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古詩,也看了一些書,但從腦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較弱怎麼辦?

木槿2249


學習經歷是答案,但求提取精華論,

一段文字中心主,簡單擴展借物抒!



般風覓


問題:背了古詩,也看了一些書,但從腦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較弱怎麼辦?


前言

題主的意思不是特別清楚,是指讀書以後下筆卻寫不出東西嗎?

還是指能寫出詩,但是找不到合適的詩句呢?

賈島說過,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佳句難得自古如此。作詩無非練字、煉句與章法佈局,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一、字與詞

字或者詞,用英文說就是word,這是組成詩句的最基本單位。

假如下筆卻不知道寫什麼,那並不一定是腦子裡沒有東西,而是不知道如何提取。

作詩一般先要立意,有一個主題,例如詠物、懷古、送別、重聚等等,然後圍繞這個主題尋找相關的字與詞,這是最基本的詩料。

例如眼前一片春光,想寫一首關於春的詩,不妨把關於春的景物先羅列出來,例如:花、柳、燕、風、山、水、橋、舟等等。這些名詞古人稱為實詞,有時候直接用名詞組合起來,形成了詩句。例如:小橋流水人家、

然後用合適的虛詞(動詞、副詞、連詞等)將這些實詞串聯起來:

二月春風【似】剪刀、山翠湖光【似欲流】、花【滿】中庭酒【滿】樽

假如要詠物,需要描繪此物的面貌或形態,最好以擬人或比喻的手法賦予人格特徵,例如詠梅 :

欲知春消息,自向梅溪去,一枝淡無痕,一枝羞不語。

詠雪:

松門小院少芳華,為種新梅未破芽。偏是東風急不待,滿空吹雪作梨花。

心中有詩意想表達,下筆寫不出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眼前景物一個個寫出來,挑選後進行排列組合。

二、句法

有了合適的詞,要組成句,上面已經舉過例子。但是同樣的詞,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就是不同的句法。

1、有意突出

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兩句詩: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按照正常的句法,應該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這樣的話,一看就明白。但是老杜把香稻、碧梧放到了前面,可知詩人是特意突出這兩個詞。

2、平仄或對仗要求

還有很多格律詩詩句因為需要注意平仄要求,所以某些字必須放在某個位置,因此或出現句法上的變化。

例如曹植的古體詩: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到了王勃筆下,化用時必須符合格律要求,就成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押韻

當然還有押韻的要求。例如:滿空吹雪作梨花, 押[麻]韻,假如這首詩押【東】韻,這句詩可以改為:疑似梨花雪滿空。例如:

松門小院起東風 ,吹散梨花雪滿空,興盡寒舟剡溪客,青衫一棹碧流中。

題主說,腦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較弱怎麼辦,就是多看古人詩中的句法安排。

很多人讀詩,可能只會注意到字,詞的理解,僅僅明白這個詞什麼意思,組合成這句詩什麼意思,但是疏忽了這句詩中字詞的安排順序為何如此。

三、章法

詩人改詩,往往因一字動全篇。詩句的前後順序不同,那麼詩意的表達順序當然不同,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是章法佈局的變化。

注意古人的作品,無非情與景的安排。一般五七律中間二聯大多一情一景,例如《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填詞時,上闋多是寫景,下闋抒情或多一些。

《行香子·過七里瀨》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不過,詩詞的變化很多,未必拘泥於此。常有情景交融,情在景中。

結束語

題主:背了古詩,也看了一些書,但從腦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較弱怎麼辦?

這不是題主的能力問題,而是學習的方法問題。

很多人讀詩僅僅限於讀懂這句話在說什麼,這對於作詩沒有什麼用處。

要注意閱讀古詩詞時,最好以創作者的角度看,看其意象的選擇(字詞),意象的安排(句法),以及整篇先表達什麼,後表達什麼(章法)。

其實單純地背古詩,無論背多少也不會作詩的。必須學習基本的詩詞知識,例如詩詞格律知識就是最基礎的要求,否則根本看不懂古人的筆法。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情感共鳴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實際上,這是一個務實求真的好問題。你當下的問題和情況是:1,你背了一些古詩。但是在寫文章的時候,在能用得上這些古詩的時候,而且用上的這古詩能增添該文章的文采和藝術水平,但這時候,你卻無法從你的腦袋提取它,你卻把這首古詩遺忘的乾乾淨淨。2,同時,你又說你也看了一些書,這些書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的精彩的故事情節,美妙的細節描寫以及這些書特別的寫作手法都讓你印象深刻,深為讚歎。但是等到你開始文章的時候,你卻無法下筆,就是硬著頭皮,使勁地寫,也是粗糙無味,像嚼老幹肉一樣非常難受。而這時候,那本書中的一些精妙絕倫之方法和可借鑑的東西卻一點都沒有幫到自己的忙,你已經把它們忘得一乾二淨。

……為什麼原來十分清晰,讓你印象深刻的古詩以及所看過的書,在關鍵時刻,在開始為你創造新思想,新情景,新文采的文章服務的時候,它們卻意外的集體失蹤了。這樣的情景無疑讓你始料未及,也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與記憶能力。實際上這並不是你的問題,事實上在創作作品的時候 ,我們要把先前我們背過的古詩或看過的書的內容完美而恰當地嫁接到自己的文章之中,還需要一箇中間環節,這個環節就是情感共鳴與真情實感。

