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勞務派遣”四個字,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宋曉培


20年前如果聽到“勞務派遣”,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什麼鬼?不清楚,不知道。

10年前如果聽到“勞務派遣”,第一反應變為:真黑、剝削、吃肉、遠離。

而現在如果聽到“勞務派遣”,第一反應:誒呦喂,還行哦。

我的第一反應,也反應出了勞務派遣這20多年來的發展,由最初的不為人所知,到發展過程當中的被人謾罵,最後到現在的逐步規範。

現在就和大家談一談我眼中的勞務派遣,談一談勞務派遣的前生、今世、未來。


我的職業生涯有三次接觸到勞務派遣,而每一次給我的感觸都不一樣。

不知勞務派遣為何物

20年前參加工作,進入了it行業,開始工作那些年,無論在大公司也好,還是小公司也罷,無論是私企也好,還是國企也罷,我都是正式員工,而且也沒有接觸過所謂的勞務派遣員工,因此根本不懂,也不知道什麼是勞務派遣,對此沒有任何的概念,不知者不怪。

初識勞務派遣便受傷

15年前跳槽到上海,沒想到第一份工作便讓我見識到了勞務派遣。我任職的公司不大,人數也不算太多,但合作方也就是甲方卻非常的有名,而且辦公地點在金茂大廈,當時的上海地標。當然,這種勞務派遣還是相對比較正規,而且是公司整個團隊,大概40多人一起被派駐甲方公司,參與協作甲方的相應工作。

短短的四個月,讓我見識到了無節制的加班,見識到了外派員工工資無厘頭的被剋扣,見識到了外派員工的膽戰心驚,見識到了甲方正式員工的心高氣傲,見識到了外派員工的低眉順眼、小心謹慎,見識到了甲方正式員工的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當然更見識到了自己的痛:試用期三個月,遲遲不給轉正,在工作到第四個月快完時,卻用各種藉口迫使自己離開,沒有任何的補償。


深耕勞務派遣謀壯大

數年之後再一次接觸到勞務派遣,慶幸的是進入了一個規範的公司,碰到了一位很好的領導,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

而更慶幸的是合作的客戶,也就是甲方公司,他們視外派員工如己出,對於外派員工非常尊敬,對於外派員工非常重視,對於外派員工非常依賴,他們不看重你的身份,只看著你的才能,很多有才能的外派員工都被他們挖角,變為他們的正式員工。

正是因為這些,我紮根下來,在技術與能力上深耕細作,而那幾年,自己技術突飛猛進,職位也一路攀升,當然工資也一路高歌,算是職業生涯的一個小高潮。

而那段時間,正因為自己的切身體會,所以對勞務派遣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觀,勞務派遣也並不像大家所想那樣,而外派的員工,也能處處受到別人的尊重。

而那幾年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尊重來源於實力。別人尊重你是因為你有實力,而不是你的某種身份。



遠離勞務派遣送祝福

最後一次和勞務派遣扯上關係,是回武漢之後的事情,那個時候自己的身份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職責也由技術轉向了管理。

而和甲方公司的合作,除了有少量的外派員工之外,大部分都已經轉向離岸交付,而這也使得我們的員工更加具有歸屬感,在自己公司的場地,周圍都是自己公司的同事,看不到任何一個甲方公司的員工,就和普通的公司一樣。

正是因為這種發展與變化,使得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了我們。

而我本人的職責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更多的傾向人員把控,人員的進場離場的審批,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客戶的溝通協調,以及款項的回籠。

當然正是職責的變化,讓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勞務派遣、人力外包、離岸交付的各種門道,各種規則。

雖然現在已經遠離該行業,但勞務派遣與人力外包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會壯大,不會萎縮,當然競爭也會變得更加激烈。

最後給外派員工一個建議:

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技術,只有這樣你才會得到更多的尊重。


陪娃樂趣多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種罪惡團體的存在絕對是社會發展在開倒車!”

或許有點誇張,不過真心覺得“勞務派遣”絕對是真正意義上的剝削者,以前說資本家是剝削階級,剝削工人的血汗,比起今天的勞務派遣那都不算啥,資本家剝削工人起碼提供了生產資料,還有那麼點工資,有的還管吃喝住。

勞務派遣給工人提供的啥?

說白了,工廠為什麼會接受勞務派遣,就是因為使用勞務派遣性質的工人他們可以不籤合同使用勞動力,逃避合同法!用的不開心了可以開除,工人不願意?不願意也只能找派遣公司!可以開遠比正常工人少的多的工資,工人不願意?不願意你也只能找派遣公司!

派遣公司就靠這個得到工廠企業主的青睞,然後每一個派遣工人的報酬,派遣公司還要在分一筆,作為工廠對派遣公司的感謝!

想想,派遣公司是個啥玩意?他的存在唯一正面作用就是能快速的提供工作機會,就這個作用都是建立在剝削工人的基礎上的!

