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說一輩子不生小孩,要用所有的積蓄遊遍全世界,我該不該勸兒子離婚?

胖胖的保姆


我覺得生不生孩子老人還是不要摻和的好。首先,法律沒有規定結了婚就一定得生孩子;其次,孩子已經成人並結了婚也就意味著脫離了原生家庭,媳婦不願意生孩子老實說只要兒子沒意見,其餘人沒理由反對,更不要提慫恿兒子離婚,這是不對的。現在的社會跟以前不一樣了,養大一個孩子花的成本無法估量,而且一定是做媽媽的付出更多,所以我倒是挺理解不想生孩子的那些女性,越是優秀的女性對於生孩子這件事越是看的開,我有個親戚是醫院醫生,博士畢業,她老公也是很優秀的一個人,結婚多年不想生孩子,而且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也沒聽見她婆家有什麼說的,我自己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挺羨慕他們夫妻,平時上班閒時旅遊,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會,生活過的悠哉悠哉。老人們還是很傳統的思想——“養兒防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些想法過時啦,人生短短几十年只要不影響別人,怎麼高興怎麼過。


W172817658


如果能重來我也不要孩子!相當的支持你兒媳婦的走遍世界的想法!就問你~作為婆婆你就算有了孫子或孫女又能怎樣呢?你又能在孫輩的世界裡呆幾年呢?最後操心受累的不都是兒子兒媳嗎?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也該放下所有活出你自己該有的樣子啦,出去旅遊啊跳跳舞啊趁著身體還不錯多出去走走見識下這個世界不好嗎?難道你就不煩嗎?養大了兒子又想接著看孫子?就不知道累?伺候兒媳婦月子然後帶孩子然後接送幼兒園接送上下學各種輔導班接送的想想就頭疼!輔導孩子功課就全部落到兒子兒媳身上了還有各種家長會啊各種被老師叫到學校訓話啊等等麻煩事多了去啦想想就恐怖!這裡面還不包括在孩子出生後你跟兒媳婦的分歧喝矛盾呢!………………


最帥當屬兵歐巴0712


兒媳婦說一輩子不生小孩,要用所有的積蓄遊遍全世界,我該不該勸兒子離婚?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文學家楊絳先生曾經說過“: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到,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亳無關係"。是的,世界是自己的,但很難與他人無關。

兒媳婦兒說一輩子不生小孩,要用所有的積蓄遊遍全世界,是不是考慮的很成熟和周全先不用說,首先應被遵重,這個決定如果是小夫妻的共同決定,就無可厚非的。人各有志,每個人的嚮往是不同的,不同時代的人對人生的定義也是不盡相同的。想周遊世界沒有任何錯誤。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人說:人生一定要有詩和遠方。用自己創造的財富,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開闊眼界,做父母的應該支持。更不應該,也沒有權利阻撓和拆散這對小夫妻。


但換位思考一下,做父母想抱孫子、孫女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兒子、兒媳婦兒提出,但決定權在於小夫妻,要相信,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年輕人的理想應該支持,但逐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有些當時認為絕對不可能改變的事情,會變化很大。

人生要有詩和遠方,要有親情,更需要相互的理解,凡事要能站到對方的角度,為家人著想,家庭才能和睦,生活才能幸福!


祝朋友們旅途愉快!和家歡樂!


快樂的拉磨驢子


我從教育領域過來串門了。

有一個實例,供你參考,是自家親戚。

老爺子老夫妻一對,名牌大學教授。

他們兒子兒媳婦小兩口,都是研究生博士畢業。

這一對小夫妻,是典型的丁克家族模式!

顧著自己瀟灑,然後都不願意生孩子,美其名曰為了享受生活,不想被孩子拖累,相約一輩子不要孩子!老爺子怎麼勸說都聽不進!

然後滿世界的到處旅遊!不亦樂乎!

一直延續了15年以上這樣的生活!周圍到處都是羨慕他們的人。

去年,2018年,都過了40歲!

突然他們離婚了!

因為男的突然要小孩了,而女的年齡大了,生育風險大,又不想生!矛盾激發,男的外面去找人了,

一個家就這麼沒了。說散就散了。

這麼多年的風光旅遊,換來的是什麼?能回憶什麼?到最後還是一紙婚約的撕毀!滿身的傷!

