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用什麼肥料不鼓粒?

用戶6006744467190


豆角用什麼肥料不鼓粒?

豆角進入開花結莢期,一邊長莖葉,一邊抽出花序開花結莢,對養分、水分的需求比較大,需要加強管理才能豆角開花結莢!若種植豆角出現結豆莢卻不鼓粒,用肥不當是一方面,可能還有天氣、土壤條件及病蟲害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施肥的原因,氮肥過多,會導致豆角植株徒長,偏向營養生長而出現結莢少或結莢無粒的現象;土壤缺磷,常會使豆角發育不良,使開花數和結莢數少;豆角缺硼或缺鉬,也可能導致豆角開花不結莢或結莢而無籽。

防治措施:建議減少氮肥用量,適當增施磷肥鉀肥及補充硼、鉬、鈣等微量元素,在豆角開花結莢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硼砂等葉面肥。同時,根部需要疏鬆土壤,避免豆角吸收不好,營養上不去!

第二,病蟲害危害導致,如出現豆莢螟,一方面會咬食豆莢造成莢果空秕,另一方面會導致營養傳導不到豆角尾部,出現後半截不鼓粒;病毒病發生重,葉片會鄒縮、捲曲,也有葉色濃綠,結的豆莢畸形不實,出現有莢無籽。

防治措施:注意觀察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豆莢螟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氟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茚蟲威、苦參鹼等藥,病毒病要重點防治蚜蟲,蚜蟲可用啶蟲脒、吡蟲啉、吡蚜酮等防治。

第三,高溫乾旱天氣,持續高溫天天氣會影響豆角開花結莢,出現不能正常受精導致花而不實;乾旱缺水,使豆角的水分供應不足,對豆角鼓粒有一定影響。

防治措施:在高溫乾旱時要勤澆水,遇雨要及時排澇。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首先建議加強肥水管理。如果是用水溶肥,用20-20-20的比例,如果是複合肥,用硫酸鉀或硝酸鉀的複合肥,平衡型型的。(掌握地裡水分情況,接莢期不要地太乾,及不要間隔太久撒肥。)豆角有花以後,可以用高氮高鉀的的肥料和平衡型的肥料,交替使用。豆角鼓粒是,有兩個方面元因素,第一個情況是,從花以後,那顆豆角苗結的豆角一直都是鼓粒的,是種子的問題,簡稱,雜種子。第二個情況是肥水的問題,特別是水分供不上的時候 ,那肥的花,吸收也不好,就容易出現鼓粒,鼠尾,豆角短。 同時,記得花期的時候噴些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選擇含硼,鋅,鈣含量較高的複合型肥料。豆角成熟期,控制水肥,地面見幹見溼為宜。當豆角蔓爬滿支架時,可以掐去頂尖,促進側枝的萌發和生長。對於長勢偏旺的植株減少氮肥的使用,同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旺長,促進發育。並且及時去掉下部的老葉、病葉或殘葉,提高棚架通風透光性,可減少豆角鼓粒

結莢期的架豆角對水肥要求比較敏感,如果肥水供應不充足,就難以保證其產量和品質。為此,當架豆角在花期結束後,進入結莢期需要加強水肥的管理。在充分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結合澆水,每次追施氮鉀肥+植物電子肥。在進入結莢盛期後要間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澆水以澆小水為主,在傍晚或清晨進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農老二


豆角不鼓粒,就是平常說的屬尾現象。

表現出的症狀就是豆莢遠離果梗一端,和豆莢其他部位相比,呈明顯的細小的現象。這種現象一般都發生在植株上部的豆莢。

在開花結莢的後期,豆角植株同化的能力下降,根系的活動力衰退,豆莢間競爭養分加劇,造成了鼠尾,就是不鼓粒的現象。

還有一個就是授粉時溫度過高,造成遠端受精不良,種子發育不良,生長量降低,也容易造成不鼓粒。

一些掛莢比較多的早熟品種在肥水不足和高溫時也容易發生這種現象。

防止出現這種現象的辦法就是,要加強肥水的管理,既可以防止不鼓粒,又可以促進豆角翻花現象,從而提高產量。


黃曉紅果果


豆角多數被稱為豇豆角,長豆角,是夏季百姓生活離不開的時令蔬菜。每到穀雨前後百姓都會在自家庭院裡栽上兩棵豇豆角種子或者豇豆角苗,然後施肥澆水搭架,等夏初就開始結果食用。當然也有些農民看好豇豆角的商機,大面積的種植豇豆角,田間管理上比庭院種植複雜,等豆角長成之後上市批發或者零售,也有著不錯的經濟效益。

