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人脈很重要嗎?

海寶海寶


題主所言,人脈,應該說在哪裡都很重要,只不過人的階段有所不同,人脈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在此我願意和題主聊一聊大學人脈。

首先,說學生階段。

一個人進入大學,就意味著在部分情況下脫離了原有的評價體系。在我們的印象裡,中小學階段,一個學生的好壞總以考試成績排名為基礎,總也脫離不了考試成績的排名,而考試成績排名的目標則是進入一所理想的更高級的學府。因此各個中小學往往熱衷於考試成績排名,並以排名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應該說這是有根據的,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核心目標就是學習,考試作為最客觀的評價手段,剔除其他干擾可以客觀表現出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一些學校甚至只對高考或中考有的科目進行成績排名,這就非常具有指向性作用了。

但到了大學,學習的目標變了,從原來的進入更高級的學府變成了學習社會生存的必要知識,因此在大學的排名很多情況下是一種綜合排名,雖然考試成績仍佔最大比重,但綜合考評則會對學生的思想、體育、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進行總體評價。因而,唯書本論的評價體系出現了動搖,我們會發現一些考試成績在全班排名六七名,甚至七八名的同學,在綜合考評中一躍成為第一第二,而大學獎學金、評優評獎、推優入黨都是以綜合考評為依據,這就能在學生心中建立一種意識,那就是隻是讀書好,並不能成為優秀的大學生。

那麼綜合考評和人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說人脈不能決定綜合考評的排名,但綜合考評可以體現出一個學生的人脈關係。我們將人脈關係分為三類,一類是同學間的交往,一類是同學與學校各個部門的交往,一類是學生與社會的交往。在第一類人際關係中,大學同學之間建立的友誼往往相較於中小學更加牢固,原因是由於大學培養的特點,本校本專業的同學往往具有更多的話題,就業之後也往往具有更多的交集,因此在大學階段同學之間的交往非常重要。綜合考評是由一個班級組織人測評的,因此一個人能否在同學中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往往直接關係到考評小組對本人的印象。這種印象可以讓人更容易想起這個人的特點和成績,從而在考評過程中佔據先發優勢。

在第二類人際關係中,學生往往會通過當學生幹部、學生助理認識學校各個部門的人員,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脈得到了拓展,在學校各項評優評獎中就會比從來不擔任任何職務的同學具有優勢。一旦這名同學獲得某種獎勵,往往會得到綜合考評加分,而這部分加分一般而言是不用加權的。此外,由於高校教師的眼界相對於學生而言更加寬闊,而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接觸也能夠更多的學習處理問題的經驗和方法,因此在參加學科競賽時,這類學生往往比其他學生更懂得如何與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從而獲得更多的指導。最為重要的是,由於在學期間就能夠接觸到單位工作方法和特點,就使得這些學生更容易在就業中被單位選中,從而實現職業生涯的較快起步。

第三類人際關係最為複雜,也是我本人最不主張的一種學生人際交往。雖然大學生在年齡上已經成年,但心智並不成熟,過早的接觸社會,和社會各個層次的人交往,容易使學生三觀混亂,更容易使自己走上不正確的道路。但有一種社會交往除外,那就是在父母或老師可控的圈子中適當接觸。

以上三種人際關係就構成了學生時代的人脈圈,也就是學生時代的人脈。這對於學生是否重要,我想無需我多說。

第二是進入高校工作階段。

進入高校工作本質上與其他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沒有不同,我們分為教學科研和行政教輔兩類來說。

首先是教學科研,有些人認為搞科研不需要太廣的人脈,這一點有道理,但並不正確。搞科研當然是“以我為主”,別人也不能直接替你弄好。但要知道科研也是需要交流的,思維是需要碰撞的,如果閉門造車,科研往往搞不好。因此搞科研的人必須有自己的人脈圈,這個人脈圈的作用有兩點:一是能夠通過與同領域的人進行思想碰撞,從而啟發自己的靈感;二是自己的教學科研成果能夠更入主流,符合學界的評價標準,從而實現自己在職業生涯上的更高發展。

