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認真學習最後卻被天天在宿舍裡睡大覺、玩手機期末突擊的同學考試超過,你怎麼看?

林色芬


很正常,你和他不是一個層次的。如果你是學霸,他就是學神。

我也遇到過這樣一個室友。父母是中學老師,大學報的數學系,後來對計算機感興趣,大三時就轉到了計算機。我很幸運地認識了這樣的同學和好友。他的智商極高,學習能力很強,聽一遍就懂了,不需要複習,而且對老師的考點分析也非常準。大學基本都不去教室上自習,在宿舍裡打打遊戲,上上網,剩下一點時間寫個作業。只在考前一週複習一下課本,然後基本都考班級第一。

後來大四報送時,班上有十幾個博士名額和一個碩士名額,最後他以班級第一名優先選擇了保送碩士名。這一點,計算機專業挺有意思,因為後來我在上海某校讀書時也遇到這種情況,一個班四十幾個人除了一個人轉成讀博,其餘四十幾個人都是碩士畢業就去找工作了,和理科氛圍不一樣。他說他大二時政治和英語有過不及格,補考過,如果考研肯定考不上。我們寢室四個人每年都參加英語六級裸考,後來畢業時,就他沒有六級證書,不知道他讀研時是不是拿到了。

在北京讀研究生時,老闆留他讀博(我們大三實習的研究所的老闆,對我們倆很看重,曾經讓我也考過去),而且開出年薪十萬的博士研究生“工資”。對一個在讀學生來說,讀書時拿十萬已經很高了,那時北京房價才兩萬一平呢,我那時讀研一個月就領幾百元補貼而已。但是,他沒有接受。他覺得那些研究沒有太大意義,就是搞科研經費,他覺得自己並不喜歡科研,還是想到外面做真實項目。我覺得和他比,差了一個級別層次。如果以他的實力,要是走科研道路,快十年了,應該已經是教授或研究員級別了。


RaymondIT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如果你努力了,真正把所學知識搞懂了,就別太在意成績。

有些人平時不學習,最後突擊一個星期就能考高分。這個不必去羨慕別人。我們都在一個大學,都差不多一個水平,不用自怨自艾。

那麼平時不學習的人是怎麼突擊成功的呢。其實大學考試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是比較水的。平時上課聽的雲裡霧裡的但是考試的內容簡單。而且老師都會在期末畫重點,這些重點只是都是有範圍的,不需要看整本書。你只要平時上課跟上聽講,最後直接複習重點保證80分以上,如果好一點九十分以上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大學生都是有平時分的,按比例算分,這樣最後成績也會提高一點。

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的人只是學會了如何考試而沒有真正學到知識。最後一個星期的突擊,他們僅僅記住了公式,記住了怎麼解題,但是涉及知識的實際運用時他們並不理解。而且這些公式過一段時間他們早忘記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認真努力學習搞懂知識原理才是重點。我們要知道大學學習的內容是比較難的。像專業課,我學的是信號與系統和數字信號處理 。高等數學的微分、積分在這門課中只是最基礎的計算方法,裡面還涉及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等知識。像這些知識都是非常難懂的。不可能突擊一兩個星期就能理解的。但是你只記憶推到出來的公式用來考試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記憶公式,記憶解題步驟,複習老師劃的考點,這些會讓你成績高一點,但是對於知識要點他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並卵。


西門大東子


這個問題的描述讓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女兒大學室友A,女兒經常和我說,她很佩服A室友,因為她又努力又勤奮,如果學業評價體系的標準里加這麼一條,A肯定達標且超標了。

可遺憾的是,A的成績也就及格線上來回晃盪,因為足夠努力,所以不及格之後再補考也能過。

女兒高中也遇到過這麼一位D,也是很努力的女生,高中練習冊發的多,能全做的少之又少,女兒和D同桌過一個學期,D的練習冊讓女兒驚歎不已,因為一本不落的密密麻麻的全做了。

當時按成績一個學期調換一次座位,D考試失利調到後面坐了。

有句老話叫“勤能補拙”,話原本沒錯,但過於迷信“勤”而忽視了“巧”,往往事倍功半,學習上既需要勤墾地低頭拉車,也需要時不時地抬頭調整一下方法、修正一下方向。

學習上的“巧”不是抄,是學習方法的總結和進步。方法很重要,不同的學科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理解方式來應對,同時也和興趣愛好緊密相連。拿我自身舉例,高中化學一開始考了個不及格,不是“勤能補拙”嗎?我用了個最笨的方法在另一次考試考了89分,啥方法,背了一整本化學課本,很可怕的學習經歷。

