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不舒服該怎麼辦?

聚散如煙340


頸椎,正在成為中國人的死穴,看看你中了幾條?

前一段時間,微博大V薛蠻子,寫下《告全國低頭族同胞書》,講述了自己開刀換骨的可怕經歷。他患有嚴重的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頭頸劇痛。近日更是忽然間,雙腿無力行走,趕緊送到醫院,醫生告訴他,已經嚴重到必須換上一截人工骨頭的地步。

手術要從脖子開刀,“穿越喉管呼吸道食道繞過聲帶才能找到問題頸椎骨,要用刀換下一塊壓迫神經的骨頭,換上人工骨頭。是個很複雜的過程。這裡是腦神經與骨髓相連的神經密佈的地區,稍有差池產生後遺症會影響你一生”。薛蠻子在手術室待了整整三個小時才被拉出來,多虧了醫生醫術高明,才沒留下後遺症。

這麼嚴重的頸椎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呢?答案估計你也想到了:低頭玩手機。

薛蠻子自述:“我是八年前也就是2010年上的微博,迅速變成‘微博控’。每天低頭玩手機,平均每天四到六小時。當時就經常感覺頸椎不舒服,但是沉迷於此,不以為意。”

結果八年以後,終於嚴重到要開刀換骨。(來源:蠻子文摘)

「薛蠻子」

曾經看到過一個統計數據:中國人一天平均點擊手機的次數是600次。假設點擊一次手機看一分鐘,那麼一天的時間用在手機上就是600分鐘,整整10個小時。

是的,你沒看錯,平均每天10個小時花在低頭玩手機上!像這樣堅持幾年下來,大部分中國人的頸椎問題,只怕將來比薛蠻子還要嚴重得多!

頸椎,位於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頸椎上承頭顱,下接軀幹,既是脊椎中活動最多部位,也是神經中樞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一旦發生故障,後果嚴重。

小小脖子痠痛可能會引起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等等。

以下給大家分享頸椎養護以及解開氣血3個結節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真相一:

放鬆肩頸,其實是要解開阻礙氣血的3個結節

一按一個疼的三個結節,就像是身上的三個死穴。這三個結節,其實是頸椎長期氣血不暢影響最深的三個穴位,他們的不通暢,又會使頸椎問題日益加重!

【第一個氣血結節:肩井穴】對側手微握拳,用小指的指間關節輕敲肩部最高點(不是骨頭),初次探查很疼痛,痛點處即是“肩井穴”。

【第二個氣血結節:肩貞穴】肩貞穴在腋後皺襞上1寸,用力按一下會有刺痛感。

【第三個氣血結節:天宗穴】天宗穴也是特別影響肩頸氣血的一個結節,在後背肩胛骨中央的凹陷處。這裡特別容易聚寒氣。

天宗穴屬於小腸經,小腸有寒時這兒會特別疼。

“通則不痛,痛則不痛”,痛點一般都是氣血淤積的重災區,這些痛點每天艾灸一下,一般一週就可以把痛點推散開了。

也可以在天宗穴、肩貞穴拔罐,每次15分鐘。拔兩天、歇一天(如果出現有黑斑,紫斑不要怕,那是寒氣、瘀阻排出體外的反應。如果沒有黑斑,紫斑了,就可以停止了。)

2.真相二

脾氣大,頸椎多有問題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古人認為,肝與外界天地相聯繫的通道在“頸項”。所以脾氣大、易發火、肝氣不舒的人,頸椎多有問題。

“硬頸”,在粵語裡通常是說一個人很倔強,脾氣也相對有些大,看來不是順便亂說。

敲揉或艾灸肝經的“陰包穴”、“太沖穴”使肝氣順暢,不僅可以改善頸椎的功能,而且把脖子揉軟後,好多人發現脾氣變好了。

【兩個穴位舒肝解鬱,讓脖子變軟】

陰包穴:膝蓋上方、大腿內側五指寬。(正坐位雙腳分開,輕敲大腿內側,由上至下3—5遍後,膝蓋上方五指寬的“陰包穴”會有強烈痛點,嚴重者痛不可摸)

太沖穴:腳面最高點,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

3.真相三

頸椎病,是能量不足和能量的流通障礙

「頸椎周圍有骨質增生、椎間盤或者小關節的錯位,這只是物質層面的表現,其實整個人體骨骼、肌肉、肌腱這些支撐受力系統的失衡,內臟系統的疾患代謝、循環系統的功能低下,都可能是原因。

