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現代人類早就習慣了站在世界之巔俯瞰眾生,習慣對自然資源的肆意索取,習慣對野生動物的追捕殺戮,人類也憑藉自己層出不窮的技術與科技,不斷加強自己的統治力量。世界雖大,

萬物似乎都匍匐在人類腳下。拋開世界是否真的已經完全屬於人類這個問題先不談,現代人類的祖先究竟是怎樣從一個250萬年前的一個無比平凡的物種,逐漸走向世界之巔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一、人類並不特殊

根據現有研究理論,發生於大約135億年前的大爆炸,締造了宇宙、物質、時間、空間,在38億年前的地球,無數分子結合在一起形成有機體,而在250萬年前,非常類似於現代人類的生物開始出現。這時的他們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相比,毫無特別之處。用《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話來講,如果在200萬年前的東非逛一逛,你很可能會看到一群很像人類的生物,這些史前人類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們的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不見得比大猩猩、螢火蟲或水母來的多。

根據目前最流行的生物分類學的分類標準,世界生物從上到下可以分為七個主要級別:界、門、綱、目、科、屬、種。現在的人類也就是智人,屬於生物學分類上靈長目哺乳動物中的一個人科。雖然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這些高等動物,從生物學的意義上離人類非常近,但自智人有記錄的歷史,無論是宗教還是神話,智人都不希望自己和其他動物相同,人是萬物之靈的觀念延續成千上萬年。雖然自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至今已有兩百五十多年,但仍無數人拒絕接受這一理論,堅定相信人是萬物之靈,相信上帝造人。

其實,智人還曾有許多兄弟姐妹,最早的人類是從大約250萬年前開始演化,祖先是一種更早的猿屬——南方古猿。大約200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不斷遷移,因為各地的氣候環境不同,所以遷徙到不同地區的人類逐漸演化成不同的人種,比如歐洲、西亞的尼安德特人,亞洲的直立人,印度尼西亞的梭羅人,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魯道夫人,匠人,以及所有現代人的祖先——早期智人。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人種並不是線性發展,並非從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再到智人,而是在大約200萬年至大約1萬年前,許多不同的人種同時存在。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二、人類的優勢

(一)巨大腦容量

不管是智人、尼安德特人,還是其他人種,較之其他生物,都擁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巨大腦容量優勢,所有人屬生物的腦容量較之身體的比例,在所有生物中都是最大的,但為什麼生物界只有人屬演化出了龐大的記憶與思考器官?

用《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說法,這或許只是一個偶然。因為龐大的大腦同樣是巨大的負擔,雖然大腦只佔身體總重的2%-3%,但即使是在休息不活動的時候,大腦也需要消耗身體25%的能量,而其他猿類只會消耗身體8%的能量。所以為了生存,人類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尋找食物,把一些肌肉退化萎縮以優先供應大腦的能量消耗但在幾百萬前這可不是什麼好的策略。用作者的話來講,黑猩猩或許講道理講不過智人,但他能夠把智人像個布娃娃一樣扯碎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二)直立行走

人類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可以擴大視野,解放雙手,讓手的作用越來越強大,開始處理一些非常精細的工作、生產工具。當然,如同硬幣正反兩方面,人類從原本四肢行走,頭部較小,變成直立行走,外加一個超大頭蓋骨,

不得不面對背痛,脖頸僵硬等苦惱。直立行走也讓女性的臀部變窄,產道寬度受限,但嬰兒的頭卻越來越大,所以只能在嬰兒的大腦與頭部仍然比較柔軟,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情況下提前生產,避免生育風險。所以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算是早產兒,馬、鹿等動物出生沒多久就可以站立,並開始小跑,小貓出生不過幾周就可以自行覓食,人類嬰兒卻需要被撫養、保護、照顧很多年。也正是這個原因,處在生育期、哺乳期,或者獨自帶孩子的母親,很難為自己和孩子獲取足夠的食物,所以要想撫養孩子,就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所以人類逐漸演化成了擁有強大社會關係的種族。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了比較大的大腦、直立行走、靈巧的雙手、強大的學習能力,複雜的社會結構也並未讓人類立即變成最強大的生物。即使在100萬年前,人類還是受到肉食動物的威脅,也很少獵殺大型獵物,主要以採集植物、小動物,或者腐肉為生。早期石器的一個用途就是把骨頭敲開,吃到骨髓。為什麼非要吃骨髓?因為人類需要等到大型食肉動物比如獅子吃飽,再等到鬣狗、豺吃完,才輪到人類分享最後一點食物。所以

