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名人軼事、趣事可以分享?

小黑djjv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說到歷史上的奇聞趣事,很多人都會想到一些著名的歷史典故,或者發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些有趣的事。今天我要和大家說一段發生在古代“疑似外星人”的事件。

古老的預言

說到外星人,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話題,而且必須是與高科技聯繫在一起才能說得通。然而關於外星人的記載,我們也可以在古代的著作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今天要說的這段歷史就是被記錄於《宋書·五行志》

在永安二年,東吳的景帝孫休在位,他為了讓邊境的將士們安心留守,就安排他們的妻兒一起在邊境居住。表面上說是讓他們一家團聚,實際是擔心將士的軍心不穩而發生邊境變故。

居住在邊境的將士家屬就這樣生活著,他們的小孩也每天都在一起互相玩耍。永安三年二月的某一天,小朋友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在一起玩,這時候突然來了一位奇怪的小孩,大概大齡在六七歲左右,身高4尺,穿著也非常奇怪。

這位怪異的小孩來到人群裡,小孩們都非常害怕,因為從沒見過這樣的人。這時候怪小孩說話了:“三公鋤,司馬如。”說完後又接著說:“我非人,熒惑星也。”說完這些話,怪小孩就往天上飛起來,好像是拉著一匹白絹,一眨眼功夫就不見了。

後來的歷史也驗證了怪小孩說的“三公鋤,司馬如”。在四年後,蜀國滅亡;六年後魏國被廢;二十一年吳國被平,最後司馬家族建立晉朝。

《宋書》這一記載非常有意思,歷史上很多童謠讖語都是突然流傳於民間,實際上就是有人在暗中散佈。“三公鋤,司馬如”這樣的讖語出自於神秘小孩之口,而且整個過程都詳細記錄於史書之中,這種現象非常罕見,下面是原文:

“孫休永安二年,將守質子群聚嬉戲,有異小子忽來,言曰:“三公鋤,司馬如。”又曰:“我非人,熒惑星也。”言畢上升,仰視若曳一匹練,有頃沒。”

這樣的情節非常像是外星人突然降臨地球,留下一個預言後消失,不過這樣做目的是什麼?讓人難以理解。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趣事,以前也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故事,今天分享一個鄭板橋中了狗肉計的趣事。

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和文學家,其擅畫蘭,以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體貌疏朗,風格勁峭。工書法,用隸書參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其書畫頗受世人青睞,人們爭相購之。

鄭板橋有個怪癖,嗜食狗肉,稱其味特美,送狗肉者,來者不拒。

鄭板橋在狗肉下肚之後,立刻就會來情緒,揮毫潑墨,畫一幅畫以回報。

鄭板橋塑像

而那些富商大賈,就是以千金相送,他也不會為之所動,所以這些人要得到板橋的真跡還真不易。

當時揚州有一位鹽商,富甲一方,他非常喜歡鄭板橋的畫。

雖然輾轉購得幾幅,但是都沒有上款,所以他覺得臉上沒光。於是,鹽商想出一條妙計。

這一天,鄭板橋出門散步,走了好遠,忽然聽見前面傳來優美悅耳的琴聲。他循聲而去,只見前面一片翠綠的竹林中有一座大院落,幽雅潔淨。

他跨進院門,見一位白髮老人正在彈琴,院裡一位童子正在煮狗肉,香味撲鼻而來。

鄭板橋大喜,上前與老者打招呼:“您也喜歡吃狗肉嗎?”

鄭板橋畫竹

老者聽出來人也喜歡吃狗肉,便說:“百味中只有狗肉最佳,你既然也喜歡吃,請嘗一塊。”

兩人未通姓名,就進屋一起吃起狗肉來。

鄭板橋看見屋子四壁潔白,一幅字畫都沒有,便問道:“為什麼屋裡不掛字畫?”

老者說道:“不是不想掛,是因為沒有好的。聽說這裡有一位鄭板橋,很有名氣,可惜老夫還未見過他的書畫,不知是否真好?”