也就是說,頸椎病還不僅僅是局部問題,你可以想象,是身體整體出了一些問題,只是在這個人身上,表現出以頸椎病為主的一系列症狀而已。

所以這時候的頸椎病,不單要局部治療,還要考慮增強全身的身體狀況。

“我自己有過表現出頸椎病症狀的經歷。

由於長時間久坐在電腦前,保持一個姿勢不動,今年前半年脖子及肩部明顯變得僵硬,甚至有時會感覺痠痛。

自己很快意識到這是頸部出現問題了,就開始每天堅持在工作中以站樁、跪坐的姿勢辦公,同時又配合每天甩手功夫,頸部很快改善,感覺活動也自如了。

開始甩手時感覺肩胛骨有明顯“咯吱”聲,後來逐漸消失,以至於現在每天做數百下甩手動作時也感覺不到肩部有疲勞感。

建議:大家在工作的同時要注意養護身體,有頸椎不適感,也不要時時憂心,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頸椎上,而是考慮改善自己整體的身心狀況。

先從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開始,早睡覺、多運動,可以有計劃的多做一些下蹲、甩手功,關節操,或者八段錦,八部金剛傳統運動。

5分鐘太極禪,讓你的身體溫暖起來

簡單易學的頸椎能量操,每次只需3-5分鐘,就可以一次性鍛鍊到脖、頸、肩、胸。

1. 微屈、吸氣、手抬至頭頂

2. 讓我們一起來掂三下!

3. 呼氣、手落下

4. 吸氣,手再次緩慢上升至合十

5. (側面圖)手在頂點時往後,脖子往前

這個小操,每隔1小時就可以做一次,會有能量重新流注到肩頸、腦部的感覺,頸椎氣血通暢時,臉色也會隨之紅潤、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只為你健康的身體,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素檏育兒莎莎姐


開車多年造成了頸椎病,剛開始的時候脖子有點僵硬,低頭疼痛,頸椎骨縫隙用手按壓疼痛,再後來感覺吃東西吞嚥困難,去醫院檢查胃鏡食道喉嚨也沒有問題,應該是受頸椎病的影響,

幾個月前去醫院拍片 結果是頸椎病,頸椎都變形了,醫生說要吃藥,但吃藥也只是能緩解症狀不能去根。醫生建議以後睡覺不要枕頭。

現在睡覺都不用枕頭好幾個月了,也一直沒有用藥,感覺現在頸椎病症狀比以前好多了,吞嚥困難明顯減輕,慢性咽炎也減輕了很多,頸椎也沒那麼疼了。

我認為得了頸椎病還是要靠自己來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要長時間低頭玩電腦看手機。睡覺時不要枕的太高。


地道籌錢


頸椎不舒服可以通過拉伸頸部肌肉,和站樁的方法來緩解,最好是兩個方法都使用,可以先拉伸後站樁或者是先站樁後拉伸都可以。

既然說是頸椎不舒服,那就是說是肌肉不適引起的一些小問題,不是頸椎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簡單了,通過拉伸頸部的肌肉就可以緩解。


引起頸部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睡覺的時候落枕了,長時間低著頭工作或者看手機等,都能引起頸部不舒服,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頸部不舒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肌肉的過度緊張,引起的肌肉疲勞。

所以要通過拉伸來緩解,具體的拉伸方法是,身體正直頭偏向一側,另一側的肩膀下沉,用同側的手拉著頭向下慢慢的拉伸,當感到有拉伸感或出現疼痛感的時候,在此位置保持30秒鐘左右的靜態拉伸,是這一側的斜方肌得到充分的拉伸,然後恢復到起始的位置,接著進行另一側的拉伸。



拉伸5到10分鐘之後,不舒服的症狀就會有所減輕,然後慢慢的轉動頭部,進行環繞運動3到5分鐘,這樣一套運動下來,對頸部不舒服有非常好的緩解作用。


傳武健身哥


記住這3點,你的頸椎病就不會再加重了…

現如今,很多人有頸椎病,除了中老年人外,辦公室一族、電腦一族,還有我們現在的低頭族、手機一族,都會出現頸椎病。

更令人傷神的是,頸椎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有的人看上去不過二十來歲,卻早已是頸椎病的“階下囚”,脖子扭轉不得,真難受,怎麼辦呢?

記住改善工作、生活習慣就可以!