豆角生長同樣分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營養生長就是長秧子階段,生殖生長就是長豆角的階段,特別是進入生殖生長之後,豆角秧子開花長豆角,如果在田間管理上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豆角秧子提前死棵,豆角老化快,也就是鼓豆變空最後剩層皮。為防止豆角秧子死苗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病害如鏽病、疫病、枯萎病,早發現早防治。

豆角在結果期有一個特點,就是生殖生長迅速,但是在開花結莢前期要控制水肥,也就是調控豆角秧子的高度從而降低豆角花莢的高度,但是進入豆角盛花期也就是開花準備結莢的階段要及時調整水肥,儘量保持水肥充足土壤溼潤。豇豆角開花結果期需要的水肥比較多,注意氮磷鉀肥的用量要偏向些磷鉀肥,每七八天澆水,澆水適當追肥。

豇豆角是一種忌氯作物,也就是對氯肥比較過敏,常用的氯化鉀肥就是氯肥,所以在給豆角追施鉀肥時,儘量避開氯化鉀肥,使用價格稍微高些的硫酸鉀肥。豇豆角對鈣肥需求量也比較大,可以適當的追施一些過磷酸鈣。但是

從目前的豇豆角種植來看,豆角種植戶因為開花結莢期施肥不當或者肥料質量差罌粟導致豆角產量降低的事情很多。

敲個黑板:豇豆角如何種植可以避免鼓粒的問題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水肥調控不當和採摘時間不對,都容易造成豆角鼓粒問題,對於火候相差不多的時候就要及時採摘,避免豆角生殖老化造成鼓粒顯現;同時豆角種植過程之中要施用微量元素肥,特別是鉬元素肥料,對於延長豆角採摘期和保證豆角質量很有幫助;田間管理上要適當的採用掐尖打杈的方式進行管理,促進新枝萌發。


海棠小醉


豆角原產亞熱帶地區,耐熱性強而不耐低溫,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30℃,3~8月均可播種種植,是春、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之一,對蔬菜的週年供應,尤其是7~9月的淡季供應有著重要作用。
合理施肥,苗期預防徒長,後期防止早衰。豆角在開花結莢前對肥料要求不多,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植株營養生長,如果幼苗生長太弱,可薄施1~2次沼液和尿素。豆角開花結莢期要消耗大量養分,對肥水要求較高,應澆足水及時施重肥,每畝可追施複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氯化鉀5公斤,每星期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加硼砂,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及多開花多結莢。豆莢生長旺盛期以後,需要更多的肥料,應再追施1次磷肥,每畝追施過磷酸鈣10公斤,或追施過磷酸鈣浸出液,以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後,若植株尚能繼續生長,應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促進翻花,並使已採收過的花序上的花芽繼續開花結莢,以延長收穫期,提高豇豆產量。



病蟲防治。豆角主要有鏽病、菌核病、枯萎病、煤黴病;蟲害主要有豆莢螟、蟎類、潛葉蠅等。鏽病可用25%粉鏽寧1000倍液;菌核病、枯萎病、煤黴病可用50%滅病威600倍液,或多菌靈600倍液。豆莢螟可用10%安綠寶2000倍液;蟎類可用73%克蟎特3000倍液;潛葉蠅可用殺蟲雙400倍液,愛福丁2000倍液防治。
適時採收。豆角採收必須及時,勤採,增加採收次數。一般播種後60~80天即可採收嫩莢。花後10~15天豆莢長至該品種標準商品形狀,莢果飽滿柔軟,子粒未顯露時為採收適期。豆角每花序有2~%對花芽,能結2~4條莢果,同一花序的著莢由莖部向頂部推移,各對花相互對生,為使以後的花芽能正常開花結莢,採收時要特別注意,在莢果柄部小心剪下,勿傷花序和留在上面的小花蕾。採收要及時,防止植株早衰和促進多結莢十分重要。一般初收期5天左右採收1次,盛期隔一天採收一次,這樣既能保證品質,又能促進莢果長大,從而提高產量。