基於此,分科時我選了文,因為我知道,理科這麼學的話,就毀了,寧願背歷史政治,也堅決不揹物理化學,理科不是這麼學的。

有句流行話說“考99分是隻能考99分,考100分是卷面只有100分”,學習上用對了方法事半功倍,學自己的,琢磨著如何掌握技巧提高效率,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習慣和方法不一樣,愛好和擅長不一樣,所以沒有任何可比性,你會的別人不一定會,你不喜歡但沒準你很擅長,當思維不再固化和侷限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事“so easy”。


阿娥你好


好像在說我兒子,今年高三。在學校我看不著,反正在家就玩手機電腦,作業都是在手機上抄的,有時還一邊抄一邊吐槽答案。學校的晚自習不肯參加,每週還要找各種理由賴一天半天的學。你還不敢揍他,天天在家喊自己抑鬱要吃藥要看病,檢查身體也沒毛病。每次考試之前都不復習,考完也不太差,年級一兩百名以內。學校是本地最好的高中,七百人。朋友兒子和他一個年級,是真的很用功,晚自習十點到家後還做自己買的資料,各種複習到十二點才睡覺。考試總在三四百名徘徊。

我是真的很疑惑,真是智商嘛,還是學習方法。


雲淡風清15267836


1.別人的腦子真的好使,一個月甚至兩個星期的學習的效率和你一個學期的效率是一樣的

2.考試考得好不代表能力就足夠好

對於第一種情況我來說說大學同學。對於這位同學我還是挺佩服的,平時真的是在玩,上課是隨便聽聽的那種,到了寢室偶爾翻開書,但是他到了考試周就特別認真努力的學,別人吃飯他還在學,別人晚上要睡覺了他還在學,結果他硬是用了兩個星期把書本看完了兩遍,學習了別人一個學期所學的內容,我也問過他是如何學的,他說他只是按照自己計劃把該看的看了,其他的也就罷了,關鍵高數人家看看就會了,我的高數上課聽了還不會,唉這也許就是差距吧!

第二種情況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大學的考試都是學院老師出試卷,有些考試就走的是碰運氣的事:找原題。老師考前講的題目。和在書本上畫的重點。一般上,不對,是絕對要考的。只要把老師勾畫的內容掌握了,考試拿個高分也是很容易的。但是他們對於平時知識的理解,並不是很深刻 ,只能應付學校的考試,對於能力的提升還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對於自己來說,還是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在平時學習比較好。這樣有利於成績的提高,更能夠提高自己的學術能力。



小格的觀點


這樣的情況確實有,但絕對不可能很多。每天努力認真學習還不如天天在宿舍裡睡大覺,玩手機期末突擊的同學考得好,與其質疑別人,不如反思自己在學習方法和效率上是否出了問題。

我曾碰到一位同學,也是天天躺屋裡睡覺不上課的主,後來有一天忍不住問他,為啥天天不去上課呢,他說,這課太水了,老師照著PPT念,還不如自己學。當時以為他找藉口,因為從來也沒見他學,但是期末考試的時候,他確實考的很好,超過了很多天天上課認真聽講的人。

後來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只要他是一個心裡向學的人,不在乎怎麼樣學,學多長時間,一般不會太差。其次,他能說出老師課堂的問題,說明他對課程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不迷信老師的權威;第三,既然能說出問題所在,說明他並不是沒學,而是多半已經心中有數,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和課程難度;第四,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學習效率很高,學習方法很有效,能夠在短時間大幅提高成績。

學習的人應該有個體會,成績提升最快的是最開始學習的那段時間,一是因為很多知識都是新的,容易勾起好奇心,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二是因為剛開始學,精力比較集中,學習效率比較高。

