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出門帶的隨身相機是什麼?

澳洲房產攝影師Gavin


最近用富士xpro2轉接徠卡summaron35/3.5。鏡頭很小,不帶遮光罩的話,很薄,餅乾頭,因為只有35焦距,光圈也只有3.5,所以景深很大,用超焦距街拍非常方便,幾乎就不用對焦。配合富士的色彩,直出就很完美。







心靜洛迦


有5D3和富士XT30,但隨身攜帶最多的就是P30pro ,以下是p30pro拍的,夜景完虐富士






西邊雨56


許多人在購買高性能主力機以外經常購買一臺便攜的高性能相機,方便隨時捕捉靈感。下面我們介紹幾款便攜相機。

索尼黑卡

如果說敢把卡片相機賣到7000+的價位那只有索尼大法了。擁有者1英寸傳感器+等效24-200的蔡司鏡頭,機身小巧,同時擁有者4K的HDR視頻,每秒20張連拍,人臉/眼識別。可以裝進口袋的全能相機。現在已經出到了第七代黑卡,可見這個產品的生命力。適合有經濟實力,喜歡便攜卡片機用戶。

富士X100F


富士的一臺不可更換鏡頭的微單產品,單看外觀就可以吸引一眾文藝粉。膠片旁軸復古風,讓這個產品的顏值直接覆蓋了性能上所有短板。如果你喜歡萊卡的旁軸復古風,又囊中羞澀。這款相機絕對適合你感受。等效35mm鏡頭也十分適合進行街拍人文等創作。

理光GR3


提到街拍,不得不提街拍大師,森山大道,提到他也就不得不提理光的街拍神器,GR系列相機。擁有者APSC畫幅的大底感光原件的卡片機。低調簡約的外觀設計搭配高效率的對焦系統配合機身防抖,簡直就是為街拍量身定製的。220克的機身重量,非常適合隨身攜帶。

萊卡M10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在人文,街拍領域以及整個攝影界,神一樣存在的萊卡。M系列以經典的復古旁軸造型,獨特的取景拍攝體驗,深受人們喜愛。什麼配置,性能都不重要。因為這個是萊卡。唯一缺點就是貴…

手機

最後提一下,隨著智能手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手機拍照了。所以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大底片卡片機還存活著,普通卡片機早已經被手機替代了。手機目前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手機擁有者拍攝,編輯,發表一些列操作,在便攜性上面秒殺前面一切相機。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富士XF10,雖然是28mm定焦鏡頭,成像非常好,完全放進口袋的卡片機。






海大派樂特


個人很推薦奧林巴斯或松下的相機!順便給大家推薦一款非常高級、隱蔽性非常好的攝影包。


底小一級也不會被壓死|奧林巴斯E-M10 MARK III深度體驗長文
原創 91拍照聊相機 2018-01-04 09:36:06

當下,推薦相機,大家會優先推薦全畫幅機器;推薦復古相機,大家會優先推薦富士。「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個先入為主的思想幾乎深刻影響了中國每個對攝影有一點認知的愛好者。想不到的是,在知名相機廠商扎堆的日本,哪怕是佳能和索尼,也要輸給一個”小廠“ —— 奧林巴斯。

日本市場2017度攝影器材銷量排行大獎,無反領域奧林巴斯輕鬆奪冠

奧林巴斯消費級相機的整條產品線都是走的復古造型。拋開小編第一次使用的膠片機OM-1不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嘛,剛接觸攝影時圖便宜買了膠片,相比全畫幅上萬的機器簡直實惠到家了!)第一臺接觸的奧林巴斯是E-M5。

拋下幹活用的D810,拿起這機器是各種不習慣:奇怪的菜單語言,其反人類的邏輯和索尼的菜單有的一拼;4:3的畫幅,讓3:2畫幅構圖拍攝得心應手的人也不得不慢慢找感覺。要不是覺得它顏值高(個人覺得比富士的好看,兩家的設計語言這裡不做對比討論了,青菜蘿蔔各有喜好)也不會去接觸。

今年奧林巴斯發佈了新機器E-M10 Mark III,當時看到就心動,也很期待實際使用上的體驗提升。陳奕迅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終於還是得到了這臺E-M10 Mark III。

一段時間的使用下來,聊聊小編的體驗感受吧。沒有參數比較,不是測評,全是主觀看法。

顏值篇 | 看臉就想擁有它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輕量化優先的時代,平時上下班路上,週末和朋友聚聚,誰還拿個”傻大黑“出門?

