡有事,雞也到了夠吃的重量,就逮一個殺了吃,這不奇怪,但是很多城裡的人,沒有養雞的條件,也想吃土雞,那就要去農村買。這時候就有人想到了飼養土雞賣給城裡人。所以偽土雞應運而生。

我認為的偽土雞就是不在養雞場養出來的喂部分飼料的雞。有很多人,家裡有個很大的院子,就養上一群雞,有人來買的時候,一看滿院子跑,然後看看旁邊放的碎糧食,就認為這個雞是沒喂飼料的,然後就買了。

小雞飼料

釣魚的人都知道,去飼料店買點小雞飼料打窩能夠誘魚,買一斤都可以,這就是給農民散養的雞小時候添加的東西,小雞吃了以後,長的比較快,很快就能成材,成材以後再餵養一點糧食,就可以上市,這是為了賣而添加飼料的養殖方法。

但是我想說的是,就算是農民自己吃的土雞,小時候也會喂小雞飼料,這樣小雞比較好養活。我們地裡的工人,每年養二三十隻雞,小時候都喂小雞飼料,等到能正兒八經的吃糧食的時候再斷。絕對不喂飼料的土雞,還是比較少的,偏遠的農村咱不談。

所以說農村現在養的都是偽土雞,從這一點上來看,也不算不成立。

圈養偽土雞

比方說一個人承包了一片荒山,在山腳下圈出一片建了雞房,裡面放上一群雞,飼料和糧食參半餵養,養出來的雞當成土雞賣,這樣的雞勉強算是偽土雞,如果我們能買到這樣的雞,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了,就算是這樣的雞,都賣100多一隻,而且就我們這個地權來看,挺好賣的,最起碼不是純飼料餵養。

最可恨的土雞

我有個阿姨,有一片樹林,在路邊樹上一個牌子,賣土雞,實際上她的土雞是從養雞場拉回來的,然後放在林子裡,喂上一段時間的糧食,就成了了土雞,賣的還挺貴。

真正的土雞

真正的土雞,100塊一隻,真不夠本錢,鬥米斤雞啊,一隻雞那是天天吃糧食的,有蟲子的時候能吃點蟲子,更主要的還是喂糧食,所以,不要期待集市上的農民賣上幾隻真真的土雞給我們,我們出的那點錢不夠他們養雞的本錢,更不用說貼上去的人工成本,

所以,不要糾結農民是不是在養偽土雞,有良心的偽土雞能賣給我們吃都已經不錯了,比去吃幾十天成材的三黃雞好的太多太多了。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請點個關注點個贊,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