鄭板橋笑著說:“我就是鄭板橋,為您作幾幅書畫如何?”

老者高興地說:“太好了。”於是便拿出若干張紙。鄭板橋一一揮毫而就。

老者說:踐字某某,可為落款。板橋一聽,說道:“這不是那個鹽商的名字嗎,您為何也叫這個名字?”

老者答道:“老夫取這個名字時,那個鹽商還沒出世呢!同名又有何妨,清者為清,濁者為濁,各走各的路。”

鄭板橋書法

板橋不再追問,署款後而別。

第二天,鹽商大宴賓客,鄭板橋也被請去。

他見四壁所掛書畫,正是昨天為老者所作,這才知道老者原來是鹽商派來的。

自己一時嘴饞,貪吃狗肉,中了鹽商的計,悔之晚矣。

【淺析】鄭板橋對富商大賈拒之千里,這些人索畫,千金難求。但他也有弱點,好吃狗肉,凡送狗肉者,他便以一副畫回報,有來無往非禮也。鹽商索畫不成,巧妙地以狗肉相吸引,板橋中計,悔之晚矣。


鄭國柱


毛主席趣事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全國解放指日可待。

中共中央決定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毛主席在上車時和其他中共領導開玩笑說:” 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麼行啊?”


周恩來也笑著說:“我們都應當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一行人有說有笑地坐著車向北平方向開去。

眼見馬上要進城了,由於北平剛解放,城門把守較嚴,怕有國民黨頑固勢力暗中做出損害和平的行為。毛主席一行人在走到一處城門的時候被一個士兵攔了下來。下車去和士兵解釋的同志說這是中央領導進城的車輛,但士兵還是堅持不讓車輛通過。他說自己接到上級命令,下許任何人通行,哪怕毛主席的車都不能通行。 這個士兵估計做夢也沒有想到車上真的坐著毛主席。



毛主席聽了非但沒有生氣,還誇這個士兵做的對,按規定辦事,哪怕領導也不例外,新政府就是要有新氣象,這才是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時代。 這就是人民領袖的風範,只要是按規章制度辦事的行為他都支持,所以毛主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


欲將書劍學從軍


🌹鄧小平:與恢復高考的軼事,耐人尋味,意義深遠!

📒那是1977年的歷史故事啦!中共十一大上,鄧小平第三次復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自報分工,主抓科學教育等方面工作。

📔1977年7月,鄧小平指示教育部:“到全國各高等院校科研所,找一些敢說真話,有見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有才華的教學人員,來北京參加座談會”。同時特別強調,與會人員必須和四人幫沒有任何牽連。

📒1977年8月,科教座談會召開。鄧小平側耳傾聽大家的發言。說著、聽著,突然有個叫“查全性”的年輕副教授提到了當時最敏感的話題——改變現有招生制度,恢復高考制度。全場肅嚴,寂靜無聲。

📔鄧小平笑著點頭讚許,鼓勵查副教授大膽講下去:“我這不打棍子”!

📒查全性說:必須馬上恢復,今年就恢復,不能再把20多萬不頂用的人送進高校……要考試,改變:“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同意,組織批准”的制度。

📔鄧小平當場拍板,恢復考試招生制度。又問參會的教育部長劉西堯,今年恢復還來得及不?鄧小平決定:不可遲疑,今年就恢復高考。

📒經過討論,鄧小平決定廢除:群眾推薦,領導同意,組織批准的制度。實行:自願報名,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制度。又強調了“政審條件”,不唯成分論,重在表現。政策放寬,手續簡化。

📔為了迅速解決科技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知青年齡放寬到25週歲,在職的延到30週歲(並帶工資上大學)。

📒事後統計,堆積了十一年,全國參加考試人數過多,試卷紙張及考務經費緊張,鄧小平回答:把印口號教條類宣傳品的紙省下來;把封存的影片解放出200部出來……

📔1977年底,中國恢復了停止十一年的高考!大學裡重新開始了培養高等人才!