既然談到顏值,小編從個人喜好角度分析下E-M10 Mark III的魅力所在:

E-M10

E-M10 Mark II

E-M10 Mark III

從上面三張圖小編描線的手柄處可以看出,從最初的直線到斜線,到現在的曲線(原諒小編手殘的描邊技術Orz),除了視覺上立體感更強,實際上手的握持感上E-M10 Mark III也是絕對佔優勢的,不用藉助後天附加手柄來提升。這樣的曲線設計完全優於其前兩代甚至自家的E-M1 Mark II、E-M5 Mark II。

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才屬於上帝 —— 高迪

E-M10

E-M10 Mark II

E-M10 Mark III

再看機器的額頭,雖然三者都是曲線設計,E-M10的看著像,E-M10 Mark II的偏肥胖,E-M10 Mark III的過度則更自然。好像一個人從大眾體型到發福再到健身成功。

小編這臺E-M10 Mark III是黑色版本的。因為低調,因為“悶騷”。

作為一個街拍攝影愛好者,黑色機器比起銀色的隱匿性更強,但我總不喜歡是悶悶的黑,一些不顯而易見的騷氣設計會讓我更有隨時帶著這臺機器的想法。

黑色E-M10 Mark III的幾個撥輪,除開幾乎每個廠家都會使用的製作工藝外,還有銀色的輪廓勾邊。

從二代延續下來的機頂金屬拉絲設計,不去特意顯擺地話沒人會注意它,但注意到它的人又會覺得機器的逼格上了一個層級。

操控篇 | 工具需要稱手

當然了,顏值終究還是要回歸手感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是用來使用的,而不是像佛像一樣供起來。

E-M10 Mark III延續了自帶的“大”指柄。對於這類取景器位於機頂偏中間位置、相同便攜性的相機中, 不存在第二臺這樣設計的機器。在不醜化相機的前提下提升的握持手感真的很棒。

E-M10 Mark III的操作菜單更加人性化了!!!(廢話,越做越差不就)

我在這裡指的操作菜單並不是點開MENU進去的界面,MENU界面時間越久我就越能找出槽點。

但是新增的快捷按鈕,基本上廢除了我使用MENU的習慣。

打開什麼都有啊:除了基本的白平衡、ISO之類的,奧巴把自己的創意濾鏡也加進去了。這比點進MENU一層層找方便太多了。

E-M10 Mark III的WIFI功能真的好用(原諒小編以前基本不用相機的這個功能,那些相機們,要麼沒有WIFI功能,要麼就是還不如沒有)。

特別表揚下遙控拍攝,比起其他廠家,實時圖傳很快了!而且支持手機觸屏對焦,指哪拍哪。

E-M10 Mark III的五軸防抖、觸摸屏對焦這些優點就不多描述, 不管是官方的宣傳還是奧巴用戶的肯定,總結下來就是:奧林巴斯牛逼啊奧林巴斯!