知道自己是頸椎病,生活中多注意:

小小枕頭很重要,關注睡眠的,好的枕頭意味著緩解疼痛及康復需要,頸椎病也容易落枕,平常護理要加強,晚上睡覺前貼元中方緩解貼,躺個熱水瓶就能安生的睡,一天“坐”的時間不要太長,改變自己不良的坐姿,也能減輕頸椎病的發生,樹立正確姿勢送你一句話,頭部微仰,挺胸、自然放鬆

1、雙手在腰後,十指相扣,兩個肩膀使勁向後夾,同時頭部使勁向後仰。感覺頸椎後方肌肉被擠壓。持續30秒(等於生呼吸6-7次),重複做三到五次。

2、頭部使勁向前上、左側、右側,撐拉脖子,三個方向分別撐拉,不是轉圈。快速聳肩,同時縮脖子,千萬不要讓頭部轉圈,不要腦袋轉圈,不要頭部轉圈,會損傷或加重頸椎。

3.輔助動作,甩胳膊,拍肩膀。

分享一個小經驗,快速治療落枕,用大拇指摁住落枕一側的風府穴,另一隻手用力把頭部向這一側掰,重點不要動,持續幾秒,恢復正常姿勢,繼續不要動,忍住一-次,症狀立刻緩解。




紅玫瑰很火


很多讀者在後臺留言說,為什麼別人的頸椎病用xx方法治好了,自己試了卻沒有效果。

脖子痠痛、一轉咔咔響、頭暈手麻、眼花耳鳴,都是頸椎病的症狀,但卻是不同類型的頸椎病,沒有分清類型就一味的盲目求醫,只會多花錢多遭罪。

頸椎病在醫學上分為六種類型,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每種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和危害各不相同,區分和治療方法也各有方式。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頸椎受涼引起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材料:食用鹽或粗鹽1包,布袋,小棉墊和毛巾。

製作:將500~1000克鹽倒入鐵鍋中,用小火慢慢加熱,邊加熱邊攪拌,直至溫度達50~60時,即可倒入布袋中,將袋口紮好。置於患處,再用小棉墊包裹保溫。

用法:一般每次治療2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20-30次為1療程。

適用範圍:頸椎病血液瘀阻疼痛。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病情恢復。本法也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有頸椎病的朋友可以關注訂閱我的專欄《我用10個偏方,改善100萬人的頸椎》包括了10個簡單實用的小偏方,都是給許多患者用過並且效果好的,包括了適應症狀和處方以及方法療程


家庭養生保健


曾經一度認為頸椎病只會發生在乾重力活人身上,沒想到已經普遍在越來越多的伏案人員身上。都是因為久坐導致。

久坐有這麼大的威懾力?

你會發現辦公人員的坐姿什麼樣的都有,有翹著二郎腿,坐著坐著就會頭往前傾,還有躺在椅背上的,或者休閒時娛樂時玩手機姿態。

你不知不知道就是因為這些不良姿態導致腰痠背痛的元兇,這些姿勢看著很舒適,其實不然,這樣的坐姿時間一長,頸椎腰椎的壓力就承受不來,出現腰罷工的狀態,常常表現為腰疼甚至損傷,腰就更疼了。

我們如何緩解腰疼

1. 腰一旦疼痛就要停止幹活

2. 疼的厲害可以先躺著休息一會兒,不要過長(≤48小時)

3. 改善睡姿,像嬰兒蜷縮起來夾一個枕頭在兩腿之間

4. 保證正確的坐姿這個很重要

5. 避免久坐不動,1個小時左右就活動一下。

6. 增加腰部的力量,這是緩解腰部疼痛的根本方法。

7. 請專業人員康復。


SRC體療驛站


頸椎不舒服,準確的說應該是頸部不舒服,頸椎一般我們很難感受到他的異常,出現頸部不適,先應該去尋找原因,這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指的是生活中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另一個是我們身體發生哪些變化,誘發的症狀。

1.生活中的問題

之所以要找出來,一個是為診斷提供一定的思路,例如,外傷造成的頸椎和慢性積累誘發的頸部不舒服,檢查方向就有很大的區別,外傷必須拍X線和CT排除骨折等問題,慢性積累的可以先觸診考慮軟組織疼痛。

另一個是,可以找出來減少下次頸椎不適的發生幾率,例如,如果知道中午不可以趴在桌子上睡覺,不可以長期低頭玩手機,不可以睡過高、過低的枕頭等,這都很重要,習慣決定身體健康。

2.身體的變化

一般頸椎不舒服,主要考慮的不是頸椎間盤突出症,應該考慮頸部肌肉的緊張、疼痛,以及頸椎小關節的紊亂,也就是常說的頸椎微錯位,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肌肉問題按摩就可以,小關節紊亂必須正位。

那麼該怎麼辦?

