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兒子忘記帶傘,兒子不讓家長接送,媽媽想給兒子送傘,媽媽怎麼辦?

老左心理工作室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解析

看到這樣的問題,穆老師不禁想起2016年廣西河池中考卷上的一篇記敘文閱讀《我在第三棵樹下等你》。

文章大概內容如下:

父女倆因一碗麵條而心生芥蒂,女兒從此有意疏遠父親。
父親第二天晚上準時出現在學校門口,可這一次,父親沒有接到女兒。此刻的女兒,早已悄悄溜到家。
焦急的父親急匆匆趕回家,得知女兒安全到家後,才如釋重負。
睡前,父親寫了一張小紙條,塞進女兒的房間,紙上寫著“
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樹下等你”。

女兒並未因此而原諒父親,仍然恣意妄為,我行我素。
到了高中,父親讓女兒選理科,好找工作。女兒不聽勸告,執意選擇文科。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女孩大學畢業了,女孩的專業受冷,一時找不到工作。
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併為她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女孩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但內心是排斥的,用她的話說:“爸爸的愛傷害了我的自尊。
忽然有一天,父親“失蹤了”,我和媽媽找了一天一夜,並未找到,當要報警時,父親又回來了,問他原因,他也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去醫院檢查後,才得知父親是帕金森綜合症的早期反應。
面對父親的病,女孩瞬間覺得她的倔強和自尊一文不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倔強叛逆,面對父母的愛,往往視而不見。

但只要父母堅持用愛去感化孩子,終有一天,孩子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咱們回到問題中來,兒子忘記帶傘,但還不讓父母送,可是媽媽想給兒子送,不知怎麼辦?

💝兒子不讓父母送傘,原因如下:

【1】覺得自己父母沒有同學父母“厲害”;

【2】覺得自己父母顏值不夠;

【3】不想讓同學覺得自己還沒長大;

【4】孩子認為自己已長大懂事,不想讓父母為自己擔心;

【5】孩子自己已有人送傘了,不想讓父母知道;

💝母親想送又不敢,怎麼辦呢?

作為母親,應該是瞭解孩子秉性的,這個時候,不要硬來,否則激發矛盾。

【1】將雨傘送到傳達室,讓孩子自己取;

【2】母親索性就不送,孩子總要自己學著長大,讓他接受“磨鍊”未必是件壞事。倘若一味地寵溺孩子,必然不是一件好事。

【3】母親悄悄過來,一看究竟,但不要說破。

作為父母,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多反思,多與孩子溝通,注重交流方式和方法。

孩子,終究是孩子,總有不懂事的時候,作為父母,要多一些包容,多從孩子角度出發,但也要把握這個度。

都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話不無道理,作為父母,不能過分寵溺孩子,不能過多遷就孩子,更不能過度縱容孩子……

否則,當孩子長大後,他不但不感激你,甚至還會恨你!恨你沒有教育好他……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加油!


🎀 如果你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您好,我是高級孕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羊駝媽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媽媽可以滿足一下孩子的心願,媽媽出於保護的心態想要給孩子送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不想也必然有他的理由。媽媽不妨試著對孩子放手,孩子已經上初中了,應該逐漸學會長大。

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媽媽可能會感到逐漸的受到了冷落。怕孩子不再需要自己,怕自己變得不那麼重要。但是逐漸放手也是媽媽必須要經歷的過程。給孩子一個鍛鍊的機會,讓孩子慢慢的成長起來才是最主要的。

而且既然孩子已經提出了不需要送傘了,那麼想必他已經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了。家長不妨耐心等待,等待孩子回來後和你分享他的辦法。這樣的話他自己也會很有成就感,得到家長的認可,對孩子來說會很驕傲。

如果孩子並沒有和你分享,那你就要想想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是不是存在問題了。家長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要儘量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交流,讓孩子願意和我們分享他們在學校的點點滴滴。引導孩子和孩子做朋友。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儘量滿足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也是應該做的。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羊駝媽媽】。

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成長髮育、家庭教育、母乳餵養、疾病護理,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羊駝媽媽


這個媽媽的心理非常理解!實際上,媽媽擔心的是如果送了傘,兒子會不會不高興?如果兒子不高興,自己也一定不高興!

不過不得不說一句,媽媽想給兒子送傘,是送還是不送?

這就要考慮親子關係如何了?

如果親子關係還好,下雨了且雨還不小,如果家距離學校不遠,送把傘也不為過,不送也沒有關係。

如果不送,就在家做好飯熱乎乎的飯等著吧。

如果親子關係不好,那麼還是不送的好。不過等兒子回家,一定要有好話和熱乎乎的飯等著給他。

所以如果媽媽真是忍不住給兒子送了傘,那麼就大大方方地說:“下雨了,你沒帶傘,我給你送來。”要就要,不要就拿回來。

要麼就選擇忽視這件事,只等他是否打電話給你,同時準備好熱乎乎飯菜等他放學,放學後真誠地正面表達自己的關心就好。

別想著借給兒子送傘拉近和孩子的關係,這是做不到的。如果家長憂心忡忡送了,可能適得其反,他不但不接你的傘,還會和你鬧彆扭。

在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中,媽媽給兒子送傘,兒子根本不領媽媽的情。我也曾幹過這事,

原本擔心孩子淋雨,卻是讓孩子和自己都不高興,與其如此,還不如讓他痛快地淋場雨,體驗一把,心理痛快呢!更何況,初中生了,他不願意淋雨可以等雨停了,或者打電話給媽媽再或者和同學共用一把傘,總之,他自己可以找辦法的,家長又何必事事都替他考慮到,而讓他沒有一點兒為自己做事的機會呢?