二是行政教輔。這些崗位的人不需要悶頭鑽研,但這些人的工作業績是需要別人考核的,這些人的工作能力是需要有機會展示和鍛鍊的。我們都聽過毛遂自薦的典故,一個錐子不被放入布袋子裡,永遠都不可能脫穎而出。行政教輔工作人員的人脈,作用就是要讓自己有機會被放入合適的布袋子裡,否則懷才不遇就有可能發生。

總之,無論在何處,人脈都很重要,前往不要小瞧了人脈,更不能把人脈異化為某種潛規則,要知道,世界上其實沒有那麼多潛規則,很多讓人大驚小怪的“潛規則”很多都來源於失敗者的杜撰和想象。做一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際交往廣泛的人,才能在這個社會利於不敗之地。


師大草根


很多時候,不少人總會不經意地陷入一種錯覺:認為大學裡的人脈很重要,只有把自己忙碌於各種社交活動去認識更多的人,才能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阿林大學時是學生會主席,幾年下來也認識了不少人,積累了屬於自己的寶貴人脈資源。畢業後他創業失敗,面臨資金短缺,他便向大學部門裡混得不錯的幾個朋友求助,結果沒有一個人願意借錢給他。在這之前,阿林一直覺得自己的人脈那麼廣,總會有幾個願意幫忙的朋友。可是阿林不知道,朋友不等於人脈這回事,他一直錯以為多認識朋友,就能擁有人脈。

後來阿林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沉溺了好久的舍友群裡發了求助消息,沒想到舍友們立即答應借錢給他。阿林心想,還是平日裡的舍友情最靠譜。其實,比起人脈,在大學裡更重要的是朋友。朋友不等於人脈,它更多的是情感的鏈接,通俗一點就是情感上的臭味相投,合得來的自然可以當朋友。而人脈,卻是現實中的相互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交換,存在一定的利益關係。

的確,擁有好的人脈有時會提高你的信心,對未來充滿無限動力。可是,好的人脈也需要你去經營。英國某個社會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有關經營人脈的調查,經過長達五年的調查研究,他發現,在最開始同樣擁有好人脈的人,只有少數人在五年後還擁有著好的人脈,甚至與那些人脈的關係更進一步,這少數的人就是那些會經營人脈的人。

倘若你沒有意識到經營人脈這一點的重要性,只會自我吹噓,那你很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狀態,高估人脈的作用。

看過一句有意思的話:“馬雲,誰都想認識。乞丐,誰都想遠離。”馬雲擁有豐富的金錢物質資源,誰都想和他成為朋友,搞好人際關係,而一無所有的乞丐,沒有人願意與他相識。換作在大學,道理也是一樣的。希望你明白一點:決定你人際關係的根本因素,是你自身所具備的價值和資源。千萬不要為了搞好人脈,而忽略了學習。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大學裡埋頭苦幹,並沒有刻意地去維持人脈關係,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有所成,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所謂有價值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你所認識的人來自社會上各不相同的層面,來自各種各樣的專業方向,而你也不再靠人脈而去當“索取者”,反而是扮演“幫助者”的角色。那時你才會明白,所謂人脈,當你的自身資源足夠豐富時,原來也是會自動找上門的。

在大學裡,每個群體都有著自己的社交圈子,當你的自身價值不足以支撐自己去進入這個圈子時,你就要及時退出,儘早提高自身價值。當你意識到自己的修煉還不夠時,要明白只有學習才能夠讓你變得更加優秀,趁早把握好在大學裡學習的機會,讓自己無論是在專業上還是在綜合能力上,更進一步地成長起來,明白只有優秀的自己才能匹配優秀的人脈的道理。


源姨


人脈有多重要,舉2個真實例子說明。


1.我老公2008年碩士畢業,想買房,手裡沒錢付首付。寢室好朋友的老爸就是房地產老闆。朋友就說來買我家房子,先簽合同,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交首付。兩年後才湊齊首付。


2.老公的師弟想租借小區的車位,來找他幫忙,因為老公好朋友是該小區的房產公司經理。最後老公出面邀請,師弟做東,只用一頓飯錢就拿到車位永久使用權。


人脈就是資源,就是信息,合理利用,共享互惠,可以獲得更多機會,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愛讀歷史的沈老師


