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行走”是你我每天與肇慶最頻繁的接觸方式,也讓我們成為熟悉肇慶的人。然而,可能正因“身在此山”,我們往往忽略了它的變化以及烙印其上的文化記憶。

2016年起,肇慶市文化館、肇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觀察•記錄•感悟——肇慶老城區與市民生活發現計劃系列活動”,從多方面支持上述志願者團隊的發展:組織青少年文化志願者深入挖掘和記錄肇慶本土歷史文化、共同舉辦學術交流會探討文化保育相關問題、爬梳整理與肇慶城市風貌以及群眾日常生活變遷相關的景象,並以展覽形式與社會公眾分享調研的初步成果。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志願者在水上新村調研(康慧琳攝於2016年7月)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志願者在十字路調研(汪天睿攝於2016年7月)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文化保育交流會(康慧琳攝於2016年8月5日)


這次在包公文化園文化廣場舉辦的展覽,可能有常聽長輩談論,我們卻未曾謀面的地名;也許有我們每天經過,卻不會拐彎走進的街巷——

第一單元“方誌圖略”,用地圖帶大家看看肇慶老城區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的。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1985年以前的肇慶市區圖 (資料來源:《肇慶鄉音》)


第二單元“紅藍之間”利用街道路牌門牌,道出20世紀肇慶城市史。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縣前街路牌 (岑之卉攝於2012年8月)


▼友誼南路一巷(今十字大巷)路牌(孔令鐘攝於2016年7月)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第三單元“變與不變”更趨近當代,影像對比式地直觀呈現老城區近年變化。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城中路 (潘博成攝於2012年8月)


▼城中路 (鄧正恆攝於2015年11月)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第四單元“新舊交替”展示了今日老城區裡,傳統與時尚是如何交替雜陳的。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為了守住肇慶老城區的美,這些人也是蠻拼的……

▲城中路冠芳理髮店和由老房子改造的餐館(鄧正恆攝於2016年9月)

我們期待,展覽不僅帶去關於熟悉城市的陌生知識,更能讓大家對肇慶多些瞭解的好奇心與對城市未來的想象力。藉此拋磚引玉,引起大眾對於城市景象變化的關注和思考,進而呼籲大眾共同記錄城市和文化的變遷過程。


包公文化園是以原包公祠為基礎擴建而成,佔地面積66000多平方米,於2015年5月27日建成並免費向社會開放。包公文化園是由省紀委與肇慶市委、市政府共建的省級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是集“廉政教育、歷史文化、旅遊觀光”三位一體的綜合文化項目,是肇慶市對外宣傳的政務平臺和形象窗口之一,並逐漸成為肇慶旅遊的新地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