在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只是處於食物鏈中間位置直到40萬年前,幾個人種才開始捕捉大型獵物,10萬年的智人崛起,人類才一躍成居於食物鏈頂端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三、走向全球

對火的使用,讓人類逐漸踏上食物鏈頂端。

在大約80萬年前,部分人種開始學習使用火,大約30萬年前,對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的祖先來說,使用火已經是家常便飯。火不僅是光源還是熱源、還是武器,用來擊退大型食肉動物,用來開墾叢林。許多原本不能被人類直接消化吸收的事物,比如小麥、水稻、馬鈴薯藉助於火的作用,變成了人類的主食。火不僅可以殺死食物中的寄生蟲,還可以讓食物變的易於消化吸收。經過烹調的事物讓人類的食物品種大大增加,這減少了進食時間,縮短了牙齒和腸道的長度,腸道也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大腦變的更大。現在的問題是不僅智人會使用火,直立人、尼安德特人都會使用火,其他不同人種怎麼消失的,為何現在只存在智人這一種人種?

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大約在15萬年前,東非就有了智人,外貌骨骼已經和今天的人類沒有區別。大約7萬年前,智人從東非擴張到阿拉伯半島並很快席捲整個歐亞大陸。但與此同時,歐亞大陸上已經生活著許多不同的人種,比如歐洲的尼安德特人,這些人種為何消失呢?根據作者提到的與考古研究結論與基因測序工程,

智人與其他人種相遇的時候,剛好處於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兩個族群的差異已經到達一定程度,但仍能夠交配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後代。所以,在智人的技術進步更快,社交技巧更高,狩獵、採集更加熟練,族群逐漸成長壯大,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其他的人種很有可能被智人逐漸淘汰,甚至種族滅絕。用作者的話來講,即使是現代,因為膚色、方言、宗教等微小的差異,都足以讓智人大動干戈,把對方趕盡殺絕,豈能期待遠古的智人面對近乎完全不同的人類物種,可以更加寬宏大量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四、認知革命

智人為何突然擁有了強大力量,為何在與其他生物的競爭中突然具有了巨大優勢?要知道在10萬年前,智人就向北遷移到地中海東部,入侵尼安德特人領土,卻因為某種原因,或者敵人過於強大,或者氣候過於寒冷而失敗。在7萬年前,智人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第二次走出非洲,把其他的人種全部趕走甚至消滅。很多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種鉅變的最大原因是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這次突變改變了智人大腦的連接方式,讓智人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用完全不同的語言溝通,讓智人的大腦發生了認知革命。當然語言並不是只有智人具有,即使是蜜蜂、螞蟻也有精密複雜的溝通方式,告訴彼此危險存在,以及食物所在。很多動物也會使用有聲語言,用不同聲音提醒同伴危險與食物的存在。那麼智人的語言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雖然智人只可以發出有限的聲音,但通過組合卻可以產生無限多句子,代表不同的含義,這就可以發現世界,彼此交流溝通。猴子可以用叫聲向同伴警示“小心,有獅子”,而現代人卻可以告訴同伴,在什麼地方,有獅子在覓食,怎麼到達那個地方,獅子是否有威脅,是否應該把獅子趕走。智人語言的另外一特點就是,語言是八卦工具。

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社會合作是智人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也就是說不僅要知道哪裡有獅子哪裡有野牛,也要知道部落裡誰在誰交往,誰很誠實,誰是騙子。即使是一個50人的部落,一對一的組合就可能有1225種,而更復雜的社會關係更加難以計數,這裡存在的相關信息就是非常的驚人,即使到今天,絕大部分的溝通仍然是在講八卦。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五、虛構的故事