隨著學習的深入,累積的知識越多,發現的問題也就越多,學習的難度越大,這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瓶頸,如果方法不得當,就容易在這裡進入死衚衕,花了很多時間摳細節,但是不得要領,看上去很努力,效率卻很低;更糟糕的是自信心會受到打擊,老是懷疑自己,不敢絲毫放鬆,一刻不摸書就會有浪費時間的罪惡感,不懂得休息調整,這讓自己始終不能抬頭看看或者低頭想想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而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看上去平時不怎麼學習的人考的好,這並不算意外,有些知識確實只需要集中一段時間高效率地複習,就能掌握得差不多,特別是對於學習能力強的人來說。但是這樣的學習也僅僅能用來應付考試,遺忘很快。他們追求的往往是知識框架,在大的框架下能夠自由發揮;而時刻學習但效果不好的同學往往限於某個點,比如做一道題花上兩三個小時,難說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思維侷限了,自然難言效率。

所以與其質疑別人,懷疑自己,對現狀不服氣,還不如多溝通交流,多請教詢問,說不定還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到一些規律和辦法。


象牙塔裡講故事


順說明她作弊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了,我們宿舍就有一個,快一年了都還不知道自己是那個系什麼專業的,什麼都不懂,上課不帶書,作業請人複製,從來沒翻過專業書,感覺幾就是在混日子,上課從來不聽,只知道逛淘寶,刷抖音,晚上玩手機到兩三點,早上六點起來化妝,考試時那個作弊手段著實牛逼,粉底都用上了。當然結果毋庸置疑,考得比我好!


蘿蔔Kuma


其實這沒什麼。。大學時誰沒有幹過考前突擊的活啊。。比如,(我是學理科的)。。馬哲。。平常時看的人才是不正常。。考前突擊,考後全忘,若干年後,真正記得的只有平時好好學過的科目。。我寢室時,有個禽獸。。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考前看一遍書和筆記,妥妥的80分超上。。。平時逃課,電遊,無所不為。。一個學期下來,本本書都是新的。。有時上帝就是偏心。。不過我在微機原理,算法,編程等邏輯性強的科目上表現也不錯。。學的很輕鬆,基本就是看一遍書就懂。。老師上課也就隨便聽聽。。但有關於記憶的。。就大大的不妥了。。一學期都在背單詞,前背後忘。。每次考試都是勉勉強強。。真不開心😂😂


樂樂寶粑粑


哈哈哈哈,說得好像我。整個大學五年,我只有一天晚自習的時候,宿舍停電去了教室,去幹啥呢?!我借的一本小說第二天必須要還,我還沒看完,我要趕著看完,哈哈哈哈!平時我都在宿舍的,同宿舍其他人要去晚自習的時候,臨走會交一個雞蛋給我,我一般在十點左右就會把蛋煮上,等他們十點半晚自習回來就有吃的了。我一般都是臨考之前一個月左右開始複習,每門課都要複習三遍以上才覺得心裡有底!我複習的時候都在宿舍,只有我一個人,想躺想坐隨意的很,累了就出去溜達溜達,效率比在教室強!我雖然不去教室晚自習,可大學五年我只逃過一節課!大學只有前四年全年級排名,我的成績是穩中攀升,後來也拿到了保研資格,不過自己選擇沒去讀,現在有點後悔!同學們都覺得我讀書輕鬆,可是我最佩服的是我們班有個神人,平時上課基本不去,臨考試前就把教科書拿來翻幾遍就上場了,還次次考試成績都在班上中上,我真太佩服他了!


李理理1


這種情況很多見。

花了時間但這時間到底幹嘛了,還是在磨洋工?人與人的學習能力,是差距的。

大學的考試,我敢說沒幾個教研室是認真、斟酌,甚至和教學老師商討,然後出的卷子。教考分離,就意味著課堂延伸的東西,基本不會考,考的還是題庫的知識點。這樣一來,期末直接抓重點複習,再加上課程簡單考試原題,考個70+80+對於學習能力強的人也極有可能。

最後,我想說說我自己。我其實也是個不怎麼努力,但成績稍好的那類人。但我的舍友!!!比我更狠,各種躺屍看小說,最後有的科目比我還好,有時候我心裡也不平衡。

但請記住了,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來,不是為了分數比誰高,是為了獲得技能和知識,並且,也只有腳踏實地才能走的更遠。不信,待他三五年,看誰的知識牢靠。知識會遺忘,但相信我,一步一步走下來的人,腦子裡知識更有體系。等到畢業,你會感到努力沒白費的。

不迷茫,勤奮總是沒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