男人,還有可能有機會要個孩子,還有天倫之樂。女的呢?有啥?唯有空餘恨,滿身殘吧?

以上例子,供參考,希望想做丁克家族的,能夠認真為將來做打算,其他的我也沒啥可說的,祝你們幸福。


逆流家長


兒媳說一輩子不生小孩,要用所有積蓄遊遍全世界,我該勸兒子離婚嗎?


我不是很贊成丁克,作為女性,有個孩子,可以說人生更圓滿一點,但是,我真的遇到過丁克的家庭。

說說我同事家的事吧。

同事的弟弟十幾年前結婚,結婚時就說了不要小孩。當時大家以為他不過是說說而已,但是,現在這麼多年了,他弟媳中途還懷過孕,最終還是沒有生孩子,看樣子是要丁克到底了。

她弟弟也面對各方面的壓力:有的人認為,他們簡直不可理喻,兩個人結婚不就是組成家庭,生兒育女;有的人會勸他們還是考慮老人的感受,他們不生孩子,老人的心裡就在滴血;有的人也善意地勸他們不要浪費了自己好的基因,不生個孩子可惜了;還有人直接批評這種行為,覺得他們就是自私,只顧自己快活,不生孩子是想逃避責任;也有人替他們擔心年紀大了,晚景淒涼……



但是,同事的父母,在這件事上的態度是——沒有任何意見,她弟弟願意生孩子,他們兩老一定幫忙帶,不願意生,絕對不會給他們任何壓力,不會讓他們是因為父母的原因,做違背本心的決定。但是,有一點,希望這是他們夫妻雙方出自內心,慎重的決定,以後不會因此而後悔,或是影響夫妻感情。

兩位老人的態度,我想可以作為參考,他們作為父母是真心希望兒女幸福,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強加於人。因為他們認為,子女長大,組成家庭,是享受婚姻的樂趣,和喜歡的人相伴,和心愛的人過一生,而不是為了父母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他們有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夫妻雙方都同意丁克,也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旁人即便是父母也無權干涉。



如果作為題主,確實在觀念上不能容忍自己的子女結婚不要小孩,那在子女結婚之前就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年輕人。現在,兒媳不想生育,作為長輩還是可以和小輩好好溝通,而且,也要做好帶孫子的準備。如果,溝通無效,那隻能尊重子女的決定了。至於婚姻應該由孩子自己做主,離婚這個話還是不要提吧。


微草堂主353


看到這個問題,感觸挺深的,因為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

我的一位哥們,兩口子都是70後,早年因為忙事業,也沒把要孩子的事情放在很要緊的位置上,兩邊老人倒也催的不緊,就這麼一下過了十來年,等到兩口子35、36左右的時候,家裡人急了。我哥們是很喜歡孩子的人,也有孩子緣,但是他媳婦過了這麼多年,發現沒有孩子也能過下去,而且是個女強人,兩口子都是大公司的高管,漸漸的也就沒了要孩子的心思,之前也做過身體檢查,但是年紀大了之後,也擔心生養孩子的各種風險和困難,現在兩口子的矛盾越來越多。

前些年還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過年的時候兩家人一起相聚,因為一直沒要孩子,哥們的父母很著急,卻從來不催兒媳婦,只是哥們的老丈人覺得過意不去,跟親家表示非常抱歉,當時氣氛很尷尬,哥們的媳婦當場給公公婆婆跪下來,說如果40歲還不給生個孩子的話,就離婚,不耽誤哥們的幸福,這個事情鬧得挺鬱悶的。

因為我們經常相聚,哥們的父母見到我們幾家都有孩子,總會表露出羨慕的情緒和話語,哥們又是一個很孝順的人,為此特別的煩惱。

但是這之後幾年,生活繼續,兩口子各自忙工作,聚少離多,哥們的媳婦鐵了不要孩子的心思,而且哥們對這個事情提的不多,讓他媳婦覺得這也不算大問題了,直到最近,各種壓力、情緒聚集,終於爆發了,哥們提出來要麼試管嬰兒,甚至代孕都行,但一定要一個孩子,而他媳婦則不願意在這麼大的年紀再折騰了,為此,有可能面臨離婚的結局,而我哥們,也愁的不行,乾脆經常出差,有事沒事把自己喝的一塌糊塗,唉。

