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一個大古國,冷兵器時代為何沒培育優良戰馬品種?

S貞觀子


說古代中國沒培育優良戰馬品種,這是絕對錯誤的。

中國曆代都重視優良戰馬品種的培育。

比如東漢名將馬援就曾說過,“夫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

然而有些悲催的是……

中國的本土的馬種——蒙古馬,確實不是優秀的騎乘種。

蒙古馬平均肩高在120釐米到130釐米之間,肩高140釐米的不多,肩高150釐米的鳳毛麟角。

所謂“肩高”指的是馬匹從肩胛骨到腳的距離。這裡面還有一個“掌”的概念。一掌大約為10釐米,傳統上經常以掌的單位來計量馬匹的身高。

肩高不高,說明這馬體重不夠重。而體重直接影響著馬匹的馱載能力。一般來說,馬匹的馱載能力大約是其體重的30%左右,如果是作戰那種長期騎乘,不能超過其體重的25%。而蒙古馬體重超過300公斤的不多,達到350公斤的更少。因此蒙古馬就不適合充當重騎兵,特別是甲騎具裝的戰馬。

當然,蒙古馬吃苦耐勞,充當馱馬很不錯。

對此中國古代軍隊的解決辦法:

首先是選育,努力增高蒙古馬的肩高。

根據兵馬俑推算,秦代時,中國戰馬的肩高能達到140釐米了。比如漢代曾禁止肩高135.7釐米以上的馬匹出關。

其次就是引入優良騎乘種。

眾所周知,在西域周邊的中亞地區,有著優良的騎乘馬種。尤其是被稱為“汗血寶馬”的大宛馬,與威名遠播的帕提亞重騎兵所使用的尼撒馬有著共同的祖先,是當時世界上最優良的馬種之一,平均肩高一般都在150釐米左右。要知道法國拿破崙戰爭時,戰馬的肩高標準也不過是145釐米到160釐米之間。

因此漢武帝在北擊匈奴,開拓西域後,開始從西域諸國引入“烏孫天馬”和“汗血寶馬”,甚至不惜發動對大宛國的遠征,從而極大的改良了中原地區的馬種。漢代戰馬的雕塑相比秦代馬匹雕塑耳朵變短,口裂、馬蹄增大,胸脯更寬,肩高也明顯增加。


唐代也努力引進西域的優秀馬種。比如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遣使往西域冊立西突厥葉護可汗時,使節 “又令人多齎金帛歷諸國市馬”。李世民的“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根據復原肩高就在150釐米到160釐米左右,屬於上等良馬的範疇。

而蒙古佔據西域後,也開始迅速的淘汰蒙古馬轉而使用中亞地區的良馬。


但中國本土馬種蒙古馬除了吃苦耐勞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基因極其強大。也就是說,引入良馬的基因會被蒙古馬龐大的數量給稀釋掉。


其結果就是,如果中原王朝失去對西域的掌控,不能大量引入西域馬種,其軍隊的馬種就會快速退化。這也是為什麼宋代騎兵不行的重要原因。

另外,清代到民國,中國馬種出現了一次極其嚴重的退化。

滿清入主中原後,嚴格禁止漢人平民養馬,如果有平民乘馬則沒收馬匹、杖責五十。除此之外,還嚴禁蒙古草原上的馬匹進入內地。之後民國的軍閥混戰,更導致中國馬匹退化。

而同時歐洲馬種進入人工科學選育階段,各種高頭大馬紛紛出現。


於是在這種此消彼長之下,現代很多人的觀感就是,中國近代馬種質量非常差……


冷兵器研究所


兄dei,你在哪看到的中國沒有過好馬?你這個標題本身就是錯的。中國確實有好馬的時候不多,但肯定也有過。我來給你說說中國的好馬。

早在漢朝,自建國以來,匈奴一直處於攻勢,那時候確實打不過人家,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戰馬。白登之圍,就是鐵證。

漢朝時期,中原地區是農耕社會,中原馬大多為了耕種餵養,耐力好,但跑的慢,蹄掌不耐磨(那時還沒有釘馬蹄鐵這一說),非常不適合北方戈壁和草原作戰。而匈奴是草原文化,馬不僅優良,而且數量眾多,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匈奴兵來打你了,能打的過他就使勁揍你,一看打不過他就跑,反正你也追不上,等你追半天累了想回去了,他回過頭來又打你,到頭來就只落得捱打的份。所以戰馬問題一直是漢朝統治者的心病,這種情況也一直持續到了漢武帝時期。

張騫,這個人大家應該很熟悉吧,他出使西域後帶回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西域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有一種好馬,就是我們所說的汗血寶馬(其實就是大宛馬),可以與匈奴馬相媲美。漢武帝得知後大興,於是派出以韓不害為首的使團,帶著一匹純金打造的馬,和一些珍寶去出使大宛,想以高價收購他們的好馬,然而大宛國王實在是不知深淺,既想要珍寶,又捨不得自己的好馬,於是他做了個愚蠢的決定——殺了來使。他倒是稱心如意了,可漢武帝哪能罷休,於是他出兵20萬,浩浩蕩蕩開往大宛。大宛說到底是個西域小國,一頓暴揍就傻了眼,最後把全國最優良的三千匹大宛馬給了漢武帝。

得到這三千匹戰馬,中原戰馬品種經過改良後有了質的飛躍。於是才有了逐匈奴於漠北,打的他們滿地找牙。衛青,霍去病等名將也悉數登場,才讓漢朝領土不斷擴大,形成了我們現在疆域的雛形。