我是2017年畢業的,說說我在大學對於人脈方面的感想。針對不同追求,望望有些不同的想法。

1.幹部類:

如果想在大學混個畢業後可寫在簡歷上的職位,比如說班長、學生會主席等,大部分的大學是根據選舉進行來選拔,然後對這些看的比較淡的同學,其實對他們來說,只要開心就好,誰來當什麼幹部無所謂,這時候人際關係處理的好就很重要了。大部分生活有樂趣,而恰好又有想當幹部想法的人幾乎會當選。

2.學習類:

如果只是想自己淡淡然度過大學4年的學習生活,這一類人脈方面顯的沒那麼重要,可能你會想一個人學習抵不過一堆人學習,其實不然,你看,學習的人都是大家可一起探討的想法,對於請教學習厲害的同學幾乎沒有看人脈關係這一點,只要虛心去請教,幾乎都會做出回應。

所以針對大學想做什麼事然後實現它才是最重要的,不應僅僅侷限於人脈方面。

以上,謝謝!


得到歷史


說點真事吧,我上大學時剛進學校就被學生管理的老師選為新生代表上臺發言,女生的嫉妒心真的好可怕,還有人專門來問我,是不是考的分高,是不是認識老師才能做新生代表的!莫名其妙,接下來班主任讓我當文藝委員,可能看到我的檔案從小到大都是文藝委員,我沒當,學生管理老師(暫且稱呼他為劉老師吧)就讓我進學生會,我拒絕了,因為我不想被人當個小勇。好吧,和幾個熱愛舞蹈的學姐學長成立了一個舞蹈協會,招人的時候學校的官方藝術團在我們旁邊,結果我們招了200多人,他們只招了20多人,後來排練啊什麼的都在爭舞蹈室,藝術團是劉老師管的,藝術團的團長是我們班文藝委員😓,我被叫到辦公室被罵的說我們是非法組織……誰讓我是那種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性格呢,吵得天翻地覆,最後是我們學院書記讓人來調解的。我想是不是我沒進學生會又跟他對著幹所以才這樣呢?肯定是啊,學生會主席我們都說是劉老師乾兒子,隨叫隨到,四年後讓他留校推薦工作,各種優秀,各種比賽的機會都是學生會主席。學生會就是小社會,以後不管你在哪工作,和人處好了,環境也會變得美好,工作也會順利,辦什麼事都方便些,沒在學生會待過的大學生也許是不能體會人脈的重要性的!


小野貓31278216


您好。人脈,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深有體會。

有的人與小學的同學依然保留著聯繫。而有的人早已忘記了,失去了聯繫,我其實就是這類人。而最終的結果是,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最終只會侷限於那幾個。

我記得我父親在我大學畢業之前就曾因人脈和我說了一次。大致的意思是:人脈在你今後生活、工作中很重要。需要你去不斷的結識其他的人,儘量在不同的領域,多結識,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以後有困難至少你可以找到一個幫你出點力的人。

當然了,讓你去擴寬人脈,不也是說讓你不分好壞,你所結識的人脈必須是值得信賴的。

而大學期間,人脈更顯得尤為重要。大家都將面臨畢業找工作,這點上誰都說不好步入社會後會混的好。這樣在你困窘的時候,你的求助方式就多了。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想著怎麼讓別人幫自己。最終我們還是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能力。

所以啊,沒有朋友,光靠自己,當你有難時,你會感到天都塌下來了。去結交知心的朋友吧,一生得知己一二,不也是一樁美事嗎?當你無聊的時候有人陪你喝喝茶,下下棋,當你困窘的時候,有人拉你一把。。。等等。

努力的搞一下好的人脈,他們將是你的後盾


孤雁塵風


這個吧,我覺得還是很重要的!大學裡的人脈基本都是用來幫忙的。


幫忙帶個課啊、幫忙領個快遞啊、幫忙跑個腿做點事啊,其實大學也就這麼些個小事,但往往只靠自已班的或者自己寢室的那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人脈在你打聽消息的時候是最重要的,俗話都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脈圈子,比如打聽一個人,可能經過一到兩個人就能打聽出來。如果只靠自己,那累死吧。

