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單身青年越來越多,離婚率越來越高,是進步還是退步?

就是不猜


退步再退步,接了婚再離婚就是有問題。從自己方面找原因當初為什麼要結婚(閃婚、感動、還是錢)。現代人把整個家庭看的很亂為了各種思想去結婚肯定不成,摻雜的心思太多。隨著網絡的發達女的男的都會覺得自己的永遠是最差的。

珍惜自己的擁有


荊棘


當然是進步!人生不是一定要結婚 離婚也不丟人 人生是為了自己活的 不是給別人看的

我的閨蜜 跟戀愛四年的男朋友分手了 29歲的時候準備來德國讀MBA 然後一邊工作一考靠雅思 一邊考GMAT 每天學習到半夜三點 是一個執行力超強的女生 八個月不到 已經飛來柏林開始MBA 的課程了 她每天都說那麼的有朝氣 漂漂亮亮的去上課 就是可以看出 沒結婚的她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性 跟國內所謂的大齡剩女相差甚遠 這當然就是進步

我爸媽有時候也會吵架 我都會跟他們說 如果想離婚 我支持 無論年齡大小 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力 現在也很少有人會因為你離婚了 就嘲笑你 這當然也是進步

當然 希望大家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天津妞Coco在德國


“先生,請問您下一任的標準是什麼?”

“標準?沒什麼要求,只要是雌性就行。”

“啊?這樣啊,那您看母豬行麼。”

“滾,趕緊滾......”

對於男人來說,女人是個永遠都不解的謎,不可思議,無法捉摸明白。“女人真是弄她不懂”——幾乎所有的男人都這樣嘆息,併為之苦惱,然後帶著不解,止於自說自話的解釋:“女人就是這個樣子”,最終放棄努力不肯花氣力去理解對方。在單身面前,女人與男人並無兩樣,甚至高於男人。

2017年,西南證券做了份《中國第四次單身潮》數據報告,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單身人口近2億,其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婚戀交友需求龐大。伴隨著離婚率的持續增長,二次婚戀需求也將持續擴大。據大數據分析造成單身人口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人口性別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擇偶經濟要求也越來越高。

由於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觀念,造成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導致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正因如此男女比例失調,適婚年齡段的男性人數大大高於適婚年齡段的女性人數,從而女性人口緊缺。當“90後”進入婚育年齡,這種現象會更加嚴重。(合著你算來算去,這個鍋又得90後背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宣傳和普及,女性與男性有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越來越多。而因此勢必會影響婚戀年齡,導致結婚年齡推後。高學歷的女性傾向於選擇同等學歷或比自己學歷高的配偶,以求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而男性則不介意找一個學歷水平高於自己的妻子(“女子無才便是德”,古人誠不欺我)。

單身男女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經濟收入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據最大的婚介網站珍愛網發佈的《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顯示,超八成單身女性認為5000元是男性收入的起點。其中,67.06%的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 5000-10000元,25.02%的單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過萬元。相比之下,男性對於女性的收入要求普遍較低。

為什麼單身狗越來越多呢?上面三點概括的較為客觀,當然也有部分其他的原因:女性擇偶對年齡要求低於男性,而男性傾向找比自己年輕的;離婚率的增長,女性再選擇機會比較多等等,不過你覺得看了能有什麼用麼?沒用,數據做出來就是讓人看看,解決不了什麼,但是,它能讓你知道有多少競爭對手,兩億知道麼!兩億!

拋開這些大數據的科學分析,現在也是有些條件不錯的女人,竟然也是處於單身生活的狀態,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她們單身呢?有愛的度娘總結了一下幾點:

太聰明,男人的小伎倆一眼識破;

別人以為她有男朋友,所以都不考慮她了;

不願將就,寧願單身也不想遇到人渣;

不願意主動聯繫男生,一直保持高冷;

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或學習中;

渴望有人關心,又不想被過分打擾;

習慣單身,一個人過也舒服,不需要男票;

男神看不上,屌絲不敢上;

可能“心裡有個不可能的人”......