笑看東籬


1~梁漱溟與毛澤東同歲,二人相識很早。梁漱溟的一個表兄與毛澤東嶽父楊昌濟關係很好,常攜梁漱溟一起去拜訪,叩門之後,常是毛澤東前來開門。彼時毛澤東只是一個小小的圖書管理員,而梁漱溟已是北大的教授了。

2~顧頡剛出身蘇州的詩書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時看到顧氏文風勁盛,特譽為“江南第一詩書人家。”

3~中國人最先公開剪去辮子的,是馮自由的父親馮鏡如。他僑居日本,避甲午戰事回國。《馬關條約》簽訂後,他返回日本時,即將辮子剪去。孫中山則是1897年在橫濱剪去辮子的。

4~黃炎培訪問延安,毛澤東親自到機場迎接,拉著黃的手說:“已有二十年不見先生了!”黃是第一次見毛,聞言愕然。毛笑道:“當年先生在上海演講,學生有幸旁聽,先生自然不知。

5~馮友蘭臨終前,說了最後一句關於哲學的話:中國哲學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學。



彩色a人生


我們來說一個歷史上最嚴重的“起床氣”事件吧。

(禹範坤)

禹範坤,韓國釜山人,1955年出生。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所以從小耳濡目染,他也立志成為一名警察。結果,從海軍退役之後,他當上了首爾101警備團青瓦臺警衛員——這是個非常體面的崗位,人人都很羨慕他。

不過,禹範坤的脾氣不太好,一旦喝了酒之後,更是火爆到了極點。周圍的同事瞭解他之後,都儘量敬而遠之。這樣的脾氣,肯定沒辦法在青瓦臺干時間長了。

8個月之後,也就是1981年12月,上司判定他“不適合擔任該崗位”,一紙調令把他貶到了慶尚南道宜寧郡的警察局,當一個鄉村小巡警——這個落差有點大。

不過,來都來了,日子還要過下去嘛。所以,禹範坤雖然心裡彆扭,還是找了個女朋友,兩人開始同居。


1982年4月26日,禹範坤因為一件小事爆發了。

這一天,禹範坤因為晚上要值班,所以白天就在家裡睡個覺。結果睡得正美呢,女朋友看到他胸口停了一隻蒼蠅,就“手欠”拍了下去……禹範坤被吵醒了,起床氣爆發,和女朋友大吵了一架,然後氣呼呼的摔門而去。

按理說一般人很快就緩過來勁兒了,但是禹範坤不行,他跑去喝的爛醉,越想越生氣,於是晚上7點多回到家,把女朋友結結實實的打了一頓。

打完該消氣了吧,該去上班了吧?

禹範坤確實去上班了,但是他並沒有消氣。來到警察局之後,他到庫房拿了兩把卡賓槍、180發子彈和7枚手榴彈,開始殺人。

首先,禹範坤到了當地的電話局,殺死了3名接線員,破壞了村子的對外聯絡——就這個行為,足以證明這貨並沒有喝醉。

然後,他回到家中,看到女友正和一群婦女說話,於是舉槍就是一陣掃射,有5人當場死亡。女友重傷,幾天後不治身亡。


他還沒消氣,於是繼續殺戮,用槍和手榴彈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殺。

而當時正是晚上,很多人都在家,傷亡非常嚴重。殺戮持續了8個小時,當地警察雖然趕來了,但是不敢在夜晚和禹範坤火拼,一直等到天亮才進村抓捕的。

五個村子,禹範坤一共殺了56人,還造成36人輕傷,6人重傷。當警察將他包圍之後,禹範坤還挾持了3名人質,引爆了身上的手榴彈……關於他到底殺了多少人,有幾種說法,但是都不低於50人。

一個晚上,附近的村莊充滿了哀嚎。事後,韓國人都震驚了,這件事導致韓國內務部長和相關警察高層辭職,成了韓國人心中永遠的痛處。

關鍵是,禹範坤的“起床氣”持續了這麼久,直到最後依然看不出“消氣”的跡象。

就算是工作如意心裡不爽,也不至於鬧這麼大吧!