如果有耐心,可以試著在頸部的後方和兩側找下有沒有疼痛的肌肉,有的話以疼痛感覺舒服的力度,每個痛點按摩3分鐘左右,每天一次,痛點消失看一下症狀變化,還是不好,就找專業的人幫助看一下有沒有錯位,及時矯正。


喬棟談健康


頸椎病患者症狀較為複雜,一般可出現頸背疼痛、僵硬、四肢麻木無力伴不靈活、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表現為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嚥困難等症狀。

典型症狀

神經根型頸椎病

患者早期症狀為頸部疼痛、發僵;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可沿著受壓神經根的走向放射;

當頭部或上肢姿勢不當或突然牽扯患肢時,可發生劇烈的放電樣銳痛;

嚴重時患者感覺上肢沉重、無力、握力減退,有時可出現持物墜落。

脊髓型頸椎病

患者下肢多有麻木、沉重,行走時雙腳有如踩在棉花上的感覺;

上肢麻木、疼痛,雙手無力、不靈活,難以完成寫字、係扣、持筷等精細動作,持物易落;

軀幹部出現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在胸部、腹部或雙下肢有如皮帶樣捆綁感。

交感型頸椎病

患者常有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

耳鳴、耳堵、聽力下降;

鼻塞、口乾、聲帶疲勞等;

噁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等;

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

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

椎動脈型頸椎病

患者可有發作性眩暈、複視伴有眼震;

有時伴噁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這些症狀與頸部位置改變有關;

頭頸處於某一特定位置時患者可發生下肢突然無力猝倒,但是意識清醒。

食管型頸椎病

吞嚥時有梗阻感,甚至出現進行性吞嚥困難。這是由於頸椎前緣巨大骨贅直接壓迫食管後壁,引起食管狹窄,也可能是由於骨刺形成速度過快,刺激食管周圍軟組織所致。

伴隨症狀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

可伴有血管運動神經的症狀,如手部腫脹、無汗、疼痛等。晚期可以出現肌肉萎縮。

還可出現胸部疼痛,表現為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後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6和頸7神經根受頸椎椎間盤突出、骨刺壓迫有關。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

部分患者可伴有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如排尿無力、尿頻、尿急、尿不盡、尿失禁或尿瀦留等排尿障礙,大便秘結,性功能減退。

交感型頸椎病

咽部異物感

吞嚥時有梗阻感,少數人有噁心、嘔吐、胸悶等症狀。但是沒有椎體前緣巨大骨贅,也沒有食管佔位性病變。與頸椎節段性不穩定刺激交感神經末梢有關。

視力障礙

表現為眼脹、乾澀、流淚、畏光、視力下降等,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這與頸椎病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椎動脈型頸椎病

常在站立或行走時因突然扭頭出現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無後遺症。此類患者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出汗等症狀。

這是由於頸椎增生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來源:百科醫典)


陳州老飛鬥


導致頸椎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一般是下面這兩點:

①長期保持低頭的姿勢,對頸椎造成的壓力和傷害是巨大的;

看圖①

不低頭時頸椎承擔腦袋的重量;

略微低15°,就是12公斤重量,一個大西瓜!

低頭45°,就相當於有一個小孩兒騎在你的脖子上;

這樣長時間的壓力,小小的脖子怎麼能承受得住呢?

頸椎不舒服那是必然啦~

②長期伏案工作者或電腦前久坐一族,長期脖頸前傾的姿勢;

頭前傾和含胸駝背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但這兩個往往會同時出現,表現為氣質不佳、肩膀脖頸僵硬等;

緩解脖子不舒服,調整這兩點刻不容緩!

練習頸椎深層肌群,糾正頭前傾;

動作;趴在床上,頭和上胸椎懸空,靠自重抗組讓頭部保持在中立位置,要注意的是頭不能發生旋轉和偏歪,保持1-2分鐘。

伏案工作者電腦一定要墊高,眼睛和電腦屏幕水平,你每天工作那麼久,這一點是首要優化的!

每隔45分鐘,胳膊外旋,後背收緊,緩慢仰頭20次,用時也就1分鐘的時間;

牆裂安利一個緩解頸肩腰腿疼的黑膏藥,純植物提取沒有副作用和依賴的;也是我目前用過緩解疼痛最好的一個;一開始一生讓我去網上買元中方疼痛貼的時候我還沒有當回事,市面上一般可見的我幾乎都用過的emmmm……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尤其時那個冷敷貼,更別提了!辣雞~

注意哈!