然而有網友總結:這是眼光上去了,能力跟不上。這句話說得竟如此有道理,竟無言以對,差點忘了單身狗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下面這個:歲月無情,衰老的女人怎能不“單”,選對產品,保養有方,自可脫“單”。畢竟臉才是最重要的選擇項,身材只是個加分項而已。

簡單挑一個方面來說,都能做到這份上,不是女神的長相最低也得六分吧。大多數人們見到美女的時候,第一反應:她長得那麼漂亮,一定談過很多次戀愛,現在肯定不是單身。這也是大部分人對美女的誤解,正是因為長得漂亮,所以大部分人認為她一定有對象了,或者身邊不缺異性的追求,從而導致漂亮女生身邊的異性朋友比較少,而不是那些自認為長得好看的人,身邊總有一個朋友很醜。

長得漂亮也是一種優勢,畢竟長得好看的人在少數。長得好看的女生,都希望找一個能夠真心對自己好的男生,而身邊的男生就算追她,可能也是因為她們的長相而已,這讓她們在面對感情的時候,會猶豫不決。(這波解釋我自己都信了)

而對於自己的另一半,就算嘴上說著沒什麼要求,但是心裡還是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比如她會希望自己的男朋友高大帥氣的外表,性格要好,最重要的是還得疼她。滿足帥氣外表的男生少之又少,再加上其他的要求,哪個男生能達到這個要求?

還別說,真有男生能達到這個要求。就算你不是許默、白起、李澤言、周棋洛,只要有錢,這些要求對你來說都不是要求!

“怎麼會沒有,是不是你太挑了?”當人們知道這個認為的女人是單身時,這個回答才是人們常態的反應。而這些單身女性更多的是內心慌張,“對啊,為什麼自己是單身呢?我這麼優秀”。她們也許平常是好好的,可一遇到自己為什麼還單身這個問題,就不知所措。難道確實是因為太挑了?

網絡上常常有些文章說:現在缺乏有腦袋、成熟、有肩膀的男人,看到太強的女人會怕;他們心中想的是高攀不起;他們沒有勇氣,不敢追;說這個世界上缺乏有慧眼的男人。的確,現在的社會,好男人不多,誰若是得到,難道不寶貝起來?然而多了就不珍貴了。但這其實都只是自我安慰,不如這樣說好了:好東西是不可能沒有人想要的。

人們常說做什麼事情要學會換位思考,那麼用男生的想法來看:談戀愛生活質量會下降。錢花的多了,時間少了,精力少了,情感也掏空了。還得寵著她,還得照顧她,還得哄她,暖她,把她當個寶一樣,一切都依她,圓她一個女兒夢,公主夢,韓劇女主夢。

可是對方能給什麼?很多女生總喜歡把自己的不安全感當做對男生的精神付出,把吃飯AA偶爾送個禮物當成對男生的物質付出,分不清人際界限、玻璃心、矯情、不負責,總是對男生張口閉口責任,自己從沒想過。幼稚、短視、被動、愛幻想、情緒化、沒腦子。

時代進步了,曾經組織的“批文”、“三大件”已不存在;從前車馬慢,郵件慢到現在跨國戀都很容易。可這也暴露了社會化的女性缺點,同樣也對應著諸如溫柔,細膩之類的優點。而男性則是上進,堅毅,勇敢,魯莽,粗心......

很多人說第一眼便決定了緣分。難道還是日常生活男生不主動了?也不是,第一眼的決定,有些女性就把噓寒問暖當作無聊的騷擾。

曾經一個男生想約一個喜歡了很久的女生去玩,在微信上跟這位女生說:“明天你有空嗎?我們一起去某某地方玩好不好?”過了一天,女生才回了一句:“不了吧。”

也許這位男生的邀約方式是有問題,但及時的回覆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哪怕拒絕,他也不怕,怕的是她把這份真心當作和朋友茶餘飯後嘲笑的談資。

沒有誰會每天都守在微信旁,但看到她更新朋友圈卻沒時間回覆你時,你心何如?不要說男性怎麼怎麼挑剔女性;女性挑剔起來,還真沒幾個通過考驗。走吧,去婚介網站報名去。





西柚的日常


大齡單身青年越來越多,離婚率越來越高是社會的一種進步不假,卻也是道德滑坡的一種表現。受西方女性自由獨立思想的侵蝕及國內高房價和高消費成本的影響,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或結不起婚,只能淪為大齡單身青年,過度追求自由動不動就離婚是新舊思想交替的必然結果,但始終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只不過這種不正常現象僅僅是在一段時期內存在罷了,不會長久的。


工仔1546


大齡男士選擇有孩子、離異、有房女還是低收入、沒孩子、無房女?