所以說,中國有過好馬,只是中國有好馬的時候不多而已。

這只是我個人愚見,可能有不對的地方,各位見笑,權當偶爾一觀吧





花樣十二里


一、從良馬的產地看,黃河以沒有產生優秀的可以軍用的馬種。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國嶺南有一種高度只有80公分左右的果下馬。所以中國的不少優秀的馬種不是軍用型的,而是用作役使的。耐力很好。負重也很好。

二、氣候因素所決定的生產方式

1、在北方,馬匹是作為主要的日常性交通和生產工具使用。在基因的進化上,會有選擇性的向更有利的方向進化。

2、在我國的農耕範圍內,主要的經濟產業就是農業,而在農業生產力的變革中,能用來節省人力的方式,就是家畜。而在家畜中,牛無論是在耐力還是可馴化的程度上都要高於馬。另外,馬的四肢相比於牛要弱,不利於負重和挽使。以至於後來出現的騾子(馬驢雜交)耐力和負重都要優勝馬。但是騾子由於基因缺陷,無法繁殖。

3、飼養方式,牛、騾子都適用於粗養。而馬卻不能。成本收益上,牛更有利於在農業環境中使用。

4、雜交育種上看,育種是在人類社會變遷史上非常偉大的事情,同時也相當殘忍。大家都聽說過漢代的大宛馬引種的問題,大宛馬體格很大,中國馬體格普遍偏小。在沒有現在醫學的時代,交配並不是問題,嚴重性的問題是生育,簡單說就是生不下來。認為引進的良馬的基數太小。而待改良的基數很大,在回交的過程中,育種結果就消失了。

5、徵用軍馬 瘸子裡面的將軍,再不濟的種群都會有很多出類拔萃的馬匹,冷兵器時代,這些馬匹最榮耀的最殘忍的歸屬就是被徵用作為軍馬使用。而部分軍隊在對軍馬的處理上,是閹割之的。無論是閹割後的馬、牛,我都見過。他們有幾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認主易於馴化、精力茂盛注意力集中。比如犍牛(割過的),長的比種牛要高大壯碩很大。而且對陌生人極度危險。軍馬的徵用,從種群中抽離了很大一部分優秀的基因。一直到明朝,政府才對軍馬的進行轉向管理,分為官牧、民牧。當然官牧軍馬也是在邊鎮要鎮作為自給。而我國冷兵器時代的軍事邊鎮多是在西北境。


史地客棧


中國沒有好馬的概念,是在近代和現代才形成的,這是因為進入熱兵器時代以後,騎兵的優勢和作用逐步消失,被裝甲部隊和汽車火車所取代,馬匹主要被用來作為娛樂和體育比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馬匹才體現出了品種上的劣勢,中國的馬匹不如阿拉伯馬,純血馬,頓河馬,奧爾良馬那樣高大神駿,爆發力好,短程速度快,所以,很容易讓人覺得中國沒有品種優良的戰馬。

實際上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的馬匹並不比外國的馬匹遜色,中國最普及的馬匹是蒙古馬,其他的如新疆的伊犁馬,三河馬,山丹馬,河曲馬都是近代改良的品種,蒙古馬相比於外國的馬匹,外表看相確實不咋的,體型矮小,短程速度不快,但是蒙古馬有著其他任何品種的馬匹都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耐力好,善於長途跋涉,耐粗飼料,易於飼養,對飼料要求低,適應於嚴酷的生存環境,而且性情穩定,溫順,易於訓練調教,服從性好。蒙古馬是在草原狼的追逐與威脅之下成長起來的,它們不僅沒有條件去挑剔食物,還時時刻刻都在狼群的威脅之下,隨時都要以拼命的奔跑來擺脫狼群的追逐與獵殺。嚴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蒙古馬不挑食,體力充沛的品種特點,作為軍用馬匹,蒙古馬具備了所有的優良品質,蒙古騎兵就是依靠這樣的馬匹長途跋涉,轉戰萬里,打敗了無數騎著漂亮的駿馬的外國騎兵,而且蒙古馬還是一種挽承兼用的馬匹,即可以作為騎兵的乘用馬,又可以作為淄重運輸,拉車駕轅的挽馬,不像那些品種優良的純血馬,一旦做了拉車的挽馬,就無法再做騎兵的戰馬了。


狼的影子716


南方馬多為山地馬,在適應山地生活的過程中變得矮小。同時期(工業革命之前)在西方的山區,則大量採用驢作為運載工具。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就是以驢為主要交通工具。在山區的狹窄,崎嶇道路上,馬的速度優勢無從發揮,驢的耐力成為優勢。同樣,中國的山區馬在自發的選育中,也變得類似驢,耐力好而速度慢。中國在宋後對待遊牧民族戰績差,恐怕不是馬的問題,這可以稱之為帝國的墮落。

古往今來之淺談


中國古時候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中原地帶適合耕作,耕牛是主要勞動為,隨便宰殺耕牛是違法行為,定居生活不需要馬匹代步,沒有大面積地方適合馬匹奔跑放養,而遊牧民族生活的草場面積大,更適合放養馬匹,而這種遊牧漁獵為主的生活方式對於代步馬匹能力也更重視,更容易產生好戰馬。


清晨陽光42693


第一我沒有地方,,其次我是農墾民族用馬不多,,就是馬政發展最好地兩朝代也是花費巨大才搞起,,就是成本太高,,所以一直沒有發展良種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