好在他父母還算比較開明的人,沒有特別逼著兒子一定要怎麼做,但是哥們很孝順,知道這樣不是長久之計,估計遲早是要做一個決斷的。

孩子這個問題,真是影響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啊。

我另外一個朋友,年齡也跟我相仿,兩口子從結婚開始就打定主意不要孩子,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做通父母的思想工作的,到現在差不多20年了,一直過著丁克的生活,整天二人世界,經常到處旅行,身體也鍛鍊保養的很好,40多歲的年紀了,看不出太多歲月的滄桑感,尤其是他媳婦,沒有生養孩子的操勞,皮膚、精神狀態保持的非常好。

他們這種狀態,很難說是否真的那麼開心和滿足,畢竟,很多人覺得不想要孩子的根本原因是身體有各種狀況,根本就懷不上,所以不得不丁克,但是主動放棄生孩子,放棄自己權利和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未來會不會後悔,則很難說。

作為父母,我覺得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了,選擇這個媳婦一起組建家庭、共同生活,是你兒子的決定,將來陪伴你兒子終老的,也是這個女人,還是應該尊重他們的決定。至於您想要抱孫子的意願,相信您兒子能夠看得到,如果他顧及二老的想法,自然會做出選擇和決定的,作為父母,不適合過度的干預孩子們的想法,畢竟,他們都是成年人了,能夠對自己的人身和未來負責。

至於您兒媳婦提出來用所有的繼續環遊全世界的想法,也需要您兒子的支持不是?這個家是他們兩口子的,是否值得這麼做,也不見得是你兒媳婦一個人說了算的,如果您兒子不同意,這件事估計也做不成,那您的擔心也就沒有太多的必要了。

此外,作為老人,真的沒必要太操心了,操心了大半輩子,還去為養育孫子的事情操心,太辛苦了。把這些事情看開一點,該吃吃,該睡睡,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些事情強求不來,但是自己的心情,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自駕趣旅行


見到院子裡的小麗,她挺著個大肚子,就驚訝地問:“你婆婆說了,你一輩子不要孩子,要用所有積蓄遊遍全世界!”我指指她的肚子,“怎麼就要上了呢?”小麗說:“那是我和婆婆逗氣是說的,她竟到處宣傳上了。”

我好奇的說“你結婚也有三年了,怎麼才想要孩子呢?”她說:“你不知道,大夫說我的子宮涼不易受孕,吃中藥吃了半年,才懷上了。”我有點兒不解的說:“那你婆婆咋說你不要孩子呢?”她皺了皺眉頭說:“她天天盯著我的肚子看懷上了沒有,還說多吃鹼性食物容易懷上兒子;有一次還領來一個算卦的,用我和老公的出生年月,推算什麼時候生的孩子好。”

小麗緩了緩說:“我不信那些迷信,因為我喜歡旅遊,就大聲嚷著說:一輩子不生,要遊遍全世界!我婆婆還當真了,整天吊著個臉,對我不理不睬的。我喝的藥都是我孃家媽熬的,悄悄拿來喝了,婆婆也不知道。”我問道:“你現在肚子都凸出來了,婆婆咋說了?”小麗說:“別提了,她很生氣,嫌預產期不對,不是在算卦師算的日子裡。”

小麗婆婆起先還想讓兒子離婚,找個願意生孩子的,看來這個願望也就打消了。小麗說:“嘮嘮叨叨的讓人心煩,還是旅遊的好,煩惱憂愁都會煙消雲散;兒子生下來,帶他遊遍全世界,未來不是夢啊!”


