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有一些無兒無女孤寡老人,以後生活不能自理的話由誰來照顧?

老楊不會說話


現在農村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很多,但就我所知包扣我們村的很多事實來看,他們的養老基本沒問題。有的是本家的來養,這種的比較多吧我覺的。有的真沒親人了但能生活自理的估計都是五保戶,生活應該沒問題。在有就是行動不便的那就是養老院了,都是政府辦的,在那也能生活的不錯。


勤奮的勞工


我們村的老年人中有這麼一種說法:養十個子女,不如當個老絕戶。通過這句話,大家應該知道答案了吧?

上週末,我回孃家,正好和父母閒聊時,說到了農村養老的問題。所以,雖然看到這個問題的標籤是“三農”和“農村”,但我覺得,廣大農村人的衣食住行,更是“生活”,所以,必須得回答一下。

能自理時,領著五保費,在家自理

我們村有個我叫劉叔的,快七十歲了,每月國家給他六百無生活費。這六百元,在有退休金的人看來,是小錢兒,但在農村老人眼裡,簡直就是“鉅款”!

試想,已經幹不動農活了,也幹不來其它的小買賣,還做不動出力氣的小工兒了,那麼,別說是每月六百元,就是每月六十元,如果天上不掉,從哪裡來?

而劉叔不用動一個手指頭,每月就有六百元進項,有時懶得自己做飯,便去鎮上吃餃子,著實成為了全村老年人的羨慕對象,於是,才有了“養十個子女,不如當個絕戶”的“羨慕語”。

不能自理時,保費收回,但免費去養老

村裡人也有的勸劉叔趕快去養老院,但劉叔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他說,去了養老院,錢就沒了。錢沒了,如果我想吃餃子了,能吃到嘴麼?

我們這裡,縣裡有個養老院,有子女的可以自費入駐,無子女的,免費入駐。免費入駐的,吃的、穿的、用的,一切由養老院安排。雖說全免,但生活水平只能是一般,還不如每月六百元,自己生活得幸福。

但是,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歸宿了。因為,我們村的老人們,靠著子女來贍養的,基本上也就是一天三頓吃喝,水平還到不了每位父母六百元。這也不能怪子女不孝,因為,他們自己的生活水準也有很多也到不了六百元。

因此,現在農村的孤寡老人們,對於養老問題,感謝黨的好政策,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倒是那些個有兒有女的,隨著孝順程度越來越低,養老簡直成了大問題。


暖玉


這個真不用擔心,我們村有個無兒無女的老人,他自己比較勤勞,也無不良嗜好,所以他的日子比有兒有女的還幸福。這幾年年紀大了,不能上山砍柴,就裝了太陽能和電熱水器,晴天用太陽能洗澡,雨天用電熱水器洗澡。煮飯燒水用電。他自己有竹園,可以賣竹子,也可以自己挖竹筍賣錢,國家一年還有五六千塊錢的補助,根本不愁生活。去年他摔傷了手,鄉敬老院讓他去那裡,有人給他洗衣做飯,他嫌不自由不方便沒去,花錢請人洗衣服被子。還有一對夫妻,三個兒子,大兒子二兒子在外打工,小兒子不怎麼成器,快五十了還沒結婚,掙幾個錢就吃喝嫖賭。老倆口一個腦梗後遺症,半邊身子不靈活,一箇中風后坐輪椅。小兒子常常在外面一呆就是一週不回家,兩個老的自來水斷流沒法弄,也不能自己種菜,全靠左鄰右舍照顧。因為有三個兒子,還不符合進敬老院的條件,所以這樣的有兒有女,真不如無兒無女。


月籠南窗


首先感謝大中國的政策非常優越!我叔叔就是最直接的受惠人,他無兒無女,我是侄女,和政府簽了協議,辦理了五保戶。每月有3百多元錢可以領取,住院可以免押金,出院可以二次報銷。去年國家還蓋了30平方的新房,可以免費用10度電,水不限量。今年夏天免費安裝了網絡電視,電視機免費送的。逢年過節,有米油發放,經常有愛心人士捐贈的衣服被褥,總之吃飯穿衣都不用發愁。我作為叔叔的監護人,經常會去看他,給他買些生活用品和吃的,有病了就去住院治療 ,有政府部門做後盾,老人幸福多了。國家政策真正惠及到個人,老有所養,病有所依,感謝偉大的中國!


雪舞飛揚敏


現在我來談我們這邊的情況,我老家是與胡適同一個鎮的,我覺得當地政府對這個問題解決得比較好。有些靠不孝的子女養老的,其生活各方面還不如這些人。因為全鎮上了六十歲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和失去勞動力的殘廢人,都可以進養老院,他們的吃穿住都由政府負擔,以後去逝一切安葬費用都由政府負解決,但他們的土地和房產由政府處理。也有的夫要健在的五保戶選擇居家養老,政府發他們每人每月五百元生活費,過年過節還發慰問品和紅包。

我家堂叔堂嬸就選擇了居家養老,拒絕了政府讓他們去養老院的要求。畢競生活和飲食上沒有在家自由,在家可以種點小菜,養點小雞,就當煅煉身體,活到七十多歲才因病先後差幾個月相繼去逝。還留下一萬多存款用來料理後事。家產及土地由村裡收回處理。

在養老院裡那些沒完全喪失帶動力的老人,每天安排一些輕體力活,讓他們煅煉煅煉,增加院裡的收入,也安排他們去參加一些娛樂活動。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安排護工和其它老人共同照顧,或選擇送回請人或由侄親照應,由政府發工資。

其實這些老人生活上吃穿不愁,也解塊了後顧之優,很多有子女而生活條件差的老年人還不如他們過得好。不知其它地方這些老年人過得怎麼樣。





人貴自知自明


對於農村無兒無女丶五寶戶丶孤寡老人丶生活不能自理的,應送到養老院,那有專門的人來照顧他們每天的生活起居丶吃丶喝丶拉丶撒丶睡,我的老家就有這個機構,村裡的無兒無女的老人丶五寶戶丶孤寡老人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都在養老院呢。


dfkbs-lt


駐村兄弟給你回答:現在農村有一些無兒無女孤寡老人,以後生活不能自理的話由誰來照顧?