七追風


1955年,中國考古研究會在中科院郭沫若的建議下,對明十三陵的定陵進行考古挖掘。

挖掘的過程出現了一件奇事,雖然與考古過程無關,但和挖掘產生的問題相關。怎麼一回事兒呢?

當年考古非常沒有經驗,考古隊把從萬曆皇帝地宮裡的棺槨當做廢棄物給扔了,放在現在簡直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扔掉的棺槨被當地農民撿去,並有七人為它喪了命。

1959年,萬曆和兩個皇后的楠木棺槨,被扔進寶城外面的山溝後,當天下午就被附近的農民一搶而光。大家見到這塊表面剝蝕、整體卻完好如新的棺木,如獲至寶。有一對年邁的夫妻,特地用這珍貴的楠木請人打做棺材,以備後事。事情竟如此巧合,第一具棺木製成後,老伴蹬腿歸天;第二具剛剛完工,老頭子也一命嗚呼,前後不到半個月。

老夫妻的突然去世,使知道底細的人大為震驚,這個故事也就越傳越神秘。然而,五個月後,一個更加神秘恐怖的故事又發生了。

在撿棺木的公社社員中,裕陵村的一對小夫妻收穫最大。棺木扔下寶城時,他正和老婆在陵牆外的山坡上勞動。他意識到這是難得的好木料,於是立即行動,和老婆一起將寬大厚實的金絲楠木板一塊塊連拖帶拉弄到自己地裡。

小夫妻把皇帝皇后的棺材板拉到中,立即找人做成了兩個躺櫃,端端正正地擺在堂屋裡。村人有的羨慕他發了一筆橫財,有的則不無忌妒地警告說:“皇帝的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用的,要是沒那福份,消受不起,還會搭上性命……”

這些話,小夫妻沒放在心上,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悲劇真的發生了。

這是一個星期天的中午,小夫妻帶著滿身泥水收工回家時,突然發現四個孩子不見了。他老婆的心“怦怦”直跳,冥冥中一種不祥的預感似乎在催促著她,顧不上做飯,便急忙院內院外四處尋找呼喊。當夫妻倆轉了一圈重新回到屋裡時,驀然發現躺櫃邊放著四雙小鞋。倆人只覺部“嗡”的一聲炸響,迅速打開櫃蓋,只見4個孩子相互擠壓著,早已氣絕身亡。孩子們的手指根部滲出了血漬,櫃壁佈滿了抓過的痕跡。

當地公安人員將4個孩子(3男1女,最大的12歲,最小的女孩僅5歲)的死因作了詳細分析後,得出“缺氧憋死”的結論。

原來,櫃蓋和櫃壁之間有一個鐵掛鉤,櫃蓋蓋嚴後可以鎖上,孩子們一定是鑽進躺櫃裡打鬧時,不料蓋子自動落下,掛鉤正好掛住。這樣,櫃子裡空氣慢慢沒了,任憑裡邊怎樣叫喊掙扎,也只有死路一條。