自發生認知革命,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地方並不在於傳遞實際信息,而是能夠創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信息。在發生認真革命之前,智人以及無數動物都可以大喊,“小心,那有獅子”,發生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就可以喊出“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也就是說,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可以用講語言講述一個個並不存在的故事。不管是《聖經》、《創世紀》,甚至現代所謂的國家概念,都是一個個想象的虛構故事。最重要的是,智人不僅擁有了講故事的想象能力,而且還擁有一起想象的能力,共同相信虛構故事賦予了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比如集結大批人力,分工合作。雖然像蜜蜂、螞蟻、狼、黑猩猩都存在分工合作,但這種合作都是建立在近親或者相互之間無比熟悉基礎上的合作,智人的合作卻可以建立在對一個共同相信的故事基礎上的合作這不僅靈活,而且能夠和無數陌生人合作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在認知革命之後,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於是通過彼此的熟悉、溝通、交流就可以維持一個部落的團結與穩定,但部落的人數存在上限,如果一個部落超過一百五十個人,大部分人就無法真正的深入瞭解、八卦所有成員的生活狀況。即使是在今天,智人依然沒有突破這個數字的限制。不管一個社群、公司、網絡、團體、單位,只需要互相認識,彼此互通消息,就可以順利運作,但一旦突破150人的數字限制,事情就會發生變化,就不能在使用互相瞭解熟悉的溝通協作方式。認知革命帶給智人另外一種合作方式。

無論是現代的國家,城市、古代的部落,任何大規模的合作的基礎,都是建立在於共同想象基礎上的虛構故事,兩個天主教徒,即使從未謀面,也可以一起參加十字軍東征或者一切籌措資金蓋醫院,因為他們相信共同的宗教故事,兩個不相識的人,也可能會因為相信同樣的國家、國土、國旗在異國他鄉見面熱淚盈眶,法官、檢察官、律師在同一個司法制度下分工合作,只是因為他們共同相信法律規定的正義與權利。但很多東西其實只存在於人類相互講述的虛構故事裡,比如神、國家、錢、人權、法律、道德、正義等等。

書中作者用法國的標誌汽車公司作為例子,講述再現代人社會中故事的力量,講述虛構的故事與現實的關係。標誌汽車公司作為法律擬製的實體,就是一種集體想象的產物,它生產的產品、它的員工、它的股東,它的工廠,它的辦公室都不是它實體的存在,但它卻可以開設銀行賬戶、擁有財產、僱傭工人,納稅,起訴或者被起訴。標誌公司從一開始的小型家族企業,成長為現在的跨國企業,全球員工達到20萬人,雖互不相識但分工協作,究竟是什麼賦予了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如此力量?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標誌公司的創始人阿爾芒·標誌只要按照法國法律規定,在各種文件上籤下姓名,完成一定的程序,然後千萬奉公守法的法國好公民就相信標誌公司是個存在的實體。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六、文化演化

智人在認知革命之後具有了講故事的能力,具有了創造想象現實的能力,這能夠讓大批互不相識的人高效合作,而且

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改變講述的故事,改變合作方式。比如1789年,法國人在一夜之間,相信的故事從“天賦人權”轉變成“人民至上”。這決定了人類從“基因演化”的擁堵道路上,轉變成了“文化演化”的高速公路。而其他生物的群體變化,仍然停留在環境、基因推動改變的道路上。所以人類的組織結構,行為模式可以變化的非常快。尼安德特人狩獵通常是獨自出獵或者一小部分人合作,但智人卻擁有組織幾十個人甚至不同部落合作的狩獵技巧,所以如果單挑,尼安德特人可以揍扁智人,但智人卻可以輕鬆的集結幾百人攻擊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卻只能用傳統的方式集合50個人,輸贏已經確定。


故事幫助智人從平凡走向世界之巔——《人類簡史》講述認知革命

智人發明了許許多度的想象現實,也因此發展出了許許多多的行為模式,我們稱之為文化,文化出現並發展,變成了歷史。看完《人類簡史》會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竟只是一個個故事。古人在相信君權神授,現代人也在相信著民主、自由。無數人都認為黃金有價,美元有價,但這個價值只是因為無數人的共同的相信。同樣,我們對著國旗行禮,聽著國歌落淚,無他,只因內心深信。即使是人生,其意義也如尼采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就什麼都能夠忍受。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若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