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的哪些細節決定它的好壞?

水墨江南2020


說到書法的細節很多!

比如說提按,只是,現代人真正的懂得提按的人太少了。可能很多人不服氣,你怎麼能說太多人不懂呢?就你懂!不是我懂,是沒有理解到魏晉唐書法的人,確確實實都可以說是不懂提按,即使是歷史上的有些大家都如此!

飛白!書法歷史上真正能寫出飛白並存世墨跡的人很少,有些人為了製造飛白,使用枯筆,焦墨,枯筆是可以理解的,焦墨就是取巧了!飛白是書法功力的體現,沒有強悍的書法功力是不能使用正常的墨水寫出精彩的飛白。即使是頭這人取巧寫出飛白,在高手的眼裡還是難以過關的。

險絕可以製造書法的跌宕,無論是涉及每個字,以及整體的章法上,沒有險絕的書法就是一潭死水,平庸,呆板!

今天就談這些,諸多細節問題留給以後再探討!


一笑貫長天


書法作品的哪些細節決定它的好壞?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主要以兩個方面來確定,一是技巧;二是筆意。技巧方面則是點畫、結構、章法;筆意方面則是精、氣、神。

一、點畫、結構、章法

1、點畫

一幅書法作品中,好的點畫其形態是優美的;其點畫間的映帶是自然生動的;其點畫本身是厚重有力的。若是點畫鬆散、虛浮、呆板、醜陋那自然就不好的。

2、結構

書法作品中,結構若是能夠做到:平正、飛動、參差、勻稱,這樣的作品是成功的。若是結構不協調,沒有法度,過分拘泥或者狂怪,無疑是失敗的。

3、章法

一幅書法作品的章法好壞,是需要把握章法的規律,需要對各種形式的書法作品,如扇面、楹聯、中堂、立軸、橫披等等多加以觀察。

好的章法,其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像:行間要貫通、字與字之間要上下呼應、字體大小錯落、欹正相生,有諧調的節奏感。總之,就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

反之,若是沒有按照章法的基本要求,自作主張,狂亂野怪,大小一致,毫無生氣,布若算子,這肯定就不好了。

圖片:祝允明 行書 劉君文威聽泉記卷

二、精氣神

書如其人,我們若將點畫、結字、章法等看作是人的四肢、五官、體型。,那麼,精氣神則是人的氣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書法作品需要注重的是神采、氣韻和格調等。

1、創作出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不但需要技巧方面的嫻熟,還

需要創作者的學識和修養以及思想境界的不斷提高。

2、“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如果看不出前人的一點繼承,那就稱不上“好”了。好的作品,能夠看出繼承了哪個時代、哪個派別、哪位書家。

綜上所述

書法作品是代表書寫者的書法藝術高度,在創作中我們需要對點畫、結字、章法等方面遵循一定的法則與要求,還需要提供創作者的學識和修養以及思想境界的提高。


書法有云


各找各主,各拜各佛。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蘭齋之後



同問?練了一年多柳體,想聽書友們指點:該繼續還是換帖?


奉野


一、 大小

大小,是指一件作品中單個字體量的大小參差變化。它好比音樂中音量的大小變化。在行草書中,這樣的變化是非常鮮明的,甚至是非常突兀的。同時,在篆、隸、楷中,這種變化也同樣存在,只是不象行草書那樣有充分變化的餘地而已。大與小的比例反差愈大,節奏就愈加鮮明。這與作品的風格氣息有著直接的關係,風格越是奔放跳蕩,大小的反差就越大。當表現文雅恬靜的風格時,一般大小的反差就相對要小。

二、重輕(虛實)

重輕,是指作品中,虛與實的對比與變化。類似音樂中的重拍與輕拍的對比和變化。在書法作品中,重輕的主要表現技巧是用墨。重與輕的概念,是指墨色的虛和實,虛與實的對比也是相對而言。虛中之實是重,實中之虛是輕。墨的濃與淡,燥與潤都可以表現虛實輕重。需要理清的是,它與粗和細、大和小、聚和散以及長和短,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概念。這裡,主要的分辨參數是墨的虛與實。粗筆是淡墨是 飛白,就輕;細筆是濃墨是實筆,就重。字大、字聚、筆長,用虛墨,是輕;字小、字散、筆短用實墨,則是重。重與輕的層次是多樣的,運用的手段更是多樣化的。當要表現最重的“節拍”時,可以調動所有的方法,重合多種技巧來刻畫“宏音重拍”。