要我說,所有工人同胞們都醒醒吧!我們可以接受那種純粹介紹工作信息的中介公司,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勞務派遣公司,我們的勞動合同必須跟直接工廠籤!


俠義為懷蕭大王


條件反射的討厭至極,因為真的對這種用工方式深惡痛絕。

我35歲因支公司剛剛成立,有幸和我直屬的領導一路打拼,業務步入正軌,開始沒有留意勞務派遣是什麼概念,然後就稀裡糊塗的簽了三年。合同滿期的時候,本來是以優秀員工推薦的改簽勞務合同,可總公司下發了新的用工文件,學歷不是全日制,年齡要求35歲以下,兩項等於我都不在範圍。工作能力好有什麼用,大家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可就是無能為力。大的公司文件內容一般只有上傳下達,不會因一個基層子公司的人員而進行變動。

所以自己努力付出了四年的東西付諸東流了,而且是在你滿懷熱情,在第一線還帶領團隊拼業務的時候,業務達成了,隨之文件也一併到達了,冷冰冰的沒有一點溫度的文字寫的直接到期後不再續用。那種心情只能用心灰意冷來形容,好沒有歸屬感,把你的成就感,自信一併碾壓的粉碎。

這就是勞務派遣,不會提前通知你可以準備幾天或者一週,讓你有個心理的轉換過程,直接冷不防的就擺了這麼一道。有人會說那怨誰,怪你自己沒有全日制的文憑,每個人經歷都有所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走進大學,不是不想而是他的家庭環境不允許。工作中沒有因文憑落下公司下發的工作任務,年齡大了那我入司的時候都35了。又沒有說故意隱瞞年齡,證件資料是一併交給人事部的。不怨誰,所以公司安排讓再籤勞務派遣的合同時,我拒絕了。

親身經歷的您說我能對它有什麼好感,可能的話,以後人群越來越老齡化,工作的人會相對沒有現在的數字龐大,還是希望改革把這個給取締了吧!


弱智若愚41111419


我找工作碰到勞務派遣這個四個字,我很反感,因為勞務派遣一不負責任,二工資低,三剝削員工,四員工福利差,勞務派遣公司不全是像我說的那麼差,但是我遇到的都是那麼差,也許是我運氣太差吧。


1.勞務派遣不負責任這也不是空血來潮,現實中就有一個例子,我就遇到一個勞務派遣公司,進公司之前說好是有住宿和廠車的,因為住宿的地方離上班的公司比較遠,可當我進了公司之後,一切都變了,理由是因為住宿的地方不租給派遣公司了所以沒有住宿這個福利!沒有住宿就連上班的廠車也沒有了,如果還想再繼續這個公司幹下去,就必須自己租房子,現在租房房價大家都知道,每月都快趕上工資了,租不起房子的,基本上都選擇離職!

2.說到沒有住的地方,沒有交通工具上班,就會想到派遣公司會不會多給點福利,給福利每月100元,在這心疼痛一萬次,還有派遣公司一般是不交公積金的,只會交當地最低標準的社保,其實這樣對於外地人來講是還算可以,可以拿到現金多點說不定哪天就不幹了,離職也不用那麼麻煩。但是對於本地人來說,福利就有點差了,本地人涉及到醫保呀,養老金,還有公積金呢,因為這些對於本地人來說還是比較划算的,逢年過節不發任何福利,有時遇到工作需要,還必須加班加點。

3.派遣公司工資低是公認的,因為它是承包制,承包別的公司的活,就像包工頭一樣,但是派遣公司給他們的員工工資就大大折扣也許就是當地最低標準。

4.加班加點就會體現出派遣公司剝削員工的自由,明面上是說自願加班,最終還是不加也得加除非你不想在這公司幹了

最終結論是寧願找一個正式公司做一個正式的員工,也不要找一個派遣公司做一個派遣員工

在這裡,祝大家都能找一個滿意的工作!



雪戀怡唸的職場心得


我的第一反應是,應當取締!這和我正在經歷的“勞務派遣”身份沒關係。

“勞務派遣”近年來沒做什麼好事,甚至被“勞務派遣”的人對它罵聲一片,在同一的勞動環境中人為的製造出了兩種勞工制度,將從業者分為兩等,並且在待遇上產生很大的差距。從某種上來說“勞務派遣”就是勞動法的對抗,並堂而皇之鑽了勞動法的空子。


“勞務派遣”有多招人恨?