現在國家的政策非常好,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只要年滿六十歲,都已全部納入“五保”,即: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這類人過去叫“五保戶”,現在的準確叫法是“財政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人員”。從這個叫法上就可以看出,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都是國家拿錢養老的,具體照顧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一、敬老院養老。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敬老院,裡面有專門的社工,孤寡老人只要住進去,吃、穿、住、行一直到去世的後事料理都是一條龍服務,一分錢不用花。可以說,那裡是無自理能力老人最好的歸屬,他們將在敬老院平安快樂地度過餘生。這是在我們這個講人道的強大國度,其它很多國家哪會有什麼敬老院?又哪裡顧得上這些老人的死活?所以國家強大對每一個國民都是無比幸福的事!

二、村集體養老。現在有很多地方在探索建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把不願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安排到村委會養老,同樣有服務人員,一條龍服務,但這種養老模式需要村級有集體經濟作支撐;如果是孤寡老人既不想去敬老院,也不願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村委會還會就近安排專門人員負責照料和看管,直到老人去世。採取這種方式,老人遺留財產和土地都歸村集體所有。

三、侄兒侄女外甥等供養。有些老人一輩子孤苦伶仃,有些良心好的親屬會比較同情,主動幫助養老。這種方式,供養人可以支配老人的五保金,全權負責料理老人的生活起居等一切事務,老人離世後,供養人有權繼承遺產。目前這種幫助照顧養老的方式約佔一半左右,這說明社會上有善心的人比較多。

總之,在今天的偉大中國,孤寡老人並不孤獨,全社會都在關注。希望這種尊老、敬老、愛老的好制度、好風氣一直傳承下去!


駐村兄弟


敬老院養老。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敬老院,裡面有專門的社工,孤寡老人只要住進去,吃、穿、住、行一直到去世的後事料理都是一條龍服務,一分錢不用花。可以說,那裡是無自理能力老人最好的歸屬,他們將在敬老院平安快樂地度過餘生。這是在我們這個講人道的強大國度,其它很多國家哪會有什麼敬老院?又哪裡顧得上這些老人的死活?所以國家強大對每一個國民都是無比幸福的事!

二、村集體養老。現在有很多地方在探索建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把不願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安排到村委會養老,同樣有服務人員,一條龍服務,但這種養老模式需要村級有集體經濟作支撐;如果是孤寡老人既不想去敬老院,也不願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村委會還會就近安排專門人員負責照料和看管,直到老人去世。採取這種方式,老人遺留財產和土地都歸村集體所有。

三、侄兒侄女外甥等供養。有些老人一輩子孤苦伶仃,有些良心好的親屬會比較同情,主動幫助養老。這種方式,供養人可以支配老人的五保金,全權負責料理老人的生活起居等一切事務,老人離世後,供養人有權繼承遺產。目前這種幫助照顧養老的方式約佔一半左右,這說明社會上有善心的人比較多。


80後濤子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多人在頭條提出了多次。難道你就沒有看到答案?居然還要提這樣的問題?

關於孤寡老人的贍養問題在我國解放以後就得到了解決。我記得以前我們村就有好幾位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在他們年老的時候都被送進了社會福利院,由地方政府負責養老。因此,你還擔心什麼?還用提出這樣的問題嗎?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第四十一條規定,各級政府都應當投資興辦養老機構,充分保障孤寡、失能老人的贍養需求。可以說,對於孤寡老人的贍養問題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的,是無需有所擔憂的。並且,這項制度已經實行了幾十年。你幹嘛非要提這樣的問題呢?

退一步講,即便是沒有這項救濟制度,即便是沒有社會福利保障機構,村鎮政府或鄉親們也不會讓孤寡老人衣食無著。儘管這個社會還有這樣或那樣的醜惡現象,但基本的人類善良並沒有完全泯滅,扶危濟困的精神依然在代代傳承。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在很早很早之前,杞國有個人每天都在擔憂天會塌下來,地會陷進去,從而使自己無處存身。於是,整天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後來,在別人的開導下,才知道天不會輕易塌下來;地也不會輕易陷進去,於是,才打開了心結,過上了快樂的生活。

其實,作為你來說千萬別學“杞人”,別整天介地擔憂這擔憂那。即便是天塌了,也不一定會砸住你,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縱觀我國農村的整個社會你會發現:一些兒女雙全的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時還不如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因為有的兒女雙全的老人也許沒有養出來掙大錢的兒女,從而使兒女在贍養自己時力不從心,但又不符合政府照顧的條件。因此,不能得到政府的救濟或照顧。但一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卻因為無兒無女而得到了政府的救濟和照顧,從而使自己的晚年衣食無憂。所以說,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說不定還會好於有些兒女雙全的老人。就鑑於此,你根本不用擔心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世上本無憂,庸人自擾之。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根本無需擔憂,只要他們願意去養老院生活,養老院的大門就會永遠敞開。因此,他們的晚年會依然幸福。


老胡說三農


我們這裡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經村兩委研究化為五保戶,年滿60週歲國家民政部門給予補助生活費,生活能自理的在家生活,生活不能自理的鄉鎮有養老院,到養老院鄉鎮政府安排護理工專門照顧,到死為止。現在農村生活美好,農村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