三、 粗細

粗細,是指筆畫寬與窄的對比。類似音樂裡的高音與低音。在古典的書法作品中,除了“鐵線篆”、“玉箸篆”屬等粗細的線外,幾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存在粗與細的筆畫變化。只是因風格的不同,粗細反差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們如果把一個筆畫比作一個音符,諸多的筆畫組合在一起時,必須要強調粗細的變化和對比。粗細的反差越是明顯,其音符的跳動感就越強,同時,它的“音域”也就越寬。

四、 長短

長短,指筆畫的長線與短線。點,是最短的線。長線,包括直線和弧線,以及由直線和弧線多重組合的多樣的線。長線與短線類似音樂的短音和延長音。短音有如彈撥樂,長音類比管絃樂。短音急促而鏗鏘,長音悠揚而綿延。


——小強老師——


書法作品的哪些細節決定它的好壞呢?以楷書為例試作分析:

一,中鋒運筆,使筆力遒勁,線條有立體感。

二,筆畫較重的用按,轉折中方折用按。

三,筆畫輕的用提筆,圓轉處用提筆。

四,楷書的橫畫有一定的斜度,不能寫成絕對的水平直線。

五,筆畫的力量感要強,毛筆的筆尖要象刻刀刻石一樣頂著紙面寫,有摩擦力,阻力,這樣的點畫才有力度。

六,字的空間布白均衡,注意筆畫之間的穿插。

七,字勢有飛動感,有行書筆意。

沈度是明代書法家,(公元1357一1434),字民則,號自樂,他是明代臺閣體楷書的典型代表,其書法結體工整,委婉華麗,儀態端雅,具有唐人法度。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為沈度楷書作品。)








神韻軒書法


細節決定成敗,但是整體大局不錯,在細節問題上,稍微有點不完美,也無關緊要。一幅好書法,作為藝術品,當然要求精益求精,完美無瑕方妙。

細節問題,具體的說,

一,筆法:古人云,書法之妙,首在用筆。筆法包括兩個內容,1,用筆的方法,有提按頓挫,使轉絞翻,騰挪跳躍,凌空入紙,永字八法。2,行筆的方法,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回鋒等。

二,墨法:用墨之法,分濃淡乾溼潤燥等。

三,結體:結體之法,分為疏密避讓,穿插組合,重心平穩不傾斜,字形緊緻不鬆散,點畫之間,縈繞連帶,筆斷意連,呼應顧盼,一氣貫通,有機統一,點畫少的字,不因其少而孤單,點畫多的字,不因其多而擁擠。

以上三點,直接決定著一個字的形質與神采,具體分寸如何把握,如何運用,就看你的啦。

四,章法:章法佈置就是一個設計規劃的學問,也是一個佈局謀篇的藝術,一幅書法最後是一個什麼樣的藝術效果,關鍵就在這個“謀”字。它包括字數的多少,字形大小,間距行距的疏密,落款用印的位置等。

一幅書法作品,從用筆用墨,以及筆法墨法的變化,到點畫、線條、結體、形態、氣勢的變化,再到章法佈置的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這當中的細節問題,不是我一篇文章所能說的完的,需要你細心觀察,用心思考,認真總結,靈活運用。



98明明德


樓主貼圖三件作者趙熊,篆刻名家,別署老牆。書法以篆隸略好,整體平平。不值得品味細節。




向金港的象


骨力排版內容,還有中鋒運筆,用墨乾溼枯淡等!欣賞下成都書法家李小龍大師正宗的唐楷!



儒學代言人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要看落筆處是否能提得起,要一氣呵成,做到寬可跑馬,密不透風!不論什麼書體,是否行氣自然流暢,或緩緩而來如潺潺流水,亦或洶湧澎湃宛如萬馬奔騰撲面而來!能撞擊欣賞者的靈魂,引以共鳴!墨濃而渾厚,淡而清雅,細如髮絲而不失彈性!堪為佳作上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