一定要注意頸部保暖問題,切不可貪涼。也請務必注意你的工作、走路、看電視、書、睡覺等等姿勢,可不能感覺有所好轉就放鬆警惕,又開始低頭看手機,躺床上看書看電視的習慣哦!






筱冉筱然


頸椎病,一種新型的都市疾病,它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寫字樓白領、辦公室職員、教師、司機、醫生、刺繡工人等工作了一天後常常脖子發僵發硬,甚至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等異常情況發生,頸椎病它正日益侵蝕著一批批躊躇滿志職場人士的身體。如果您想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做到“站直了,別趴下”,那麼維護頸椎就應該當成你每天的必修課。

頸椎病可能出現的症狀


當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時,就要足夠重視起來,有可能頸椎已經出現了問題:1,頸肩部隱痛不適、肩背部沉重、肌肉變僵變硬。2,經常性落枕。3,偶爾發生的頸痛伴上肢放射痛。4,常發作頭痛、頭暈、耳鳴、噁心等與頭部活動有關的異常感覺。5,上肢無力、手指麻木或雙手握物不穩無為。6,血壓過高或過低。7,查不明原因的下肢僵凝、下肢綿軟或肢體皮膚感覺減退。當有以上症狀千萬不能忽視任其發展,一定要及時檢查以免延誤治療失去康復機會。


頸椎病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頸椎病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慢性勞損和不適當的鍛鍊是引起大部分頸椎病的最大病根。慢性勞損就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沒有注意勞逸結合,長期長時間處於坐姿或保持一種姿勢,長期低頭工作、學習,睡眠不良體位等使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失調,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造成頸椎退變發生頸椎病。不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加重脊椎負荷,造成韌帶、關節和椎間盤的微小損傷,長期積累可發生脊柱退行性病變從而引起頸椎病。


針對以上頸椎病主要原因,為了讓頸椎病無機可乘,在日常生活中要採取以下方法預防:1,姿勢好。坐姿要儘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工作時調整最適合自己的體位,日常生活中不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椎的正直,不要坐車時打瞌睡,不要躺著看書、看手機、看電視。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要趴著睡,要選擇適合自己正常頸椎生理曲度的睡眠姿勢。

趴著睡對頸椎肯定不利

2,注意日常頸部保健。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或者長期需要保持一種姿勢的要在1小時左右短暫休息一下,活動活動四肢、頸椎,防止頸椎、頸部肌肉、韌帶疲勞勞損,不要躺著看書、看手機、看電視。

學會日常頸椎保養

同時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幾個穴位日常保健頸椎,預防或治療頸椎病:①,肩井穴。肩井穴屬足少陽膽經,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上。此穴有通經活絡、活血散瘀、緩解肩酸背痛使肩部遠離疼痛困擾的作用。可以用中指交替按揉左右肩井穴1到3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肩井穴

②,風池穴。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此穴位於後頭骨下緣,兩條大筋外緣凹陷中,與耳垂平行處即是。風池穴是頸部保健預防頸椎病和落枕的常用穴,可用拇指或中指做順時針輕揉該穴,力度由輕漸重點壓,每次1到2分鐘,以感覺酸脹舒適為度。

風池穴

③,天宗穴。天宗穴屬手太陽小腸經,位於人體的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4胸椎相平處。此穴有促進氣血運行、生髮陽氣、緩解肩關節周圍肌肉勞累的作用。可用中指或拇指用力按揉此穴2到8分鐘,按揉時緩緩轉動頸項,幅度由小到大,以感到頸部輕鬆、肩背有酸脹為宜。

天宗穴

④,落枕穴。落枕穴又名外勞宮,是經外奇穴,位於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0.5寸處。此穴除能預防頸椎病,還可治療緩解落枕症狀。可用拇指壓揉該穴2到3分鐘,同時配合緩慢活動頸部,以局部感覺酸脹為度。

落枕穴

3,增強有助頸部肌肉、韌帶強度和頸椎穩定性的鍛鍊,比如爬山、游泳等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4,注意飲食。飲食方面首先要防止酗酒,因為酒精會影響人體鈣質在骨上沉積,易患骨質疏鬆、骨質軟化症,使頸椎加速退變。其次可以多吃魚類、新鮮蔬菜、多吃奶製品,補充鈣及必要的維生素、蛋白質。5,平時不要直對電風扇和空調吹,注意頸椎保暖。

打好頸椎保衛戰

總之,頸椎病可不是什麼小事情,它有可能嚴重影響我們工作、學習效率,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狀態。讓我們關注頸椎,保護好頸椎,堅決打好頸椎“保衛戰”!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