一蝶詠


奉勸你千萬不要有這個想法,我相信很多身邊朋友或者自己曾經有過這個經歷。幾乎絕大多數到最後都要了孩子,而且最後非常喜歡孩子。

現代社會有句話叫做“要了孩子後悔,不要孩子很後悔”。


本人周邊有一部分朋友結婚後都不想要孩子,但幾年,或者十幾年後,陸陸續續都生了孩子。年輕人想法可能還沒定性,但你等他幾年,或者十幾年,他自然就知道了。我老婆以前同樣如此,結婚了不想要孩子,她說,她非常不喜話小孩。懷孕有了一個,她獨自去醫院做掉了,然後又一次意外懷上了,這次我是堅持讓她生下來,說生下來後你什麼都不用管,於是生下來了,現在又有了二胎。有了孩子她才感覺當媽媽的幸福感完全不一樣,以前覺得自己開心比什麼都好,有了孩子就覺得孩子開心比什麼都好。


例子比比皆是,現代社會人們不愁吃喝,一般追求精神境界,就是想自己過的好,自己逍遙自在就行了,雖然這是做人的基本權利,但也違背了很多自然規律。

生兒育女本來是自然界的基本自然規律,繁衍後代是人類的延續。特別是現在國家更提倡生二胎,為啥呢?因為現在我們國家老齡化嚴重,需要補充生育率,年輕化。再說生育也是為父母一個心安,父母繁衍了你,他自然也想你能繼續繁衍,尊崇規律。生育其實也是對社會,對國家,對家庭的一種責任。

李克強總理說過,我們都要做一個對國家對家庭有用的人,怎麼算有用?堅持本職工作,響應國家號召,孝敬父母。本人響應國家號召三年前生了二胎。


老圓來說


不用勸!勸不好還生氣!尊重孩子,自己願意選擇的路就自己去走,自己承擔責任!!十年前開始流行的“丁克”家族們,繼續“丁克”的不多了,現在開始後悔沒要孩子的也不少,離婚的也不少,有的想生年齡大了又老要不上,有的也開始要了,有了孩子就深有體會有孩子的不同生活!如我的哥哥,以前也是受“丁克”影響,掙了錢這裡玩那裡瀟灑的。我父母根本就不敢在他們面前提要孩子的事,也從來沒問過!我就問問我什麼時候給孩子準備紅包,哥都要炸鍋,批我是老封建思想、結婚就得要孩子嗎?[捂臉][捂臉]結果弄到現在快四十了才有的孩子,現在也感嘆,雖然帶孩子有苦有累,兩個人不能像以前那麼隨時出去旅遊瀟灑了,但孩子帶來的樂趣也不少,自己辛苦奔波也有了不同的目標,感覺生活更踏實,更有奔頭!也覺得有了孩子的生活更完美,也感嘆早兩年要孩子就好叻!現在疼孩子疼得不得了!!哥哥的一個朋友現在想要孩子要了兩年了都沒要上,今年在要不上就可能放棄了!



獨一具格


作為女人,其實我也是很不能理解丁克們的想法。

但我不反對和看不起哈。勿噴。

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

客戶瑩姐和她老公就是丁克。

他們現年40歲,之前在我看來生活的很瀟灑了。

兩個人在生意不忙的時候,就出去旅行。

平時,約著我們一起出去吃飯,逛街。

跟30歲的我們在一起毫無違和感。


覺得他們活的更沒有壓力一些。

沒有孩子,就沒有生活中的那麼多一地雞毛的事情牽絆。

有時候我是很羨慕他們的。

直到後來,我不小心懷了二胎。

跟瑩姐說了,那一刻我居然看到了她眼中的羨慕。

是的,我一直以為是她不想要小孩,不喜歡孩子,

後來,才知道她身體原因,不能要。

所以無奈之下才選擇的丁克。


再後來,慢慢的跟她談論起這個話題,

才瞭解到,雖然沒有孩子,但其實她一直沒放棄過努力,

一直在積極的檢查身體,

就是為了要孩子,而不是真的不想要。

她嫁給她老公的時候,

她老公真的是一窮二白,

倆人一起奮鬥過來的。所以她老公對她還是可以的。

並沒有嫌棄她不能生育,倆人感情很好。

一直到現在,他們都還沒有孩子。

我勸她領養一個,她不要。說一切順應天意。

希望她如願吧。由於她老公兄弟好幾個,

婆婆早已當了奶奶,所以對他們也是放任的態度,

最主要看到她老公比較維護她,所以並沒有逼著他們要小孩。


如果你真的愛你兒子,

就尊重他的選擇吧。

說不定,他也很支持你兒媳婦呢。

作為長輩,下一代的幸福在哪裡他們自己知道,

你就不要插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