……首先,我們應該確認一個事實,那就是要想文章寫得精彩動人而且讓人印象深刻,久久不忘,那一定要帶著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寫,帶著自己的愛恨情仇和自己的人生道德價值觀來寫。如果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善惡羞恥之心,那麼就會毫不猶豫,一揮而就。而文章有如江河之水一瀉而下,自然天成。而這過程中,那些過去所有與作品有關的材料與任何和作品有關的細節同你大腦裡記憶的古詩以及看過的書,它們共同呈現出來的內容和意象所生成的價值情感,善惡情感,人生道德情感就會天然地與你寫文章時所激起的愛恨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這些古詩以及所看過的書的一些信息就會完美無縫,自然而然的嫁接到你的作品中來。

……關鍵是你在調動這些信息的時候,你一定要情真意切,而不是例行公事打卡上班。這樣你的思想情感就會與之前所貯藏的信息的意象所呈現的情感產生共鳴,於是在你的無意識情緒帶動下,原來的知識寶藏就會如涓涓細流自然而然的來到你的創作之中。如果你沒有愛 沒有激情,你的情感不能激活這些信息,二者之間沒有交流,沒有共鳴,那麼這些古詩以及所看過的書又怎能來到你的作品之中來呢?



國學思維


古詩詞辭藻華麗,抑揚頓挫,意境韻律都很美,要想讓信息量變強,應該從你感性趣的詩詞入手,不光要熟背,還要充分理解它的意境。好書不光要多看,精采部分也是要仔細研讀的。時間長了,所感所悟就會在腦海中衝撞,靈光一閃,迸出妙句,這時你要趕緊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時間久了,勤讀勤寫,循序漸進,獲取的信息量就強大了



詩酒相約


這個怎麼說呢,如果你是一個20歲以下,或者還在唸書的學生,背了古詩,也看了一些書,但就是無法很輕鬆自如的用學過的知識,那麼就是對學過的知識,沒有足夠的認識和感同身受造成的。

比如李白的詩詞,你背會了,但你心裡很牴觸,因為你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來背。你只是背,而沒能從心裡認同李白詩詞的意義。你看了一些書,如果只是抱著任務來看書,或者為了在別人或者朋友面前,顯示自己也讀過一些書,有文化氣質,那麼你看再多的書,也難以將書裡的知識提取出來。

首先要擺正心態,無論是背詩詞,還是看書,一是愛好,二是的確是求知,沒有想顯擺學問文化的心態,那麼你就能容易的運用學到的知識,因為你沒有那些心理負擔了,就很輕鬆,大腦就能

順暢的運作。

你可以去觀察,凡是成績很好,或者很有學問的人,都不會死記硬背,也不會硬性學習,而是帶著樂趣去學習,當成好玩的一種事情來幹。


歸真的書畫與文字


能背幾首古詩,讀了一些書,說明你有了一部分知識,也可以說是入門了!但卻不能靈活運用,這就叫一一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就說明你的知識面還很窄,也可以說你學到的還僅是皮毛,而真正的含義和中心思想,你根本就沒有吃透精神並領會其實質,也就直接導致你不能運用自如,靈活提取。偉人毛澤東曾經說過:“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沒有捷徑,只有謙虛謹慎,刻苦努力的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才能準確、靈活的運用!


winner38001萊日方長


你好,你提的這個問題,我說直白一點,這是你文化功底淺的問題。單憑背古詩和看一些書,就想寫出流暢通順的作品,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如果是這樣,人人都可變莫言,個個都是大師了。要想文章寫得好,平時必須勤練習,多向別人請教,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恆。只要你堅持多寫作,多修改,就能很快地提高寫作能力了。


老二72397856


輸入有了,還要思考

然後是輸出,

寫出來,讀出來,講出來。

最好能三者合一,開個主播

最不濟也開個喜馬的專欄,講總會吧。

不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沒有思考的輸入,也不是輸入。


李vincent


辦法是有很多的,古語有云: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有那份心,不辭勞苦,願意努力是可以提升從腦袋提取信息的能力的。

背古詩和看書呢,也是一種好辦法,不過那只是一小部分的辦法,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確實,詩書給人帶來了氣勢和氣質,可是要說帶來信息的能力還有點兒欠缺。

由於詩書是詩人和作家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積累總結自己或別人的經驗,而不是你自己的想象力和親身經歷,就算有印象也不會深刻,未必能唾手可得,所以要想信息信手拈來,還要靠自己平時心力勞動去積累。

首先要從身體做起。“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話了。當人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思維才能活躍起來,動作才能靈起來,生活才能好起來,只要好起來才能有更多的創意,有了創意才能有更多信息資源……所以要動起來,鍛鍊好自己的身體。

其次是要動起嘴來。詩會背就最好了,“過目不忘”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書不能只隨便看看就算了,要是遇到好的詞句,要做記錄,把它抄下來,最好是反覆抄寫。除了看書背詩,還要花點心思動動櫻桃小嘴,多讀讀書、讀讀報、讀讀詩詞歌賦等等,最好還要唱唱歌,也可以邊幹活邊唱歌。

再一個是要動起手來。現在是信息時代,似乎人人都離不開手機電腦,要是人人都抱著手機電腦看信息,那誰去創造信息呢?因為信息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嘛,所以,要動起手來,小朋友可以玩泥巴、玩玩具、玩積木等等,大人除了工作,可以做手工、做木工、玩廚藝、插花種植等等,做多些自然熟能生巧,有一雙靈巧的手還用愁信息量少嗎?


夢190234205


工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堅持到底,加上自已多想多做多悟就會腦子靈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