現在的我在上大學,還未畢業,但我想畢業時你的大學人脈圈子也是很重要的,說不定你的人脈圈裡就有富二代,人家畢業後直接子繼父業,再說不定,人家就帶上你一塊創業呢!像這種一人富帶半個班富的事我也是聽我老師說過,所以啊,沒事多交交朋友,上大學最重要的是鍛鍊自己和增加朋友,難道你還侷限於你的那些小學同學或者高中同學?!



人脈圈培養的不僅僅只是關係,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你有沒有能力交到很不錯的好朋友?你有沒有能力處理好友之間的各種關係?人脈圈重要的不是有多大,重要的是有多精彩!


娛丸粗麵TT


其實聽到這個詞,感覺還挺有意思,因為在大學的時候我也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實際告訴我是沒有什麼用的,就算你認識的人再多,請吃飯的人再多自己沒有能力,也只是你認識別人而已,不如省下來時間去讓自己變得強大,只有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人脈自然而然不成問題,之前剛上大學這個問題也很困擾我,但是建議:

第一、大一的時候一定要去競爭班裡的班長或者黨委,只有這樣你的圈子才能變大,身邊的人你會發現以後能幫到你很多,而且能力會得到提升

第二、你的成績要優秀,我在大學期間,成績是全系第一名,不僅很多學弟學妹和學長學姐都知道我的名字,而且拿了很多獎學金,自己本身也能得到提升,自然而然人脈就來了

第三、如果有時間多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大學期間你可能會認為,活動很累不如在寢室躺著,但是當你找工作或者是招人幫忙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人都不認識,但是不是讓你花費自己的時間去搞所謂的人脈,而是參加自己感覺有興趣的活動不僅提高自己的能力還可以找到三觀一樣的朋友。

第四、大學不能浪費,有很多學弟學妹們或者是同寢室的人躺了三年,但是到大四他們焦慮了,因為浪費了三年時間,本專業的成績還有掛科,四六級沒過,專業知識不熟,可想而知哪個公司會養這樣的人呢?

最後,大學四年建議你們可以好好學習,不僅到大四工作好找,最起碼得你可以拿很多獎學金,加油吧!學弟學妹們!


數學劉老師


在我沒有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我好像還沒有意識到人脈關係的重要性,其實很多父母都有意無意的和你說過了,如今的社會就是靠人際關係。但是很多大學生為了開拓自己的人際關係,每天不去上課,經常參加一些活動,導致期末考試都過不了,那就不對了。

真正意義上的人脈關係不是說你和學校裡的其他同學見面了 認識了 加了微信 就是人脈了。人脈其實就是等價交換的基礎上互相幫助和互相支持,就是你要先提高自身素質和修煉,通過努力和學習 讓自己達到一定的高度 先讓自己變成自己的人脈 這樣你才能成為別人的人脈 ,從而也讓別人變成你的人脈!

在現如今的社會里 人脈真的很重要 大學裡也一樣 ,你想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網 重要的前提是提高自身的學習和各方面都水平 拓展自身的眼界和高度 ,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人脈!


逆風健身


應該說是相當重要的。與小學和中學相比,大學朋友同學可以說與你的就業工作最密切相關,不僅時間接近,而且給予你的幫助最多和專業知識上最接近。很多人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就決定創業,那麼創業的夥伴都是哪些人呢?毫無疑問,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大學同學和朋友。這些人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之所以重要,無非就是對我們有所幫助。比如,在大學實習階段,一個好的朋友,也許會幫助你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 這一點我記憶尤為深刻,記得當年我去找了很多的實習單位,硬是沒有人要我,對我打擊很大,突然我一位大學同學打電話給我問我“實習單位找得怎樣?”我挺慚愧的跟他說了我的實情,沒想到他叫我去他的實習單位,他的那個單位還要人。最終我去了,他的單位。我真的挺感激他。所以在大學裡面結交幾個深一點的朋友,對日後真的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