吐槽篇 |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

既然是主觀體驗文,改吐槽的還是要吐槽。

E-M10 Mark III的操作鍵位佈置我覺得還是要再打磨打磨。當下,較為優秀的視頻錄製功能已經是一臺相機的標配,越來越多的人也習慣用一臺相機兼顧拍照和拍攝。那麼E-M10 Mark III的錄像按鈕能不能別這麼可憐地擠在這兒啊,真的挺累。

MENU界面,拿拍攝菜單1來下刀吧:既然標明瞭是“初步和基本拍攝選項”,測光是基本的選項了,白平衡呢? 為什麼白平衡就隱藏到了自定義菜單的F子菜單裡?要不是有前面誇獎過的快捷按鈕,小編在日常拍攝中估計要瘋。

這個界面真的還有很多可以吐槽的點,找功能就跟尋寶一樣,難找,以及找到了就會很開心。

因為這是體驗文,全是小編主觀看法,本來不想像別人的測評一樣貼E-M10 Mark III的主要參數的,但是為了給大家留個印象,還是加個國際慣例吧。

E-M10 Mark III 基本配置

  • 約1600 萬像素4/3 Live MOS傳感器

  • 8.6fps 連拍

  • 配備121 點對焦系統

  • 五軸防抖

  • 支持 4K (4096 x 2160) 視頻錄製

  • 236萬點 EVF 取景器

  • 3寸翻轉觸摸屏

  • 無線 WiFi 連接,可用 Android 或 iOS 應用

在奧巴目前在售的所有機器中,除了PEN-F,這臺最美。操控上,你也看到我的誇獎了,是一臺可以隨身帶的機器。以後給朋友推薦6000價位的相機也會優先考慮這臺。

有人會吐槽奧巴祖傳的1600萬像素,畢竟隔壁富士都升級到2400萬了,徠卡M都2400萬了!!!但靜下心來想想,800萬像素的iPhone拍攝的照片打印出大型海報掛在路邊,1600萬像素的也夠平時發發朋友圈、微博了。

相機屬於消費級電子產品,買了就得經常用,藏著吃灰不划算。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去爭論誰家相機參數好看,不如多拿著自己的機器去拍照。享受攝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參與到網絡撕逼中去。

BIZTIME&PICTURETIME 攝影包 Citylogic 首次面世
原創 91拍照聊相機 2018-01-05 16:21:10

它不只是一個公文包,它更是一個宣言,

當您帶著它進入辦公室大門的那一刻,

彷彿在向同事們宣告:

我,職場中的精英,來了!

它不只是一個攝影包,它更是一個宣言,

當您從包中取出相機的那一瞬間,

彷彿是在周圍的朋友們宣告:

我有眼力捕捉到你們看視而不見的畫面,我是一個攝影人!

BIZTIME&PICTURETIME( 職場小蝙蝠 )系列攝影產品中,如今又多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款型——Citylogic 真皮攝影包。

它是為職場中精通攝影的新晉精英階層而設計。相比旗艦產品Urban Traveller老成持重,Citylogic代表的是年輕階層對於經典款型的追求。

Citylogic

淵源

Citylogic真皮攝影包來自旗艦產品Urban Traveller旅行攝影包的經典設計,相同的設計元素、完全相同的材質,但是具有符合超級城市精神的靈活體型和更加實用化的功能。它更輕、更薄、更小巧一些。

材質

它既然是高品位的宣言,自然要讓別人第一眼就感受到高級感。它採用與職場小蝙蝠旗艦產品Urban Traveller旅行攝影包完全相同的美國進口頭層牛皮作為材質。每張上乘進口牛皮的尺寸均在25平方英尺以上,且由專業技師精心挑選。無需多言,當別人看到它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夠高級!翻蓋的反面特地沒有使用襯裡,真皮的質感觸手可及。

品味

Citylogic是一款極具機動性的中型攝影包,它與一脈相承的職場小蝙蝠旗艦產品Urban Traveller旅行攝影包都來自於設計者對於頂尖高級公文包的彙總與反覆琢磨。造型比例尋求最佳的協調感。因此它兼具意大利款型公文包的優雅、英式款型公文包的實用以及美式公文包的材質感。內部優雅的、微微露出的紅色內襯,彰顯紳士內心的桀驁不馴。

搭調

如同旗艦產品Urban Traveller的設計理念一樣,Citylogic在作為公文包之餘,同樣適合搭配各類服裝。無論是上班的正裝、半正裝,還是休閒裝,都很協調。搭配正裝自然是非常棒,但是年輕的職場精英怎麼會天天穿正裝上班,所以我們的預售範例圖片特地挑選了休閒裝。其實模特本人也是一位年輕才俊。為了保持自然的感覺,直到拍攝前,才告訴他,請他臨時幫忙客串下模特。看看圖片吧!