很多時候,做為父母為孩子憂心可以理解,但是父母還要學會忍住自己那顆為孩子擔憂的心,還要控制自己的行動,不必要事事替孩子想到做到,過於無微不至的照顧給孩子一種無法呼吸的窒息感!那不是正常的愛,而是一種強加於自己和孩子的負擔。


快樂庭院


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碰到過。有的學生希望家長來學校接,有的學生一看到家長來學校接,就十分反感。

如果碰到下雨,孩子忘了帶傘,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去送傘。因為,下雨天,孩子沒帶傘,一放學,如果學校人數較多,學生出了校門,要麼硬扛著淋雨,要麼為了避雨而橫衝直撞,這都會造成很大的隱患。

可以提早來到學校給孩子送傘,這種下雨天,學校一般是會允許家長進校園的。自己到學校後,可以再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理。、

有的孩子可能雖然不讓家長接送,但在下雨天,家長到了學校,孩子還是會接受的。那就可以自己接送孩子了。如果孩子確實完全反對家長來校接,那就可以提早到達教師辦公室,把傘交給孩子班主任或其他教師,委託教師將傘交給孩子。


老黃新觀察


1、理解孩子不讓家長送傘的心理

上初中的兒子剛好是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心理是很矛盾的,想證明自己的大人,然後自己的能力有時往往是不足的,所以很多時候不讓家長去送傘,是怕被其他同學發現恥笑,覺得自己都這麼大了,還離不開父母的照顧,離不開父母的翅膀。

2、不讓送就不送,或者有其他同伴去送的話順便帶上

如果孩子實在不讓送就不要硬著和孩子來,這個時候孩子的面子很重要,如果剛好有同班的人過去送傘就帶過去,如果沒有千萬不要自己去門口拿著傘等孩子,這樣的話孩子更加的不願意接受你的傘。其實如果不是太大的雨偶爾淋一下問題也不大,並且淋雨之後下次說不定就可以長記性了!


3、回家來一碗煮好的熱熱的薑湯端給兒子就好

等兒子回家的時候,不要叨叨什麼不帶傘之類的話,直接準備好一碗熱薑湯,孩子回來的時候直接給孩子就好,他們即使嘴上不說,心理是明白的,媽媽對於自己的的尊重和愛護,喝完心理也是暖暖滴!和初中的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和交往記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管住自己的太容易操心的心情,適當的放手讓他們成長就好!


親子成長手冊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讓送就不送唄。

做媽媽的總會把孩子當小寶寶,無論他多大了。這是人之常情。

現在孩子既然這樣講了,就是你該學會放手的時候了。尤其是男孩子,這麼大了,如果媽媽過於擔心和呵護,可能會讓他同學嘲笑他。雖然孩子之間只是單純的開玩笑,可是孩子還是很注重這個的。我們多設身處地的想想,畢竟咱們也年輕過。

當然,做媽媽的也要平時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有的太邋遢,也會讓孩子覺得難堪的。


向日葵的花語


我覺得分幾種可能

1.孩子想獨立,不希望家長過於溺愛,所以導致不希望家長送傘。

2.家長送傘,會影響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回家,感覺受到了拘束,心裡會有點不舒服。

3.可能也有自尊方面的原因,這個要具體去看,比如,家長和別人家長比各方面不行,並且在下雨的時候會有很多家長去接送,會有一定的對比。

4.孩子不希望家長與老師碰見交談,有時候上學最怕的莫過於家長會,所以家長去送傘接送可能會遇見老師,畢竟是放學的點,和老師相見或多或少會交談幾句。

一點拙見


奧奧蟄伏


優質問題 不予置評


皮蛋爸爸說教育


上初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逆反期,會做出很多與家長相悖的事情,也會產生很多與父母的相反的想法。而此時的男孩子,總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是個男子漢,就更不需要父母的關心和庇護。那麼,此時父母的做法,就要善於聰明的引導,比如,現在下雨了,孩子忘記帶傘,也不讓接送,可以跟孩子交流。給他提供兩種方案,第一,自己解決雨傘的問題,可借,可賣,或者與同行者共同擁有雨傘,第二,不要遮雨工具,直接淋雨回家,那麼淋雨之後的結果可能會因此生病,而生病後會可能會產生的一系列後果都告訴他,然後,讓他自己選擇。家長只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為他善後即可。


晉級郭老師


他可以和別人共用一把傘,不送就不送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