        這個問題的提出者應該是一個經濟工作者,或者是一個商人,或者是一個生意人,他把婚姻外在的東西作為了首要條件,把物質,經濟,條件作為了第一要素。

        婚姻的核心是什麼?是人。無論她是否有小孩,是否有房有車,也無論她收入是高還是低,你不喜歡她,她不滿意你,一切都免談;如果你喜歡她,她不喜歡你也免談;如果你不喜歡她,她喜歡你,也是免談。

         這個問題要真正有意義,必須要兩個女人你都喜歡,兩個女人都喜歡你,在這兩個人中間二選一。這個時候各種附加條件作為參考因素,才有一定的意義。

         這兩種女人,在我看來,第二種女人勝出的可能性更大,即我更主張選低收入、沒孩、無房女。

        “有孩離異”這兩個因素,是兩個人將來無論如何努力都改變不了的狀態。而這兩個因素又及易影響未來的生活,因為這兩個因素的背後都是人,是人就會剪不斷理還亂,小孩有可能使壞搗蛋,前人有可能扯皮絲聯。兩個人再好的感情,也經不住人這條河的折騰。能避免就儘量避免。

        “低收入無房”這個因素是暫時的,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努力去改變的。只要沒有外部勢力的干擾,兩個人同心協力,勤勞節儉,物質條件是可以改善提高的,就是那句古話“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如果將來有了共同的小孩,有了紐帶,基礎更牢。這樣的婚姻,幸福指數要高得多,走得遠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在現實生活中,選第一種女人的的大齡男士也是大有人在。這些人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很物質的男人,物質條件的誘惑是抵擋不住的;另一種就是心術不正的男人,只要有錢、條件好的女人,先想辦法“依法拿下”,至於能走多遠,能過多久都不考慮。到了實在過不下去時,再撕破臉皮,臉不要,命不要,能撈多少算多少,就算撈不了,地上的灰都要抓一把。

        這個回答,希望對大齡男士的擇偶有所幫助,對條件好的單身女人有所提醒。


悟生雜談


從思想上來說,我覺得是進步了。

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了獨特的看法,不會因為身邊人的催促而去選擇結婚。會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以後的生活。

但從責任心上來說,我覺得退步了。

想結婚就結婚,結婚了過不下去就離婚,對於婚姻沒有一個清醒認知,還是依舊我行我素,遊戲人生,沒有好好對待婚姻對待生活。更對自己的情感不負責任。

婚姻不像談戀愛,不是隨隨便便想在一起就在一起,不想過了就一拍兩散,婚姻是需要兩個人努力一起經營。

如果結婚之後還是像以前那樣,不夠成熟,沒有責任心,依舊任性妄為。那還是單著吧。或者最好以後都別結婚。


莫愁的人間茶館


好象是進不進退不退,進退兩難,因為離婚率高,好象幾千年留傳下來的婚姻根基正在被現代人拋棄,這部份現代人正在自我修練,以達到不食人間煙火,進而長生不老,就不會有慾望了,這多好啊,婚姻只不過是綁架在人身上的一個累罪罷了,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不容樂觀。婚煙不幸,離婚是正常的選擇,但不要一時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從此不再結婚。如果這樣不好了。畢競人須要有個人來相依相伴一生才是完美的。男人生來就是要取妻生孑,女人生來就是要嫁夫成家,這才是圓滿的人生。

而大齡青年單身趆來赿多,這是沒辦法的。誰願意孤獨一生呢?造成這樣的結果完全是男女比例失調造成的。在加上部份人喜歡單身,或是找不到意中人寧願單身,這就造成了大齡人群越來越多的現象。


蘇翠亮


謝!

這個問題是有社會進步的原因!也有思想西化的原因!更有獨生子女的問題!還有社會風氣一切向錢看的原因!


康樂舅


社會越發展,個人經濟能力越獨立,個性越強,同時婚姻不忠現象越來越多,受到傳統思想約束越少,原來能忍耐、妥協的對方作為,現在都不妥協了,所以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也是社會進步的代價,儘量弘揚傳統家庭好的一面,減少婚外戀等現象,對於離婚增多也要客觀看待,不要大驚小怪。


2029where


當今大齡單身青年越來越多,離婚率越來越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原因,又有家庭和個人原因,而且錯縱複雜。我覺得,雖不能簡單說是退步或進步,而是一個國家社會中的不好現象。關鍵是大多男女青年在信息化時代成長,思想開放,婚姻觀念變化,無所欲為,德不配位,把婚姻當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