Bealoity做個俗人


豆角花期的時候噴些有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含硼,鋅,鈣較高的。第二,選擇較優質的種子。第三,注意水肥管理,選用高氮高鉀的平衡行復合肥料。


芷柔


豆角的肥料:

肥料管理

豆角應選肥沃、疏鬆,2~3年內未種過豆類的壤土或沙壤土。播種前10天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500千克,結合施氮磷鉀複合肥50千克,施肥後隔4~5天翻耕一次,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

為了進一步提高豆角的質量建議廣大菜農使用一些微生物肥料作基肥,因為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基肥的利用效率,並且其分泌的生長素會促進苗木生長。有機肥一般以追腐熟的人畜糞為宜,但是自己腐熟的人畜糞便有可能導致腐熟不完全而燒苗,所以我們建議廣大菜農使用如金寶貝有機肥發酵劑等商業的腐熟劑來自制肥料,這種腐熟的肥料不會燒苗,而且容易被植物利用。果實生長期其需肥水較多,葉面可噴施2次磷酸二氫鉀,結合追肥的同時進行澆水。


農民以土地為本


在家的時候,老人們就常說,“豆角不吃肥,很好種。”也確實如此,豆角根部的根瘤菌,促進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小院中的豆角,靠著土壤中自有的肥料,長得就不錯!

大面積的種植豆角,像大棚種植,或者是大田種植,豆角想要高產,那就一定離不開肥料!特別是大棚連茬種植,土地得不到休耕,就更需要補充肥料!那我們種豆角,用什麼肥料呢

其實說到豆角衝肥,老輩子人也都清楚,尿素是萬萬不能用在豆角上的,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種了多年,吃虧吃出來的經驗。那到底是為什麼不能使用尿素呢?因為尿素經過分解會產生氨根離子,豆角根系的固氮菌對氨根離子敏感,氨根離子多了,豆角根系固氮的根瘤菌活性變弱甚至死亡,豆角生長的互利共生平衡打破,豆角根系受到損傷,那自然,根壞了黃葉落葉!

除此之外,豆角上也不能使用碳酸氫銨、氨水,和尿素一樣,會損傷豆角根系,引起黃葉落葉,豆角減產!

那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肥料呢?我們可以使用含硝態氮肥的平衡肥,硫酸銨也可以。但是高鉀肥又不能用啦!高鉀膨果,豆角很容易鼓粒,大家一定要注意啦!

豆角用肥大家一定要注意,最後祝大家種豆角有個好收成!


百色小蜜峰


在家的時候,老人們就常說,“豆角不吃肥,很好種。”也確實如此,豆角根部的根瘤菌,促進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小院中的豆角,靠著土壤中自有的肥料,長得就不錯!其實說到豆角衝肥,老輩子人也都清楚,尿素是萬萬不能用在豆角上的,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種了多年,吃虧吃出來的經驗。那到底是為什麼不能使用尿素呢?因為尿素經過分解會產生氨根離子,豆角根系的固氮菌對氨根離子敏感,氨根離子多了,豆角根系固氮的根瘤菌活性變弱甚至死亡,豆角生長的互利共生平衡打破,豆角根系受到損傷,那自然,根壞了黃葉落葉!除此之外,豆角上也不能使用碳酸氫銨、氨水,和尿素一樣,會損傷豆角根系,引起黃葉落葉,豆角減產!我們可以使用含硝態氮肥的平衡肥,硫酸銨也可以。但是高鉀肥又不能用啦!高鉀膨果,豆角很容易鼓粒,大家一定要注意啦!





視野一元


豆角有花以後,可以用高氮高鉀的的肥料和平衡型的肥料,交替使用。豆角鼓粒是,有兩個方面元因素,還有豆角鼓粒第一個情況是,從花以後,那顆豆角苗結的豆角一直都是鼓粒的,是種子的問題,簡稱,雜種子。第二個情況是肥水的問題,特別是水分供不上的時候 ,那肥的花,吸收也不好,就容易出現鼓粒,鼠尾,豆角短。 同時,記得花期的時候噴些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選擇含硼,鋅,鈣含量較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