實用性

這畢竟是一款實用的攝影包,雖然它完全可以做高級公文包用。所以,它的設計充分吸收了前輩攝影包的優秀特性。不僅提供相機非常好的防護性,還有足夠的裝載能力,甚至具有超越普通攝影包的超載能力(內膽和主包身之間的間隙它能略微多裝一點,這是我們人為有意的設計)。

兜底設計的揹帶,讓它可以經得起常年的載重。雙層底防護內膽,除了良好的防震性能,還額外提供給用戶一個存放護照等隱私物品的小空間。內部的活動翻板,讓鏡頭可以疊放。除了存放相機和雜物,它當然還有足夠的空間裝載大尺寸IPAD、上網本、移動電源。

Citylogic真皮攝影包最適合裝載的相機是時下流行的微單(無反光鏡相機)和數只鏡頭。當然它也同樣適合裝載輕便的單反相機和鏡頭,例如EOS200D或D7500。Citylogic不可避免具有一些英式經典公文包的設計元素,所以預售示例圖片中讓它帶上了摺疊紳士傘(當然,紳士傘不包含在所出售的物品中)。這些元素讓它變得更加實用。

防護性

一般中檔攝影包都會首重防護,但是真正高級的攝影包卻不會。如同我們的同行一樣,我們同樣尊重這樣的觀點。我們深信:人才是保護器材的最佳手段。所以,我們的攝影包強調柔軟、貼身、耐用。防護性雖然是次要考慮,但是它的防護性已經足夠優秀了。

防水嗎?

頭層牛皮可以在下雨天一定程度上保護相機,但是牛皮本身怕水。所以,我們建議用我們推薦的防護劑保護皮革,這種防護劑不僅可以提供防水膜層,而且可以養護皮革。雖然如此,您還是要記得在皮革沾水後儘快用乾淨柔軟的棉布將水分吸乾、擦乾。Citylogic真皮攝影包畢竟是適合在城市使用的,並不適合惡劣環境下使用。

它貴嗎?

是的,它比較貴!但是物有所值!不像攝影包只能在每年的旅遊季節帶出去用那麼幾次(折算成使用的天數,那才是真正很貴),而Citylogic可以作為上班的隨身攜帶包。在工作日,幾乎天天都可以用上它。而且它的高級材質以及合理的設計讓它很耐用,可以用上多年。所以,它並不貴!

碎片攝影

不是每個攝影人都是專職攝影師,我們不會用整天、整週、整月的時間去拍照。我們只是一群深愛攝影的職場精英。Citylogic真皮攝影包給我們在上班間隙提供一些拍攝機會。帶上相機,去拍攝吧!

來《91拍照》看看啊!


91拍照聊相機


最多2,大多數時候徠卡掛標頭。然後發現一直在用手機拍[捂臉]相機依舊隨身攜帶[靈光一閃]




老東西8335


GoPro絕對不是您的菜!GoPro更強調的是運動攝像,它不是一臺照相機!它可以“上天入地”,但很遺憾,他不適合“咔嚓”。

根據您的描述,最適合您的選擇,也是唯一選擇應該就是Sony的“黑卡”系列了!絕對是完美匹配您的需求。

推薦一:迷你黑卡RX0

這是一款充滿了索尼黑魔法的照相機!前無古“機”!我曾經非常迷戀這款機器,機身小巧便捷,重量才“二兩”多一點兒。1530萬像素1英寸Exmor RS™ CMOS堆棧式影像傳感器,蔡司Tessar T* 24mm F4廣角鏡頭,具備防水、防震和防撞的三防功能,高達1/32000秒的防畸變快門,16張/秒高速連拍,支持40倍超慢動作!就是下圖這款小機器!