被“勞務派遣”到甲方的員工,是甲方真正的編外勞動者,在甲方的環境中就是一個“二等公民”,待遇當然也是和身份一樣低於甲方。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勞務派遣”是什麼,不過,我就是一個“勞務派遣”身份的勞動者。現在大家看到的滿大街跑著的外賣騎手、甚至包括一些快遞小哥基本全是“勞務派遣”人員,所謂站點,其實就是“勞務派遣”方或者業務承包方的日常管理的地方。

說說我正在經歷的“勞務派遣”,表面上看我是某外賣的騎手,也穿著同一的工裝,但實際上我的勞動關係在承包商那邊。我的勞工待遇是由承包商決定的,而非外賣平臺。大家經常在網絡上看到外賣方面的負面新聞,可以總結出一個規律,凡是壞事情都會說“某某站點或某承包商騎手”而不是稱“某外賣平臺騎手”,但是若有好的事情就是“某外賣平臺騎手”,實質就是說一旦出現不好的事情全是由“勞務派遣”方承擔,但是有揚名的事情就是甲方的。

所謂“好事花大姐,壞事傻丫頭”,所以這“勞務派遣”是招人恨。

使用“勞務派遣”的甲方都是企業良心缺位的單位

被“勞務派遣”到甲方的員工,是談不上勞動者尊嚴的,甲方任何人都可以對你指手畫腳,尤其是生產一線上,“勞務派遣”工做的都是甲方不願意做或者沒人做的事情。

“勞務派遣”是甲方對某塊業務或生產進行的責任“甩鍋”行為,把甲方應該承擔義務轉嫁給乙方,比如社保,就算被“勞務派遣”工去相關部門告了也是“勞務派遣”方的問題,在所有勞資糾紛、勞動糾紛方面全部會推給“勞務派遣”方。

使用“勞務派遣”的甲方出發點就是降低業務或者生產成本,也就是降低勞動報酬來進行日常運轉。打個比方,一個活勞動成本要10塊,但是可以用9塊發包出去,接盤的自然是“勞務派遣”方了,而這個9塊裡包含勞動者的報酬和相應的權利(社保)和“勞務派遣”方利潤,假如“勞務派遣”方從這9塊裡抽走1塊的話,那麼從甲方到實際勞動者手就是10塊邊8塊了,實際上有原成本的80%勞動者就笑了。“勞務派遣”乾的就是“二次剝削”事,為了賺錢當然把勞動者社保等事項給省了。而很可能“勞務派遣”的發包方就因為這個才把業務或生產進行外包的,所以說使用“勞務派遣”的甲方都是企業良心缺位的單位,他們沒有企業對社會應當承擔的責任。


我的經驗告訴我,“勞務派遣”應當取消,但是這很天真。很多企業從一定程度上靠“勞務派遣”獲得利潤和一定人員滋生腐敗,說句難聽話這些企業也就是仗著勞動人口過多的紅利才有市場競爭力。“勞務派遣”是醜陋的,包括一些“代工”也不是什麼好鳥。我和我老公都有著“勞務派遣”的經歷,發現我們的共同點就是沒社保,和甲方人員的待遇當然也是沒法比較的。“勞務派遣”確實產生了很多的勞動不公平,在制度和立法上還是粗糙的。

有人說把發明“勞務派遣”制度的人拉出去槍斃10分鐘,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


我是王二姐


我看到勞務派遣公司特別恨,自從成立這家公司,害了多少的老員工,這些老員工通通轉為勞務派遣工,工齡大大減少,在協議書上不簽字就被開出失工作,簽字失工齡,流著眼淚,咬緊牙關,籤~~~~~~!員工真無路可走了。見到這四個字就痛哭流滴,我和妻子倆在廠幹十多年,一剎哪間就沒了,呼籲有關部門問責。-


用戶李國幹


我在國企工作20多年後,給轉到勞務派遣公司,2013年單位給我解除合同,我當時是52歲,離退休還差8年,現在無法找到工作。這不是勞務派遣公司害了我嗎?勞務派遣公司是勞動人民的剝削者,也是公司的擋箭牌。是社會的毒瘤。


11011900


我兒子被勞務派遣公司派到江蘇南通,鎖骨摔斷了,花了兩萬多,我自己掏了一萬兩千多,結果美曰其名致富去了致貧了[流淚][流淚][流淚][流淚]讓我最想不通的是本地不能取鋼板,必須到江蘇南通去取鋼板。我無語死了😭


中國心142930449


看情況吧,我就是勞務派遣工,開始不知道,當時面試等等都是和用人單位直接談的,都談妥了說讓我和另外一家公司籤合同,我想想也沒啥不妥,就簽了,籤合同的公司沒去過,都是用人單位讓他們來人到公司,要說和用工單位正式員工有啥不同,除了合同簽訂不一樣,其他都一樣,包括休假制度,單位福利,出差補貼標準,出差住宿標準,交通費標準等等,工資待遇是不知情的情況下談的,沒啥不妥


藍色天空72957741


現在的勞務派遣公司,說實話就是以前的周扒皮,剋扣工人工資,還要從廠裡撈取好處費!和工廠裡招的工人完全就是兩嗎事,同工不同酬!強烈建議國家重拳出擊,嚴打這類吃人肉都不吐骨頭的勞務派遣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