當年那四個孩子死後,夫妻倆在短短的幾年中又生了4個(這次是3女1男)。令人悲嘆和困惑的是,他唯一的兒子高中畢業不久,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卻在一個靜謐的深夜,趴在躺櫃上神秘的死去。據說是因為用煤燒地坑,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一風2008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歷史上名人趣事多不勝書。但提起毛澤東,他不光一生艱苦卓,功高蓋世,智慧超人,在他的傳奇人生中亦偶有趣事橫生。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14個旅分兵進犯延安,50多架敵機對延安輪番轟炸,一顆重磅炸彈在毛澤東的窯洞前爆炸,一陣山搖地動,硝煙瀰漫,警衛員擔心毛澤東的安全,心急如焚地推門而入,但見毛澤東從容自如,他右手拿著筆正在大地圖上移動著,衛士推門而入驚動了毛澤東,但他的^注意力還在地圖上,目不轉睛地著看著地圖,問:客人走了嗎?。衛士被問愣了。“客人,哪個客人?,誰來了?”。毛澤東微笑著說"飛機呀!”。這時另一個衛一上拿著散落在門口的炸彈皮給毛澤東看,毛澤東接過掂量了一下,風趣地說:"發財,發財了!可以打兩把好刀呢。"引的人們哈哈大笑……



一夫35177062


奇聞趣事:“毛鄧劉朱”古今組合

記得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歷史有他的重複性和再現性。

毛主席讀通了中國史,他對中國歷史十分熟悉,在一次開大會的時候,毛主席提出了“毛鄧劉朱”組合,他說,歷史上有個“毛鄧劉朱”的組合,那是在東晉的時候,他們為東晉的統治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我們現在,也有“毛鄧劉朱”的組合,這豈不是歷史的再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毛鄧劉朱”

毛澤東(1893-1976)人民的開國領袖,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開創者。大家都熟悉不用細說了。

鄧小平(1904-1997)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

劉伯承(1892-1986)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

朱德(1886-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毛鄧劉朱”的組合,就在中國歷史上重複的再現過。

東晉時期的“毛鄧劉朱”。

1,毛寶(?-339)東晉名將,曾平定蘇峻的叛亂,後被封為開國侯。

2,鄧嶽(?)生詳年不明,東晉名將,曾參加322年的王敦之亂,後平定蘇峻叛亂有功,被封為開國伯。

3,劉遐(?-326)東晉名將,冀地人將他比作關羽、張飛,平定王敦的哥哥王含之亂有功,追贈安北將軍。

4,朱序(-393)東晉名將,淝水之戰,暗助東晉,討平叛將丁零首領翟遼,擊敗西燕皇帝慕容垂,追贈左將軍、散騎常侍。


讀史思辨


歷史上的奇聞趣事還真不少,我們來看一下下面三則。

一,周總理的”忙人想閒人“。

周恩來總理是大忙人,經常在各國之間穿梭,處理國家大事。

於是,就經常寫信給愛妻鄧穎超,可能覺得鄧穎超寫的信太沒情調,於是回信說:你的信太過官方,都不說想我。

鄧超調侃著回信:周總理是大忙人,哪有時間來想我這個閒人。



周總理又回信道:閒人怎麼知道忙人多想閒人。

短短數語就勾勒出了周總理,鄧穎超夫妻間的幽默與默契,真是一對神仙伴侶。

二,王安石臉色烏青與生病。

據說王安石先生不太講究,尤其是不愛洗澡,洗臉。

有一段時間,王安石總是臉色烏青,大家都以為他生病了,所以非常擔心他的身體,大家都勸他注意休息,去醫院看看到底是得了什麼病。



王安石哈哈大笑,給大家解釋,我只是很久沒有洗臉了,臉很髒了,所以看起來才烏青。

眾人哈哈大笑。

三,胡適用“幹不了”解釋白話文的簡潔。

在白話文剛出現的那個年代,很多同學不接受白話文,有的同學舉例子就說在發電報的時候,白話文字數太多,花錢太多了。

胡適說:我舉個例子,有個朋友邀請我去做一份行政工作,我不想去,那麼大家用文言文擬一則電文,我用白話文擬一則,咱們看一看哪一個字數更少。



同學們的文言文是五花八門,最後只有這個最合適,“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

再又一次徵求大家意見,問還有沒有更合適的,大家說沒了。

胡適說用白話文只需3個字:幹不了。

大家鬨堂大笑,又不得不佩服胡適的聰明才智,對白話文也越來越接受了。

歷史上的奇聞趣事,你還了解哪些?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