你覺得跟GoPro長得很像?沒錯,我也糾結過。但是通過反覆對比,知道了兩者最重要的差別:

RX0是照相機!一款有1英寸大底的照相機!一款具備三防功能的照相機!索尼設計專門用來“咔嚓”的照相機!

優點:可以隨時隨地(上天入地)“咔嚓”,1寸大底誰敢比!?
缺點:攝像不支持4K,攝像對焦太差(我沒入手的原因)。

推薦二:全畫幅黑卡RX1r2

4240萬像素 35mm全畫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傳感器,蔡司Sonnar T* 35mm F2鏡頭!

  • 全畫幅!全畫幅!全畫幅!

  • 4千萬像素意味著什麼?完全可以隨意拍照,後期裁剪構圖啊!

  • 35mm鏡頭意味著什麼?風景、人像通吃啊!

  • F2意味著什麼?大光圈的美無法形容!

價格:超過2萬元人民幣……

有點:很難找到缺點,完美輔助用機。
缺點:1.貴!2.比單反對較慢,有點兒不適應!3.電池不禁用。(不是說好沒有缺點的嘛……)

推薦三:旗艦4K黑卡RX100V

當前兩個推薦都不滿意的時候,就只有它了。因為RX10系列機身已經很大,不比您的尼康單反小多少了。而RX100V是最標準,最沒特點,指標最全面,價格最合理,別人有的我都有。如果你認可索尼黑魔法,這個機器最靠譜。


優點:標準輔機,性價比合理。
缺點:沒啥太多優點,強調“速度快”,但也只是跟它的前幾代相比。

OK就說這麼多!不知您是否喜歡“索尼·黑卡系”,我只推薦這三款,松下的我沒用過,不評價。

僅以此文祭奠我的Sony RX1R……男兒有淚不輕彈……(ಥ _ ಥ)


虎巍老師


作為一個攝影門外漢,只跟著喜好走,拍拍貓貓狗狗,遊客照的我來說……徠卡Q已經滿足我的需要了。輕巧,時尚,自動對焦,全畫幅,高感棒。缺點嘛,視頻對焦成迷,電池很袖珍,購買的時候有些許心痛的感覺,其餘完美,推薦購買。[可憐]








千堆雪雪


一些外出旅遊攝影愛好者都會帶一部專業相機,從而記錄旅途中美好的景物。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也會使用單反相機、長焦鏡頭相機等等,索尼作為日本知名的相機品牌,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消費者,我一般出門會帶索尼HX400相機。

索尼HX400擁有出色的光學變焦能力,不是單反,是長焦相機,可將光學變焦與 數字變焦相結合,適應各種拍攝條件,鑑於它在這方面的深厚潛力,可拉近遠處的

風景等拍攝對象,從而創作出極富動感的照片。

索尼HX400配備了高達約2040萬有效像素的背照式Exmor Rcmos影像傳感器,結合BIONZ X影像處以及蔡司鏡頭,創造出栩栩如生的畫質。

索尼HX400可以根據成像模式差異分別調整降噪,使影像呈現出優質的清晰度以及細膩的細節,即使是在低光照環境下怕攝的影像也不例外,該機還新增強烈光學防抖2.7倍補償面積,能夠有效避免長焦端抖動,就算是運動物體也同樣有效。

以上就是關於索尼HX400相機怎麼樣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大家!





行者一片光明


比較推薦松下LX10,對標sony黑卡Rx100 4-5代吧。價格3000多,支持4k拍攝,五軸防抖(光學加電子)觸摸屏。1.4-2.8光圈,特別是raw格式下的能拍出20mm廣角的範圍。還有3cm最近距離的微距。作為替代手機的隨身相機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